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9113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起重机三大规程Word下载.doc

7.吊车轨道上是否有人或障碍物,吊车上不准留有闲人;

8.对检查出的缺陷应及时处理,在未消除之前,司机有权拒绝吊运。

二、开车程序

经检查无问题可按下列程序开车:

1.发出警告信号(电铃或喇叭)一长声,达一分钟;

2.将控制器手柄置“0”位;

3.合保护盘刀闸开关和紧急开关;

4.启动按钮,接通主电路,逐渐移动制动器手柄。

三.注意事项

吊车在运行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1.运行中遇到障碍需鸣铃(喇叭)示警;

2.不准超负荷吊运;

3.起吊重物和运行中,应听从地面专人指挥,并正确执行操作规程;

4.禁止斜拉、歪吊和拔起地下埋藏物、凝固物等、并禁止拉车皮;

5.运行中,钢丝绳不能与其它物件磨擦;

6.一般不准两台吊车同吊一物,特殊情况应由专业部门提出措施并由有关领导批准;

7.作反向运转时,应将机构停稳后方许反向,在非特殊情况下禁止用电动机反激制动;

8.不许用终端和极限开关进行停车(试车除外);

9.吊运重物时,应预先将重物吊至高于沿途所能遇到的最高物0.5米以上;

10.同行于一个轨道上的吊车,当互相靠拢时,其距离不得小于一米;

11.运行中发生设备故障时,应先将吊运的物件降落地面,再切断总开关,进行处理;

12.运行中司机应听从任何人所发出的紧急危险停车信号;

13.禁止同时操作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动作。

四.发生下列情况立即停车、处理

1.抱闸、控制器、限位开关及其它电气设备失灵;

2.机械传动部位发生异常声响和震动;

3.钢丝绳脱槽、滑轮碎裂以及发现有碍人身、设备安全的故障;

4.车体严重走斜(啃轨);

5.滚动轴承温度超过85℃,电动机温度超过85℃,抱闸轮温度超过200℃,闸皮出现焦化气味;

6.电源电压波动超过规定范围、导线短路或电源停电。

五、停车程序

停车时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先将控制器手柄转“0”位;

2.按停止按钮切断总接触器;

3.停车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吊车停止使用时,不需悬挂荷重,吊钩应置空中2.5米以上;

(2)司机离开吊车时,应将吊钩停放在指定地点,并拉断开关。

第二章吊车维护规程

一、司机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

1.定期进行大清扫,并检查各连接螺丝、铆钉、焊缝是否良好;

2.经常检查电动机和各部齿轮、车轮、轴承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3.经常检查抱闸工作情况,如发现不正常时应立即进行调整,确保动作灵活可靠;

4.经常检查电动机、抱闸线圈和各部轴承的温升有无过热和温度突然升高的现象;

5.经常检查控制器的接点有无烧伤痕迹,如有时应用细挫打平,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6.经常检查所有的电器元件,并负责处理一般烧损的接点、线圈和更换铜线瓣;

7.每班检查一次铸铁电阻器是否有断裂和短路现象;

8.每班检查减速机的油量是否处在油标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位置,轴承润滑是否良好,使用二硫化钼润滑的减速机应定期检查齿面油膜情况,并及时保膜;

9.每周检查一次集电器的磨损和各部瓷瓶有无裂纹(主集电器在小修时检查);

10.每15至30天对钢丝绳做一次全面检查,钢丝绳达到报废标准时,司机应负责组织更换;

11.司机应参加机电设备的检修,以便从中熟悉吊车构造,了解设备零部件的磨损情况。

二、钳工的维护保养

1.处理司机在日常维护保养中检查出来而司机又处理不了的机械缺陷和问题;

2.定期检查吊车的结构情况,主要位置的焊缝、铆钉、螺栓等有无缺陷;

3.定期检查齿轮、轴承、联轴器、车轮组、减速器。

二、电工的维护保养

1.处理司机在日常维护保养中检查出的电气缺陷和故障;

2.定期检查电动机,察看滑环磨损情况、碳刷有无磨损及弹簧压力松紧是否适当;

3.定期检查电气系统运行是否可靠;

4.按电气设备的维护规程进行点击绝缘电阻测定。

第三章润滑

一、加换油注意事项

1.使用、检修人员必须经常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按时补充和更换润滑油;

2.注入各润滑点的油必须是清洁的,并须使用清洁的油壶、油枪,不准使用不洁的工具加注;

3.向各润滑点注油前,应先将油孔边缘的污物擦净后加注;

4.换油时必须将油箱彻底清洗干净,再将新油过滤后加入箱内,油量应达到油标尺刻度线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位置;

5.用二硫化钼润滑的减速机应使用保膜油膏,不准加入稀油。

二.润滑部位及周期

润滑部位及周期,见表2。

表2:

润滑部位

润滑油(脂)名称

润滑周期及负责人

备注

加油

换油

加油人

换油人

钢丝绳

合成石墨钙基润滑油

一个月

司机

减速器

HL30齿轮油(冬季用)

半年

维钳

HL20齿轮油(冬季用)

齿轮联轴器

2#锂基脂

滚动轴承

3-6个月

2年

滑动轴承

半个月

卷筒内齿盘

12个月

3年

开式齿轮

合成石墨钙基脂

电动机轴承

3#锂基脂

1年

电修钳工

第四章维护标准

一、吊车维护应达到下列标准

1.吊车本体卫生清洁;

减速机无明显漏油现象;

2.吊车各部位润滑保持良好;

3.吊车各部连接螺丝、销子等齐全无缺,全部紧固无松动现象;

4.吊车的安全防护装置完整齐全,安全可靠;

5.各限位安全可靠;

6.认真填写吊车运行记录。

第五章吊车检修规程

一、检修类别、周期和内容

检修类别及周期,见表3。

表3:

类别

检修周期

一班作业

二班作业

三班作业

次数D、Z、X

周期结构

小修(X)

7月

6月

4月

1、4、25

D-X-X-X-X-X

-Z-X-X-X-X

-X-Z-X-X-X

-X-X-Z-X-X

-X-X-X-Z-X

-X-X-X-X-D

中修(Z)

3.5年

5年

大修(D)

18年

15年

10年

二、小修工作内容

1.拆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

2.打开减速机的上盖,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修光齿轮上的毛刺,洗清齿轮箱,更换润滑油;

3.更换磨损的滚动轴承、齿轮;

4.更换磨损的联轴节、传动轴;

5.更换磨损的钢丝绳;

6.修整或更换磨损的闸轮,更换磨损的闸皮;

7.更换所有的密封垫,消除各部漏油;

8.调整零件间隙及相对位置;

9.修正栏杆、扶手、梯子及走台。

三、中修工作内容

1.包括小修工作内容;

2.根据情况拆下减速机、大小车轮、联轴节、制动器、吊钩等部件,进行分解、清洗和鉴定;

3.修补或更换车轮;

4.检查金属结构的焊缝、铆接与焊补情况,修理有裂纹的地方,更换不合格的铆钉和连接螺丝;

5.修理各部限位器、终点开关等装置;

6.检查或调整轨道的平行度,紧固轨道压板和轨道连接板;

7.部分部件和金属结构件重新涂漆;

8.进行空载与负荷试车,并做好实验记录。

四、大修工作内容

1.包括中小修内容;

2.拆除全部部件分解、清洗、鉴定;

3.修理或更换磨损的钢丝绳、卷筒、大小车轮、轴套、轴承、销子、闸皮、调整螺钉、螺帽、联轴器、制动轮、小轴、齿轮、滑轮和吊钩等;

4.修紧或更换所有紧固及定位零件;

5.修理或更换缓冲器;

6.更换磨损的轨道、轨道压板和轨道连接板,校正轨道的平行度;

7.修理主梁下挠、傍弯、串角、开焊和断裂部位及锈蚀严重的金属结构;

8.装配或连接各机构,检查同心性,调整刹车等;

9.全部涂漆或喷漆;

10.更换损坏的标示牌;

11.进行空载与负荷实验,按技术参数检查吊车挠度。

五、检修前准备

吊车检修前要做好下列准备:

1.首先查明要修复的缺陷,确定修理内容、方案、措施及时间,准备有关图纸资料;

2.准备好检修用的备件和材料;

3.核实更换的零部件的几何尺寸是否正确;

4.测量吊车主梁拱度(或挠度)及金属结构件主要几何尺寸的大小;

5.需要更换的部件应进行予研、予装和调试。

六、检修注意事项

检修时必须遵照吊车《安全操作规程》,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停车检修,一定要把吊车开到轨道一端或检修段;

如果中间吊车检修又无检修段时应根据检修情况设置安全卡子、阻挡器、标志牌、并挂红色灯光信号,防止临车靠近;

2.检修小车时,须将小车开到一端,并在小车行走的轨道内侧铺好铺板等安全措施,严禁两脚叉开登在轨道上或坐在小车上试车;

检修大车轨道时,必须将该段主滑线电源切断,并采取防止物件坠落的安全措施后进行;

3.检修人员的工具或材料不准随意抛掷和掉落,应用绳子传递;

不得沿梯子运送设备和大型材料,应使用起重工具;

4.被检修吊车的周围和下面禁止有人通行或停留,应设置临时围栏或防护网,或由专人监护;

5.参加检修人员必须遵守“高处作业”有关规定,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明确负责人、监护人后方可进行工作;

6.拆卸机件时不准用气割,特殊情况须经有关专业人员批准;

7.拆卸的零件应检查清洗,并妥善保管;

8.卷扬机构新更换的零件须符合设计技术要求;

9.修正小车轨道平行度时,应用风铲铲开压板焊缝,并要铲平,严

禁用气割。

七、火焰矫正金属结构的原则

1.严禁在结构的同一部件反复多次加热矫正;

2.主梁校正不应在同一断面的上下位置布置双向的加热区,避免造成拉压双向压力;

3.对于重要的受力部件,火焰加热后不允许用浇水的方法快速冷却,以免使材料变脆或引起金相组织变化;

4.禁止在低碳钢的兰色脆温度(250-320℃)范围内锤击,以免产生裂纹;

5.主梁矫正加热部位的选择应尽量避免在其最危险的断面(即主梁跨度中间);

6.火焰矫正金属结构的变形,应该将所选的加热区,分批地、逐步地进行,并应多观察、勤测量,以免造成矫正量过大而又要进行反向矫正。

八、检修质量标准

1.吊钩与滑轮

(1)锻造吊钩一般采用GB699-20中的20钢或不低于20钢性能的材料制造;

(2)吊钩的头部与腔部的同心度允差不超过钩腔的3%;

(3)钓钩表面应光洁,不准有裂纹、重皮、过烧、毛刺及螺纹尖角等缺陷,更不允许将缺陷焊补使用;

(4)横轴应采用45钢或高于45钢性能的材料制作,并必须进行探伤检查,不允许有任何方向的裂纹;

(5)滑轮的槽壁不允许有裂纹或破损。

2.钢丝绳及卷轴

(1)钢丝绳采用D型6×

37+1和6×

19+1两种,性能必须符合GB1102-74《圆股钢丝绳》标准的要求;

(2)钢丝绳无打结、硬弯、扭松和压扁等现象;

(3)钓钩在最低位置时,卷筒必须保持有三圈以上的钢丝绳;

吊钩在最高位置时,钢丝绳在卷筒上不允许有骑马交错现象;

(4)钢丝绳端头与卷筒应固定牢固,每端头须有两个压板;

(5)卷筒转动时,应平稳无震动。

3.轴与键

(1)轴的表面无损伤和裂纹;

(2)轴的弯曲程度每米不得超过0.15毫米;

(3)轴键槽与平键的配合应保持侧面接触良好,顶间隙应符合下表要求:

轴径(mm)

顶间隙(mm)

<100

0.1—0.2

100—200

0.2—0.4

>200

0.4—0.6

(4)楔形键应保持上平面接触良好,打入长度不应少于全长的80%。

4.紧固螺栓

(1)螺栓无松动,螺帽扭紧后外露螺纹不允许超过2—3扣;

(2)正反转紧固螺栓必须加备帽。

5.联轴节

刚性联轴节端面接触应均匀,轴线偏差不大于0.05毫米。

6.齿轮和减速机

(1)齿轮啮合无噪音和震动;

(2)齿轮安装的齿顶间隙为0.25M(M为模数);

(3)齿轮安装的齿侧间隙应达到下表要求:

模数范围

侧间隙(mm)

M≤5

0.15—0.70

5<M≤12

0.25—1.00

(4)齿轮安装后的接触面积应达到下表要求:

种类

长度占全长的(%)

高度占全齿高的(%)

圆柱齿轮

60—70

30—35

圆锥齿轮

60

25

(5)减速器润滑油应清洁,油位应达到规定要求,换油时,油池应清洗干净;

(6)油封部位不能漏油。

7.轴承

(1)滑动轴承的轴与瓦的接触面积不少于60%,接触角为90°

—100°

(2)滚动轴承热装油温不超过100℃,且轴承不得与加热容器的加热面直接接触;

(3)润滑脂填充量:

n<1500转/分时,不超过轴承座空间的2/3;

n≥1500转/分时,不超过1/2—1/3;

(4)轴承运转无噪音。

8.制动器

(1)制动动作灵活,闸轮和闸瓦的中心线偏差不大于1—2mm,轴线与轮瓦的宽度中心线偏差不大于3mm;

(2)闸轮与闸瓦的两侧间隙应相等,间隙量为0.5—10.mm,接触面积不应小于75%;

(3)磁铁的允许冲程不超过下表规定值:

闸轮直径(mm)

100

200

300

400

磁铁冲程(mm)

6.5

10.0

15.0

9.闸轮

(1)闸轮表面要进行热处理,硬度HRC45—55,淬硬深度2—3mm;

(2)闸轮跳动量不应超过下表规定值:

>100

100—160

160—250

250—400

400—630400—630

径向跳动(mm)

0.06

0.08

0.10

0.12

0.15

端面跳动(mm)

0.20

0.25

10.车轮

(1)两主动轮直径差应小于1/1000D(D为车轮直径);

(2)平面车轮应比轨面宽1.5—2.5mm;

锥面车轮应比轨面宽4—5mm;

(3)径向跳动应小于下表规定值:

车轮直径(mm)

400—600

600—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