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9841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docx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docx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

  [填空题]1在30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作家()和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

  参考答案:

旭恩.奥凯西

  [填空题]2多丽丝.莱辛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于6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参考答案:

  《金色笔记》

  [填空题]3()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曾多次来到中国。

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和起义的作品:

  《制服者》和《人的状况》。

  参考答案:

安德烈.马尔罗

  [填空题]4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

小说以客观的状态、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士兵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参考答案:

  《西线无战事》

  [填空题]5“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之一是(),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参考答案:

菲兹杰拉德

  [填空题]620世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米勒的()和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等名剧。

  参考答案:

  《推销员之死》

  [填空题]7萧伯纳在《巴巴拉少校》中塑造了一个大军火商的形象,他名叫()。

  参考答案:

安德谢夫[填空题]8()主要的戏剧作品有《三姐妹》和《樱桃园》等。

  参考答案:

契科夫

  [填空题]9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

曼在思想上继承了19世纪的人道主义传统,同时又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思想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因此他既保持了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又吸取了20世纪初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

既是积极的,又是悲观的。

积极的一面是他对旧的社会持严厉的批判态度,悲观的一面是他对‘新世界’的出现始终持保留态度,这也是20世纪西方大多数知识分子共有的态度,而曼是其典型代表。

  在艺术上,曼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基础调是现实主义的,但在手法上又融合了众多现代派的因素,如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梦幻和反讽等。

因此,他是个现代作家,而不是现代派作家。

他的小说结构都是精心设计的,情节和人物经过细致安排,这是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遗风,但他的小说在局部和细节的处理上比19世纪的现实作品要丰富得多。

此外,他讲究遣词造句,被公认为德国20世纪的语言大师。

  [填空题]10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叙事剧”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在布莱希特看来诉戏剧强调戏剧冲突,强调戏剧性,这是一种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关于命运悲剧理论基础上的戏剧。

也就是说通过模仿引起恐惧和怜悯的使观众的思想产生恐惧和怜悯,从而在道德上得到净化。

而布莱希特倡导的叙事剧,却是要让观众产生思考的兴趣,激发观众变革现实的愿望,并使观众相信世纪是可变的,从而培养观众积极的处世态度。

  叙事剧在艺术上的特点,包括“陌生化”的手法,使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

导演和演员借此有意识地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角色的裁判,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

  [填空题]11分析《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格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形象。

  参考答案:

一、格利高里的性格特征葛利高里是出生在美丽的大草原上的哥萨克,他热爱劳动,淳朴热情,心地善良,割草时误伤一只小野鸭,“心里发生了一种突然袭来的非常怜悯的感情”。

他本来过着宁静的生活,可战争爆发了,接踵而来的是大革命年代,“人都变得比狼还坏,四周都是仇恨”,然而,葛利高里却努力保持着人的自尊和自信,从未丧失良知和同情心,没有堕落为野兽。

他第一次砍死一名奥地利士兵,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深沉的痛苦使他“人都变得瘦了”。

他同情惨死于战争的人,尤其对被盲目的仇恨和偏狭心理所支配的滥杀俘虏和反人道行为感到气愤和痛心,因此,一个哥萨克残忍地劈砍俘虏时,他气急之中朝他开了一枪;哥萨克士兵轮奸波兰姑娘,他出于义愤挺身解救;情敌司捷潘在战场上落马遇险,他冒死救下这个几次蓄意杀害自己的人;当红军军官波特捷尔柯夫不经审判枪杀白军军官时,他大为震惊,竟离开红军队伍。

作为一名叛军首领,他率队疯狂向红军冲杀,心里却苦恼万分;他不仅自己从不抢劫,严禁部下抢劫,连他的父亲要趁机捞一把,也遭到他的斥责制止;他公然违抗上级命令,放走被囚的红军,保护他们的妻儿老小,骂杀死红军战士的嫂子是“好狠毒的娘们”。

尽管生活的残酷一度让他迷惘,与狼共舞,但他并没有变成狼,在人性泯灭的时代,他人性依存,执着于真善美,显示了他的人格魅力。

他越来越感到屠杀红军是不可饶恕的罪恶行径,发出了凄惨的呼喊:

  “砍死我吧!

”正是主人公身上那战争也不能摧毁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使我们看到了葛利高里人性的光辉与做人的尊严。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葛利高里是复杂的、矛盾的,既有反抗旧的传统观念的一面,又有和哥萨克传统意识相妥协的一面。

哥萨克,这个帝俄时代特殊的军事农民阶层,有着勤劳、勇敢、独立不羁的性格,也有愚昧、保守、宗法制的特点。

对葛利高里这个哥萨克无法单一地用美或丑、善或恶来界定,他善良、正直,却又凶狠、暴烈,酷爱自由,向往正义,勇于探索真理,然而又左右摇摆。

他大胆追求爱情,忠于爱情,但同时又屈从父命娶娜达莉亚为妻,婚后对她冷酷无情,在两性关系上也不无放荡行为。

他既为革命效过力,又屠杀过革命者,他有着与普通劳动人民血肉相连的崇高人格。

但是,他的思想认识水平却停留在原始的层次上。

  他性格的善恶美丑并不是简单的并列或彼此割裂、泾渭分明,而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互相映衬的,主人公的心灵是个战场,上帝与魔鬼在此搏斗。

葛利高里很羡慕坚定的革命者珂晒沃依和反动透顶的白军军官李斯特尼茨基,“他们从一开头就什么都清清楚楚,可是我到如今还是什么都糊糊涂涂”,其实,这恰是他卓尔不群的地方。

肖洛霍夫通过葛利高里形象揭示了人的多面性和丰富性,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交织交融,很难去判断它的是与非,但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

这就是人格魅力所在。

  二、格利高里的形象典型格利高里是一个探索追求的典型。

这个善良、勤劳、纯朴的哥萨克身上具有哥萨克劳动者的一切美好品质。

他身上又带着哥萨克时代的种种偏见。

  哥萨克是俄罗斯民族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自由、粗犷善战的特质,在沙皇愚民政策下哥萨克阶层又保留着许多中世纪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一种盲目的优越感体现在葛利高里身上。

一方面,可以看到哥萨克中下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善战、勤劳热情、诚实正直和富有同情心。

另一方面,他又受到哥萨克落后传统和道德偏见的影响,盲目崇拜军人荣誉,把争取哥萨克人的生存权和自制权看得高于一切。

葛利高里堕入匪帮,是历史悲剧在葛利高里身上的体现,是国内战争中哥萨克悲剧性曲折道路的延伸和深化,而这种历史悲剧是带有历史的必然性的。

葛利高里之所以毅然脱离匪帮,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正因为这样造成他认识真理和接受革命的艰难,他寻找中间道路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一再碰壁,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葛利高里两次参加红军,三次投入白军和叛军,同各种社会力量代表人物都发生过冲突。

葛利高里的矛盾和痛苦显然与他所属的那个特定群体不可分开。

透过他的悲剧命运,反映在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中一部分哥萨克农民主义现实主义的框架的命运。

  三、格利高里悲剧根源性格利高里的悲剧根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及社会根源和家庭根源。

  格利高里在很大程度上想超越和反抗周围的环境,因为这个环境贬低生命的意义,漠视生命的尊严。

他不停地追求,但他始终处于一种自我否定之中。

对人的爱与恨,对他所做的事情的憎恶与疑惑,对历史事件的拥护与反抗,回避与投入,一道要求主宰着他的灵魂,揉碎着他的心。

葛利高里作为生命个体,有着美好的个性,他的向往和探索体现了人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顿河地区独特的地位和军事生活形成的哥萨克强烈的自我意识、整体感、内聚力、优越感和排外性一直左右着他,使他不可能彻底超越。

他在颠沛流离中一直试图将自己融入到时代斗争、人民大众的洪流当中去,但他顽固的个性主义和怀疑一切的立场,使他最终未能实现与人民的结合。

他在奋斗与挣扎中最后失败,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个性主义者的生命悲剧,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他有着对生命的无限热情和渴望,只是这种渴望无所着落。

在经历了人生各种苦难之后,葛利高里将原始的激情消磨殆尽,也没有找到精神的归宿。

  他在个人生活中,格利高里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婀克西妮亚之间,两次回到妻子身边,三次投入情人怀抱,使这两个都深爱他的女人为他死得异常悲惨——娜塔莉亚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堕胎身亡,然而,她到临死前,仍然是原谅他了,仍然那样深刻的爱着他,但小说却没有安排格利高里和娜塔莉亚最后的诀别,没有爱,没有恨,然而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悲伤;另一面在婀克西妮亚与葛利高里逃亡途中,原以为两个人可以度过难关,逃到另外一个地方好好生活,然而却被枪打死了。

肖洛霍夫最终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这样的爱情结局确实让人心痛。

  格利高里的悲剧,还在于他骨子里的那份善良之心。

是的,曾经的他是一个十分冷淡,残酷无礼,冲动草率的哥萨克小伙子。

然而他对人民却又爱得那样的深沉,这份感情直接导致着他悲剧的发生。

小说中展示的战争是极端残酷的,而生活在战争中的哥萨克们更只能如此,为了生存,他们生活在生死之间,在仇恨与怜爱之间,在一次次放下武器,然而又一次次被当时环境而被迫重新拿起武器之间。

诚然,他在如此独立而孤傲的世界中,结果只能是一个悲剧。

  四、格利高里人性魅力从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问世起,人们对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兴趣经久不衰。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一形象所具有的独特人格魅力。

1957年,肖洛霍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

  “对于作家来说——他本身首先需要的是把人的心灵的运动表达出来。

我在葛利高里•麦列霍夫身上就想表现出人的这种魅力。

”通读《静静的顿河》,让我们意识到作家并不是单单想以浓重的手笔来描述一个小人物的悲剧人生,更重要的是想通过主人公葛利高里这个人物来表现些什么,我想这就是本文的核心主题;通过人物的命运来体现人性的魅力,以小人物的悲剧人生来折射本文的主题。

作者明确表示要通过这个形象的“心灵运动”来体现人的魅力,人物的悲剧性和人格魅力有机交织,构成这一形象特异的色彩。

葛利高里的魅力就在于痛苦地抗挣战争对他的人性腐蚀和扭曲,就在于他的人格力量超出其他人。

这是因为在这里历史伦理标准被悬置,代之以审美标准。

  [填空题]12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作品主要有格奥尔格.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弗朗.魏德金德的();恩斯特.托勒的《转变》等。

  参考答案:

  《春情萌动》

  [填空题]13()的主要作品有《变形记》、《审判》、《城堡》等。

  参考答案:

卡夫卡

  [填空题]14“意识流”最初是心理学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首先使用。

法国哲学家()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意识的“绵延说”、“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

奥地利心理学家()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和支柱是无意性和性本能的理论。

  参考答案:

亨利.柏格森;弗洛伊德

  [填空题]15《尤利西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表现主义这一概念的来源:

最初是运用在给画评论中,后运用于文学批评界。

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

其特征为:

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如梦似幻的情节;表现内在的激情;强烈的反差对比;使用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段。

  [填空题]16《城堡》的多解性是如何表现的?

  参考答案:

  《城堡》是一部具有多重解释的作品,是由于“城堡”意象的朦胧和神秘所带来的。

  神学观点:

虽然都是持神学观点,但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

  1)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

  2)以城堡比喻神,然而K的种种行经都是旨在反对这种现有秩序,想证明神是不存在的。

  3)城堡根本不代表神,假若城堡里有神,这也是一位躲藏起来不见人的神。

  4)K处于基督教义上的信与不信之间,代表没有神可以依赖的人类的悲哀。

5)K的处境就是犹太教、犹太人的处境,一切的努力在于得到非犹太世界的承认。

  心理学观点:

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K自由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真实的外在反映。

  存在主义观点:

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

K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挣扎着,意欲追求自我和存在的自由,他徒劳地努力,从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

  社会学观点:

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之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斯统治者罪行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同样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

  1)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

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感普通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普遍的困境,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没有益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积极向上的文艺观。

  2)

  《城堡》中描写的不只是历史的真实,在社会主义世界中也有现实主义,并且K努力克服自己的处境,要求自己的权利,有积极向上的一面。

  形而上学的观点:

  1)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

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

  2)城堡的一切出自善意,由于K不了解城堡而不能真正认识它。

  3)K的目标不明确,他只是为了寻求而寻求,而寻求是必要的,需求可以显出生命的强力,可以显出人格的力量。

  实证主义观点:

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

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交往、工作、旅游、疾病、婚事、个性等等有密切的关系。

也有结合生平从其他研究入手,认为K寻找的是现实生活的稳定。

  《城堡》的各种解读融为一体,并无主次之分。

城堡是神的恩典的象征,是神驾驭人的命运的象征。

城堡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

城堡是犹太人无家可归的写照。

城堡是荒诞世界的象征。

城堡是卡夫卡父亲的象征。

  [填空题]17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内心独白”?

  参考答案:

意识流小说最擅长人物的心理描写,在这方面它独创了一系列的表现技巧,内心独白,是较为重要的一种。

所谓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的常用手法,它是“默默无声,一人独操的心理语言,或者说是无声无息的语言意识。

”内心独白又可分间接内心独白与直接内心独白。

间接内心独白是在小说叙述者的叙述中插入人物的内心活动,通常有“他想”、“他感到”等类似的揭示语作引导。

直接内心独白是没有任何揭示语的小说人物意识的直接呈现,是叙述语言和人物意识的直接转换。

直接内心独白在意识流小说中最为常见,它能够造成人物内心无保留地直接初露给读者的真切效果,又由于没有作者的介入而最接近人物意识的原生状态。

  内心独白的特点1,发自内心;

  2,独自操作;3,借助话语。

  [填空题]18()最主要小说是《鼠役》,(长篇)和《局外人》

  (中篇小说)。

  参考答案:

加缪

  [填空题]19女作家西蒙.德.波伏瓦的()是一部影响巨大的社会问题著作。

其中的著名论断是“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成的”。

  参考答案:

  《第二性》

  [填空题]20未来主义最初出现在意大利,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传入俄国后,出现了许多派别,这些派别的基本倾向大致相似。

其中有代表性的如马雅可夫斯基的()。

  参考答案:

  《穿裤子的云》

  [填空题]21安德烈.普拉东诺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

  (1930,1987年发表)等。

  参考答案:

  《地槽》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填空题]221924年到1925年布尔加可夫发表了《魔障》、《不祥之蛋》、《狗心》三个中篇小说,这些作品是作家吧辛辣的讽刺笔触、幻想性的怪诞手法和敏锐观察到的莫斯科生活细节融为一体的成功尝试。

布尔加可夫的代表作是哲理长篇小说()。

  参考答案:

  《大师和玛格丽特》

  [填空题]23存在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首先,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都关心现实问题,因此他们的作品都与现实紧密相关。

  第二,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差不多都是哲学学生出生,而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共同理念就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存在主义哲学,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位存在主义者,人物性格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哲理性,某些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存在主义理论的传声筒。

同时,哲理化的特征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的发展趋向,反映了20世纪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存在状态的困惑以及执着的探索。

  第三,从形式方面看,存在主义作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

  [填空题]24简述《厌恶》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厌恶》作为萨特的第一部存在主义小说,也是法国第一部有影响的存在主义小说,明显地在传统小说的故事叙述中融入许多关于“存在”的思考,这是它突出的存在主义特色。

如小说主人公洛根丁感觉到“厌恶”并最终发现其根源在于“偶然性”,就是说,从定义上说,存在不是必然。

一切都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洛根丁的体验和感觉其实是萨特后来在《存在与虚无》和《苍蝇》等作品里表现的思想:

生活是荒谬的,没有什么固定的意义;生活的荒谬会使人厌恶。

这也是萨特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含义。

  [填空题]251950年5月1日,法国剧作家欧仁.尤奈斯库的一出名为秃头歌女》的戏在巴黎“夜游者剧院”首演,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的诞生。

尤奈斯库重要的作品还有()、《犀牛》等。

  参考答案:

  《椅子》

  [填空题]26贝克特的戏剧代表作是()。

  参考答案:

  《等待戈多》

  [填空题]27黑色幽默主要的代表作家作品有冯尼格特的《五号屠场》、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海勒的()。

  参考答案:

  《第二十二条军规》

  [填空题]28《玉米人》的作者是()。

  参考答案:

阿斯图里亚斯

  [填空题]29《等待戈多》如何体现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参考答案:

传统戏剧要求一出戏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情节要有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戏剧语言要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向前发展。

但荒诞派戏剧却拒绝遵守上述原则,《等待戈多》充分表现了这一流派在形式上的特点。

全剧没的戏剧冲突,也谈不上情节,只是无聊的闲谈。

  《等待戈多》因情节结构的这一特点又被称为“静止剧”,这恰恰表现了作品的内容:

生活如一潭死水,单调乏味,机械重复,毫无希望。

  [填空题]30什么是“黑色幽默”?

  参考答案:

美国现代文学流派。

盛行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1965年,弗里德曼将12位作家的作品编为一本短篇小说集,题名《黑色幽默》,流派的名称由此而得。

黑色幽默是人们感到自己生存在一个令人绝望的、不可理喻的环境之中,作家对现实社会怀着既沉痛、愤懑又无可奈何的绝望心情。

黑色幽默小说力求突出生存环境的荒谬冷酷,嘲讽挖苦和攻击传统价值与美学观念,表现世界的异化、人性的沦落与情感的破碎。

不过,他们的愤懑并没有发展为反抗,而是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耸耸肩膀,一笑置之。

黑色幽默是可以说是反理性、反理想主义的文学。

  1961年,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开创了“黑色幽默”的先河,为美国文学当时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填空题]31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第一,用神话了的“现实”,反映生活的真实。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魔幻并不是虚幻,而是以现实为基础,执着于描写拉丁美洲的现实;第二,引进带有神奇色彩的特殊的人和事,增强表现生活的艺术魅力。

  作家往往负有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使命感;作品的基本题材来自现实,其内容富有社会意义。

  第三,夸张手法,荒诞描写与魔幻色彩的结合。

  它不追求如实地描写现实,作品的题材和内容被魔幻化。

  [填空题]32在20世纪,占据西方文学主潮地位的是()文学。

  参考答案:

现代主义

  [填空题]331904年,卡夫卡结识了他—生中最重要的朋友()。

  参考答案:

马克斯•布洛德

  [填空题]34英国大诗人()曾说:

  “就作家与其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和()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

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的困境。

  参考答案:

奥登;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现代人

  [填空题]35卡夫卡的长篇小说主要有()、()、()。

  参考答案:

  《美国》;

  《审判》;

  《城堡》

  [填空题]36“表现主义”的概念最初是运用在绘画中,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展出了8幅作品,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

在文学批评界,表现主义一词在1911年7月正式出现在(),并在以后的几年中获得广泛的认可。

  参考答案:

独立沙龙;德国

  [填空题]37《城堡》的主人公名叫()。

  参考答案:

K

  [填空题]38意识流小说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其中法国现代哲学家柏格森的()和()直接构成了意识流小说的哲学背景。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构成了意识流小说的心理学基础。

  参考答案:

直觉主义;心理时间观

  [填空题]39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领域划分为()三种结构形态。

  参考答案: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填空题]40意识流小说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主要技巧包括()、()、()等。

  参考答案:

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

  [填空题]41《尤利西斯》被誉为()。

  参考答案:

  “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

  [填空题]42《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是()。

  参考答案:

普鲁斯特

  [填空题]43伍尔夫的主要作品有()、()、()等。

  参考答案:

  《达罗卫夫人》;

  《到灯塔去》;

  《海浪》

  [填空题]44最初作为哲学概念的存在主义,可追溯到丹麦哲学家(),他奠定了宗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

1925年前后,法国哲学家兼作家马塞尔把克尔凯戈尔的思想引入法国,创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文坛又产生了以萨特为代表的无神论存在主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存在主义思潮。

  参考答案:

克尔凯戈尔

  [填空题]45()构成了存在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观念;

  ()构成了存在主义文学对世界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体验和感受;它们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

  参考答案:

自由选择;荒诞体验

  [填空题]46萨特的主要作品有《恶心》、《墙》、《间隔》、《自由之路》、()等。

  参考答案:

  《禁闭》

  [填空题]471950年,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发表了一篇名为()的文章,成为后来新小说理论的重要论文。

  参考答案:

  《怀疑的时代》

  [填空题]48()在为《一个陌生人的肖像》再版作序时提出了著名的“反小说”的概念。

  参考答案:

萨特

  [填空题]49论文《未来小说的道路》、《自然、人道主义、悲剧》这些新小说派的纲领性文献的作者是()。

  参考答案:

罗伯—格里耶

  [填空题]50新小说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罗伯—格里耶、()、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马格丽特•杜拉斯、()。

  参考答案:

娜塔丽•萨洛特;克洛德•莫里亚克

  [填空题]51法国著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罗兰•巴尔特总结说,罗伯—格里耶放逐意义的维度取消意义的主要策略有二:

一是();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