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实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1221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山实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庐山实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庐山实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庐山实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庐山实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庐山实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庐山实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庐山实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庐山实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庐山实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庐山实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庐山实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庐山实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庐山实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庐山实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庐山实习.docx

《庐山实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实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庐山实习.docx

庐山实习

一/.实习目的

a.通过实习,使同学们对庐山自然地理成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的特征、形成机制、发展规律和空间分异规律,及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b.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时间技能,使学生掌握区域自然地理调查研究的技能与技巧,并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c.通过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的热情

二/.实习时间:

2012年9月4日~2012年9月11日

三/实习地点:

江西省庐山

四、实习内容:

a.地质、地貌、气候、降水等植物生境与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的调查和观察

(1)认识庐山地区基本地层、岩石及构造特征。

(2)认识庐山地区山地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3)认识庐山地区的气候特色及气候的垂直带性差异。

b.植物地理野外实习

(1)调查庐山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2)观察并分析庐山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3)观察庐山山地主要植被类型,研究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

c.土壤地理野外实习

(1)庐山主要土壤类型调查。

(2)观察庐山各种土壤的剖面特征并分析其形成。

(3)观察各土壤类型的关系,探讨其反映出的系列规律,如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五、.实习日程安排:

2012年9月4日:

北山公路—牯岭街—气象台(牯牛岭、虎背岭、东谷、西谷)——大月山—女儿城—大校场—汉口峡—屋脊岭—草地坡—莲花谷—剪刀峡

内容:

(1)气象台观察庐山北部地貌

(2)在景点“月照松林”测岩石产状

(3)观察庐山牯岭镇的人文环境

2012年9月5日:

西谷—伴月公园—窑洼—望江亭—好汉坡—喇嘛塔—大马颈—莲花谷—东谷

内容:

(1)从冰川、构造、流水三个角度观察窑洼地貌

(2)观察王家坡U型谷的构造

(3)穿越莲花谷

2012年9月6日:

西谷—如琴湖—锦绣谷—大天池—龙首崖—石门涧—悬索桥—牯岭镇

内容:

(1)观察冰桌并分析其成因

(2)锦绣谷观察河流袭夺地貌。

(3)虎背岭观察叠瓦状断层(断层组合形态)。

(4)鉄船峰观察正断层、断层三角面。

(5)测虎背岭岩层产状。

2012年9月7日:

牯岭镇—东谷—中四路—女儿城—老虎峡—大校场—(小绿桥)—大月山—植物园—三逸乡—含鄱口—犁头尖—太乙峰—五老峰

内容:

(1)辨识鹅掌秋等珍稀树种

(2)测大月山等高线处点位

(3)观测白河涧大断裂

(4)观察角峰、刃脊

2012年9月8日:

西谷—东谷—庐山博物馆—庐山植物园—美庐—女儿城半山腰—牯岭镇

内容:

(1)在空军疗养院测点位及观察一级裂点

(2)观察第四纪冰碛物

(3)植物园观察各类植物

2012年9月9日:

西谷—东谷—茭芦桥—乌龙潭黄龙潭—石门涧—大月山—芦林湖—牯岭镇

内容:

(1)芦林湖附近观察冰川泥砾剖面特征。

2)女儿城观察土壤剖面及土壤蠕动。

(3)黄龙寺观三宝树。

(4)黄龙谭、乌龙潭观沟谷地貌。

2012年9月10日:

牯岭镇—大月山水库

内容:

(1)观察大月山水库和汉口峡的河流袭夺现象

(2)在大月山水库处辨识庐山北部地区构造

六、实习报告

1庐山概述

庐山,雄踞于中国长江中游,鄱阳湖西岸与长江南岸三角形之处。

庐山地处东经115度30分~116度20分,北纬29度20分~29度50分,其主体南北长约25km,东西最宽约10km,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

庐山气候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上属我国第一级阶梯,地貌上属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区。

庐山地势平缓,江河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植物葱郁,土壤肥沃,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庐山的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由于冰后期地壳强烈反弹快速上升,所以受冰后期流水侵蚀较为强烈。

这样以来,虽然使冰川遗迹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增加了研究难度,但却造就了大批高品位的山水旅游景观。

庐山几乎所有旅游品位较高的巉岩奇峰、怪石、岩台,都是在冰川刃脊的基础上,再经过流水的适当改造而成的;庐山独具特色的悬崖、瀑泉、碧潭景观,大都是在冰川U形谷、冰阶、冰盆的冰蚀雕刻基础上,再经流水的侵蚀叠加而成的

2.庐山气温及降水、水文实习报告

2.1.庐山夏季气温均小于32摄氏度,冬季可达零下16摄氏度。

其中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午后2~3点,最低温出现在半夜4点。

因气温取决于地面的长波辐射,而非太阳的短波辐射,当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含量较多时,可通过地面的长波辐射洗手而产生温室效应。

牯岭镇气象站:

设于郊区,方圆1千米内无高大建筑物。

须通风且无阳光直射。

可监测PM5、PM10等大气污染物含量;风俗、主导风向、气温等指标;地温、降水量等数值。

2.2庐山地区的降水主要是考降水的补给,在空间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在1000-1100m的海拔达到了最大(牯岭的海拔是1165m),然后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逐渐的减少。

在季节分布上,牯岭地区4-6月占到了全年的44%,夏季明显大于冬季。

降水多而蒸发少,其中,在10月份牯岭地区的蒸发量与降水量达到了平衡。

庐山上年降水量可达1800ml,山下年降水量可达1300ml左右。

而庐山降水量如此充足的原因包括:

a.庐山东南临鄱阳湖,水汽充足;

b.庐山为中山,适用于气温垂直递减定律;

c.因大气凝结核,空气达饱和或过饱和形成雾、云、降雨;

d.庐山因具有山谷风效应故水汽充足。

二十四小时降水量:

小于24ml为中雨,大于25ml小于49.9ml为大雨,大于50ml小于99.9为暴雨,大于100ml为特大暴雨。

2.3由于庐山是一个断块山,新构造运动强烈,断裂显著、切割破碎,节理发育、河溪发达,以仰天坪为中心呈辐射状流入长江与鄱阳湖中。

在翠谷深涧岩坎裂点上造成了数多瀑布和深潭。

河溪瀑潭与涌出的地面泉水、天然池塘、人工湖库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庐山水文网,庐山的河网密度约为0.7km/km2,它们与气候、地貌、植物、土壤等其它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改造着庐山的自然环境与面貌。

水分与热量在庐山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庐山植物实习报告

庐山地处中亚热带,海拔1400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700公里左右。

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

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

由于庐山开发历史悠久,原始森林基本不存在了,现存的一般为人工或天然次生林。

3.1针叶林

黄山松占主导地位,其分布范围有牯牛岭顶端大部、草地破、屋脊岭、大月山、女儿城、大校场等地。

针阔混交林见于剪刀峡一带。

在回龙路一带有大片人工栽培的日本扁柏林,而柳杉以及杉木林在牯牛岭西南带分别有零星分布。

四旁林则多见于西谷、东谷、牯岭街等建筑附近,以及如琴湖沿岸地带。

柳杉:

处于相对静风位置,所处土层深厚、湿度大

3.2阔叶林

在庐山,常绿阔叶林分布于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海拔一般为700米或800米以下,叶光亮、革质、墨绿色。

而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铁船峰一带较多,叶薄、草质、淡绿色。

3.3落叶阔叶混交林

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

目前在黄龙潭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

4庐山土壤实习报告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具有季风气候特征。

由于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影响,是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相对高度1000~1400m的山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水热条件存在着垂直分异,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约在400m以下的山麓及其邻近的丘陵和沉积阶地是湿热性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水平地带性土壤—红、黄壤和非地带性土壤—潮土(浅色草甸土)和水稻土的分布区域;海拔400~800(900)m,在湿润暖热带常绿阔叶林、马尾松及杉木林下,发育着具有富铝化特征的山地黄壤;海拔800(900)~1100(1200)m,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发育着山地黄棕壤;海拔1200(1100)m以上的地区,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和灌丛,分布着山地棕壤;山地顶部由于气温低,风速大,多灌丛和草本植物,形成山地草甸土;局部洼地,排水不良,生长喜湿植物,发育山地沼泽土。

 

4.1带状土

包括原生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四种类型,其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

山地棕壤主要分布于区域中海拔较高的地带,如大月山、屋脊岭、女儿城一带。

山地黄棕壤分布在南坡的900m~1200m和北坡的800m~1100m。

山地黄壤较湿润,分布于南坡的400m~900m和北坡的400m~800m。

山地红壤和水稻土分布于小于400m的区域。

庐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

4.2.非带状土:

网纹红土:

因淋溶层较厚,雨水淋湿土壤,细小颗粒物向下沉积,大块物滞留,形成网纹土。

间冰期地下水季节性上升,发生铁质的氧化—还原交替作用,使高价铁(呈红色)和铝的氧化物(白色)析出,呈网状交集。

4,3岩石特性

a.土壤分层

O:

有机质层A:

腐殖质层E:

淋溶层B:

淀积层C:

风化层R:

基岩层

b.岩层三要素:

倾向、倾角、走向

地质罗盘仪测倾向及倾角:

测倾向:

罗盘仪北针指向岩层面倾斜方向,调整圆水准气泡居中,摁下按钮,读出倾向;

测倾角:

罗盘长边紧贴岩层面,使柱形水准气泡居中,读出底部刻度盘指数即倾角。

我组(1组)在“月照松林”处测得的产状:

倾向151度,倾角44度。

c.土壤形成的因素:

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热量、水分、光照)

 

5庐山地貌实习报告

地貌概况

庐山地处扬子地块(江南古陆)与大别山地块交接带的边缘地带,且深受北东向郯庐断裂和北西向襄樊-广济断裂构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构造活动性,岩浆活动较强,混合岩化明显。

区内地层发育较齐全,零星出露;构造形迹显著。

a.庐山受地壳上升运动和南北水平运动的影响形成东北—西南向的断块山,整体呈肾形。

b.以九奇峰—仰天坪为界,庐山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以断裂构造为主,北部以褶皱构造为主;西北为莲花洞大断裂,东南为温泉大断裂;

c.山体为流水侵蚀中山地貌,也存在冰川地貌;

d.太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各类型俱全。

地貌分述

5.1构造地貌

a.褶皱

虎背岭-大马颈倒转背斜:

呈北东-南西向延伸,为近线性短轴背斜,轴面倾向南东,北西翼在月弓堑-虎背岭一带被断裂错断。

现核部出露的地层是南沱组下部地层。

大月山背斜:

近线性倾斜背斜,走向北东。

由南沱组组成,核部出露地层为南沱组下部沙砾岩、砂岩地层。

五老峰背斜:

近线性背斜,走向北东,南东翼已被剥蚀掉,其东北端被温泉断裂断开。

连同前述四个褶皱组成庐山复式褶皱。

东谷-王家坡向斜:

呈北45°延伸,为线性短轴向斜,中部日照峰一带受断层影响而被抬升翘起。

现核部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南沱组的中上部地层。

青莲寺向斜:

近线性向斜,走向北东。

核部出露地层为南沱组上部地层.

白沙河、小天池均为单斜谷,与莲花谷一同汇入王家坡大谷地。

佛手岩为单斜地貌、假丹霞地貌:

顶平、坡缓。

西谷向东北方向延伸是小天池谷地,东谷向东北方向延伸即莲花谷地,女儿城向东北方向延伸即屋脊岭,而汉口峡横切其中。

虎背岭向东北延伸为大马颈,剪刀峡向西北延伸为汉口峡。

b.断裂

庐山由两侧的莲花洞大断裂和温泉大断裂处剧烈隆起抬升而成,山体受两侧大断裂控制,总体走向与大断裂走向一致。

由于两侧大断裂向东北方向收敛,使庐山山体在平面上北东方向变窄。

发育为断块山,整个山体表现为两侧边坡较陡峭,而山体顶部岭谷起伏较平缓的地貌特征。

断块山以山体的一侧为下盘,相对上升,形成陡峭的断层崖。

断块山的两侧发育一系列近于平等延伸的阶梯状正断裂,形成陡崖,在五老峰处十分明显。

另外,局部地区的断裂也能造成峡谷地貌,典型的如剪刀峡。

铁船峰断层:

断层三角面叠加。

标志层岩石弯曲情况判断上盘是下滑还是上升。

石门涧谷地是纵向大断裂形成断层谷。

5.2流水地貌

a.谷地

庐山河谷形态可分为4段:

上段表现为宽谷,中段为宽谷中套有V型谷,下段表现为峡谷,出山麓段大部分为深宽谷,个别为峡谷,上段与中段之间形成裂点。

宽谷:

多发育于软弱岩层上,适应地质构造,与地层走向一致,谷底宽浅,其间多发育一、二级谷阶或平台,形态保存较好,谷地里普遍覆盖第四纪堆积物,属于庐山抬升前的老谷地。

西谷、东谷、大校场谷地、仰天坪以及七里冲-青莲寺谷地均属于宽谷。

宽谷主要是在地势比较低缓、地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

因此,在宽谷形成之时,庐山比

宽谷有大校场谷地、东谷、西谷以及莲花谷的一部分,峡谷有汉口峡、乌龙潭和黄龙潭附近的河流深切峡谷、以及剪刀峡的一部分,袭夺点有大月山水库袭夺点、汉口峡底端袭夺点、如琴湖袭夺点、芦林湖袭夺点、黄龙潭袭夺点五处。

区域中大于十五度的陡坡较多,缓坡较少,缓坡主要分布在大月山水库附近、如琴湖沿岸、以及庐山北大门附近.

王家坡U型谷为典型的U型谷,其海拔为880m~300m,从构造地貌上为冲积扇,其下若干冰水搬运的堆积物—冰碛物形成小山包,而冰川搬运物质—冰飘砾区域叠加形成嶂谷。

石门涧谷地是流水侵蚀切割形成的V型谷。

莲花谷从构造地貌上为船形山,其特点是内缓外陡、两头翘起,从冰川地貌上为悬谷,即冰川谷上沿。

莲花谷为短轴向斜谷。

谷中谷嶂谷之所以靠近大马颈,是因为大马颈靠谷一边为阳坡,冰川先行融化,再次刻蚀地面形成嶂谷。

b.河流袭夺

河流袭夺又称为河流掠水,它是分水岭移动的结果。

分水岭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能因分水岭两侧坡地上岩性、坡角、降水量、植被覆盖度以及河床纵比降等差异而使两坡侵蚀速度不同,侵蚀力较强的一侧便向另一侧移动,结果是侵蚀力强的一侧河流切穿分水岭,伸入相邻流域内,甚至把该流域的河流上游袭夺过来,造成袭夺现象。

掠水的河流叫作袭夺河,被掠去水流的河流称被夺河。

河流袭夺发生后,袭夺河的河长和水量增加,被袭夺河的河长缩短,水量减少。

造成的袭夺地貌有:

袭夺弯。

袭夺河向被袭夺河袭夺时在袭夺点上所造成的拐弯,该处常有跌水出现。

断头河。

指被袭夺河在袭夺弯以下的河段,因为河源被袭夺,故称断头河。

它因水量减少而河床变窄,与原来宽阔的河谷相比很不相称,故又称不对称谷。

风口。

是袭夺弯与断头河之间相隔的一段干谷,原属被袭夺河的一段,干涸后称为风口。

成为后来断头河与袭夺河之间的新分水岭。

风口中遗留着古河床堆积物或阶地。

袭夺河阶地。

袭夺河掠水后,水量大增,下切力加强,因而产生了阶地。

它随着河流溯源侵蚀而不断向被袭夺河上游延伸。

河流袭夺在我国及世界上许多河流中都可见到。

如我国滹沱河上游袭夺了汾河的支流等。

河流袭夺是水系发展变化中的一种现象,由此所造成的流域及河流地貌也相应发生新的变化。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众多的河流袭夺的现象,主要有汉口峡、如琴湖、芦林湖等地。

河流袭夺六大要素:

被夺河,袭夺弯,袭夺河,反向河,断头河以及风口。

且在风口处常常存在棕红色网纹泥。

庐山地区一般是流向东南或西北的河流袭夺流向东北或西南的河流,并使水系发生变化,变平行水系为格网状的水系。

西谷水为东北—西南纵向走向,西谷水被袭夺干,流入锦绣谷成为转向河。

而人工公路将袭夺拦截,阻止了西谷水被袭夺干。

且花径为风口,花径以下为断头河,西谷水90度大拐弯,由西转向西南,成为袭夺弯。

5.3冰川地貌

冰川及其类型: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可以分为山岳冰川和大陆冰川两种类型:

①山岳冰川。

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度地区,雪线高出海平面很多,冰川积累区不大,因而其形态受地形限制较严格。

又可分为:

a、悬冰川:

为山岳冰川数量最多的一种,规模小,仅1km2左右,依附于山坡上,由于所在山头高出雪线不多,随气候变化易生易变。

b、冰斗冰川:

以其所在的地形为冰斗而得名。

c、山谷冰川:

在雪线下降时,在有利的气候和补给条件下,冰斗冰川迅速扩大,大量冰体从冰斗溢出,进入山谷后形成山谷冰川。

②大陆冰川。

发育在两极地区,面积广大,冰层巨厚,冰川不受下伏地形限制,由中央最高处向四周作放射状流动。

a.大月山从冰川地貌上看是大坳冰斗。

b.窑洼从冰川地貌上看是三面环山、一面开口的冰斗。

c.莲花谷从冰川地貌上为悬谷,即冰川谷上沿。

d.从白沙河谷地、小天池谷地、莲花谷下来的冰川搬运堆积物汇入王家坡谷地形成部分中碛垅,其特点为大小混杂、无方向性、无磨圆度、有冰川条痕石飘砺。

e.西谷冰桌约形成在40~20万年前,一块(8.9*6.1*4.5)的冰飘砾来到西谷冰川U型谷,之后一块(5.6*4.5*2.9)的石砾突兀凌驾其上,形成冰桌,俗称“飞来石”。

为何认为冰桌是由冰川搬运而来?

因冰桌体积较大,通常的流水作用搬运较为困难,而冰川搬运作用比流水作用大几千倍,故冰川搬运较为合理。

从岩性上看与周围环境不符,与周围岩石岩性不同,且岩石上留有若干条形痕。

5.4灾害地貌

a.滑坡

在好汉坡上段发现一小型泥石流滑坡,经分析产生原因有二:

1.自然因素:

干旱了多天的山坡,其坡积物胶结,雨水沿裂缝渗入泥土,使得坡积物与坡面之间摩擦阻力减小,成为滑坡的前提因素;

2.人为因素:

滑坡发生前,山坡上部在修筑公路,滑坡部岩层被断开,破坏了岩层的整体性,使得支离破碎的土块更容易形成滑坡;其次,修筑公路时,人工堆积物堆在了滑坡体上,增加了滑坡的自重,更加大了滑坡下滑的可能

b.蠕动

在黄龙路针叶林中,见一蠕动现象。

其地有可见许多“马刀树”,即树的主干向坡下弯的现象,这说明坡体在缓慢向下蠕动,树要向上长,慢慢的调整形状,弯成“马刀状”。

最容易产生蠕动的坡度是25度—30度,因为这是土屑的休止角,移动的土层深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

5.5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地貌景观一览表                 

形态类型

典型景观名称

冰斗

1.大坳,冰斗

冰窖

1.,2.芦林,3.黄龙寺,4.三逸乡,5.仰天坪

U形谷

1.王家坡,2.大校场,3.七里冲,4.东谷,5.西谷,6.剪刀峡,7.锦秀谷,8.石门涧,9.白沙河,

悬谷

1.莲花谷2.汉口峡,3芦林桥

冰溢口

1.汉口峡,2.天桥

冰坎

1.大坳,2.石门涧,3.芦林桥

角峰

1.太乙峰,2.犁头尖,3.日照峰

刃脊

1.大月山,2.小天池-大寨山,3.屋脊岭,4.女儿城,,6.含鄱岭,7.九奇峰,8.梭子岗,9.五老峰,10.牯牛岭,

冰阶

3.石门涧,4.三叠泉

6庐山地形地质实习报告

6.1.地形因子对生物只是起间接的作用,但它可以通过控制光、水、气候、土壤及生物因素发挥其影响。

陆地表面复杂的地形,为生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境。

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坡向、坡度、坡位和海拔高度。

(1)坡向主要影响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并引起温度、水分和土壤条件的变化。

南坡植物多为喜光的阳性植物,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旱生特征;北坡植物多为喜湿、耐阴的种类。

(2)坡度的陡缓,控制着水分的运动,控制着物质的淋溶、侵蚀的强弱以及土壤的厚度、颗粒大小、养分的多少,并影响着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形态。

(3)坡位不同,其阳光、水分和土壤状况也有很大差异。

一般来讲,从山脊到坡角,整个生境朝着阴暗、湿润的方向发展。

(4)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山地的光照强度、气候、土壤按一定规律发生变化,并对生物的类型和分布产生相应的影响。

山体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垂直地带谱越复杂、越完整,其中包括的动植物类型也越多。

6.2.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1)山地随海拔高度升高,群落类型依次更替。

(2)山地带谱的基带就是当地的水平地带性群落。

(3)湿润地区山地带谱类似于当地向高纬的纬度地带性群落系列,如(略)。

(4)干旱地区山地带谱由基带干旱类型向上逐渐过渡为湿润类型,但超过一定高度后,又向寒冷类型变化

6.3地质分类

南华系分为莲沱组和南沱组,莲沱组表示为Nh1l,南沱组表示为Nh1n。

南华系莲沱组分为:

Nh1l1:

包括大月山、五老峰,变质岩、石英片岩

Nh1l2{Nh1l121大校场层,石英砂岩

Nh1l122女儿城层长石石英岩

Nh1l3:

东谷/莲花谷

 

7庐山人文环境实习报告

a.庐山房屋多低矮结构,且为铁屋顶防止冻裂,屋内阴潮湿霉。

b.诺那塔寺:

是中原以南独有的佛教塔寺,白塔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建筑。

坛庙的三大建筑:

庙、塔、刹。

塔内藏有经书和舍利子,建筑起源于印度,后传到西藏,然后传到中原。

塔一般呈覆盆式。

塔在一座寺庙中的位置有所不同,在唐代以前,塔一般建在寺庙中间,唐代以后就改为单独建立。

一般一座寺庙,从外到里,一般依次经过山门、弥勒佛殿、大雄宝殿、祖佛殿、佛堂、藏经阁。

c.、庐山博物馆:

庐山博物馆是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省会方式的最佳窗口,具有地域性,属于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分布在改区域的中心。

博物馆一般分为综合性博物馆,其又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地方级;专业性博物馆,其又可分为地质博物馆、钢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

我们在参观博物馆是,要对其展示的文化进行了解,感受其的文化熏陶,并传承文化。

d.

 

8.实习感想

这次庐山实习,我们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以往在课本、课堂上的知识真真切切地走了出来,将抽象具体化、真实化、增强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庐山这高山性的亚热带气候,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方面均不同于平地,尤其是多雨多雾的天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见识到了很多植物种类。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了挖土壤剖面,认识到挖土壤植物绝不同于挖土坑,它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在选地点时需要很强的观察力,在挖剖面时需要耐心、细心,我们认识到了地带性土壤像山地棕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红壤等土壤类型及其基本性质及其改良、在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我们实习了相关非地带土壤水稻土,以实地观察看到了五大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特点等等。

在庐山这块构造山体上,我们看到了很多重力地貌,像滑坡、倒石堆等;看到了构造地貌,像断块山、单面山、断层、褶皱等等;看到了流水地貌,像瀑布、河流、峡谷等等;看到了冰川地貌,像角峰、冰刃脊、冰窖等等。

了解了庐山的大致地貌特征。

庐山,这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向我们呈现了丰富的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等均在此陈列展出,而长石石英砂岩貌似是这里的主角。

庐山,作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万国名山-别墅群,牯岭-山区城市化,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独特的宗教文化:

一山藏六教,让我们领悟到了庐山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