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2684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阶段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糖、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人们常用的调味剂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

C. 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D. “日照香炉生紫烟”是指日光照射香炉受热使碘升华变成紫色蒸气

2.“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用二氧化硫熏蒸馒头给馒头增白                         

B.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以延长保鲜时间

C. 肉制品中可以添加过量亚硝酸钠,用于改良色泽与口感          

D. 苯甲酸钠用于食品添加剂时,必须严格按相关标准添加

3.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碘元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C. 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D. “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4.下列做法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A. 加三聚氰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                          

B. 用苏丹红(色素)作食品着色剂

C. 加小苏打(NaHCO3)作馒头的膨松剂            

D. 用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酒精兑制饮用白酒

5.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着色剂﹣﹣﹣胡萝卜素、苯甲酸钠                      

B. 调味剂﹣﹣﹣亚硝酸钠、味精

C. 防腐剂﹣﹣﹣氯化钠、柠檬黄                             

D. 营养强化剂﹣﹣﹣酱油中加铁

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B. 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均不可食用                  

D. 大米煮成粥后,淀粉就变成了葡萄糖

7.下列物质能放在食品包装袋内的小袋中,以防止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的是(  )

A. 硅胶                                  

B. 生石灰                                  

C. 活性炭                                  

D. 铁粉

8.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颁布施行.下列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是(  )

A. 用小苏打作发酵粉焙制糕点                                

B.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C. 用工业石蜡给水果上蜡“美容”                         

D. 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9.食品保鲜的措施有:

添加防腐剂、充填保护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一次,小明在食用盒装月饼时,撕开了用于保鲜的小纸袋,发现其中盛放着一种灰黑色的粉末,几天后,看到灰黑色粉末变得有些发红.原保鲜剂粉末可能是(  )

A. 木炭粉                             B. 铝粉                             C. 还原性铁粉                             D. 氧化铜粉末

10.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B. 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 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D.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1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水玻璃用作木材防火剂                                       

B. 高纯度的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 可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D. 氢氧化铝、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使火腿肠颜色更鲜红,应多加一些亚硝酸钠    B. 为增强婴儿的食欲,应在婴儿食品中多加着色剂

C. 为减少室内甲醛污染,应提倡居室简单装修       

D. 为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应多吃肉、少吃豆制品

13.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硫酸钡可用作钡餐透视                                       

B. 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C. 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D. 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14.食品卫生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是

A. 用工业用盐腌制咸菜        B. 用纯碱发酵面粉        C. 在牛奶中添加尿素        D. 用二氧化硫熏制银耳

15.食品抗氧化剂是能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下列物质不属于食品抗氧化剂的是(   )

A. 糕点中的维生素C                                                B. 葡萄酒中的少量二氧化硫

C. 方便面中的味精(谷氨酸钠)                                 

D. 植物油中的丁基羟基茴香醚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焰色反应前铂丝要先在硫酸中洗涤,再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

B. AgBr是一种重要的感光材料,可用于制作照相底片

C. 新制的氯水应保存在无色广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

D.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人每天要要适当补充含I2的食盐

二、综合题

17.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试用所学过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1)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有防潮作用.________

(2)有些治胃酸过多的药中含有氢氧化铝Al(OH)3,它在人的胃中起中和作用.________.

18.人体胃液中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一定的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医生通常用“小苏打片”或“胃舒平”给病人治疗.

(1)请写出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患胃溃疡的病人不能服用“小苏打片”来中和胃酸,其原因是________,而是服用胃舒平[其中含Al(OH)3],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19.现有A氟氯烃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 E富含氮、磷元素的污水。

请你根据已有的环保知识,填空(填序号):

(1)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

(2)能破坏臭氧层的是________;

(3)使水体富营养化的是________;

(4)能引起光化学烟雾的是________;

(5)导致温室效应作用较大的是________。

20.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了二次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是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

(1)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及碳氢化合物等。

①CO的来源是________(用文字说明)。

②NO的来源是________(用方程式说明)。

③C8H18在汽缸中可裂解生成丙烯和戊烷等,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

(2)文献报道了一种研究模拟光化学烟雾产生的实验,将添加丙烯和NO的空气在烟雾箱中用紫外线照射,各物质浓度的消长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O3具有强氧化性           B.在光反应过程中NO最终全部转变为NO2

C.二次污染物只有乙醛       D.0~120min生成PAN的反应速率最快

②写出CH3CH=CH2被O3氧化为甲醛和乙醛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注:

每消耗1molO3,同时生成1molO2)。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A.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单糖、二糖以及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人们常用的调味剂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B符合题意;

C.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明矾可以净水,但不适用于淡化海水,C不符合题意;

D.“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是说“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阳光照耀下,仿佛香炉峰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由此可见这个“烟”实际上是水产生的雾气,不是碘升华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本题容易误把油脂看成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答案】D

【解析】A.SO2有毒,不能用二氧化硫熏蒸馒头给馒头增白,A不符合题意;

B.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以延长保鲜时间,B不符合题意;

C.亚硝酸钠有毒,肉制品中不可以添加过量亚硝酸钠,用于改良色泽与口感,C不符合题意;

D.苯甲酸钠用于食品添加剂时,必须严格按相关标准添加,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食品安全。

添加剂必须按规则添加,有毒化工产品不能用作于食品添加剂

3.【答案】C

【解析】解:

A.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正确;

B.“食用色素”、“碘元素”、“亚硝酸盐”都是食品添加剂,注意适量添加,故B正确.

C.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无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地沟油经过皂化反应制肥皂,与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制成生物柴油,故D正确;

故选C.

A.无机非金属材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B.“食用色素”、“碘元素”、“亚硝酸盐”都是食品添加剂.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

D.地沟油属于油脂,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制肥皂;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废餐饮用油等为原料与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制成的液体燃料.

4.【答案】C

【解析】解:

A、三聚氰胺有毒,故用三聚氰胺提高牛奶中的含量对人体造成危害,故A不选;

B、苏丹红有毒,故不能做食品着色剂,故B不选;

C、小苏打受热能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对人体无害,故可以作为膨松剂,故C选;

D、甲醇能使人眼睛中毒,严重可以使人死亡,故D不选.

故选C.

A、三聚氰胺有毒;

B、苏丹红有毒;

C、小苏打对人体无害;

D、甲醇能使人眼睛中毒.

5.【答案】D

【解析】解:

A.苯甲酸钠具有防腐性,可以用作防腐剂,不作着色剂,故A错误;

B.亚硝酸钠有毒,适量亚硝酸钠(NaNO2)可做食品防腐剂,长期食用会对身体有害,不能用作调味品,故B错误;

C.柠檬黄是一种合成色素,不能用作防腐剂,故C错误;

D.铁是人体的微量元素,是营养强化剂,故D正确.

故选D.

A.苯甲酸钠具有防腐性;

B.亚硝酸钠具有毒性,不能用作调味品;

C.柠檬黄是一种合成色素;

D.铁是人体的微量元素.

6.【答案】B

【解析】解:

A.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盛放饮用水,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故A错误;

B.淀粉、纤维素以及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

C.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行业不可或缺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用量的食品可以放心使用,故C错误;

D.大米煮成粥后淀粉部分溶于水变为淀粉糊,完全水解时才能生成葡萄糖,故D错误;

故选B.

A.聚氯乙烯有毒,不能应用于食品包装;

B.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大于一万,天然相对于人工合成;

C.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行业不可或缺的物质;

D.淀粉部分溶于水变为淀粉糊.

7.【答案】D

【解析】解:

放在食品包装袋内的小袋中,以防止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说明该物质应具有还原性能够与氧气反应,而硅胶、生石灰具有吸水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能够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故选:

D.

硅胶、生石灰具有吸水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铁粉具有强的还原性,能够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8.【答案】A

【解析】解:

A、碳酸氢钠能与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也能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食品疏松多孔,所以A正确.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所以B错误.

C、工业石蜡含有有害物质,不能食用,所以C错误.

D、工业酒精的成分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不能饮用,所以D错误.

故选A.

A、根据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判断.

B、根据甲醛的毒性判断.

C、根据工业石蜡含有有害物质判断.

D、根据工业酒精的成分和甲醇的毒性判断.

9.【答案】C

【解析】解:

A、木条化学性质稳定,即使被氧化也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不会出现红色物质,故A错误;

B、铝是银白色的,且铝在空气中易氧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铝,故B错误;

C、铁单质有还原性,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吸水,生成红色的铁锈,是脱氧保鲜剂,可以防止食物中的脂类酸败变质,故C正确;

D、氧化铜只有在加热或高温时被还原成红色的铜,故D错误.

故选C.

从反应物的黑色和生成物的红色考虑,又知铁单质有还原性,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吸水,生成红色的铁锈,是脱氧保鲜剂,可以防止食物中的脂类酸败变质,即可进行解答.

10.【答案】D

【解析】解:

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纯净的二氧化硅用于生产光导纤维,结晶的二氧化硅(如水晶、玛瑙等)用作饰物,故A错误;

B.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和盐时,通过蒸馏、蒸发等物理变化就能实现,提取溴、碘、镁等物质时,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故B错误;

C.食品添加剂应适量添加,过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故C错误;

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其主要成分是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又称皂化反应,可用于制取肥皂,故D正确.

故选D.

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氯化钠;

C.食品添加剂应适量添加;

D.“地沟油”主要成分是油脂.

11.【答案】B

【解析】解:

A.硅酸钠的水溶液是水玻璃,硅酸钠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故A正确;

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故B错误;

C.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可用于刻蚀玻璃,故C正确;

D.小苏打、氢氧化铝它们的水溶液呈碱性,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故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正确;

故选B.

A.硅酸钠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

D.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OH)3,它们的水溶液呈碱性,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故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2.【答案】C

【解析】A.亚硝酸钠多加有毒,能致癌,应合理添加,故A错误;

B.婴儿的抵抗力弱,身体素质不高,着色剂中的化学成分,影响婴儿健康,故B错误;

C.居室简单装修可减少室内甲醛污染,故C正确;

D.豆制品富含蛋白质,可补充蛋白质,故D错误.

故选C.

A.亚硝酸钠有毒;

B.婴儿食品不能添加着色剂;

C.甲醛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豆制品富含蛋白质.

13.【答案】C

【解析】利用明矾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以用作净水剂,但没有杀菌、消毒作用。

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据此回答问题。

14.【答案】B

【解析】工业盐含有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

尿素和二氧化硫同样也对人体有害,所以选B。

【点评】食品安全非常重要,近几年我国频频出现食品安全事件。

15.【答案】C

【解析】 做食品抗氧化剂需要具有还原性,维生素C、二氧化硫、丁基羟基茴香醚具有还原性,谷氨酸钠

故答案为:

C

谷氨酸钠属于防腐剂,不是抗氧化剂

16.【答案】B

【解析】A.做焰色反应前铂丝要先在盐酸中洗涤,故A不符合题意;

B.AgBr是一种重要的感光材料,可用于制作照相底片,故B符合题意;

C.氯水中次氯酸在光照下发生分解,因此新制的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故C不符合题意;

D.碘是人体所需元素,所以人每天要要适当补充含KIO3的食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焰色反应的铂丝用盐酸洗涤,氯水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二、综合题

17.【答案】

(1)CaO+H2O═Ca(OH)2

(2)Al(OH)3+3HCl═AlCl3+3H2O

【解析】解:

(1)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故答案为:

CaO+H2O═Ca(OH)2;

(2)胃酸过多时,可以服用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来治疗胃酸过多,如氢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故答案为:

Al(OH)3+3HCl═AlCl3+3H2O.

(1)CaO易吸水,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2)氢氧化铝为弱碱,能和胃酸﹣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18.【答案】

(1)HCO3﹣+H+═H2O+CO2↑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能会造成胃穿孔;Al(OH)3+3H+═Al3++3H2O

【解析】解:

(1)小苏打为NaHCO3,胃酸中含盐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二氧化碳和水写化学式,离子反应为H++HCO3﹣═H2O+CO2↑,

故答案为:

H++HCO3﹣═H2O+CO2↑;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能会造成胃穿孔;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为3HCl+Al(OH)3═AlCl3+3H2O,氢氧化铝沉淀和水写化学式,离子反应为Al(OH)3+3H+═Al3++3H2O,

故答案为: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能会造成胃穿孔;Al(OH)3+3H+═Al3++3H2O.

(1)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胃酸主要是盐酸,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水和气体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据此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据此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19.【答案】

(1)CD

(2)A

(3)E

(4)D

(5)B

【解析】

(1)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所以能形成酸雨的是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答案为CD;

(2)氟氯烃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氟氯烃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所以能破坏臭氧层的是氟氯烃,答案为A;(3)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的氮、磷元素浓度过大造成的水污染,会导致藻类疯长,引起水中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与氮循环有关,所以使水体富营养化的是富含氮、磷元素的污水,答案为E;(4)光化学烟雾污染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因此能引起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合物,答案为D;(5)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答案为B。

(1)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2)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物质;(3)富含氮、磷元素的污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4)氮氧化合物能引起光化学烟雾;(5)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20.【答案】

(1)燃油不完全燃烧;N2+O2

2NO;3

(2)A;CH3CH=CH2+2O3→CH3CHO+HCHO+2O2

【解析】

(1)①CO的来源是燃油不完全燃烧;

②NO的来源是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2

2NO;

③C8H18在汽缸中可裂解生成丙烯和戊烷等,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共3种;

(1)①A.O3为强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选项A正确;

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光反应过程中NO最终不能全部转变为NO2,反应是可逆反应,选项B错误;

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二次污染物有甲醛、乙醛等,选项C错误;

D.根据图中曲线可知,180~240min生成PAN的反应速率最快,选项D错误。

故答案为:

A;

②每消耗1molO3,同时生成1molO2,根据质量守恒可知CH3CH=CH2被O3氧化为甲醛和乙醛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CH2+2O3→CH3CHO+HCHO+2O2。

(1)①CO的来源是燃油不完全燃烧;

②NO的来源是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NO;

③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是先确定碳链,再进行移动支链;

(2)①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② 根据题意提示的产物,进行书写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