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1377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docx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docx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并要求用可操作的行为词进行描述。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

笋娃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十四个会认字和一个多音字。

2、阅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它们高兴的心情。

3、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竹笋的生活环境,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学习它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会认字和一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你认识它吗?

(出示竹子的图片)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竹子小时候的文章:

笋娃娃

板书课题,认识“笋”字。

二、读文,初识生字词。

1、自由读文,找一找哪些字音你读不准。

2、听老师范读课文,你读不准的字音能读正确吗?

三、识字。

1、自己在课文中找出会认字,并画出生词,再读一读。

2、出示会认字卡片进行认读。

3、给会写字分类(按结构)。

4、小组学习生字。

四、初步了解课文。

1、再读课文,你想提醒大家课文中的哪些词语不好读?

2、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

4、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有哪些词语自己不理解。

5、词语质疑解疑。

五、重点指导写好三个字。

1、出示沙、泥、油。

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竹笋的生活环境,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放录音。

听,这是什么声音?

(春雨沙沙)

2、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

伴着这沙沙的春雨声,你想到了什么?

二、复习。

1、看看这些词娃娃,你都认识吗?

钻出来泥土草丛冒出来喊着

数哇数哇哭啦努力娃娃们探出挺直

2、出示会认字卡片,指名认读。

3、你们真棒!

快把这些词娃娃们放回课文中去吧,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个笋娃娃?

三、朗读感悟课文。

1、指名说。

2、学习2、3自然段。

3、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男女生分角色再读读前四个自然段。

5、教师引读:

呜呜呜,这是谁在哭?

快读5、6、7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6、这个笋娃娃出不来?

怎么办?

谁来帮帮它?

7、它终于出来了,瞧,它多高兴呀,谁能表演一下?

8、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积累。

在这幅春笋图中,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找到相关的句子背一背。

板书设计:

3笋娃娃

钻冒探

叫喊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复习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会认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学习会写字,分析字形,理解字义,指导书写。

1、力:

独体字。

力量。

有力、力气、用力。

加:

表数量或程度增加,左右结构。

加法、相加。

丛:

上下结构。

草丛、花丛、丛林。

们:

单人旁,人们,你们。

直:

直尺、一直。

2、书空练习。

3、小组内互相考考你记住这些生字了没有?

4、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加强指导。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2:

江南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意思。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江、南、鱼、叶”,能正确书写。

一、看图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

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

江南(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

指名读,齐读课题。

学习“江、南”这两个字。

谁能记住这两个字?

写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分散了识字的难度。

用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注意点的方式,把识记字形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受到了“我是小老师”的暗示,产生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为之乡。

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

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

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

这儿有什么?

(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听准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读一遍拼音,这一层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古诗初步的感知,主要目的在于扫清阅读障碍。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4、指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

三、学习生字

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2、开火车读生字,去拼音读生字,听音找字。

我的修改:

检查重点词语的认读情况。

3、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

江鱼叶

(1)“江”是左右两部分,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工。

(组词语)

(2)“叶”要注意右边的部分。

(组词)

(3)“鱼”上面是刀子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5、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学习生字“可西”,指导书写。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揭示新课。

二、朗读课文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

看图:

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

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

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

(指读)

3、大家看:

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5、看图描述:

小姑娘在莲叶丛中一边采莲,一边唱歌,听她们唱的多快乐呀!

(放录音)小姑娘的歌声惊动了谁呀?

6、看图:

鱼在干什么?

它们是怎么游水的呢?

7、诗句里是怎么讲的?

(指读)

8、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的怎么样?

(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连起来读课文。

三、背诵练习、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

表演背。

(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指名背诵。

我的修改:

齐背全文。

(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是背诵。

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帮助学生设置台阶,从自己尝试背诵、老师引背到表演背诵,让学生装体验学习的快乐。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渗透教育)

四、学习生字

1、出示:

西可

2、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一年级语文优秀教案3:

雨点儿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好恰当的停顿。

2、认识“更、绿”等4个生字;会写“半、你”2个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对话,复习巩固

【设计意图】联系旧知,巩固对逗号、句号的认识。

二、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好恰当的停顿

1、创设问题:

《青蛙写诗》中的小蝌蚪和水泡泡跑到这一段中来了,请同学们把他们找出来,并用笔圈画,再和同桌交流你找到的小蝌蚪和水泡泡。

2、出示课件,学生口头填空。

小蝌蚪要当的是,水泡泡要当的是。

3、教师范读逗号、句号和句子内部的停顿,学生谈感受。

4、学生跟读。

5、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教师纠正。

6、出示学过的含有逗号和句号的语段,学生朗读。

三、创设问题,认读“更、绿、出、长”

1、创设问题:

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来到他们想去的`地方后,出现了怎样的结果?

2、用含有“比、更”的句子,帮助理解“更”。

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比以前更红了,草比以前更绿了。

3、结合课文内容,用“更”说话。

有了小雨点儿的帮助,还有什么更怎么样了?

4、播放小草从泥土中长出来的视频,帮助理解“长、出”。

5、出示课件: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让学生体会两个“长”的读音不同。

作“长度”讲时,读cháng;作“生长”讲时,读zhǎng。

【设计意图】联系学过的《比尾巴》中的句子,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根据字义区分多音字的读音。

四、学写“半、你”

1、教师范写“半”,强调点、撇不要贴在竖和横上。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反馈评价,学生再次练写。

2、教师范写“你”,着重指导横钩的写法。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反馈评价,学生再次练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