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2475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docx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演示教学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总)

静脉输液治疗理论考试题

一、单选题

1、目前世界上在静脉输液领域的专业学术组织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NursingSociety,INS)是在哪一年成立的?

(D)

A、1900年B、1920年

C、1940年D、1972年

2、扎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超过:

(C)

A、160sB、200sC、120sD、240s

3、头皮针输液皮肤消毒范围为(A)

A、直径不小于5cmB、直径不小于8cm

C、直径不小于12cmD、直径不小于20cm

4、留置针输液皮肤的消毒范围为(B)

A、直径不小于5cmB、直径不小于8cm

C、直径不小于12cmD、直径不小于20cm

5、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皮肤消毒范围为:

(D)

A、直径不小于5cmB、直径不小于8cm

C、直径不小于12cmD、直径不小于20cm

6、留置针输液时关于血管的选择下列错误的是(B)

A、应选择富有弹性且粗直的静脉B、应选择瘫痪侧肢体的静脉

C、肾病患者避免使用适合建立血透通路的前臂和上臂血管

D、通常从上肢远端的血管开始,随后的穿刺点位于先前穿刺部位的近心端

7、冲封管错误的描述为(D)

A、封管是将肝素稀释液注入导管内,防止血液回流、凝结阻管,从而保持导管的畅通。

B、为了维护输液导管的通畅,避免药液刺激局部血管,必须对导管进行定期冲洗、封管。

C、采用退一下、停一下的正压脉冲式冲管方法

D、冲洗液量应少于导管容积的2倍

8、成人外周短导管保留时间(A)

A、72-96小时B、72-120小时

C、36-72小时D、96-120小时

9、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和护理安全描述错误的是(D)

A、输液治疗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B、使用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C、为减少针刺伤的发生,选用防针刺伤的穿刺器具

D、消毒剂用无菌棉签擦拭干净方可穿刺

10、当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突发肺水肿时,下面处理正确的是(C)

A、立即加快输液速度,扩容补液B、立即置患者为头低足高位

C、立即加压给氧D、吸氧时应在湿化瓶中加入50~75%的酒精

11、当患者输液时发生空气栓塞时,应将患者置于(B)

A、中凹卧位B、左侧头低足高位

C、右侧头低足高位D、半坐卧位

12、PICC置管术首选静脉(C)

A、肘正中静脉B、头静脉C、贵要静脉D、锁骨下静脉

13、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监测时,拔除导管后,将导管尖端(B)做血培养。

A、4cmB、5cmC、8cmD、10cm

14、下列关于外周静脉短导管说法正确的是:

(C)

A、可作为常规血标本采集。

B、可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静脉推注或滴注刺激性、腐蚀性药物的持续性静脉滴注、PH值<5或>9、渗透压>600mOsm/L液体或药物。

C、可以用于反复输血或血液制品。

D、可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持续给予肠胃外营养。

15、下列关于中心血管通路装置错误的是:

(D)

A、中心血管通路装置可用于短期或者长期、连续或者间歇的静脉输液给药,如抗肿瘤药物、持续腐蚀性药物、已知刺激性药物、肠胃外营养、PH值<5或>9、渗透压>600mOsm/L的液体或药物。

B、中心血管通路装置可用于反复输血或血液制品。

C、中心血管通路装置可用于血标本的采集。

D、中心静脉导管(CVC)宜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血液动力学的监测,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

16、2011年INS标准建议连续性输液装置用于输注除脂肪、血液和血液制品以外的药液,更换频率不应短于_____每次。

(D)

A、24hB、48hC、72hD、96h

17、当间歇静脉输入脂肪乳剂时,______应更换输液装置一次.(B)

A、4hB、每使用一瓶C、24hD、96h

18、2011年INS标准建议含有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液宜在______内输完,否则弃去。

(C)

A、4hB、12hC、24hD、96h

19、输全血或成分血时,输血装置和附加装置应在每一个单位全血或成分血输入

后更换1次,或每____更换1次。

(A)

A、4hB、12hC、24hD、96h

20、血液透析用导管每一次使用后,应用____u/ml的肝素封管液封管。

(C)

A、10B、125C、1000D、100

21、中央血管通路穿刺部位护理的频率应根据敷料的类型来决定。

透明的半透膜敷料(TSM)应该每____更换1次。

(C)

A、1天B、2天C、5-7天D、72-96小时

22、下列关于血管通路装置的拔除错误的是:

(C)

A、当疑似污染或出现并发症时,应立即拔除血管通路装置。

B、PICC的最佳保留时间尚未确定,应根据患者的状况、治疗的完成情况、是否存在感染、导管位置和功能有无异常情况等来确定是否拔除。

C、紧急情况下放置的血管通路装置应在72小时内拔除。

D、拔除外周中-长导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后应用指压法压迫穿刺点直至止血,穿刺点消毒,然后覆盖无菌敷料,以预防空气栓塞。

23、静脉注射对比剂及黏稠度较高的药物时宜选择_______(A)

A、抗压导管或专用CT头皮针B、普通头皮针

C、普通留置针D、不抗压的中心静脉导管

24、下列关于冲管的时机错误的是:

(D)

A、每次输液之前B、每次输液结束之后

C、给予不相溶的药物或液体之间

D、输液之前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行冲管。

25、如何测量PICC置入导管长度(D)

A、病人上臂与身体成60度角,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向下至第三肋间

B、病人上臂与身体成90度角,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向下至第二肋间

C、病人上臂与身体成60度角,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向下至第二肋间

D、病人上臂与身体成90度角,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向下至第三肋间

26、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和血象升高,应高度怀疑:

(B)

A、静脉炎B、导管相关感染C、导管栓塞D、输液反应

27、输液治疗时患者突然出现心慌气紧、呼吸困难、发绀、大汗、咳嗽、咳泡沫血痰、烦躁不安。

听诊:

肺部布满湿性啰音。

应高度怀疑:

(A)

A、循环负荷过重B、空气栓塞C、输液反应D、过敏反应

28、输液部位出现疼痛,伴红肿,可触及条索状静脉。

上述情况根据INS静脉炎分级可诊断为几级:

(C)

A、1级B、2级C、3级D、4级

29、根据渗出的严重程度,按INS的标准,将液体渗出分为五级,下列哪项是渗出2级:

(C)

A、无症状

B、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小于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C、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在2.5~1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D、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l5cm,皮肤紧绷、半透明状、有渗出,皮肤变色、有瘀斑、肿胀,呈可凹性水肿,循环障碍,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

30、输血结束后,空血袋应保存_____小时,之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C)

A、4B、12C、24D、48

31、医护人员应有计划地取血,从输血科(血库)取出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应在______内输完。

(B)

A、2hB、4hC、12hD、24h

32、静脉穿刺前,使用1-2%碘酊消毒皮肤,其起效时间为:

(A)

A、即刻起效,2分钟达到最佳效果B、15秒起效

C、1分钟起效D、2分钟起效

33、静脉穿刺前,使用洗必泰消毒皮肤,其起效时间为:

(B)

A、即刻起效,2分钟达到最佳效果B、15秒起效

C、1分钟起效D、2分钟起效

34、光化是指药物在光的作用下,发生降解或外观色泽改变。

这些药物在制备、贮存和应用中都需要注意避免强光的直接照射。

下列易发生光化作用的药物是:

(A)

A、硝普钠B、维生素CC、维生素K1D、青霉素

35、下列关于药物配伍错误的是:

(D)

A、混合注射和混合配制的药物种数应尽量少,因混合的药物种数越多,配伍禁忌发生的几率越大

B、不清楚配伍情况时,不应贸然将药物相互混合,应分别单独使用

C、药物混合后,放置的时间越长,发生配伍禁忌的可能性越大

D、阳离子药物和阴离子药物配伍时不易发生变化。

36、人体血浆渗透压的正常范围为______mOsm/L:

(A)

A、280~310B、180~220C、500~600D、300~600

37、在生理情况下,人体血浆pH值为_______,过酸或过碱均可干扰血管

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引起静脉炎。

A、3.95~6.85B、7.35~7.45C、6~8D、5~9

38、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极易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静脉炎。

发疱剂外渗后可引起组织严重损伤,甚至坏死。

下列药物不是发泡剂的是:

(D)

A、表阿霉素B、长春新碱C、丝裂霉素D、环磷酰胺

39、下列关于输血,错误的是:

(D)

A、血液品不得加热,禁止随意内加入其他药物。

B、输血时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包括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用血量、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有效期、质量。

C、输血结束后,应冲洗血管通路装置,清除残留在管道中的血液成分。

D、血液输注前应在室温下放置30min以上。

40、药液中的微粒对人体存在严重的危害,下列哪项不是:

(C)

A、血管栓塞

B、血栓性静脉炎

C、空气栓塞

D、热原反应

二、多选题

1、科学程序化的静脉输液治疗流程----鱼骨图,包括哪些方面的评估:

(ABCDE)

A、患者情况的评估B、穿刺部位的评估

C、治疗方案的评估D、穿刺血管的评估

E、药物性质的评估

2、穿刺工具选择原则:

(ABDE)

A、满足治疗需求B、尽量选择最细、最短的导管

C、留置时间最短D、对患者损伤最少

E、穿刺次数最少

3、静脉输液滴数为(ABCE)

A、根据患者病情调节

B、根据患者的年龄调节

C、根据药物的性质调节

D、通常成人输液60—80滴/分

E、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及患者输液速度宜慢

4、留置针的固定正确的是(ACDE)

A、透明敷贴作为首选B、肝素帽尽量靠近导管

C、肝素帽应高于导管的尖端D、延长管U型固定

E、穿刺点局部出血,纱布敷料作为首选

5、关于输液接头的护理要点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对输液接头进行消毒时要有一定的擦拭力量

B、如果输液接头内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损或取下输液接头后,均应更换新的输液接头

C、无针接头的最佳间隔时间还不确定,建议至少每7d更换一次

D、如果使用的输液接头末端是螺旋口设计,与它配套的组件最好也是螺旋口设计

E、输液接头反复断开和重新连接,会增加接头污染的机率。

6、关于输液治疗的维护和管理描述正确的是(ACDE)

A、应根据敷料的类型来决定中央血管通路穿刺部位护理的频率

B、小于2个月龄的幼儿,建议使用氯已定(洗必泰)作为皮肤消毒剂。

C、透明敷料之下放置纱布敷料应被视为是纱布敷料,应每2天更换1次。

D、敷料的完整性受损或者变得潮湿、有渗出液或血液应立即对穿刺部位进行护理和更换敷料。

E、对血管内导管应按有关规定定期冲管,以促进和保持血管通路的通畅。

7、以下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正确的是(ABCDE)

A、用0.4%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B、外渗发生后的24小时内可以局部冷敷

C、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输入

D、可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物

E、避免患处局部受压

8、当患者的PICC导管在体内突发断裂时,正确的处理是(ACDE)

A、立即停止在此通道继续治疗

B、嘱病人立即半卧位

C、在上臂近腋窝处扎止血带

D、嘱咐患者勿急躁

E、尽快进行影像学检查 

9、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指(ABCD)

A、不明原因发热

B、白细胞升高

C、伴有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

D、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E、沿穿刺静脉出现条索状红线

10、下列关于药物配制正确的是:

(ABCDE)

A、配制药液时,非易折安瓿应用75%的酒精浸泡的砂轮割据,割痕应小于安瓿颈的1/4周,安瓿颈消毒后徒手掰

B、抽吸药液时,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安瓿倾斜45°,针尖斜面向下至安瓿底部抽吸。

C、药物宜单独配制,尽量减少药物混合的种类,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微粒。

D、药物的配制应现用现配。

E、配置药物时应尽量减少针头穿刺橡胶塞的次数。

11、在中心血管通路装置(PICC)置入之前,应对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下列哪些因素易发生静脉血栓:

A、存在导致高凝状态的慢性疾病,如癌症、糖尿病、肠易激综合症、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B、手术

C、怀孕

D、口服避孕药

E、长期卧床

12、下列关于静脉输液治疗职业暴露的预防正确的是:

(ABCD)

A、静脉输液治疗操作时须携带锐器盒。

B、使用过的针具和注射器应当立即处理,不得重复使用。

C、针头不得回套针帽,折断或弯曲。

D、不能分离被血液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注射器与针头应一起置于锐器盒

中。

E、锐器盒完全装满后应将其关闭、密封和处理,并更换新的锐器盒以继续

使用,严禁将锐器转存或倒入另一容器。

13、输液治疗出现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和血象升高时,应采取的哪些措施:

(ABCD)

A、立即做局部细菌培养

B、立即做导管内液培养

C、拔除导管

D、全身抗感染治疗

E、局部涂抗菌素药膏

14、PICC导管发生体内断裂,应采取哪些措施:

(ABCDE)

A、停止经该通道输液

B、嘱病员立即平卧,勿躁动

C、用手按压导管远端血管或上臂近腋窝处扎止血带,患肢制动

D、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认断裂导管位置

E、介入治疗,取出断裂导管

15、下列关于血标本的采集正确的是:

(ABCDE)

A、血标本的采集应从非输液侧肢体获得。

若只能在输液侧肢体采血,则应

停止输液,并且静脉采血部位应在输液穿刺部位的远端。

B、不应在乳腺手术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同侧手臂采血。

C、尽量选择表浅且较粗直、充盈的血管穿刺。

D、不宜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导管常规采取血标本,若需要经外周或中心静脉导管采血,可专门置入采血导管,采血前应先弃去10ml血液后再采集血标本,且采血后应用足量的生理盐水冲净导管中残余血液。

E、可以通过静脉输液器采取血标本。

三、判断题

1、PVC含增塑剂,对人体多种器官有毒副作用,且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致使药物用量不准,疗效降低。

(√)

2、微粒污染是药物配制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我国药典规定每毫升药液中直径大于10um的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大于25um的微粒不能超过2个。

(√)

3、股静脉的穿刺点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股动脉搏动处内侧0.5-1.0cm。

(√)

4、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多用于婴幼儿静脉输液治疗,可留置外周静脉短导管。

(√)

5、手背静脉网常用于外周静脉输液,为短期静脉治疗首选静脉。

(√)

6、锁骨下静脉,静脉口径大、位置固定,为深静脉穿刺之首选,可置入CVC进行长期静脉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等,以左侧锁骨下静脉为宜。

(×)

7、下肢静脉一般不作为静脉输液治疗的首选静脉。

成人应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有增加静脉炎和栓塞的危险(如肿瘤化疗、泵高浓度钾等);但上腔静脉综合症的患者必须应用下肢静脉输液。

(√)

8、头静脉不作为置入PICC的最佳静脉,因静脉瓣多,且该静脉经三角肌胸大肌沟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时,容易出现送管困难或送管不到位。

(√)

9、中心静脉置管后,应该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

(√)

10、血管通路装置的冲管和封管过程对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有影响。

(×)

11、输液附加装置(如三通、延长管等)的多少不影响输液安全。

(×)

12、紧急情况下放置的血管通路装置应在48小时内拔除。

(√)

13、冲洗导管的液体量取决于导管的类型和大小、患者的年龄、输液治疗的类型。

建议最少量至少为导管容积的2倍。

(√)

14、留置针操作穿刺部位的选择应从非惯用手开始;应尊重患者的意愿。

(√)

15、在每次输液之前,应评估导管的功能,应冲洗血管通路装置。

若遇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认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

16、头皮钢针可用于患者单次采取血标本(√)

17、PICC置管后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下1/3段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

(√)

18、当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突然主诉不适时,首先要立即做好记录。

(×)

19、当PICC导管发生体外断裂时,可以不必拔除管子。

(√)

20、患者输液时突发肺水肿时,适宜的体位是中凹卧位。

(×)

21、PICC置管要求最大无菌化屏障保护,包括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对患者全身铺无菌大单(√)

22、静脉导管脱出后可在严格无菌技术下送回血管内。

(×)

23、使用有效过滤器静脉穿刺前,皮肤消毒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环行消毒,由内向外旋转涂擦,消毒液待干后再行穿刺,也可用棉签擦干消毒液。

(×)

24、皮肤消毒后不应再进行穿刺部位的触诊,如确需触诊,应再次消毒。

(√)

25、头皮针输液正确拔针的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拔针时先关闭调节器,固定针柄,撕去胶布或敷贴,用棉签顺血管走向压穿刺点再迅速拔针,局部压迫2-5分钟,不宜按揉穿刺点。

(X)

26、输液治疗前为确认PICC导管的通畅性,可以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进行冲管。

(X)

27、静脉输入特殊的药物(如强刺激性的抗肿瘤药物)、pH值小于5.0或大于9.0的溶液、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药物均可引起静脉内膜损伤。

(√)

28、锁骨下静脉位置固定、表浅,便于穿刺,为深静脉穿刺之首。

左侧锁骨下静脉因与上腔静脉间行径较短,右锁骨下静脉与颈静脉汇合成的无名静脉行径较左侧无名静脉长其位置较水平,经右侧穿刺置入CVC时较左侧容易发生置管困难、导管移位和穿破血管等并发症。

(X)

29、非PVC输液袋对某些药物有吸附作用,吸附的结果能使有效药物浓度降低。

(X)

30、PH值是影响注射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不适当的PH值会加速药物分解或沉淀。

两种药物混合,当PH值差距越大,配伍变化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X)

31、甘露醇应避免与无机盐类药物(如氯化钠、氯化钾等)配伍,以免这些药物

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