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1164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docx

无机化学考研辅导1

第九讲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一、通性

ⅠA→ⅡA    s区,价电子构型为ns1~2

1、单质轻、软,熔点低

2、半径大,电离能及电负性小,具有强还原性,是活泼的金属

3、化合物大多是离子型晶体,氧化物的水合物一般是强碱,碱和盐是强电解质,且强酸盐一般不水解。

二、锂的特殊性

1、Li的标准电极电势最负,但其和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如钠和钾

 1Li的熔点高(180℃)反应过程产生的热不足以使之熔化,而钠和钾熔点低(98℃和65℃),从而钠和钾与水反应快。

2Li和H2O的产物LiOH溶解度较小,覆盖在Li的表面,阻碍水和Li的进一步反应。

2、Li在水中是最强的还原剂,但却不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Li的标准电极电势最负(-3.04V),可以认为是最强的还原剂,而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主要是由其电离能和电负性所决定的。

电离能小,电负性小则金属性强;反之,则非金属性强,在IA中,从上到下,电离能和电负性逐渐减小,因而决定最强的金属不是Li。

那么Li为何有最小的电势呢?

这和其有较大的水合能有关,从热化学循环可知,其电极过程的能量变化(忽略熵变):

△H=S+I+△hH

三、s区元素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1、IA   M(I)+O2 → Li2O, Na2O2, MO2(K,Rb,Cs)

IIA   M(II)+O2→MO(常压)或MO2(Ca,Sr,Ba)(高压)

2、M和非金属反应生成离子晶体时,如果阴阳离子具备一定的匹配条件,则可达到最好的能量效应,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到经验规则:

(1)半径较小的阳离子趋向于和半径较小的阴离子结合,半径较大的阳离子趋向于和半径较大的阴离子结合;

(2)价数高的阳离子趋向于和价数高的阴离子相结合,价数低的阳离子和价数低的阴离子结合(3)半径小的离子趋向于和价数高的异号离子结合,这样可得到较高能量效应,生成稳定化合物。

因此,Li+和半径小的O2-生成Li2O,而半径大的K+、Rb+、Cs+则和O2-生成MO2型超氧化合物。

Na+比Li+大,比K+小,趋向于和半径大但价数高的O22-结合,生成Na2O2。

例1:

说明下列反应方向:

(1)KBr+LiF=KF+LiBr

(2)Na2SO4+BaCl2=BaSO4+2NaCl

(3)2NaCl+CaF2=2NaF+CaCl2

(4)Na2S+CaCO3=Na2CO3+CaS

由以上经验规则可推得反应

(1)、(3)以逆反应进行,而

(2)、(4)以正反应方向进行。

四、s区元素金属的氢氧化物

1、溶解度:

碱金属氢氧化物易溶,而相应的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溶解度却小得多,且同族从上到下溶解度递增(和相应的氧化物溶解度变化趋势相同)。

这主要是由于OH-为较小的阴离子,它趋向于和小阳离子与价数高的阳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其晶格能较大,晶格不易被破坏,在水中溶解度就小。

Be(OH)2、Mg(OH)2的溶解度较低主要是由于Be2+、Mg2+较小,有较强的极化能力,可极化OH-变形,使形成的氢氧化物带有较多的共价成分,因而在极性溶剂中溶解度就小。

2、碱性:

金属氢氧化物碱性强弱,可用金属离子的离子势中来判断,Ф=Z/r,如果Ф值大,说明金属与氧原子之间的引力大,该化合物易产生酸式电离:

M-O-H→MO-+H+

倘若Ф值小,则表明金属和氧原子之间引力小,该化合物就易做碱式电离:

M-O-M=M++OH-   一般用---值来测出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即:

----<0.22   金属氢氧化物呈碱性

0.22--<0.32  金属氢氧化物呈两性

----->0.32     金属氢氧化物呈酸性

习题1:

一般而言,钠盐和钾盐的溶解度较大,一般的高氯酸盐也是易溶的,但为什么NaClO4的溶解度不大,而KClO4更难溶?

习题2:

说明下列事实:

(1)LiClO4易溶于水,而NaClO4溶解度较小,KClO4、RbClO4、CsClO4的溶解度更小?

(2)IA族卤化物中,LiF溶解度最小。

(3)TlI和KI属于类质同晶体KI易溶于水,而TlI难溶于水?

习题3:

溶液中pH值对于Mg和Ba作还原剂时还原能力有何影响?

习题4: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2Na2O2+2H2O

(2)Na2O2+2H2O(冷)=

(3)2KO2+2H2O=

(4)2Na+H2=

(5)Na2O2+2Na=

五、对角线规则

在周期表中左上角元素性质和右下角元素相似的现象,称为对角线规则:

如Li-Mg、Be-Al、B-Si、C-P等,Li与Mg,B与Al相似的原因与离子的“极化力”相似有关。

1、Li与Mg相似性表现在:

1Li、Mg与氧反应只形成普通的氧化物

2Li、Mg可与N2,C形成离子型氮化物或碳化物

3Li、Mg的氢氧化物受热分解得氧化物

4碳酸盐受热分解为Li2O、MgO

 5Li+、Mg2+水合热较大

6Li、Mg的氟化物、碳酸盐、磷酸盐难溶于水

7LiCl、MgCl2有共价性,可溶于有机溶剂

8Li、Mg可形成一系列有机化合物,如LiCH3、Mg(CH3)2等,RMgX(格氏试剂),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

9Li、Mg水合氯化物受热水解:

LiCl·H2O=LiOH+HCl↑

MgCl2·6H2O=Mg(OH)Cl+HCl↑+5H2O

2、Be、Al的相似性表现在:

1标准电极电势相似:

φ

Be2+/Be=-1.85V,φ

Al3+/Al=-1.66V

2氧化物为两性

3BeCl2、AlCl3为共价化合物,易升华,可溶于有机溶剂,BeCl2(s)为无限链状结构,气态下BeCl2(g)是单体,AlCl3是双聚体:

聚合体中有三中心四电子键。

 4Be、Al对冷浓HNO3都有钝化作用

 5BeO、Al2O3都有高硬度,高熔点

7Be2+、Al3+盐加热易水解

8Be2C、Al4C易水解,产物都为CH4

Be与Al的差异性:

Be与CO32-产生配位,而Al3+在CO32-中水解

Be2++2CO32-=[Be(CO3)2]2-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练   习   题

1.试举例说明锂与镁的相似性.

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由食盐制备下列物质.

(1) 金属钠

(2) 氢氧化钠

(3) 过氧化钠

(4) 碳酸钠

3.简单回答下列问题

(1) CsF具有较高的离子性,但CsF熔点却较低?

(2) 碱土金属比相邻的碱金属的熔点高,硬度大?

(3) BeCl2为共价化合物,而MgCl2、CaCl2等为离子化合物

(4) Mg(OH)2溶于NH4Cl溶液而不溶于NaOH溶液?

4.简单回答下列各题

(1)LiF溶解度比AgF小,LiI溶解度却比AgI大?

(2)在水中的溶解度LiClO4>NaClO4>KClO4

(3)Be(OH)2为两性物质而Mg(OH)2却显碱性?

5.为什么Na2O2常被用作制氧剂?

6.Li的标准电极电势比钠低,为什么Li与水作用时没有金属剧烈?

7.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和氧反应,各生成何种物质?

8.简述S区元素的微观结构与通性

9.Li.Be特殊性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试述对角线规则及其成因,Li—Mg有何相似性?

10.什么是焰色反应?

说出它的应用?

11.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萤石;生石膏;重晶石;天青石;方解石;光卤石;智利硝石;芒硝;纯碱;烧碱。

12.简答题:

一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MgCO3,Na2SO4,Ba(NO3)2,AgNO3和CuSO4。

混合物投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将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沉淀可溶于稀盐酸并放出气体。

试判断哪些物质肯定存在,哪些物质可能存在,哪些物质肯定不存在,分析原因。

 第十讲  铜 锌副族

一、ds区元素的通性

1、价电子构型:

分别为(n-1)d10ns1和(n-1)d10ns2 ,ⅠB和ⅡB通常称为ds区元素。

2、氧化态:

铜族有变价Cu(+1,+2),Ag(+1),Au(+1,+3);Zn族:

Zn(+2),Cd(+2),Hg(+1,+2)

3、都是金属

4、金属活泼性从上到下减弱

5、IB有较好的导电导热延展性,熔沸点较高。

二、ds区元素和s区元素性质的对比

1、主要物理性质

IA单质金属的熔点、沸点、硬度均低,IB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IIB族金属的熔、沸点均比IIA族低,汞在常温下为液体,IIA与IIB金属导电、导热性、延展性均较差(仅镉有延展性)

2、化学活泼性

s区元素为活泼金属,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不仅能从稀酸中置换出H2,而且也能和水反应产生H2,同族元素的活泼性自上而下增大。

ds区元素一般为不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比较稳定,与水几乎不起反应,同族内的活泼性自上而下减弱。

3、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ds区元素氢氧化物是弱碱,易脱水分解,而s区元素的氢氧化物绝大多数是强碱,并且非常稳定,Be(OH)2和Zn(OH)2都是两性的

4、化合物的键型及形成配合物的倾向

由于ds区元素具有18e-构型,因而它们的化合物所表现的共价性,不管在程度还是范围是均比s区元素化合物所表现的共价性大。

Cu族元素由于次外层电子刚充满不稳定,易失去1~2个d电子,因此Cu族有+1、+2、+3氧化态,而IA一般只有+1,由于具有较多的d电子及外层空轨道,ds区元素有强烈的形成配合物的倾向,而s区元素除了和大环配体外一般较难形成配合物。

三、ds区元素单质的重要化学性质

1、IB与ⅡB金属活泼性比较

ⅡB族金属活泼性大于IB族金属

2、空气中稳定性

ds区金属在空气中室温下是稳定的。

但Cu和Zn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碱式碳酸盐,反应为:

2Cu+O2+CO2+H2O=Cu2(OH)2CO3

3、对酸稳定性

除了可溶于王水外,金和所有的酸都不反应

Au+4HCl+HNO3=H[AuCl4]+NO+2H2O

4、对碱稳定性

Zn是ds区中唯一能与碱反应的金属

Zn+2H2O+2NaOH=Na2[Au(OH)4]+H2

四、ds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在ds区元素盐溶液中加入碱,可得相应的氢氧化物,但AgOH和Hg(OH)2不稳定,易立即分解为氧化物

2Ag++2OH-=Ag2O+H2O

Hg2++2OH-=HgO+H2O

CuOH易分解得红色Cu2O,氧化物中ZnO为两性,CuO以碱性为主,略显两性,其余均为碱性氧化物.淡蓝色的Cu(OH)2受热也发生分解反应:

Cu(OH)2=CuO+H2O.Cu(OH)2也为微弱的两性化合物.Zn(OH)2和Cd(OH)2均为白色沉淀,前者为两性化合物。

后者是碱性化合物。

二者均和Cu(OH)2一样可溶于NH4+存在的氨水中,反应式为:

Zn(OH)2+2NH3+2NH4+=[Zn(NH3)4]2++2H2O

Cd(OH)2+2NH3+2NH4+=[Cd(NH3)4]2++2H2O

Cu(OH)2+2NH3+2NH4+=[Cu(NH3)4]2++2H2O

2、卤化物

ⅡB族元素的卤化物较为重要,主要有ZnCl2、HgCl2(升汞)、HgI2和Hg2Cl2(甘汞)。

ZnCl2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且易水解

(1)ZnCl2+H2O=Zn(OH)Cl+HCl

在ZnCl2浓溶液中还可形成配合酸:

ZnCl2+H2O=H[ZnCl2(OH)]

这个酸有显著的酸性,可溶解金属氧化物。

如:

FeO+2H[ZnCl2(OH)]=Fe[ZnCl2(OH)]2+H2O

(2)HgCl2和氨水作用可生成白色的氯化氨基汞沉淀。

HgCl2+2NH3=Hg(NH2)Cl↓+NH4Cl

在Hg2+溶液中加入I-,起先生成HgI2沉淀,当I-过量时,Hg2++2I-=HgI2=[HgI4]2-

K2[HgI4]和KOH的混合溶液为奈斯特试剂,常用来鉴定NH4+的存在。

Hg2Cl2见光易分解:

Hg2Cl2=HgCl2+Hg

在白色的Hg2Cl2种加上氨水,则立即变黑色。

Hg2Cl2+2NH3=HgNH2Cl↓+NH4Cl+Hg↓

IB族卤化物中,卤化银溶解度较小,且按F、Cl、Br、I的顺序卤化银溶解度逐渐降低,CuCl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五、Cu(I)和Cu(II)间及Hg(I)和Hg(II)之间的相互转化

Cu及Hg相应的电势图为:

对于Cu而言,由于φ

右>φ

左,所以Cu+会发生歧化反应,根据电池电动势可算出平衡常数为1.2×106,说明歧化反应进行的很彻底。

在水溶液中要想使Cu2+转化为Cu+,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有还原剂存在;

(2)Cu+必须以沉淀或配合物形式存在,以此降低溶液中Cu+浓度,如:

Cu+Cu2++4HCl=2H[CuCl2]+2H+

2Cu2++4I-=2CuI↓+I2

对于Hg22+而言,由于φ

右<φ

左,所以歧化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却可以反歧化反应:

Hg+Hg2+=Hg22+

该反应的K=166,所以Hg22+在水溶液中可以稳定存在,只有当Hg2+浓度大大降低时,Hg22+才会发生歧化反应。

因此,在含有Hg22+的溶液中加入OH-、NH3、I-或S2-等离子时,因它们可有效地降低Hg2+浓度,可使Hg22+歧化。

反之如:

Hg22++2OH-=Hg↓+HgO↓+H2O

Hg2(NO3)2+2NH3=Hg↓+HgNH2NO3↓+NH4+

Hg22++4I-=Hg↓+[HgI4]2-

Hg22++S2-=Hg↓+HgS↓

例题1:

如何区别Hg22+和Hg2+?

例题2:

请选用适当的配位剂将下列各种沉淀物溶解,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1)Cu(OH)2;

(2)AgBr;(3)Zn(OH)2;(4)HgI2

例题3:

如何实现Hg22+和Hg2+离子间转化?

例题4:

为什么氯化亚汞的分子式要写成Hg2Cl2,而不写成HgCl?

例题5:

同属于ds区元素,为什么铜族元素不仅可失去s轨道上的价电子,还可以失去(n-1)d轨道上的d电子而显+2甚至+3氧化态,而IIB族元素无+3氧化态?

例题6:

锌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ZnCO3和ZnO也可作药膏用于促进伤口的愈合。

为何在炼锌厂附近却存在较严重的污染?

又为什么在治理含汞废水时先加入一定量的硫化钠,然后还要加入FeSO4?

例题7:

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FeCl3、NaNO2、AgNO3、CuCl2、NaF、Ca(OH)2和NH4Cl等7中物质中的若干种,将该混合物中加水,可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白色沉淀可溶于氨水中,无色溶液做气室试验可使酚酞变红,无色溶液酸化可使KMnO4溶液褪色,无色溶液受热后放出无味气体;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请判断:

(1)哪些物质肯定存在?

(2)哪些物质肯定不存在?

(3)哪些物质可能存在?

例题8:

分离并鉴定下列物质,

(1)用三种不同方法区别锌盐和镁盐;

(2)用两种不同方法区别锌盐和镉盐;(3)分离①Cd2+和Cu2+;②Zn2+、Cd2+和Mg2+

 

六.电荷迁移光谱

d-d光谱是电子在金属离子的d轨道之间的跃迁,在此跃迁中处于基态和激发态的配合物电荷分布没有多大变化。

还存在另一种跃迁,其电子从主要定域在配体上的轨道跃迁到主要定域在金属上的轨道,或相反。

在这种跃迁中配合物处于基态和激发态时的电荷分布显著不同,因此称这类跃迁为电荷迁移跃迁,产生的光谱用CT表示。

荷移光谱按其产生途径可分为三个类型:

L→M跃迁,配体的电子跃迁到金属离子上

M→L跃迁,金属离子上的电子跃迁到配体上

M→M跃迁,不同氧化态金属之间的跃迁

此外还有配体内部L→L跃迁

讨论较多的是L→M跃迁。

1、L→M跃迁

这种跃迁相当于金属被还原,配体被氧化,但一般不能实现电子完全转移到金属离子上,也叫金属还原跃迁。

金属离子越易被还原,配体越易被氧化,则这种跃迁的能量就越小。

以MX6n-(x=Cl-、Br-、I-)为例,讨论L→M跃迁,下图是简化MX6n-的MO能级图:

AgCl-AgBr-AgI的颜色依次加深,用化合物中的电荷迁移跃迁来说明

发生电荷迁移跃迁时,吸收频率为v的可见光,而使化合物具有颜色,相同阳离子和结构相似变形性不同的阴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阴离子变形性越大,它与阳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越是容易发生电荷迁移跃迁,吸收光谱的谱带越是往长波方向移动,化合物的颜色越深。

在卤化银中,阴离子的变形性是Cl-

四种跃迁方式:

(L→M)

ν1=π→π*(t2g)

ν2=π→σ*(eg)

ν3=σ→π*(t2g)

ν4=σ→σ*(eg)

跃迁π→π*跃迁能量小,而σ→σ*最大,其他介于之间。

金属离子易被还原(即氧化性强),ν1跃迁能会减少,如下是几种金属氧化性相对强弱:

Zn4+

它们六氯配合物CT光谱带ν1组符合上述规律。

ZrCl62- ν1=42000cm-1

TiCl62- ν1=31850cm-1

VCl62- ν1=21400cm-1

不仅八面体的配合物有CT光谱,四面体配合物也有,如MO4n-(M=V、Cr、Mn)配合物的颜色随中心离子氧化能力的增强而加深。

2、M→L跃迁

这类跃迁相似于金属的氧化,配体的还原。

若金属离子易被氧化,配体易被还原,跃迁便有可能产生。

配体必须要有接受由金属离子转移来的电子的轨道(低能量的反键π轨道);Mnn+的eg或t2g轨道要有电子;如果原来没有电子,必须把电子激发到这些轨道上。

适合于实现这类跃迁的金属离子有:

Fe3+、Ti3+、V2+和Cu+,它们与CN-、CNS-,吡啶,2,2-联吡啶等配体都能形成颜色较深的配合物(这些配体均有π*轨道)。

另外,Co和Ni的某些配合物也能产生M→L跃迁,如:

[CO(CN)6]3-的M→L跃迁,ν1=49500cm-1,[Ni(CN)4]2-的ν1=32000cm-1。

3、M→M跃迁

发生在含有两种不同氧化态的同种金属离子的无机化合物中,这类化合物常显较深的颜色,如普鲁士蓝KFe(Ⅲ)[Fe(Ⅱ)(CN)6]和钼蓝(含有Mo(Ⅵ)和Mo(Ⅴ));还有Cs2Au(Ⅰ)[Au(Ⅲ)Cl6],在此化合物中,电子跃迁发生于[Au(Ⅲ)Cl4]-和[Au(Ⅰ)Cl2]-之间。

4、L→L跃迁(略)

例题9:

铜族元素的M+和锌族元素的M2+均为18e-离子,无成单电子也无d-d跃迁。

但为何镉和汞的某些化合物常常有较深的颜色?

又为何卤化银按Cl→Br→I的顺序颜色加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