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1647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docx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一、充分认识强化养成教育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有益探索。

养成教育,是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

从广义上讲,养成教育是指人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以及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

狭义的养成教育仅限于人的良好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从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来看,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1988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首先将养成教育提高到重要的高度,强调指出:

"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教育方针和造就各个层次人才的要求,不论是造就"高素质劳动者",或是"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共同的前提都是首先推进素质教育,而养成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根基。

我们强调养成教育正是抓住"成才必先成人"这个根本,通过强化养成教育,为将来各个层次的人才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

基于这些认识,作为小学教育这一育人的基础工程,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也就是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只有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严格训练,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康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提高情商,提高自治自理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潜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把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与育人的重要环节来抓。

1、突出重点,养成教育与落实《纲要》、《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

养成教育的实质是开展"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

各校把养成教育同各级党委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尽可能紧密结合起来。

我区认真贯彻实施"中国'小公民'道德教育计划",推出"小公民"的社会道德"五小"行动;学习落实新修订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号召学生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励、勇于创新的"小主人"。

同时,继续开展好"三做人"活动。

2、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以美育德。

多年来,我们在落实《巩留校园环境建设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评估标准,力求使优美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育人、培养人、养成自觉维护行为的效果,拓宽了养成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涵。

3、抓教师师德形象,牢记教书育人。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

实践证明:

教育无小事,事事在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

如果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群体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那么开展学生养成教育、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会事半功倍。

为此,我们在全区开展师德标兵与师德楷模的评选,组织了师德交流与演讲活动。

学校小学部都在倡导"德育、智育、体育,德育居首;身教、言教、物教,身教为先""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养成教育是有力的推动和促进。

师生同步,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可以收到相得益彰、共同提高的效果。

4、内外一致,养成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教育之鼎的一个得力支点。

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校内校外一个样,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

许多学校把养成教育的方法通过家长学校传授给家长,提高家长的育儿素质。

通过学生向家长讲关于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宣传,通过班主任向家长详细宣讲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和对各个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鼓励家长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样,实现养成教育家校一体化。

总结养成教育的经验,初步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即:

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是搞好养成教育的重要基础;遵循规律,讲求行为规范教育的科学性,是搞好养成教育的前提条件;注重道德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搞好养成教育的根本目的;优化育人环境,创建行为规范教育网络,是搞好养成教育的可靠保障;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效应,是搞好养成教育的不竭动力。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总结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东买里乡公尚村小学

2010年6月30日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年度工作计划

来源:

[转自网络]向往神鹰的BLOG发布时间:

2012-6-415:

34:

44

--------------------------------------------------------------------------------

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校外活动。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把养成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

利用……我校申请的滁州市教育规划研究课题《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已获批准立项,现已开题进入研究阶段,此阶段从2011年6月-2012年12月,将历时一年半。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年度,我校“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验总的指导思想是:

以课题实验方案为抓手,在课题指导组及有关专家的帮助下,立足学校实际,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扎实推进实验进程,初步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内容

(一)总体目标

1.教育学生养成道德和生活的习惯。

2.教育学生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

3.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律和方法,“让好习惯伴我一生”。

(二)具体目标内容

1.养成道德和生活的习惯:

①孝敬父母,懂得感恩,上学离家或放学回家跟家长打招呼;②尊敬老师,见面行礼问好;③升国旗、奏国歌要肃立、行队礼;④认真值日,自觉保持教室、校园整洁卫生;⑤遵守学校或班级纪律;⑥遵守交通规则,乘坐公交车主动排队、主动让座。

……

2.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

①专心听讲,上课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②按时完成作业,不马虎、不磨蹭;③勇于提问,敢于质疑;④提前预习,及时复习;⑤勤于朗读,勤于动笔;⑥创新求异,不墨守陈规,多角度考虑问题。

……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1.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氛围

(1)利用各种阵地进行规范的宣传。

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利用班会、班队活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导向。

(2)多种教育方法并举形成教育合力。

班会讲,老师讲,学生讲,班干部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结合,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

(3)发挥榜样的力量。

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同时要推出示范学生,使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2.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

通过国旗下讲话,品生、品社课,常规教育等活动,让学生端正认识态度,明确行为目标。

3.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常抓不懈,强化训练。

“习惯”要“习”才能“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经常督促,直到巩固为止。

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的一环是“导之以行”:

(1)寓规范训练于阵地建设之中。

具体包括班主任的班会课,少先队活动。

(2)寓规范训练于日常生活之中。

(3)寓规范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

升旗仪式、值日、课间操、课间活动、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校外活动。

(4)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则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在开展养成教育时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把养成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

利用一朝一夕,通过每一件事,每一节课的长期熏陶使养成教育达到目的。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达到养成教育目的。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素质,在体验中感悟生活,在感悟中明确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从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如:

庆“六一”、庆“元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献爱心、学雷锋等活动。

二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如:

开展班级的小设计和小制作比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三是利用每周的活动课,让小组轮流组织设计比赛项目,如:

拔河、跳绳、文艺小活动等等,从而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5.树立榜样,启发自觉,及时总结,激励奋进。

模仿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表率作用使养成教育变得“可见、可学、可仿、可行”。

一是树立现实生活中的榜样。

在班上多表扬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

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精神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注重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表率,不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

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

注意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让全体学生了解,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将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取得新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起到推动作用。

四、课题组成员分工:

本课题重点研究学生道德和生活习惯、勤奋学习习惯的养成,分为低中高段进行。

①低段(一二年级)由杨小芳、张慧、李艳、李伟敏、李正红、丁荷花负责。

②中段(三四年级)由金红丽、滕莉莉、刘平、胡竹青负责。

③高段(五六年级)江燕、钟兰慧、赵雷、徐慧、邵华琴、杭士玉负责。

前2人为小组负责人,负责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制定小组研究计划。

其他成员制定个人研究计划,上好主题班队会研究课,总结教育方法,形成有价值的论文、研究报告。

五、具体研究工作安排:

(一)2012年3月:

1.召开课题开题会议;

2.请专家进行课题论证;

3.进一步修改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

4.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培训、指导工作;

5.拟定学生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具体选择一(3)、二

(1)、三(4)、四

(1)、五

(2)、六

(2)六个班级进行调研,分别由各段负责人负责。

6.分段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汇总形成调查资料;

7.拟定年度工作计划、个人撰写研究计划;

8.学校网站开辟课题专题专栏,并及时更新内容。

(二)2012年4月:

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学理论。

2.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课题研究调查问卷的内容,结合问卷分析讲解。

3.掀起学规范热潮,主要内容是教学楼一楼布置的学规范内容,组织一次小型的比赛活动。

具体由金红丽安排。

(三)2012年5月:

1.确定6位教师上主题班队会实验课,每年级1节,具体由课题组副组长陈海燕安排,实验课材料收集有:

实验课通知、教学设计(教育学生养成道德和生活的习惯)、教学课件、说课材料(兼谈目标内容的落实情况)、教学反思(总结教育方法)、研讨过程的记录等。

2.其他实验教师学期末上交以下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至少其中之两件):

主题班队会课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教学论文、案例、反思、教育叙事、家长和社会评价……

3.组织理论学习与交流。

(四)2012年6—8月:

1.组织学生交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2.组织理论学习与交流;

3.教师撰写课题研究心得。

4.整理课题资料,为校撰写课题中期评估报告提供资料。

5.课题组教师上交学期课题工作总结,上传到课题网页。

6.探索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模式。

7.撰写质量较高的论文,参加论文评选活动。

(五)2012年9月—10月:

1.各成员对本实验班级的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个案分析。

2.开展对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3.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4.确定6位教师上主题班队会实验课,每年级1节,具体由课题组副组长陈海燕安排,实验课材料收集有:

实验课通知、教学设计(教育学生养成道德和生活的习惯)、教学课件、说课材料(兼谈目标内容的落实情况)、教学反思(总结教育方法)、研讨过程的记录等。

5.推出几位实验教师的个人教学网站(教师博客)或个人教学工作站。

6.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7.召开家长会,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8.选取实验优秀班级和优秀学科教师做经验介绍。

(六)2012年11月—12月

1.教师理论学习与交流,做好笔记和学习心得。

2.完善资料的收集整理、调查、访谈及其他各项工作。

3.以座谈的形式调查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并做好案例分析。

4.完成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及工作总结。

5.开展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学生活动。

6.没有上实验课的教师学期末上交以下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至少其中之两件):

主题班队会课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教学论文、案例、反思、教育叙事、家长和社会评价……

7.整理实验课录像等相关资料。

8.课题组教师上交学期课题工作总结,上传到课题网页。

本年度,实验工作任务艰巨,需要广大实验教师齐心协力,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本年度的实验计划会顺利完成。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与评价研究》阶段性总结2011-07-0111:

38:

46|分类:

默认分类|标签:

|举报|字号大

小订阅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确,良好的习惯是人成长、终身发展的基础。

俗话说得好:

良好的习惯是人一生的财富。

我们作为奠基铺路人,更应在小学这一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

鉴于以上认识,几年来,我比较重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力求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打实基础,创出新意。

这次申报小课题,5月至6月底,我和杨青老师先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情况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做了详细调查,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接着又重点对学生在校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一、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形成。

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或成立相应的监督组织是持之以恒抓好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保证。

我班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主要制度有:

1、值日制度:

班上除了常务干部,还设立了“值日班长”、“规范管理员”、“和谐调解员”等岗位。

值日班长由全班学生轮流担任,其职责检查每天的清洁卫生,填写班务日志,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及日常行为规范,处理突发事件。

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或及时报告。

各项规范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学生的各项规范行为,并做好记载。

各“和谐调解员”负责对学生纪律、学习、卫生、生活、文娱等方面违规、违纪等不和谐的行为做和谐地调解。

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分别给他们颁发有关标志,大大激发了他们工作的热情。

同时“值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2、记载、登分、考核、评比制度:

为了有效地规范学生行为,我制订了“班级规范考核细则”,将其打印后发给每个学生,每人都要学懂。

因为每人都要按细则去约束自己,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每人都有做管理干部的可能(表现好的优先竞选)。

其次要求值日人员认真做好每天各项的检查、记载(出示:

在校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细则)。

平时学生在哪个项目里做得优秀就加分,相反则扣分,把行为规范当作一面镜子,做到一日一公布,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并将“规范管理”记载簿上的加扣分汇总到细则考核栏,增加管理的透明度。

班上每个学生的基准分为100分,加扣的每一分不是用数字表示的,而是用五角星代替的。

一个五角星的角则代表一分,分别用红、蓝色两种墨水的笔进行加分扣分,比看谁的红星多,蓝星少或没有蓝星。

学期末,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记载得星的情况及自评、小组评出“新三好生、优秀干部、、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各类先进,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

这样,把学生平时的个人行为表现记载与期末评先结合起来,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比较自学地遵守规范。

二、严格训练、逐步内化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训练,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而其中“导之以行”尤为重要。

为此,我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强化训练时,我采用了以下几种训练方法:

1、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

小学生在校常规的养成教育中,行为训练的方法可注重多种方法的组合,而且要注意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训练方法。

如:

榜样示范法,行为训练法,说服教育法,评比竞赛法,实践体验法等等。

班队集体活动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在集体活动中除要求学生排队进出场、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纸屑、认真听讲、有礼貌地鼓掌致谢外,我还与辅导员杨青老师一道对学生的敬礼、站立、以及红领巾的佩戴等均有严格的规定。

再如:

《学规范细则、做规范学生》、《规范细则知识抢答》班会主题活动,故事、小品、游戏等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培养遵守规范的意义。

教师的行为是对学生最有力的暗示,因此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努力通过行动做出表率,暗示学生纠正。

如不迟到,我们要先做到。

地上有纸屑,我们如果简单地在班上宣布禁止或罚学生当众捡起来,往往起不到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作用。

处罚甚至可能使学生私下里变本加厉地故意破坏卫生,所以,我总是随时捡拾起来或暗示学生做出道德认识判断,次数多了,学生对自己卫生习惯也渐渐重视起来了。

另外,要求学生干部要先行一步,当示范员,带出一种好风气来。

为此我比较注重干部培训工作。

一般我分“点”、“面”两种培训方式进行培训(点:

引路的干部;面:

全班的学生)。

如:

值日班长是人人都要做的工作,而他们去做又得靠老师及常务干部的引导,所以既要培训引路干部,又要面向全班学生进行培训。

重在培训怎样做:

怎样去组织同学们朝读、做两操,怎样去督促检查卫生,怎样做图书、拖把、扫把、水桶的摆放等协调工作。

2、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于日常生活之中。

要求学生在校日常行为规范化、科学化、序列化。

如:

学生就餐时,要求学生做到“排队进入餐厅,按座位有次序就座,用餐时不讲话,有非说不可的事可小声讲,要菜加饭要举手,就餐完毕将圆凳靠桌内摆放,地上无纸屑无剩饭粒。

3、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于家庭之中。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

我和邹娟筠老师在每个学期至少都要组织召开2——3次家长会。

日常行为规范细则制定好后,我们分别召开了科任老师及家长会议,对他们宣讲细则内容,希望在教育措施上得到支持与配合。

并定期向家长下发《家校联系册》,要求家长在家督促孩子贯彻落实。

有时也借家长来校接孩子的时间积极主动与家长面谈,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同时让每个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使学生明确不仅在学校,在家里、社会也受到严格的监督训练。

三、反馈评价、矫正强化

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是对良好行为养成的评定,能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从而产生新的良好行为动机,具有强化作用。

负反馈是对不良习惯的评定,它可用来调节、控制不良行为,使其符合《规范》的目标,具有矫正的作用。

我和邹娟筠老师们在班级一直利用“红旗”和“警示”栏目进行反馈,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其中有一位家长曾在家校册上写道:

“大周、小邹两位老师心想学生所想,急为学生所急,为他们付出了许多……每天在黑板上利用红旗栏的方式表扬优秀或进步的孩子,虽然是麻烦了点,但确实为孩子的成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谢谢老师的辛勤培育!

”现在我们有时也利用“快乐树”这个栏目,让表现特别优秀或有进步的学生“爬”上树,感受到进步及成功的快乐。

四、实践效果与体会

通过实施规范细则训练,目前学生逐渐在校内养成了轻声细语的习惯,高生在课堂及餐厅内喧哗的现象逐渐减少;以不影响他人学习、休息、生活为荣,文明礼仪习惯越来越好;升旗有较庄严的气势,行走有较整齐的队伍及较饱满的精神(眼睛向前,昂首挺胸,迈步有力、自然),校园内,遇到老师、来宾能够主动向他们问好,“您好”、“对不起”、“没关系”、“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时常可见;桌椅及抽屉柜子里的用品能比较有序地摆放(墨水瓶、彩笔、毛巾、纸巾、水杯、活动器材等用品一律放在柜子里),爱护桌椅柜,能较好地保洁;上下楼靠右行、爱看书、主动预习、主动读背、主动改错、主动记笔记、主动做好下节课准备的人越来越多。

这无疑不是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成效,但也还有少数特殊学生的习惯时好时差,这也说明了日常行为的规范训练具有它的艰巨性和持久性。

实践使我体会到:

1、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一个“明理—→导行—→评价”、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在循环中不断巩固原有的行为习惯,实现新的行为要求。

其中“明理”是基础,因为学生受年龄、知识等限制,是非观念不强,学生对正确行为缺乏认识和实践,必须强化“明理”教育。

“导行”是关键,教师提出的导行要求,必须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行为基础和达成的可能性,防止行为要求过高过全。

“评价”是深化。

评价过程既是一种自我教育,也是道德内化的过程,即由“他律”逐步转向“自律”的过程。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是可以通过训练形成的,关键是加强训练目标的层次性、有序化,训练过程的具体指导和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相互结合。

3、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不是一蹴即就的事,何况我们的对象是小学生,因此,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做到脑勤、脚勤、嘴勤、手勤,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的。

 

“关于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

“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贵在从小培养,他指出:

“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

外国有句话说:

“开始做得好,一半做到了。

”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之养成,莫不由“渐”而来。

做人是挺难的,一定要从小就加以训练,养成种种优良的习惯和态度,在小孩子时代已经受了良好的教育,到青年的时候,自然可以减少许多问题。

“慎始则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

由此可见,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

培养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而且,这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