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2636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形考作业1

一.选择题(已知作品选择作者,每题2分,共10分)

1、《诗学》

a.萨福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埃斯库罗斯

2、《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a.品达罗斯

b.埃斯库罗斯

c.伊索

d.索福克勒斯

3、《埃涅阿斯纪》

a.米南德

b.欧里庇得斯

c.维吉尔

d.普劳图斯

4、《麦克白》

a.彼特拉克

b.贺拉斯

c.莎士比亚

d.但丁

5、《十日谈》

a.拉伯雷

b.薄伽丘

c.洛卜·德·维伽

d.托马斯·摩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6、欧洲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它们在奴隶制条件下产生和发展,是欧洲文学史的源头。

7、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此外,还有一些解释自然现象、某些习俗与名称来源的故事。

8、《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又译《净界》)》和《天堂》三部。

9、中世纪初期民间文学的主要作品有日耳曼人的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普》,冰岛人民的“埃达”和“萨迦”,芬兰人民的史诗《卡勒瓦拉》。

10、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具有民主倾向的人文主义代表作家是(拉伯雷),他的代表作是《巨人传》。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1、人文主义文学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题要点:

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题。

它的特点有:

首先在思想内容上反封建反教会,揭露封建贵族和教士的恶德败行,嘲讽教会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抨击封建割据,歌颂国家民族统一,表现人文主义理想。

其次在创作方法上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提倡“摹仿自然”摒弃中古梦幻、寓意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生动活泼的写实精神。

第三在文学发展上形成民族文学,各民族采用本民族语言写作,强调反映民族生活,使文学富有民族特色。

12、简述欧洲中世纪法国骑士文学的分类和主要内容。

答题要点:

在宗教文学盛行的同时,民间文学也在发展。

英雄史诗是其中的重要品种。

中世纪初期,主要有凯尔特人的有关胡林和菲恩的英雄故事以及关于亚瑟王的传说,日耳曼人的英雄史诗《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冰岛人的“埃达”(意为“歌谣”)和“萨迦”(意为“英雄传说”),芬兰人的史诗《卡勒瓦拉》等。

这些作品以反映氏族部落制度瓦解时期的部落生活,歌颂部落英雄为主要内容。

《贝奥武甫》约形成于公元7世纪末8世纪初。

史诗写公元6世纪时住在瑞典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部落首领贝奥武普建功立业、继承王位,晚年与危害百姓的火龙拼搏斗并英勇牺牲的故事。

《贝奥武甫》是出现较早,保留最完整的英雄史诗。

13、什么是“流浪汉小说”?

答题要点:

流浪汉小说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的一种新的小说流派,它是以描写城市下层的生活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小说。

四、论述题(共25分)

14、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

答题要点:

哈姆莱特是一个具有先进思想和美好品德的青年,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他对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与传统教会观念不同的新看法,他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而且不以地位等级来决定人的贵贱高低。

然而,他在现实中出现更多的罪恶。

使他对理想本身产生了怀疑,陷入了精神危机。

忧郁与精神危机是哈姆莱特面临现实与理想不一致的一种表现。

但汉理想破灭之后,他的意志并没有消沉,事实把他从幻想中唤回现实,他面临社会现实,敢于正视与思考,如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他的责任,并不是简单地报杀父之仇,而是为了“重整乾坤”,消灭一切罪恶,是对人文主义理想的追求。

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为实现美好理想与社会恶势力进行的斗争。

然而,在这样的时代中,恶势力当道,美丑颠倒,人文主义理想不可能实现。

所以,其悲剧是一个时代的背景。

另外,哈姆莱特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善于思考而不善于行动的性格弱点,也是导致他悲剧的原因。

最后,哈姆莱特孤军奋战,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形考作业2

一、选择题(已知作品选择作者,每题2分,共10分)

1、《天路历程》

a.约翰·德莱顿

b.拉辛

c.约翰·班杨

d.高乃依

2、《熙德》

a.拉封丹

b.莫里哀

c.高乃依

d.布阿洛

3、《鲁滨逊飘流记》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斯威夫特

d.笛福

4、《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

a.博马舍

b.伏尔泰

c.菲尔丁

d.卢梭

5、《阴谋与爱情》

a.席勒

b.赫林格尔

c.歌德

d.狄德罗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6、诗人弥尔顿是17世纪(英国)(填国名)文学最主要的代表,晚年全力投入诗歌创作,完成了三部借宗教题材表现革命内容的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长诗《失乐园》。

7、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

喜剧代表作家主要有(莫里哀)。

8、18世纪德国的(莱辛)是美学理论家、作家和戏剧家,他的理论著作《拉奥孔》《汉堡剧评》对西方现实主义理论和美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9、18世纪后半期出现的英国感伤主义作家中,以(斯忒恩)和哥尔德斯密斯最为重要。

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感伤的旅行》和《威克菲牧师传》。

10、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作家(狄德罗)的代表作有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等。

11、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代表最具民主倾向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卢梭)的代表作有作者的自传《忏悔录》。

12、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的创作历时60年。

它的主要内容是描写主人公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人生理想的道路和他思想发展的历程。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3、简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答题要点:

①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古典主义要求作家们在创作中必须体现的一个最高原则,即为中央集权的政治服务。

因此,歌颂贤明君主的文治武功、国家的统一强盛和宣扬公民的义务与责任,成为作家们表现的重要主题。

  

②思想上崇尚理性。

古典主义作家往往借助于各种形式,强调人们的行为应收理智和意志的支配,谴责非理性行为,表现荣誉、责任、义务等理性观念战胜感情的过程。

这反映了资产阶级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对王权的妥协。

  

③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古典主义作家大力提倡向古代学习,并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选取创作题材,再按照法国专制政体的需要,与拥护王权、崇尚理性联系在一起,采用借古喻今的方式,进行创作,以表现现实社会生活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与主题内容的规范化相一致,古典主义戏剧家还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加以规范化,形成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规则之一,它要求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舞台上表演的自始至终,只有一件事在一地一日里完成。

”古典主义作家还把文学体裁也进行了严格的界定,规定悲剧为“高雅”的体裁,而喜剧则是“粗俗”的体裁,表现的人物是平民百姓或破落的小贵族,可以使用日常用语等等。

14、什么是启蒙运动?

启蒙文学有哪些特征?

答题要点:

(1)启蒙运动(法文:

SiècledesLumières,英文:

TheEnlightenment,德文:

dieAufklärung),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

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

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2)启蒙文学的特征:

①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

②具有民主性,提出为第三等级的文学地位而斗争。

③注重运用人民的语言和人民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

15、什么是“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家?

答题要点:

狂飙突进运动,又称“狂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叶的德国,历时十五年。

它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

其名称来源于音乐家克林格的歌剧“狂飙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

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从1765年到1795年,然后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歌德和席勒是“狂飙突进”运动最主要的作家。

四、论述题(25分)

16、试分析达尔杜弗的形象。

答题要点:

达尔杜弗的形象特征:

是个典型的宗教骗子。

主要的特征是表里不一和伪善。

达尔杜弗的形象集中体现了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伪善本质。

达尔杜弗的伪善、凶狠、贪婪无耻的表现,生动地表现了宗教的欺骗性和宗教伪善的危害性。

例如他对奥尔贡说任何东西也不要爱恋,而自己却贪吃贪睡,不肯错过任何享受的机会。

剧本不但层层剥下了达尔杜弗伪善的外衣,使其本相毕露,并且指出了他的险恶用心和严重危害,即霸占奥尔贡的妻子、财产,把奥尔贡赶出家门。

达尔杜弗的形象的社会意义在于切中时弊,把批判的锋芒直指教会以及打着宗教幌子进行秘密特务勾当的“圣体会”。

达尔杜弗在欧洲已成为伪善者的同名词。

《达尔杜弗》的艺术特色:

符合古典主义“三一律”的原则;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结构严整紧凑,层次鲜明;在喜剧中含有不少悲剧因素。

形考任务3

一、选择题(已知作品选择作者,每题2分,共10分)

1、《唐璜》

a.拜伦

b.盖斯凯尔夫人

c.夏洛特·勃朗蒂

d.华兹华斯

2、《叶甫盖尼·奥涅金》

a.莱蒙托夫

b.普希金

c.屠格涅夫

d.夏多布里昂

3、《死屋手记》

a.陀思妥耶夫斯基

b.契诃夫

c.谢德林

d.亚·奥斯特洛夫斯基

4、《包法利夫人》

a.福楼拜

b.乔治·桑

c.狄更斯

d.司汤达

5、《汤姆·索亚历险记》

a.马克·吐温

b.惠特曼

c.爱伦·坡

d.霍桑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6、(雪莱)著名的作品有长诗《仙后麦布》、《伊斯兰起义》,悲剧《钦起》,短诗《西风颂》、《云》、《云雀》等。

7、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其“序言”被视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

8、《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

9、19世纪30至50年代,英法出现了一批现实主义作家作品,(高尔基)根据这一派作家作品的共同特征,曾用“批判现实主义”加以概括。

10、法国作家波德莱尔是象征主义的先躯,代表作是诗集《恶之花》。

11、19世纪60年代,(左拉)受泰纳实证主义哲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理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

12、(唯美主义)出现在法国的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其代表作家作品有马拉美的《牧童的午后》,魏尔伦、兰波的《母音》、《醉舟》等。

13、作家(哈代)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因其背景为英国威塞克斯农村地区而被称为“威塞克斯小说”。

14、《鳏夫的房产》和《华伦夫人的职业》都是戏剧家(萧伯纳)写于19世纪晚期的重要作品。

15、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主要有《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6、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答题要点:

(1)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

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17、简述《人间喜剧》的分类。

答题要点:

1841年巴尔扎克制定了一套宏伟的创作计划,决定写137部小说。

1842年巴尔扎克写了《人间喜剧·导言》,阐述他撰写这部文学巨著的宗旨,1845年巴尔扎克又写《人间喜剧总目》,根据这个《总目》,《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

《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

其中以《风俗研究》内容最为丰富,又可分成六大类:

《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

18、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在艺术上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题要点:

(1)这些小说大都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截取其中一个极平常但具有意义的片段,反映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每篇小说都写出人情世态及社会风俗。

(2)作者基本不直接表露自己的倾向,不动声色、客观而冷峻,以故事自身表达对人物的好恶。

(3)构思与布局巧妙。

取材于平凡的生活,并且也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布局,开始时平稳地展开,情节突然发生转折,往往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4)具有出色的细节,语言准确、明晰、生动、这种小中见大的功力使莫泊桑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

四、论述题(25分)

19、试分析聂赫留道夫的形象。

答题要点:

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宗教式的忏悔人物。

他在作品中的历程,是一个典型的转变的历程。

曾经是一个纨绔子弟,作风随便,诱拐马斯洛娃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

多年后,再次遇到了马斯洛娃,心中的良心引发了他对马斯洛娃的同情和忏悔。

通过宗教上的忏悔,他寻找了各方面的关系,为马斯洛娃减轻刑罚,并最后要求与其结婚。

可见,其灵魂得到了彻底的拯救。

同时,他身为一个贵族,意识到了阶级帝位的差别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和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冤屈,从某种侧面也反应了作者本人的心理历程。

  聂赫留朵夫是小说《复活》的男主人公,是“忏悔贵族”的典型。

他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

聂赫留朵夫突破了贵族传统的道德观念,放弃了贵族特权的地位,最后跟贵族阶级决裂。

他否定了土地所有制,提出了解决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必须把土地交给农民的看法。

他对一切都表现出深厚的人性,对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和爱护之心;对革命者充满敬意;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对贵族非常的厌恶;他有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高尚理想,聂赫留朵夫性格发展的过程就是深刻认识社会和背叛贵族阶级的过程。

所以,聂赫留朵夫这个形象在那个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托尔斯泰正是通过这一思想感情的载体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

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

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

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

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

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

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形考任务4

一、阅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故事梗概、节选,以及教材《欧美文学简史》第8章第8节“马克·吐温”。

二、根据“节选”并参照教材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第一章:

道格拉斯寡妇和华珍小姐是什么样的形象?

举例说明作品是如何描写这两个形象的?

2.第一章:

通过哪些描写,表现了哈克厌倦在道格拉斯寡妇家生活的?

请举例说明。

3.第三十一章:

在是否要告发黑奴吉姆的问题上,小说通过哪些描写表现了哈克的思想斗争?

请举例说明。

4.小说中描写的哈克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结合第一章和第三十一章举例说明。

要求:

在举例说明某一个问题时,要求引用“节选”中的描写,不要离开“节选”泛泛而谈。

讨论说明:

1.每位学生任选上述1题,在论坛中发表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主贴,并对其他同学发表的主贴进行回复,至少1次。

2.教师根据学生发表的主贴及回复他人的情况给出分数,满分100分(主贴占80分,回贴情况占20分)。

答题要点:

(1)在开头第二节,赫克就讲,“道格拉斯寡妇要领养我做她的干儿子”,“并且说她要教我学那一套文明的规矩”,“我再也受不了了”。

后来加上他爸爸的虐待等等原因,终于出走河上。

全书末了一句说,“我看我得比一些人先走一步,前往那个‘地域’去,因为萨莉姨妈要认我做她的干儿子,要教我学那一套文明的规矩,这我受不了。

我已经受过一回啦。

”这样,赫克在出走河上以后不肯回家,终于往新的“地域”去闯荡天下,进行新的开拓。

这个新的“地域”,有人考证,认为指后来的俄克拉荷马州,当年是印第安人的地区。

笔者认为,这个“地域”不论是实指,或是虚指,都不会仅指去到1848年前的地区,不会仅指南北战争前的理想,而是隐含着作者完稿时亦即1884—1885年时作者心目中所向往的地方,也就是作者心目中一种新的文化萌发的那种理想。

“sivilizeme”的“sivilize”,乃“civilize”的密苏里人土语的拼音,或译“学做人的规矩”,或译“教我怎样做人”,译得都有道理。

但赫克走出家庭,流亡河上,甚至不惜假死,所谓虽九死而犹未悔,当然不是一般地耍孩子脾气,而是对旧的一套文明的反感与厌恶。

正如普烈乞待所说,“赫克的童年也就是一种新的文化的童年”。

所以连比较保守的文艺理论家屈里体也承认“《赫克》实乃一部颠覆性的书(asubversiveCbook)。

(2)第一,道格拉斯寡妇经常强行要求哈克冲马桶用水要少一些,这引起了哈克的不爽,因为哈克认为道格拉斯寡妇宁愿厕所臭点也不愿多交水费是不可取的。

第二,道格拉斯寡妇经常半夜三更的高声唱歌,这让在楼下的哈克无法入睡。

第三,道格拉斯寡妇经常要求哈克外出給她买口香糖,要知道离寡妇所住的别墅最近的商店也要60多公里,这让哈克无法承受翻山越领的来回奔跑。

(3)19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学史上地位卓然。

他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讲述了白人哈克与黑人奴隶吉姆同乘木筏沿密西西比河而下逃亡的故事。

在逃亡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哈克看清了形形色色的人性。

这些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一幅美国社会的全景图,也是当时社会最真实的写照。

哈克的心灵渐渐地成熟始于对汤姆的膜拜,继而在帮助吉姆逃跑中逐渐完成蜕变。

在帮助吉姆逃跑的过程中,哈克的内心经历了无数次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成功地说服自己,帮助吉姆获得了自由。

对于哈克,沿河而下的旅程就是自己思想变迁的旅程,更是个人心灵成长的旅程。

哈克贝利·费恩在汤姆和吉姆的潜移默化的“教导”中,思想转变特征表现在:

一是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二是对社会道德的认知,三是思想上的觉悟。

(4)哈克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富于正义感和叛逆精神的儿童形象,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孩子。

他没有母亲,被镇上的大人讨厌,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他邋遢,不守礼节,但渴望自由,勇敢正义。

故事的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典型美国少年。

他和野孩子夏克,各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妙事。

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竟施出诡计,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代替他工作,还自动奉上谢礼。

后来和夏克逃到荒岛去,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丧礼,而他们却躲在教堂的钟楼上偷听。

这些顽皮的举动,虽然不能给我们做模范,但是,他为了正义,毅然地挺身出来作证人,拯救那无辜的罪犯沫夫彼得。

并在顽皮之余,居然和夏克破获了一桩谋杀案,成为众人钦佩的小英雄。

看来,汤姆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其实孩子的顽皮有时候正好体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

这种童真过了孩童时代就很难再寻,,就只有一点点偶尔才会想起的甜蜜回忆。

越长大,就会越觉得这些傻事有趣。

童年就像一罐甜酒,时隔越久,尝起来就越香,越纯,越让人回味。

人总是会长大的,除了个儿长高了,身子强壮了以外,人的思想也在长。

对世界的看法不同了,懂事了,不再幼稚了。

不过人是要越变越好才是。

千万不能像历险记里的那个心狠手辣的坏蛋卓伊一样,他坏事做尽,人见人憎。

但最后他还是恶有恶报,得到了一个活活饿死在山洞里的下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