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2856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2015~2016学年下期末考试

高2015级历史科试题

1、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合计50分)

1、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

A.①:

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B.②:

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

C.③:

唐三彩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

D.④:

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已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

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3.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自然经济走向瓦解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土地兼并非常严重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4.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低价美棉等政策。

1947年公司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

该公司()

A.导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C.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稳固D.推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5.“(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

”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D.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6.某校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

对这三位历史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他们的企业属于洋务派企业②他们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发展迅速④他们改变了外资企业的优势地位

A.①⑧B.②④C.②③D.①②④

7.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时期中国瓷器输出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制瓷技术进步B.明清政府放宽了对外贸易的限制

C.新航路的开辟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8、《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促进了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

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

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

9.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出现最早一批民族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A.南京B.广州C.上海D.厦门

10.“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在农业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全民掀起大炼钢铁的热潮D.没收官僚资本充实国营经济

11.《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

“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

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

‘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

’”这一理想最初实现是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

12.下列有关我国对外开放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的设立使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加快了我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C.严格限制外资企业对内投资

D.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3.《安徽俗话报>由陈独秀1904年在芜湖创办,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白话报刊之一。

由于陈独秀不仅是该报的创办人,还是该报的主编兼主笔,他的思想无疑会对该报的宗旨和宣传内容产生重大影响。

它的创办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启迪民众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⑧B.②⑧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

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

材料反映了()

①近代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②交通运输出现近代化商业经营方式

③近代铁路交通受到列强的操纵和控制

④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5.《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写道:

“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

对材料中的“创造了奇迹”的最准确理解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B.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D.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16.资本主义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17.马克思说:

“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

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D.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18.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惟一能源

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19.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对经济体制进行局部调整

C.利用市场来调节国民经济D.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企业

20.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

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

“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

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C.从苏联的建设成就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斯大林体制建立

21.对几乎所有人来说,苏联的突然崩溃是一件“出人意料”的黑天鹅事件(比喻意外的,并具有极端影响的事件)——在崩溃发生之前,这个制度的崩溃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当它发生的时候,却不显得令人惊奇。

若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观察,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违背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要求

B.戈尔巴乔夫改革节奏混乱措施不力

C.十月革命使俄国的历史偏离正确的轨道

D.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没有能长期坚持

22.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这些措施的实施均有利于苏联(俄)()

A.加快工业化进程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改变所有制结构D.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

23.1997年,美国正式发表了第一份关于环境问题的年度报告《环境外交——环境与美国对外政策》,表明环境问题成为克林顿政府外交政策的主流。

推动美国实施“环境外交”的因素有()

①新经济的出现②国际生态环境的恶化③国际局势的变化④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4.欧洲历史行进到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分裂因素……西欧一批多少实行民主的国家和中欧、东欧一批共产党执政国家对峙,在这种情况下,古老的“欧洲梦”又被提出了。

直接推动这一“欧洲梦”成为现实的核心力量是()

A.德国和法国B.英国和法国

C.美国、苏联D.英国、德国

25、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成立的关贸总协定最终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其主要原因是它(  )

A.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不利于世界贸易走向自由化

C.被美国控制的弊端日益显露D.调整国际贸易方面存在的不足

 

二、非选择题(共3题,合计50分)

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

时期

耕地面积

人口

明初

8.5亿亩

6600余万

清前期

10亿亩

4.1亿

材料二 (清前期)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摘自《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清王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4分)

 

(2)材料三中的“时势”是指什么?

“安于现状”和“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

(6分)

 

(3)结合所学思考,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分)

 

27、(14分)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14年至1820年间,英国有超过600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

这意味着严重的混乱和苦难。

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

因此,圈地可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指农产品价格大大低于工业产品的价格)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这是“一种类似贡款的东西”,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

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

斯大林在征购粮食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采取冒进和粗暴政策,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

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

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

——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三从这里,去年有五十亿粒纽扣“走”向全国各地……小小纽扣形成的大市场,像一块强磁体一样吸引着四方来客……它救活了濒临倒闭的工厂和行将停业的商店。

桐乡县有个生产金鱼扣的化工厂,由于产品积压曾一度陷入困境。

这个厂和桥头纽扣市场挂钩以后,市场负责为其推销产品,“小金鱼”游向了全国各地,工厂迅速有了转机……户办纽扣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目前,桥头镇及邻近乡的家庭纽扣厂年产值一千七百多万元。

一业兴,百业旺,纽扣专业市场的兴盛,为其他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路子。

这两年桥头镇新办起服装厂五十多家,旅馆、饮食店近百家,修理、运输、五金、电器等服务行业一百多家,从业人员两三千人。

——王学孝《温州农村发展商品经济见闻》1985年12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英国、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途径和方法。

(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20世纪30年代快速工业化带来的不良后果。

(4分)

 

(3)与材料一、二中的英国和苏联相比,材料三中的中国在处理城乡关系上有何根本性的不同?

(4分)

 

(4)英国、前苏联、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家工业化的的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分)

 

28、(22分)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沃勒斯坦

材料二:

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弗兰克

请回答:

(1)沃勒斯坦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指的是什么?

哪一历史事件导致了“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

(4分)

 

(2)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个“经济体”的“繁荣、增殖和扩展”的途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还有哪些途径?

(6分)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沃勒斯坦与弗兰克的不同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为弗兰克的论点找出依据。

(6分)

 

(4)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概述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DA项说法错误,司母戊大方鼎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但反映的是商朝的铸造工艺水平。

B项说法错误,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汉字“蚕”和“丝”字,但不能反映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根据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C项错误较明显,唐三彩是唐代的釉陶制品,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D项正确,人面鱼纹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珍品,反映了原始时代的彩陶已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2、【答案】A草市是在远离商业中心的边远地区形成的,唐代的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因此A项可以见到,故选A。

“海禁政策”和会馆是在明清时期才有的现象,因此BD均错误。

唐朝时政府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3、【答案】B表格反映的信息是人口越来越多,而人均土地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精耕细作才能提高粮食产量,B正确。

A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C与材料无关;D材料没体现,且与时间不符,均排除。

故答案选B。

4、【答案】A由材料可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属于官僚资本主义,其的存在压榨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答案选A。

B说法有误,是有利于官僚资本的发展;官僚资本主义并不能使国民政府统治日益稳固,而是加剧其的腐败,排除C;1927-1936年,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排除D。

5、答案:

B解析:

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虽然并未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但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D两项错误,B项正确。

自然经济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

6、【答案】C不管是张謇还是荣家兄弟,他们都是民族资本家,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发展迅速,而且主要是在轻工业,但是他们并不能改变外资企业的优势地位,反而遭到其的压挤,最后破产,所以答案选C,其他选项不符合,排除。

7、【答案】C依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因此,明清时期中国瓷器输出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正确选项为C项。

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A项不是变化的主要原因,D与材料无关。

故选C项。

8、答案:

B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和所学史实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减少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很快陷入困境。

9、【答案】C广州、上海、厦门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出现;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首次在其境内成立国际性组织,并以其城市命名,宣称以“上海精神”以解决各成员国间的边境问题。

综上所述,答案选C,其他选项不符合,排除。

10、【答案】B试题分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由材料“公私合营”可知,1953年开始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和平赎买”政策,所以答案选B,排除A。

C、D与材料无关,排除。

11、【答案】D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说明在当时中国还不能制造汽车。

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

12、【答案】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特区的设立是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开始,故A项正确,排除。

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加快了我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进程,故B项正确,排除。

我国鼓励外资企业对内投资,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故D项正确,排除。

13、【答案】D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张民主与科学,向西方学习,这些有助于开阔视野启迪民众,传播新知;而报纸的时效性强,关注国事的发展,因此它的创办对当时人们的具有开启明智等作用,所以答案选D,排除其他选项。

14、【答案】B据材料“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反映了近代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故①正确。

材料“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反映了交通运输出现近代化商业经营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故②④正确,故B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近代铁路交通受到列强的操纵和控制,故③错误,故A项排除,C项排除,D项排除。

15、【答案】D据材料“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可知,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故D项正确。

哥伦布发现美洲属于世界市场的一个部分,故A项排除。

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的条件之一,故B项排除。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排除。

16、【答案】B由“鼻祖亚当•斯密”和“十九世纪晚期”得知材料主要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出现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出现了垄断。

所以选B。

题干中的“异化”是指不完全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了,故A错误;国家干预经济是罗斯福新政以后,C错误;福利制度是二战以后实行,D错误。

17、【答案】C结合所学知识,这一“革命力量”应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走向了进一步深入的程度,故AB是正确的说法;电气时代的到来引起了通讯、电力等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故D的说法也符合史实;而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因此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C符合题意。

18、【答案】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石油大量开采,主要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创制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因此选B。

A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和结果,不符合题目所给时间,故排除;C的说法是错误的,是由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只能是能源之一,故排除;D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客观条件,故排除。

19、【答案】B题干中苏联政府处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对商品货币关系的态度是肯定的,但是“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可知政府报告虽在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对该体制也有触及,可见该政府试图对经济体制进行局部调整,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20、【答案】C试题分析:

依据题干中时间信息可判断当时西方国家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其根源在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斯大林在1928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却成就显著,说明了“计划”的重要性,C符合题意;AB在时间上不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均在20世纪20年代实行,D时间在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与题意时间不合,故选C。

21、【答案】A材料“在崩溃发生之前,这个制度的崩溃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当它发生的时候,却不显得令人惊奇”说明苏联解体尤其深刻的根源,就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存在,故A项正确。

考点:

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加强·苏联解体

22、【答案】B试题分析:

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可以促进工业化发展,但不能促进工业化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中“固定的粮食税”“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的措施均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苏俄经济结构仍属公有制为主,故C项错误;措施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但不能说牢固,故D项错误。

23、【答案】A试题分析:

美国提出环境外交的概念,说明美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同各国进行合作,以推动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出现新经济;美国提出这一主张说明国际生态环境的恶化;发展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而非战争与对抗,反映出国际局势的变化,①②③正确,故答案为A。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排除④,因而BCD项不正确。

24、【答案】A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材料中提及西欧国家的联合,首先从德国和法国开始,因为德国和法国历史上是宿敌,这两个国家不联合不可能推动其他国家的联合,故西欧国家的联合首先从德法开始,美苏都不愿意看到西欧走向统一,英国地位则非常尴尬。

故本题选择A。

25、【答案】D解析:

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关贸总协定在调整国际贸易上难以适应时代潮流,因而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故D项符合题意。

26、

(1)特点: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时势”:

西方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海禁闭关(闭关锁国)政策。

(3)影响:

一定程度维护了国家的安全;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27、

(1)英国:

通过开展圈地运动剥夺本国农民利益的方法推动国家的工业化。

前苏联: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牺牲农业,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发展重工业,促进国家工业化。

(2)后果: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挫伤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3)苏联和英国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将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对立起来,依靠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转变农村生产方式,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

(4)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必须要处理好城乡关系,化解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工业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国家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