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2086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doc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仿写

绝密·启用前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仿写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填空题

1.仿写词语。

匀匀实实:

________

稀溜溜:

________

2.写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

1.众丫鬟笑道:

“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

”______

2.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每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

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二、判断题

读句子,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子。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_______

4.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_______

5.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_______

6.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_______

7.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_______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8.《呼兰河传》开头描写的是冬季的呼兰河小城。

_______

9.阿卡带领着雁群在旅行过程中遇上了可怕的海啸。

_______

10.海伦凯勒第一次连贯地说出的句子是“沙利文老师,我爱您”。

_______

11.《西游记》中白骨精第二次变成了一个老奶奶蒙骗唐僧师徒。

_______

12.《论语》中阐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间。

_______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志向是无法改变的。

_______

14.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子在川上,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_____

15.祖父第一次用黄泥包起来,放在灶炕里烧给我吃的是鸭子。

_______

16.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士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_______

17.莎莉文老师用一根根线代表经纬线,用一根树枝代表贯穿南北极的的地轴,让我分清了赤道和两极。

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语言表达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注意加点的词语,仿写一句有类似体验的句子。

例: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腊月,好冷啊!

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①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③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20.超级模仿秀。

1.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

(仿写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照样子,完成仿写。

例: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八月,天多热。

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外祖父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改“把”字句:

________

(2)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缩句:

________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

(3)照样子,完成仿写。

例: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八月,天多热。

________

23.按要求,写句子。

(1)汉字充满了韵味,请你也选择两个汉字,照下面句子的样子,仿写一句话。

例:

“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汉字像一群活泼天真的孩子在纸上玩笑游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

(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按要求写句子。

1.童年是一串闪亮的珠链,每一颗珍珠都记录着动人的微笑:

童年是一段动听的乐曲,____________;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对鲁肃说:

“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骄傲”的不同含义造句。

(1)指不谦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很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句子天地。

(1)河道纵横交叉。

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仿写句子)

白杨树又高又大,有点儿像___________。

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仿佛_______。

(3)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兰,是水之国,是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按要求写句子。

(1)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仿写)

__________,反而____________。

(2)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仿写)

________,也比不上___________。

27.句子练习。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翻译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按要求写句子。

1.威尼斯入睡了。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陵、原野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根据意思写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少小时候起,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照样子,写句子。

1.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

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______________,反而_________。

30.按要求写句子。

(1)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仿写句子)

在________,在________,在________,我都看到过________。

(3)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曲调的乐曲。

(根据意思写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句子练习。

(1)朗润园真是赏月圣地。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2)我依然想念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

(3)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修改病句:

________。

32.读语段填空,再仿写一段话。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

这段话先概括写大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我也会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按要求写句子。

(1)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朗润园真是赏月胜地。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左右,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按要求写句子。

1.大家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帮他。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人一面放风筝,一面说笑。

(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傅的这手绝活的诀窍,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朝的吴敬梓写的。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按要求写句子。

(1)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使人们受到了鼓舞。

(用一个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对小明说:

“我小时候可没有你这么幸福。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

大自然像一本藏着丰富知识的书,等着我们去发掘;大自然像一首好听的乐曲,等着我们去聆听;大自然像________。

37.按要求完成句子。

(1)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雷雨推开了________的门,________推开了秋天的门,________推开了________的门。

(续写句子)

(2)上课时,小红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闲不住,在窗外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种上了草莓。

以上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现代文阅读

读句子,感受景物动、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并仿写。

①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②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

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38.句①是对景物的(动态 静态)________描写,句②是对景物的(动态 静态)________描写。

39.下列对句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写出了由动及静的过程

B.“消失”和“暗”渲染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C.“最后一抹”和“整个”说明天色十分暗,令人害怕。

D.最后一句中,狗、牛、马的表现将傍晚的静寂推到顶点,给人以万籁俱寂之感。

40.请你仿照句②,写出景物的静态美。

清晨,下了一夜的雪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拉拉扯扯、零零碎碎、零零星星、老老实实、里里外外    沉甸甸、白花花、绿油油、阴森森、皱巴巴

【解析】

考查词语仿写。

仿写格式为:

AABB式和ABB式。

AABB式: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舒舒服服。

ABB式:

毛嘟嘟;金灿灿;白茫茫。

2.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解析】

3.×

4.×

5.√

6.√

7.×

 

【解析】

(1)

考查比喻句辨析。

例句没有本体和喻体,不是比喻句。

(2)

考查比喻句辨析。

例句没有本体和喻体,不是比喻句。

(3)

考查比喻句辨析。

例句本体:

绿草原;喻体:

丝绒,是比喻句。

(4)

考查比喻句辨析。

例句本体:

草原;喻体:

天堂,是比喻句。

(5)

考查比喻句辨析。

例句没有本体和喻体,不是比喻句。

8.√

9.×

10.×

11.√

12.×

 

【解析】

(1)

对。

(2)

错。

考查对课外阅读的积累与理解。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

它讲了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精灵,而被小精灵用魔法变成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

他骑在他家会飞的大白鹅背上,跟着-群大雁出发作长途旅行的故事。

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

阿卡带领着雁群在旅行过程中遇上了可怕的风暴,不是海啸。

(3)

错。

考查对课外阅读的积累与理解。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

该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

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

海伦凯勒第一次连贯地说出的句子是“天气很温暖”。

(4)

对。

(5)

错。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

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所以《论语》中阐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

14.√

15.×

16.×

17.√

 

【解析】

(1)

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理解。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出自《论语·子罕》。

意思是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2)

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子在川上,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意思是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罕》。

(3)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呼兰河传》中祖父第一次用黄泥包起来,放在灶炕里烧给我吃的是掉井里的小猪。

(4)

考查作家作品的匹配,《呼兰河传》作者是萧红。

(5)

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回忆课文《再塑生命》可知,本题表述正确。

18.    几十秒,几百秒,几千秒,岁月一转眼就流逝了。

    鸟儿冷得躲进巢里不敢出来,青蛙冷得在洞里冬眠,孩子们冷得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解析】

1.考查仿写句子。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例句加点词“几十”“几百”“几千”是成倍扩大的;“一转眼”有瞬间的意思,仿写时注意。

2.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后几个分句是对前一个分句的具体描述,仿写时注意。

仿写的句子要对“冷”进行具体描述。

19.    柳树在风中扭摆着腰肢,尽情地跳舞。

    威尼斯是城市。

    露似珍珠,月似弓。

【解析】

①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结合题干来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威尼斯拟人化,所以结合拟人修辞进行仿写即可。

②考查缩句能力。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

缩句步骤: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

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③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结合题干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所以结合比喻修辞进行仿写即可。

20.    我看小说看得入了迷,以至于妈妈跟我说话我都没听见。

    爸爸给我买了一大堆辅导书,都快把屋子装满了。

【解析】

21.天上没有一丝风,柳树热得无精打采的,老太太热的不停地扇扇子,小孩子热的冰棍不离手……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首先思考例句特点,例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仿写即可。

根据对例句的分析,可知首先需要描写八月的天多热,再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对其进行补充描述。

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要出现错别字。

22.    外祖父把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郑重地递给我。

    草把子上插箭。

    难道船两边的草把子上没有插满箭?

    天上没有一丝风,柳树热得无精打采的,老太太热的不停地扇扇子,小孩子热的冰棍不离手……

【解析】

(1)考查陈述句改“把”字句。

把字句是用介词“把”构成的表示主动意义的句子,因此句子中要含有“把”这个字,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

甲把乙怎么样。

根据“甲把乙怎么样”的句式,解答此题即可。

题干套入模式就是:

外祖父把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郑重地递给我。

(2)考查缩句能力和陈述句改反问句的能力。

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缩句步骤: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

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主语:

草把子;谓语:

插;宾语:

箭。

陈述句变为反问句步骤:

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

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

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难道两边的草把子上没有插满了箭?

(3)考查仿写句子。

本题例句是用具体的语言描写一种情景,仿写时注意。

示例:

我们班的大扫除开始了,教室里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洒水的同学动作迅速,扫地的同学飞快地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抹桌子的同学也快速地在洗抹布和擦桌子之间反复切换,倒垃圾的同学怕上课铃响起,不断地催促扫地的同学快些。

23.    “山”字就像重任压头,“水”字一看像在流动。

    雨点像一颗颗珍珠落在地上,像一根根细丝奔向草木、墙壁。

【解析】

24.    每一个音符都洋溢着无尽的快乐    一座缤纷的百花园    每一朵鲜花都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鲁肃帮帮他的忙。

    有人说:

“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样呢?

”    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开始骄傲起来。

    她在奥运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让我们感到无比骄做。

【解析】

1.本题要根据前一个句子的样式,进行仿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童年。

2.本题都要直接陈述句改为转述句。

应把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

根据句意,把句中的人称“你”改为鲁肃,“我”改为“他”。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成。

注意句子中的重点词的理解。

要此基础上,可以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对应翻译。

4.本题考查根据词语的感情色彩来造句。

要根据所给意项,所写的句子应符合意项的感情色彩指示。

25.    因为河道纵横交叉,所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长剑    树枝和树干高耸挺立    保卫边疆的战士    抗击风沙    顽强不屈的斗士    这难道不是真正的荷兰吗?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希望的,也是充满挑战的。

【解析】

26.    小明不但没有好好学习    跑去打球了    这里的花再好看    我亲手栽种的向日葵

【解析】

27.    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刺得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柳条像一根根绿丝带随风飘扬。

    即使天上飘着鹅毛大雪,也阻挡不了同学们的热情。

【解析】

28.    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

    小艇穿过石桥。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路上的石子,当你哀叹命运时,生命便没有价值了。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

【解析】

29.    一首歌    歌声中充满了换了    不去找它的时候    自己冒了出来

【解析】

30.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迷人的沙滩上    在雄伟的高山上    辽阔的草原上    夕阳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解析】

(1)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

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2)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例句相同的结构的三句话组成排比句,仿写时注意。

在绿野遍布的乡间,在高楼耸立的城市,在读声朗朗的校园,我都看到过美丽的景色。

(3)考查诗句的积累与运用。

由“牧童”“牛背”“随意地吹短笛”想到了雷震的《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1.    朗润园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