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0439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1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打印教案 必修四.docx

打印教案必修四

《雷雨》

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特征。

2、了解作者及《雷雨》的内容梗概。

3、学会分析概括戏剧冲突,并能认识其美学价值。

4、通过对戏剧台词个性化、动作性、潜台词的品读体味,概括人物性格特征、体验人物复杂心理和情感变化。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概括戏剧冲突,并在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中把握人物性格,这是教学重点。

2、了解戏剧语言的特殊性,品味体验人物复杂心理和情感变化,这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1、教法:

启发引导,点拨、示范,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2、学法:

自主阅读,自我质疑、释疑。

3、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学生观看话剧《雷雨》录象(片段)。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明确学习目标

板书教学目标1、~4、

教学过程:

一、戏剧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特征

1、戏剧的基本知识:

戏剧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通过舞台表演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我们阅读欣赏的,是指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戏剧文学),它是与散文、诗歌、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2、戏剧的主要特征:

1鲜明、尖锐的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构成剧本的根本因素,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手段。

它是作者根据创作意图的需要,在人物的性格之中体现出来的,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情节发展,逐步得到展现。

所以戏剧冲突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通过个性化戏剧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特征,达到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戏剧冲突的目的。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现。

人物戏剧语言包括个性化语言、动作性语言和人物的潜台词。

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场景布置等,是戏剧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3人物、情节、场景的高度集中。

由于戏剧舞台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要在有限的时空中反映社会生活,这就要求剧本必须把反映的社会事件高度集中起来,构成复杂的情节线索,使戏剧矛盾达到尖锐、激烈的程度。

4补充:

1、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

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

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4、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

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5、戏剧的语言:

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

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下面再就几个名词术语作一些补充说明 

冲突:

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台词:

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

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幕和场:

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

场,即拉开舞台 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舞台说明:

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 和描写的语言。

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二、导入:

教师简介作者及与课文相关的剧情,重在指出这部话剧的辉煌成就、经久的艺术魅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话剧从西方传入中国还不到100年时间。

一提到中国话剧,就不能不提到《雷雨》。

它创作于1933年,至今已有70多年。

1935年4月,留日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好会在日本首演曹禺的《雷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同年8月,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孤松剧团在国内首演《雷雨》,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从此以后,《雷雨》不但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同时也成为中国舞台上不断演出的传统剧目。

曹禺作为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戏剧家永远留在中国的戏剧史上。

1、作者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中国现当代剧作家。

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

1922年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

南开中学是中国早期话剧运动策源地之一,这使曹禺很早地投入到了中国话剧运动之中,为他后来从事话剧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学习,次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广泛接触到莎士比亚、易卜生、契珂夫等大师的剧作,不倦地探讨戏剧艺术。

1933年创作了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

后又创作了都市生活剧《日出》等,奠定了其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语言富有强烈时代气息,充满戏剧表现力。

作品: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家》(改编)。

2、《雷雨》剧情简介:

《雷雨》是一部动人心魄的现实主义悲剧。

剧本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背景,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某煤矿董事长周朴园,年轻时爱上婢女梅侍萍,并有了两个儿子。

后来,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在大年三十晚上,周家赶走侍萍,强迫留下长子(周萍),让她带走刚出生三天病得奄奄一息的次子(鲁大海)。

侍萍走投无路,跳河自尽,幸而被救,从此流落他乡。

后来,侍萍嫁给鲁贵,生了女儿四凤。

周朴园也娶过二妻,第二个妻子叫繁漪,并有了另一个儿子,叫周冲。

周朴园是这个大家庭的封建专制统治者,其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而生性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四凤。

出于嫉妒,繁漪让四风的母亲侍萍将她领走。

这一天,不明实情的侍萍来到周公馆,发现这里的“老爷”竟是三十年前抛弃自己之人。

她更没有想到,她的女儿重又走上她的老路,而她的儿子鲁大海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以罢工代表的身份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

这些矛盾酝踉、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

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了他们原是同母异父兄妹。

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善良的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

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一场电闪雷鸣的“雷雨”有关。

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固然充斥着丑恶和污浊,令人压抑,令人痛苦,令人愤懑,但它所孕育的一场时代的“雷雨”即将来临,以洗涤这人世间的罪恶。

(《雷雨》命名的寓意)

板书周、鲁两家人物之间的关系:

周家鲁家

周朴园鲁贵

周繁漪鲁侍萍

周萍鲁大海

周冲鲁四凤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如有条件观看录象片段),了解本课内容(剧情),为分析戏剧冲突;分析戏剧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征作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进行研究式阅读,落实教学目标3、学会分析概括戏剧冲突,并能认识其美学价值。

教学过程:

《雷雨》是四幕话剧,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

第二幕虽然不是全剧的高潮,但它起到重要的枢纽作用。

它通过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揭露了周朴园罪恶的过去和现在;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则让我们看到周朴园对工人恶毒、残酷得罪行;周萍打鲁大海,表明阶级矛盾的延伸等等。

过去的矛盾、现在的矛盾、人物的矛盾、阶级的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

课文共两场戏。

前一场写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后一场写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教学的重点。

一、教师启发引导,精要点拨;学生合作分析研究剧本结构,找出两场戏的主要戏剧冲突,并简述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明确:

第二幕周、鲁两家的冲突。

板书第一场: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

(过去的矛盾、现在的矛盾、人物的矛盾)

第一层:

周朴园认出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板书第二场: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

(现在的矛盾、阶级的矛盾)

戏剧冲突,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包括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

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文化教养、道德标准、生活环境、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所以对同样的现实社会问题,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于是在社会关系中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冲突。

剧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把矛盾冲突安排得集中激烈、波澜起伏,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的较量,引起观众(读者)对情节发展、人物命运、矛盾结局特别关切的心情。

因之在鉴赏矛盾冲突的过程中,思考、认识纷纭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得到美的熏陶和智慧的启迪。

这就是戏剧冲突的美学价值。

因此,有人说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生命与灵魂,没有冲突就没有“戏”。

第二幕中两场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使情节波澜起伏,两次把情节推向了高潮。

剧情紧张集中,悬念丛生,让观众(读者)得到了美的享受。

二、布置思考题,将分析、研究引向深入。

1、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焦点是什么?

这场戏围绕中心是如何展开矛盾冲突的?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明确:

冲突焦点———周朴园与鲁侍萍三十年的生死恩怨(爱情纠葛)

这场戏围绕周朴园与鲁侍萍三十年的旧怨与新恨展开矛盾冲突。

板书

(1)相遇述旧怨

周朴园:

疑虑———追探(紧张)———认出(惊惧)

鲁侍萍:

内心痛苦、矛盾

(2)相认生新恨

周朴园:

责问——稳住——哄骗——平息

鲁侍萍:

控诉罪行,蔑视金钱,憎恨丑恶——清醒,自尊,坚强

2、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焦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明确:

冲突焦点——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

通过现实的阶级斗争,揭露出周朴园血腥的发家史。

3、这两场冲突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明确:

第一场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也有两人各自复杂的心理冲突),既是“夫妻”间的矛盾,又是主仆、封建地主资本家与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妇女之间的矛盾。

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则是资本家与工人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从而揭露了周朴园反动的阶级本质。

三、布置预习作业:

阅读人物之间具有个性化的对话片断,体会凝练传神的对话描写对表现人物复杂性格的作用。

(一)通过分析、品味周朴园的个性化语言,把握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1、找出周朴园相认鲁侍萍的五句话。

2、找出周朴园喝问鲁侍萍的两句话。

3、找出周朴园稳住、软化、收买鲁侍萍的三组话。

(二)模拟表演训练:

自由组合,自选角色,选取课文中的某一片段进行表演。

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继续进行研究式阅读——落实教学目标4、通过对戏剧台词个性化、动作性、潜台词的品读体味,概括人物性格特征、体验人物复杂心理和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

探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周朴园复杂心理和情感变化的分析。

教学过程:

由教师作引导性谈话,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式阅读,探究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戏剧的艺术魅力全在于戏剧语言,即人物台词和舞台说明。

在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示中,由于受舞台的限制,作者无法运用环境、外貌、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手段,只能通过人物台词来表现。

因此,台词是戏剧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它要求很高,必须具备个性化、动作性、言外之意(潜台词)等特点。

一、通过分析、品味周朴园的个性化语言,把握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1、在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的对话中,周朴园多次问及侍萍的真实姓名,用词及语气各有变化,这些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呢?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明确:

周朴园相认鲁侍萍有五句话:

①“你——你贵姓?

”(似曾相识,比较客气,内心比较平静)

②“(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感到意外,有些疑虑)

③“(忽然立起)你是谁?

”(更加疑虑,有些惶恐)

④“(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怀疑逐渐证实,有些不知所措)

⑤“哦,侍萍!

(低声)是你?

”(完全证实,但又不愿相信)

这五句话充分表现了戏剧语言特别是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

分析:

句①是在周朴园“看她关好窗户,忽然觉得她很奇怪”的情况下说出来的。

见侍萍的关窗动作似曾相识,顿生疑窦,但内心仍很平静,因此发问的语气略显迟疑。

(这句话很符合周朴园的身份地位和他的猜疑的心理)

句②在问及梅家小姐的事情之后,侍萍的回答使周朴园深感意外,“姓”前没有了“贵”字,而且更没有了表语音延续“——”,还用了舞台说明“抬起头来”,不仅表明周朴园猜疑之重,找答案之急,更表现了周朴园的担心和忧虑。

(阅读时要读出惊讶与疑惑的语气。

句③完全没有了前两句的矜持和礼貌,直问对方的名字,已不是前两次问话的简单的重复,既含有对侍萍回答的否定,又包含显而易见的潜台词:

你到底是什么人?

为什么对这件事了解如此清楚?

(阅读时,在表现其更疑惑的同时要突出其内心的慌乱。

句④、⑤此时,侍萍已经道破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无情的现实如同一声巨雷,使周朴园惊恐慌乱,手足无措,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不愿相信这是事实。

(这更是周朴园的“真情”流露。

2、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喝问鲁侍萍的两句话,反映出人物怎样的情感变化?

明确: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分析:

这两句问话是这场戏的一个关键点:

其一是周鲁情感上的转折点,周朴园的情感由感性转变为理性,鲁侍萍的情感由理性转变为感性;其二是周鲁的矛盾冲突的升级点;其三是人物性格发展成熟的最高点,在情感的冲撞和矛盾的冲突中,人物的性格也就得到了发展,更加趋于成熟。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非但没有久别重逢后的喜悦,相反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

他从“怀旧”到翻然“绝旧”,彻底暴露了伪善嘴脸。

3、周朴园稳住、软化、收买鲁侍萍的三组话,反映出他什么心态?

明确:

第一组:

“你可以冷静点。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

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分析:

周朴园的责问引起鲁侍萍悲愤的反驳,他见硬的不行,便用话来稳住侍萍的情绪。

“我们”这两个字用得恰到好处,它拉近了周鲁之间的感情距离,完全是一个温柔陷阱!

果然,鲁侍萍“安静”多了,周朴园的阴谋得逞了。

第二组:

“你静一静。

把脑子放清醒点。

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

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来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分析:

这组话揭示了周朴园从感情上软化侍萍,使其同情自己的心理。

侍萍被周朴园的感情炮弹击中了,周朴园的第二招又成功了。

第三组:

“(忽然)好!

痛痛快快的!

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

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分析:

这一招彻底暴露了周朴园为人、性格和情感的虚伪。

二、根据以上个性化语言的分析,概括出周朴园的性格特点。

周朴园对过去的侍萍:

始乱终弃——自私残忍

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

“于心不忍”,供起“遗照”来“纪念”——虚伪

周朴园对面前的侍萍:

凶相比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阴险狡猾,冷酷无情

三、模拟表演。

四、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1、~4、

(三)、归纳总结

1、归纳主题思想 

分析: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做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揭露。

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2、归纳文中的破折号:

 

课文共有23处使用了破折号。

 

(1)哦,--老爷没有事了?

 

(2)你--你贵姓?

 

(3)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4)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5)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6)哦,--那用不着了。

 

(7)还有一件-- 

(8)哦,你,你,你是-- 

(9)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10)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11)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

不过-- 

(12)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13)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

不过是--他很大了,--并且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14)可是你-- (15)哦,--那么,那三个代表呢?

 

(16)哦,--他们没有告诉你旁的事情么?

 

(17)告诉不告诉于你没有关系。

--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

 

(18)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19)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20)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21)你现在还-- 

(22)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23)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以上23处破折号的作用大体可分成四种情况:

 

第一,解释说明。

如(9)(18) 

第二,话题转变。

(1)(4)(5)(6)(10)(13)(15)(16)(17)(22)(23) 

第三,声音延长。

(2)(8)(12) 

第四,阻断停顿。

如(3)(7)(11)(14)(19)(20)(21)

【小资料】 

关于(雷雨》的标题。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

周朴园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是剧中一切灾难的制造者和痛苦不幸的播种者。

其妻繁漪感到被压抑的苦闷,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

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

出于嫉妒,繁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

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朴园引诱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

 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风终于知道他们原是同母兄妹。

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滑的儿子周冲为救四风不幸送命,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鲁妈痴呆了,绝望的繁漪疯狂了,倔强的鲁大海出走了。

这个罪恶的家庭终于崩溃了。

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是和雷雨有关的。

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

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5 柳永词两首

从容说课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以先行者角色开启了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柳永的地位是无可代替的。

学习宋词从他的两首传世佳作《望海潮》《雨霖铃》开始,最合适不过了。

《望海潮》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其写景壮伟、声调激越,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艺术上的精妙值得我们研究。

《雨霖铃》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艺术上情景交融、虚实兼写,铺叙与点染紧密结合,一直为后人称道,而其哀怨伤感的基调、真切诚挚的感情同样打动了千年来无数的读者,学习时应品读与赏析结合、艺术与情感并重。

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朗读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由是:

在教授这两首词之前必须让学生重温有关词的基本常识,了解作者生平和一些背景知识,这当然离不开教师的讲解;词在古代就是配乐而唱的,其语言富有音乐性和抒情性,惟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品味其中的妙处,故在教学中最好以诵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此外还要教给学生一些鉴赏词的方法,启发学生把握词中所选的特殊意象,深切感受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深沉真切的情感,从而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授《望海潮》。

教学设想:

复习词的知识;学生简介作者,听录音朗读,初步感知词的内容;感受作者笔下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分析词中写景的妙处;背诵全词。

第二课时,教授《雨霖铃》。

教学设想:

复习词牌,检测第一首词的背诵情况;听录音朗读,初步感知词的内容;反复诵读,品味词的语言,以画入词,感受词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的情怀;背诵全词。

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词的异同。

教学重点 1.体会《望海潮》如何通过特定的意象组合展现杭州人物之盛和风光之美的。

2.分析《雨霖铃》如何做到融情于景,景情交融的。

教学难点 以画入词,把握词的意象,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宋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写景的妙处;感受词中凄凉孤寂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飘零凄苦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词画结合,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体会这两首词艺术上的妙处和作者惆怅伤感、真切诚挚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离别时幽怨伤感之情,伤离别,重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望海潮

导入新课

师 我们常说,一代有一代的文学。

宋词,作为一代之文学,和唐诗、元曲一样,代表着一种难于企及的高度和不可再现的辉煌。

可有多少人知道,词曾经只是一种边缘文学,被称为“诗余”,即诗的陪衬和补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被正统文坛所重视,仅仅活跃在民间,难登文学大雅之堂。

它能在宋代兴盛并最终成为一代之文学,靠的是广大文人的大力推动和参与。

可以这么说,没有文人的参与就没有宋词的辉煌,而反过来宋词的辉煌也成就了一大批文人,使他们因写词而扬名。

在那个时代的词坛,俊杰辈出,星光璀璨,有很多名字,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仍然光芒四射,深入人心。

那么,你对那个朝代的词人又了解多少呢?

你能说出几个宋代词人的名字来吗?

推进新课

【创设氛围,合作学习】

生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生 姜夔、柳永、秦观、张先。

生 欧阳修、晏殊、贺铸。

生 岳飞、范仲淹、周邦彦。

师 看来大家都认识不少词人。

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在宋代这么多词作家中谁是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

生 欧阳修。

生 晏殊。

生 范仲淹。

生 他们都错了,应该是柳永。

师 对了,是柳永。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第一个专门写词,对开创宋词天地居功至伟的文人。

多媒体课件展示:

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人。

北宋著名词人。

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

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

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

“且去填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