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1441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8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50分)

1.10月16日至25日,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在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B.霓虹灯表演C.音乐喷泉D.气球升空

2.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做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

A.推进水、金属等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B.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C.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就地掩埋

D.提高传统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率

3.在今年无锡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溶

解氯化钠B.

熄灭酒精灯

C.

将铁钉放入试管内D.

取用少量硫酸溶液

4.食用下列食品,对人体健康无害

是(  )

A.蒸煮后的霉变大米

B.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

C.添加适量碳酸氢钠的苏打饼干

D.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

5.归纳与整理利于梳理知识,小明同学整理的下列各组化学知识全部正确的是(  )

A.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B.反应类型

C.物质俗名

D.化学与生活

烧杯罩灭蜡烛﹣﹣隔绝氧气;

森林起火设置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高压水枪灭火﹣﹣降低着火点

碳燃烧﹣﹣化合反应;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中和反应;

双氧水制取氧气﹣﹣分解反应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氧化钙﹣﹣熟石灰;

碳酸氢钠﹣﹣苏打

软化硬水﹣﹣煮沸;

除水垢﹣﹣用食醋浸泡;

改良酸性土壤﹣﹣

施用Ca(OH)2

 

A.AB.BC.CD.D

6.如图为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9

B.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②④

C.具有稳定结构的是原子②

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③④

7.下列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问题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膜法淡化海水﹣﹣资源问题

B.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污染问题

C.导电塑料﹣﹣能源问题

D.纳米玻璃﹣﹣材料问题

8.经典永流传。

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

对下列诗词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C.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D.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

9.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C>B

B.t1℃时,65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5gA

C.t2℃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B中含有少量杂质A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

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

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中,反应物

质量比是1:

2

D.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12.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用淀粉溶液区别加碘食盐和无碘食盐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13.无色液体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

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硫酸、饱和石灰水、酚酞试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

则X是下列选项中的(  )

加入的物质

稀硫酸

饱和石灰水

酚酞试液

现象

有气泡冒出

有白色沉淀

变成红色

 

A.稀盐酸B.NaOH溶液C.NaCl溶液D.Na2CO3溶液

14.向一定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g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液的颜色呈蓝色

B.滤液中可能存在Fe2+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2+

D.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可能含有Zn

15.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已知X、Y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

12,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

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X2YB.XY2C.X3Y2D.X2Y3

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50分)

16.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四氧化三铁_____氧化汞_____氮气_____

水_____二氧化碳_____氯酸钾_____

17.2018年3月26日起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苯酚在常温下通常为无色针状或白色块状晶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在室温时稍溶于水,几乎不溶于石油醚,腐蚀力强,可燃。

主要用途:

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备酚醛树脂、双酚A、己内酰胺、烷基酚、水杨酸等工业原料,还可以用作溶剂、试剂和消毒剂,

已知苯酚的化学式为CxH6O,相对分子质量为94,请回答:

(1)苯酚的化学式中的x的数值是_____;

(2)苯酚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

(3)苯酚中氧元素

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

(4)苯酚属于_____(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

18.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脱色、除臭等功能于一体

新型高效水处理剂,是科学家公认的绿色消毒剂。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制取高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X+O2↑,则X为_____。

19.

(1)菜农老张家种的蔬菜生长迟缓、夜色偏黄、抗旱能力差。

农技员诊断后认为是缺某些元素所致,为改变现状,农技员建议他家施用复合肥料。

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应选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H4ClB.Ca(H2PO4)2

C.(NH4)2HPO4D.KCl

(2)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因此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碱性溶液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可加入少量的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食盐B.食醋

C.白糖D.纯碱

(3)在用清水浸泡蔬菜前,如果发现水中有难溶性固体杂质,可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其除去。

20.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以下仪器:

(1)请写出图中②的仪器名称:

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CO2,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药品是_____。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也能生成CO2,该方法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原因是_____。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填仪器的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1.小型化工厂常以纯碱和大理石为主要原料,按以下工艺流程生产烧碱(NaOH).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没在步骤Ⅱ中要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

(2)写出步骤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2.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从剩余的浓海水中提取其他产品,从浓海水制取镁的主要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浓海水可以制得粗盐,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熔融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解1.16吨氢氧化镁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______吨?

请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

1.10月16日至25日,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在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B.霓虹灯表演C.音乐喷泉D.气球升空

【答案】A

【解析】

【详解】A、焰火表演的过程中有物质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霓虹灯表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音乐喷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气球升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做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

A.推进水、金属等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B.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C.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就地掩埋

D.提高传统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推进水、金属等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故正确;

B、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污染,故正确;

C、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就地掩埋不能减少污染,故错误;

D、提高传统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率既可节约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故正确;

故选:

C。

3.在今年无锡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溶

解氯化钠B.

熄灭酒精灯

C.

将铁钉放入试管内D.

取用少量硫酸溶液

【答案】B

【解析】

A、溶解氯化钠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装铁钉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为防止污染胶头滴管,使用滴管

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4.食用下列食品,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  )

A.蒸煮后的霉变大米

B.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

C.添加适量碳酸氢钠的苏打饼干

D.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

【答案】C

【解析】

【详解】A、霉变大米含有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害,错误;

B、甲醛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可以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故不能用甲醛浸泡海产品,错误;

C、碳酸氢钠又称

小苏打,对人体无害,可以做糕点,正确;

D、工业酒精有毒,不能配制白酒,错误。

故选C。

5.归纳与整理利于梳理知识,小明同学整理的下列各组化学知识全部正确的是(  )

A.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B.反应类型

C.物质俗名

D.化学与生活

烧杯罩灭蜡烛﹣﹣隔绝氧气;

森林起火设置隔离带﹣﹣清除可燃物;

高压水枪灭火﹣﹣降低着火点

碳燃烧﹣﹣化合反应;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中和反应;

双氧水制取氧气﹣﹣分解反应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氧化钙﹣﹣熟石灰;

碳酸氢钠﹣﹣苏打

软化硬水﹣﹣煮沸;

除水垢﹣﹣用食醋浸泡;

改良酸性土壤﹣﹣

施用Ca(OH)2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灭火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

着火点以下而灭火,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不能降低,故错误;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一种盐,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

C.氧化钙俗称生石灰;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故错误;

D.煮沸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醋酸能与水垢中的物质反应;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

故选:

D。

6.如图为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图表示原子,其中x的值9

B.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②④

C.具有稳定结构

是原子②

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A、原子整体不显电性,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①图表示原子,x=2+7=9,故A正确;

B、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一般情况时,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等,②为原子,④为阴离子,化学性质不相似,故B错误;

C、最外层电子数为8(核外只有一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②,故C正确;

D、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的,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③④,故D正确。

故选B。

7.下列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问题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膜法淡化海水﹣﹣资源问题

B.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污染问题

C.导电塑料﹣﹣能源问题

D.纳米玻璃﹣﹣材料问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利用膜法淡化海水可以进行海水淡化,是为了获取淡水资源,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洗衣粉可能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可以减少水体污染,可以解决水体污染问题,故选项说法正确。

C、导电塑料是一种合成材料,使用导电塑料属于材料问题,不是能源问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纳米玻璃是一种纳米材料,开发纳米玻璃可以解决建筑材料问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8.经典永流传。

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

对下列诗词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C.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D.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

【答案】B

【解析】

A、花气袭人知骤暖,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正确;B、烈火焚烧若等闲,含义是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C、尽是沙中浪底来,说明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正确;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正确。

故选B。

9.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C>B

B.t1℃时,65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5gA

C.t2℃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B中含有少量杂质A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C>A,故A错误;

B、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65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5gA,故B正确;

C、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C错误;

D、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B中含有少量杂质A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故D错误。

故选B。

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答案】D

【解析】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碳酸钠等盐溶液也显碱性,故A错误;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a(OH)2等,故B错误;C、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C错误;D、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所以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故D正确。

故选D。

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

2

D.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答案】D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2H2O+CO2。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该变、数目不变,错误;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1×4):

(2×16×2)=1:

4,错误;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H2O和CO2,均为氧化物,正确。

故选D。

12.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用淀粉溶液区别加碘食盐和无碘食盐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与食盐水反应,故选项实验设计错误。

B、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加碘食盐和无碘食盐均不含碘单质,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错误。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实验设计正确。

D、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错误。

故选:

C。

13.无色液体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

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硫酸、饱和石灰水、酚酞试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

则X是下列选项中的(  )

加入的物质

稀硫酸

饱和石灰水

酚酞试液

现象

有气泡冒出

有白色沉淀

变成红色

 

A.稀盐酸B.NaOH溶液C.NaCl溶液D.Na2CO3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稀硫酸与稀盐酸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B、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C、NaCl溶液与稀硫酸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碳酸钠溶液显碱性,遇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4.向一定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g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液的颜色呈蓝色

B.滤液中可能存在Fe2+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2+

D.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可能含有Zn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于金属活动性锌>铁>铜,向一定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g锌粉,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当锌把硫酸铜中的铜完全置换出来,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可能含有锌。

【详解】A、由于有置换出的铁,滤液中可能存在Fe2+,不可能存在铜离子,溶液不可能呈蓝色,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可能存在Fe2+,故B正确;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2+,故C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可能含有Zn,故D正确。

故选:

A。

15.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已知X、Y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

12,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

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X2YB.XY2C.X3Y2D.X2Y3

【答案】D

【解析】

【详解】化学式为XaYb。

根据元素之比可得

或者使用整理后的公式为

可得

故选:

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50分)

16.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四氧化三铁_____氧化汞_____氮气_____

水_____二氧化碳_____氯酸钾_____

【答案】

(1).Fe3O4

(2).HgO(3).N2(4).H2O(5).CO2(6).KClO3

【解析】

【详解】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

Fe3O4;

氧化汞中,汞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其化学式为HgO;

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

N2;

水的化学式为:

H2O;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

CO2;

氯酸钾的化学式为:

KClO3。

17.2018年3月26日起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苯酚在常温下通常为无色针状或白色块状晶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在室温时稍溶于水,几乎不溶于石油醚,腐蚀力强,可燃。

主要用途:

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备酚醛树脂、双酚A、己内酰胺、烷基酚、水杨酸等工业原料,还可以用作溶剂、试剂和消毒剂,

已知苯酚的化学式为CxH6O,相对分子质量为94,请回答:

(1)苯酚的化学式中的x的数值是_____;

(2)苯酚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

(3)苯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

(4)苯酚属于_____(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

【答案】

(1).6

(2).12:

1(3).17.0%(4).有机物

【解析】

【详解】

(1)12x+1×6+16=94,则x=6;故填:

6;

(2)苯酚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6):

(1×6)=12:

1;故填:

12:

1;

(3)苯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填:

17.0%;

(4)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填:

有机物。

18.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脱色、除臭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是科学家公认的绿色消毒剂。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制取高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X+O2↑,则X为_____。

【答案】

(1).+6

(2).Na2SO4

【解析】

【详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2+x+(﹣2)×4=0,则x=+6价。

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X+O2↑,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和8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钠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2SO4。

故答案为:

+6;Na2SO4。

19.

(1)菜农老张家种的蔬菜生长迟缓、夜色偏黄、抗旱能力差。

农技员诊断后认为是缺某些元素所致,为改变现状,农技员建议他家施用复合肥料。

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应选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H4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