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0165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docx

案例报告沟通不畅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

案例报告_

文章题目:

一例因沟通不畅导致焦虑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_

 

姓  名:

______

身份证号:

______

所在省市:

______

所在单位:

______

 

一例因沟通不畅导致焦虑情绪的案例报告

单位:

摘要:

本文是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女求助者因与丈夫沟通不畅而导致了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报告。

求助者与丈夫两地分居,平常沟通较少,尤其是三个月前请求丈夫转业遭拒,感觉得不到丈夫的关爱而引起情绪低落,对两地分居的婚姻模式恐慌焦虑,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等症状,且泛化到与别人交往也会产生不良情绪反应。

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四次咨询,帮助其树立“夫妻间需要多一些沟通和理解”等理性观念,基本解决求助者的情绪和睡眠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

严重心理问题焦虑情绪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与成长史:

求助者,女,30岁,本科学历,某中学教师,已婚,女儿一岁多。

父母均为农民,有一哥哥,也已结婚生子。

父母家族中均无精神病史。

(二)精神状态:

苦楚、忧郁、意识清楚、自知力完好、主动求医。

(三)身体状态:

体态偏瘦,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四)社会功能:

尚能继续工作但效率降低,经常出错,对同事、学生发脾气,人际关系疏远。

(五)根据求助者的情况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后,选用心理测试为EPQ、SAS、SDS。

其测验结果为:

1、EPQ:

E60;P53;N69;L45;显示求助者的个性为胆汁质。

2、抑郁自评量表(SAS)分:

标准分为64分,提示为中度焦虑。

3、焦虑自评量表(SDS)分:

标准分为55分,提示为轻度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

三个月来因与丈夫沟通不畅,对两地分居的婚姻模式恐慌焦虑,心情烦躁,入睡困难,食欲下降。

个人陈述:

我与丈夫经人介绍相识、结婚、生子。

我在本地工作,丈夫在驻港部队服役。

他因工作忙,连女儿出生都没回来,孩子现已一岁多,正是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脱不了手,离不开身。

偏偏婆婆今年身体也不大好,右腿骨质增生走路不方便。

我这上有老下有小,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也不知道自己能撑到什么时候,真希望有个人与我一起照顾这个家。

三个多月前,我让丈夫申请提前转业回来,而他非要等到升了营长才转业。

这几个月来,我们总为这事在电话里吵,最近可好,他连电话都不打回来了。

我为此茶饭不思。

晚上睡眠很浅,经常半夜醒来,心里非常难受。

我为了这个家,为了他付出了这么多,而他为了自己的事业一点也不让步,一点也不在乎我,不在乎这个家。

我都想到了离婚,但又不想给孩子留下阴影。

最近整天心里烦,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不高,注意力难以集中,学生对我已有疑义,而且特别爱对同事发脾气,同事都不愿意跟我来往了,我也不愿参加聚会甚至朋友婚礼。

我不想再这么痛苦下去,所以前来寻求帮助。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

1、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面貌姣好,穿着合体。

谈话中表达清晰,在谈到丈夫很少给她打电话时表情很痛苦,也哭得很伤心。

2、求助者从小到大学习和生活比较顺利,大学毕业后任教,工作踏实努力,深得师生好评,人际关系良好。

因婚姻问题苦恼,现强打精神上班。

3、通过电话了解到求助者老公很在乎这个家,也很爱求助者。

现在的职位是副团长,再过三年就能升团长,想等升了团长再转业,这样能分配到好的岗位。

由于部队的事情多,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较少与求助者沟通。

四、评估与诊断

(一)根据临床资料的搜集,该求助者目前精神、生理、学习和社会交往状态为:

1、精神症状:

心烦、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下降。

2、生理症状:

失眠、哭泣、食欲下降、头痛。

3、社会功能状态:

对同事发脾气,虽有继续但工作经常出错,不愿意和人交往。

(二)诊断依据

诊断:

严重心理问题。

1、症状不是由身体疾病所致。

2、根据许又新的精神正常与异常诊断的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知、情、意一致,个性稳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3、本案中求助者的情绪问题由强烈的现实因素刺激引起,即:

老公不答应转业。

病程:

持续时间比较长,情绪反应已三个多月。

社会功能已受损:

对工作没有兴趣,虽然还在上班,但工作经常出差,不愿意外出见人了。

内容已泛化,即:

爱对同事发脾气。

这些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故诊断为:

严重心理问题。

(三)鉴别诊断

1、求助者无重大疾病史,目前身体检查未发现躯体因素,可排除器质性原因。

2、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本案例的求助者虽然有兴趣下降,情绪低落等症状,心理测评分显示有抑郁,但并没有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消极悲观,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的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4、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本案例中的求助者有焦虑的症状,是因为请求丈夫转业遭拒,而引发了对两地分居的婚姻模式恐慌焦虑,内心冲突为常形,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可以排除焦虑神经症。

综上,可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四)病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女性,30岁,医院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2、社会原因:

求助者忙于工作还得照顾家庭。

孩子小、婆婆身体不好,双重压力下请求丈夫转业回来一起照顾家庭又遭拒,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原因:

认知错误,求助者认为丈夫不转业回来就是不爱自己,不在乎这个家。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①、帮助求助者降低情绪反应,改善睡眠;②、帮助求助者理学会与丈夫的交流,恢复正常社会交往与工作状态。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学会宽容和理解他人,能处理好家庭间的矛盾。

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为ABC理论。

(二)主要的咨询方法

1、通过谈话使求助者充分认识到是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引起了负面情绪,而不是丈夫不答应转业此事本身。

2、自己对自己不良情绪和不适行为应负有责任;

3、只有改变了自己不合理的观念,才能减轻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4、使用产婆术、家庭作业等方法使求助者放弃原有的不合理观念,并代之以正确信念,从而使症状减轻;

5、指导求助者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新的认知模式的运用——巩固——再运用——再巩固的过程,逐步改变求助者不良的体验和行为,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A、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B、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C、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A、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B、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C、有权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D、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E、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A、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B、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C、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A、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B、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C、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A、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里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B、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C、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A、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B、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C、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D、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四)咨询时间和费用

1、咨询时间安排:

每周1次,每次60分钟,共4次。

2、费用收取:

(1)咨询费用:

每小时50元人民币;

(2)心理测验费用:

EPQ、SAS、SDS各10元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咨询关系建立与心理评估诊断阶段;

2、心理咨询和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愿意改善夫妻关系(说明不能帮忙决定要不要离婚);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

过程:

A.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

1、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做心理测验

3、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4、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5、确定咨询目标

B.心理帮助

1、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

2、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

——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表示出来:

诱发事件A:

丈夫不答应转业

不良情绪C:

心里痛苦,心烦

不合理信念B:

丈夫如果爱我就应该答应转业

C.结束与巩固阶段

1、确认求助者是否真的掌握合理情绪理论

2、布置家庭作业

用合理情绪理论对自己生活中的某件事进行合理分析。

第二次咨询: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3、与求助者不合理的信念辩论。

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A.巩固咨询关系

B.心理帮助

1、要求求助者谈一件以往丈夫没有按求助者要求去做,引发求助者什么反应,以及对事件的看法,让求助者清楚不能对别人绝对化要求,从深层次上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2、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最后,帮助求助者列出与此次问题有关的容易心情不好的不合理信念:

①我是如此的爱你,所以你发须也像我爱你一样爱我;

②你不听我的话就是不爱我;

③你不按我的要求做就是不爱我;

④你转业了,才能证明是爱我的。

——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为了帮助求助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C.结束和巩固阶段

1、确认求助者已认识到自已的不良情反应是由不合理信念引起;

2、布置咨询作业:

①、主动与丈夫沟通,把自己的一些看法与丈夫探讨。

②、记下沟通后产生的不高兴事情。

第三次咨询

目的:

1、帮助求助者转变对别人的绝对化要求。

2、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

3、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

与丈夫通完电话后知道丈夫每天要上班到十点,平常琐事比较多,经常是一忙完就很晚了,不想打扰妻子休息,所以较少打电话。

也知道了丈夫不转业并不是因为不在乎这个家,而是想再等两年就能从副团升到团长,到时再转业能分配到好的工作,自己不告诉妻子是因为平常妻子对他的抱怨太多了。

B.心理帮助

这次的事件让求助者明白不能用“反黄金规则”去要求别人对自己怎么样,夫妻间要多多沟通互相体谅。

咨询师运用“黄金规则”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让求助者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并帮助她学会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1、丈夫没有答应我的要求,并不一定就不爱我。

2、夫妻间应该少些责备,要相互宽容和谅解。

C.结束和与巩固阶段

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求助者将原来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此次提出的建设性信念列表一一对比,并进行认真思考;

——鼓励求助者主动与丈夫多多沟通并多了解丈夫的情况和想法,站在丈夫的角度看待事情。

第四次咨询:

目的:

A、巩固咨询效果

B、结束咨询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

求助者近来不再经常发脾气了,工作的状态也回来了,同事也都说她又变回原来的温柔和气了。

与丈夫的感情比以前更深了,现在能理解丈夫工作的辛苦,愿意再辛苦两年等丈夫转业回来。

B.心理帮助

1、在对求助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指导求助者深刻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含义;学会把“你必须、你应该”之类的话语,改成“我希望”“我想要”。

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识转变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

2、做SAS测验,标准分为39分,基本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评估:

“我的睡眠状况已经好转,工作也不会经常出错了。

“我现在与同事的关系很融洽,他们也愿意跟我聊天、开玩笑。

“我现在明白丈夫在外地经常想念着我和孩子,他也很累,我懂得站在他的角度对看待问题了。

2求助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求助者开始正常上班,与同事关系融洽,工作效率提高。

3、重要他人评估:

求助者丈夫打电话说他妻子已不再经常的抱怨和哭泣了,也能理解他的想法了。

4、咨询师的评估:

经过回访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与丈夫的沟通没有问题了,心情平静,睡眠饮食情况有所好转,能正常工作,与同事间的关系恢复良好。

咨询过程较完整。

5、心理测验评估:

求助者的SAS测验得分从64降到了39;SDS测验得分从55分降到了39分,说明焦虑和抑郁情绪基本消失,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6、求助者症状的改善:

通过咨询,求助者解决了内心冲突问题,焦虑症状缓解了,睡眠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九、总结

通过四次咨询过程中合理情绪疗法的运用,有效降低了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其不良认知,并增强了求助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最终达到了咨询的近期及远期目标。

参考文献: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修订版。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操作技能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修订版。

郭念峰《心理咨询师(操作技能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修订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