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6842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docx

济南市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

济南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酒精、乙醇、C2H5OH

B.小苏打、碳酸氢钠、Na2CO3

C.熟石灰、氧化钙、Ca(OH)2

D.干冰、水、H2O

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任何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是()

A.CuSO4、NaCl、KNO3、BaCl2

B.KCl、AgNO3、HCl、HNO3

C.HNO3、NaOH、Na2CO3、HCl

D.Fe(NO3)3、NaOH、H2SO4、KCl

3.如图所示,滴管中有液体甲,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后,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同时U形管中的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了.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盐酸和碳酸钙

C.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生石灰

D.石灰水变浑浊有可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4.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关系。

下列选项中的概念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

M

氧化物

化合物

置换反应

N

单质

纯净物

化合反应

Q

金属

单质

燃烧

A.A

B.B

C.C

D.D

5.合理施用化学肥料是农作物增产的途径之一,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HCO3

B.Ca(H2PO4)2

C.K2CO3

D.NH4H2PO4

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一瓶气体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

B

鉴别化肥KNO3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C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铁丝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D

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

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在滴加硝酸银溶液

A.A

B.B

C.C

D.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CO和CO2,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14

B.等质量的Al和Mg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

C.等质量的质量分数均为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显中性

D.等质量Na2CO3和Mg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质量相等

8.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测定溶液pH

C.

稀释浓硫酸

D.

过滤

9.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镁溶液

C.硝酸钡溶液

D.酚酞溶液

10.下列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   Ba2+  NO3﹣  SO42﹣

B.H+  SO42﹣ K+ CO32﹣

C.H+  Na+   K+     NO3﹣

D.Ca2+ CO32﹣ NO3﹣Na+

11.要使如图装置中的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锌和稀硫酸

②石灰石和盐酸

③蔗糖和水

④氧化钙和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在2A+B=C+D的反应中足量的A与5克B反应,得到4克C和9克D,则参加反应A的质量:

()

A.16克

B.4克

C.8克

D.无法计算

13.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KNO3、NaCl、HCl

B.FeCl3、Na2SO4、KCl

C.Na2CO3、H2SO4、NaCl

D.MgCl2、KCl、NaOH

二、多选题

14.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钾、氯化亚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

(2)另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7g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

B.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碳酸钠

C.该包粉末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

D.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1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物 质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CO2和HCl的混合气

检验CO2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

硬水和软水

鉴别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C

KCl中含少量NH4HCO3

除去NH4HCO3

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

D

Cu粉中含有少量Fe粉

分离Cu、Fe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

16.各类化肥的作用

氮肥

能使作物______、______还能提高产量

磷肥

使作物______、______

钾肥

使作物______、抗病虫害

复合肥料

同时提供几种养分

17.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稳定大局至关重要。

化肥的合理使用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1)某块农田地处硫酸厂附近,检测土壤浸出液显酸性,不适合小麦的生长,要改良这块农田,应该使用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陕西洛川被称为“苹果之乡”。

苹果中富含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苹果酸和维生素C就是其中的两种。

①可用______来测定某种苹果汁的酸碱度。

②为使苹果树叶子茂盛,果实硕大,可以施用的一种化肥是____(填“序号”)。

A.NH4NO3

B.K2SO4

C.(NH4)2HPO4

四、简答题

18.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小江同学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小东同学走进实验室时,看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敞口放置,这样会使氢氧化钠溶液变质。

若溶液部分变质,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同学在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量取水的时候俯视读数,则她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9.在哈尔滨市江北一些道路两侧安装了太阳能电池路灯。

请回答有关路灯的相关问题。

(1)该路灯在白天时给蓄电池充电,夜晚用于照明,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答全过程,用“→”表示转化)。

(2)该路灯的灯罩材料为聚苯乙烯,该材料为合成材料中的塑料,这种塑料和玻璃材料比较不具有的优点是___(填字母)

A密度小B硬度大C易加工

(3)该路灯光伏电池板中使用了硅单质材料,硅单质在工业上是利用二氧化硅(SiO2)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哈尔滨市的电能绝大多数来源于火力发电,即燃煤发电,若路灯都采用光伏电池供电,既可以节约___,又可以减少___(至少填两种)等污染物的排放。

20.京沪高铁在轨道系统上创造了多项世界及中国第一。

在施工建设中,焊接铁轨中的缝隙常用点燃铝和氧化铁(Fe2O3)混合物的方法,此反应生成氧化铝和熔融状态下的铁,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反应类型为_______。

21.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现取8g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50g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称得容器内的物质总质量为55.36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有                             。

(2)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五、推断题

22.在下面关系图中,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甲、乙分别是酒精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两种物质,丁是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G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J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1)写出化学式:

甲是           ,G是             ;

(2)写出物质乙与物质C化合成H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足量的J溶解于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六、科学探究题

23.(发现问题)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

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猜想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请你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

请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_____。

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当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0%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

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过大:

___。

24.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应用研究)

(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制备研究)

(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

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3+N2O=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

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________。

(Na2CO3质量分数测定)

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H2SO4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

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①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再打开弹簧夹,_______;⑤再次称量装置C。

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______(填数字)个数据。

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NaN3中含有Na2CO3的可能原因_______。

M

(NaN3纯度测定)精确称量0.140gNaN3样品,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其纯度。

已知2NaN3→3N2

(NaN3中的N全部转化为N2,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5)使小试管中的NaN3样品与M溶液接触的操作是______。

(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______。

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7)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7.2mL(N2的密度为1.25g/L),则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100mL

B.1L

C.2L

(8)计算NaN3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25.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盛有氢氧化的溶液的烧杯中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一)。

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二)。

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由如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

(交流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减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

(3)探究实验后烧杯中溶质的成分。

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1:

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_____

证明没有NaOH

实验2;另取烧杆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含有HCl

实验3:

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有_____产生

证明有NaCl生成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评价反思)

Ⅰ.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得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_____。

Ⅱ.运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同题。

如工厂用氨水(NH3•H2O)处理废水中的硫酸,能得到一种氮肥一硫酸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Ⅲ.多角度认识少学反应是学习化学的重变方法。

七、计算题

26.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测定未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稀盐酸,某同学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

数据如下表:

 

锥形瓶

锥形瓶+稀盐酸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

质量/克

35.5

55.5

80.5

(1)实验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______克。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3)另有同学做了同样的实验,却得到不同的结果。

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7.8,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还是偏小,造成偏差的原因是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