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烯烃市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0179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α烯烃市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α烯烃市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α烯烃市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α烯烃市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α烯烃市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α烯烃市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α烯烃市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α烯烃市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α烯烃市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α烯烃市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α烯烃市场.docx

《α烯烃市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α烯烃市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α烯烃市场.docx

α烯烃市场

27α-烯烃市场研究报告

α-烯烃(英文名α-olefin),指双键在分子链端部的单烯烃,通式为R-CH=CH2,其中R为烷基。

若R为直链烷基,则称为直链α-烯烃。

虽然丙烯等低碳烯烃也属α-烯烃范畴,但工业上习惯指碳原子数为6及6以上的α-烯烃,α-烯烃的工业生产中皆联产1-丁烯,一般也把1-丁烯列入α-烯烃的范围。

工业上制得的α-烯烃基本上是直链端烯烃的混合物。

除了分离出1-己烯、1-辛烯个别组分外,一般只将其分离为一定范围的碳数馏分。

α-烯烃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和中间体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聚乙烯共聚单体、表面活性剂、润滑油、增塑剂、聚α-烯烃、助剂和精细化学品。

其中1-丁烯、1-己烯和1-辛烯主要作为聚乙烯的共聚单体,1-辛烯和C12用于做聚α-烯烃(PAO)的原料,C14~C18用于生产洗涤剂,C18以上的α-烯烃用于生产润滑剂和钻井液。

α-烯烃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石蜡裂解、乙烯齐聚、内烯烃异构、脂肪醇脱氢、萃取分离等方法,目前以乙烯齐聚占主导地位。

石蜡裂解方法所得的是奇、偶数碳的混合烯烃,产品杂质多、质量差,至80年代中期,国外运用石蜡裂解法的装置几乎全部停产;乙烯齐聚法所得的产品全部含偶数碳,质量较好,是国外主要的生产路线。

中国以乙烯齐聚为基础的α-烯烃生产装置很少,主要以石蜡裂解和C4分离法为主。

其中石蜡裂解装置产品杂质较多,仅适合用于合成润滑油、烷基苯等。

27.1 世界供需现状及预测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聚乙烯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从而带动了α-烯烃的发展。

2008年全球α-烯烃的总生产能力约为374.9万吨/年,产量约为299.0万吨;2005~2008年,产能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4.0%,2008年产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主要是因为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5年产能较2004年有大幅下降,因为在2005年,INNOVENE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套50.8万吨/年α-烯烃的装置因老化问题关闭,加剧了全球α-烯烃的供应紧张形势。

表27-1 2004~2008年世界α-烯烃供需状况

单位:

万t/a,万t

年份

能力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消费量

2004

371.7

300.0

76.0

76.0

300.0

2005

320.9

295.0

62.5

62.5

295.0

2006

342.9

304.9

68.7

68.7

304.9

2007

360.5

306.4

69.5

69.5

306.4

2008

374.9

299.0

66.0

66.0

299.0

 

 

 

 

 

 

注:

数据来自WP、CEH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27.1.1 世界供应状况分析

(1)世界总体供应状况

α-烯烃生产主要集中于北美、西欧和非洲,他们的生产能力占世界总产能的85%以上。

非洲的产能主要集中于南非沙索公司的38.4万吨/年的装置,主要为1-辛烯,在世界其他地区,现有和在建的较大规模生产装置大部分属于欧洲、美国和日本生产公司的合资企业或子公司。

2008年世界α-烯烃各地区分布情况见表27-2。

表27-2 2008年世界主要地区α-烯烃能力状况

单位:

万t/a,%

国家/地区

能力

所占比例

北美

197.5

52.7

西欧

87.1

23.2

非洲

38.4

10.2

亚洲

31.3

8.4

中东

20.6

5.5

合计

374.9

100.0

 

 

 

注:

数据来自WP、CEH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图27-12008年世界α-烯烃产品地区分布

(2)世界主要生产企业状况

目前,壳牌化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α-烯烃生产企业,在美国、英国和中国都建有装置,2008年其生产能力为135.4万吨/年,约占世界总产能的36.1%,其次是雪佛龙飞利浦化学公司和英力士公司,分别占世界总产能的19.7%和15.4%左右,英力士公司是在收购了BP的INNOVENE公司后跃升至前列的。

表27-3 2008年世界主要的α-烯烃生产企业及其产能

单位:

万t/a,%

排名

生产公司

生产能力

占全球总能力

1

壳牌化学公司

ShellChemical

135.4

36.1

2

雪佛龙菲利浦化学公司

ChevronPhillipsChemical

73.7

19.7

3

英力士公司

INOES(收购INNOVENE)

57.7

15.4

4

南非沙索公司

SasolChemicalIndustries

38.4

10.2

5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SABIC

15.7

4.2

6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

DOWChemical

10.0

2.7

7

俄罗斯尼日涅卡缅斯克石化

Nizhnekamskneftekhim

7.8

2.1

8

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CNOOCandShellPetrochemicals

13.6

3.6

9

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MitsubishiChemicalCorporation

6.3

1.7

10

日本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IdemitsuKosan

6.0

1.6

 

其它

10.0

2.7

 

合计

374.9

100.0

 

 

 

 

注:

数据来自WP、CEH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27.1.2 世界未来供应预测

(1)新建、拟建装置

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世界α-烯烃的生产能力和产量也不断扩大,未来5年,新增产能主要集中于西欧、南非、中东和亚洲,尤其是中东,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充足的乙烯将促进α-烯烃产能的迅速增长,未来中东将成为α-烯烃的供应中心之一。

2010~2015年世界主要α-烯烃新建、拟建装置如表27-4所示,新增产能未列出中国的1-丁烯部分,中国的1-丁烯新增产能详见表27-13。

表27-4 2010~2015年世界α-烯烃新建、拟建装置

单位:

万t/a

序号

公司

产能

地址

投产日期

1

卡塔尔Q-CHEMⅡ公司

36.7

卡塔尔Mesaieed地区

2009

2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有限公司

0.5

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

2010

3

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3.1

日本千叶市原市

2010

4

伊朗JamPetrochemical公司

15.7

伊朗Bushehr地区

2012

 

合计

56.0

 

 

 

 

 

 

 

注:

数据来自WP、CEH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2)供应预测

未来几年,全球α-烯烃产能仍将继续增长,在已知在建和拟建项目的基础上,预测2010~2015年年均增长率为4.2%,2015~2020年年均增长率为1.5%,2020年全球α-烯烃总产能将达到550.0万吨/年。

表27-5 2009~2015年世界α-烯烃供应能力预测

单位:

万t/a

年份

能力

2009

403.0

2010

439.0

2011

451.0

2012

467.0

2013

482.0

2014

496.0

2015

510.0

2020

550.0

 

 

注:

数据来自WP、CEH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27.1.3世界需求状况分析

目前α-烯烃主要作为共聚单体用于生产聚乙烯,占总消费量的44.1%;α-烯烃也用于生产羰基合成醇,最终产品为增塑剂和洗涤剂,占总消费量的19.6%;第三是生产聚α-烯烃(PAO),PAO是汽车、工业和航空用的合成润滑油的原料,用于生产PAO的α-烯烃占总消费量的16.6%,此外,α-烯烃还可用于生产各种助剂和精细化学品。

全球α-烯烃的消费在2001年下降后,2002~2004年得到中度恢复,2005年受供应影响,消耗量又有所下降。

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α-烯烃消费量小幅下降,与2004年基本持平,但消费组成有所变化,α-烯烃用于聚乙烯共聚单体的消费量增长较快,2004~2008年年均增长率为4.1%。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未来几年,α-烯烃需求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表27-6 2004~2008年世界α-烯烃消费状况

单位:

万t,%

应用领域

2004年

2008年

消费量

比例

消费量

比例

聚乙烯共聚单体

107.7

35.9

131.9

44.1

羰基合成醇

83.1

27.7

58.6

19.6

PAO

53.4

17.8

49.7

16.6

其它

55.8

18.6

58.9

19.7

合计

300.0

100.0

299.0

100.0

 

 

 

 

 

注:

数据来自WP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图27-22004年世界α-烯烃消费构成

图27-3 2008年世界α-烯烃消费构成

27.1.4 世界供需平衡预测

2010~2020年,α-烯烃产能仍将持续增长,在已知新建、拟建装置的基础上,预测2010~2015年年均增长率为4.2%,2015~2020年年均增长率为1.5%。

2005~2007年α-烯烃消费量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主要因为2005年INNOVENE50.8万吨/年α-烯烃的装置关闭,从而造成α-烯烃供应不足,抑制了消费,预计2010~2015年,随着新产能的投产,α-烯烃消费量将以3%~4%/年的速度继续增长,2015~2020年年均增长率为1.5%左右。

作为聚乙烯共聚体的线性α-烯烃(LAO)将是增长的热点,2010~2015年年均增长率可达到6~8%。

表27-7 2009~2020年世界α-烯烃供需状况

单位:

万t/a万t

年份

供应能力

消费量

2009

403.0

308.0

2010

439.0

308.0

2011

451.0

317.0

2012

467.0

327.0

2013

482.0

337.0

2014

496.0

347.0

2015

510.0

357.0

2020

550.0

385.0

 

 

 

注:

数据来自WP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27.2 国内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

27.2.1 供需概况

中国以乙烯齐聚为基础的α-烯烃生产能力较弱,主要以蜡裂解和C4分离法为主。

其中蜡裂解装置产品杂质较多,仅适合用于合成润滑油、烷基苯等。

目前中国α-烯烃装置主要生产1-丁烯,2009年生产能力约为51.6万吨/年,年产量约为31.4万吨。

α-烯烃中另一种重要的产品是1-己烯,由1-己烯制得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拉伸强度高、抗冲击和抗撕裂能力强,性能优良,从而使得全球范围内1-丁烯在LLDPE中的比例逐渐下降,用高碳α-烯烃代替1-丁烯生产高性能LLDPE己成发展趋势,中国目前已研制出乙烯聚合生产1-己烯的技术,且已在燕山石化和大庆石化等企业投产,1-己烯对中国聚烯烃发展的限制将被打破,但乙烯聚合生产1-辛烯的技术仍在研发之中。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对PE的消费量增长迅速,促使国内α-烯烃消费量也迅速增加,但由于国内生产不足,α-烯烃进口量迅速增长,表27-8为2004~2009年国内α-烯烃供需情况,2009年自给率为87.2%,但这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因为α-烯烃下游产品PE的自给率仅为50%~60%,尤其是加入高碳α-烯烃所得的高性能PE自给率更低。

表27-8 2004~2009年国内α-烯烃供需情况

单位:

万t,%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自给率

2004

15.0

2.8

0.3

17.5

85.7

2005

17.0

3.5

0.5

20.0

85.0

2006

27.2

5.6

0.5

32.3

84.2

2007

29.0

7.6

0.9

35.7

81.2

2008

27.5

5.1

1.4

31.2

88.1

2009

38.0

7.2

1.6

43.6

87.2

 

 

 

 

 

 

注:

1.消费量=产量+进口量-出口量;

2.数据来自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27.2.2国内市场供应状况

27.2.2.1国内生产状况分析

中国以乙烯齐聚为基础的α-烯烃生产装置较少,目前主要的厂家有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0.7万吨/年1-丁烯)、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0.4万吨/年1-丁烯)、辽宁华锦盘锦乙烯有限公司(1.0万吨/年1-丁烯)、中国石化燕山分公司(5.2万吨/年1-己烯)和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0.5万吨/年1-己烯)。

中国石化燕山分公司和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应用乙烯三聚法生产1-己烯,乙烯三聚制1-己烯是中国石化科技攻关十条龙项目之一,由燕山石化研究院负责,历时十年完成,新工艺装置于2007年6月在燕山石化实现一次开车成功,打破了国外对1-己烯的市场垄断,2008年10月,大庆石化应用该技术建设的0.5万吨/年1-己烯工业试验装置投料试车,同年11月生产出纯度达99%的优质1-己烯。

国内1-辛烯方面,蜡裂解得不到共聚单体用的高纯度1-辛烯,由丁二烯调聚经醚裂解和由乙烯齐聚法生产1-辛烯的生产技术都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所以到目前为止,高纯度1-辛烯产品的生产在国内仍属空白,必须依靠进口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