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2929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5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docx

心理学统考复习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

第1章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含义:

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兼有自然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中间或边缘科学。

2.研究对象:

主要指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情绪情感过程(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行为反应)和意志过程(自觉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

2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需求、动机、兴趣)和心理特征(能力——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人格——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大纲p3-5)

1.观察法

2.测验法

3.调查法

4.实验法

5.个案法

3.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

2.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4.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

●人物:

冯特(奠基人)、铁钦纳

●观点:

(1)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向和激情三种元素。

(2)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三种元素构成的,知觉是由感觉、观念是由意向、情绪是由激情构成的。

●方法:

内省法

●评价:

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哲学,开始走向科学的、独立发展的道路;但研究脱离实际。

2.机能主义

●人物:

詹姆斯(创始人)、杜威、安吉尔

●观点:

(1)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川流不息的过程。

(2)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

(3)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方法:

现象学方法,对意识进行真实的描述

●评价:

反对把心理学看作纯科学,重视实际应用,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的发展。

3.行为主义

●人物:

华生(创始人)、斯金纳、班杜拉

●观点: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其目的是寻找预测和控制行为的途径。

(2)反对使用内省法,主张实验法。

(3)行为不是遗传决定的,而是环境。

(环境决定论)

●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等。

●评价:

1913年华生发表《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学派的创立。

主张极端,否定意识研究,限制了心理学健康发展,但强调研究的客观性有积极意义。

4.格式塔学派

●人物:

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

●观点:

(1)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2)整体不能还原为各部分、各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方法:

实验法

●评价:

理论基础主观唯心,基本观点正确;关于知觉、学习及思维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5.精神分析

●人物:

弗洛伊德(创立)、荣格、阿德勒

●观点:

(1)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2)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

●方法:

自由联想、释梦、个案法。

●评价:

重视研究动机和潜意识,但过分强调;早期有泛性论的特点;新精神分析更强调社会因素。

6.人本主义

●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

(1)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

(2)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

(3)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充分发展个人潜能并获得最高个人成就的过程)的需要。

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

●方法:

反对以方法为中心,凡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可以用。

●评价:

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被誉为“第三势力”(第一势力为行为主义,第二势力为精神分析)。

但理论体系不完备、名词缺乏明确定义、理论难以检验。

7.认知心理学

●人物:

奈瑟、西蒙

●观点:

(1)人是信息的加工者,是具有丰富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

(2)环境信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进而影响人类行为。

●方法:

实验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

●评价:

1967年,奈瑟出版《认知心理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

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结合促使了认知神经科学的诞生。

认知神经科学采用脑成像技术了解心理活动的脑机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8.新兴流派

积极心理学(研究幸福、乐观等);进化心理学(强调自然选择);超个人心理学(第四势力)

第2章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大纲p7-8)

1)定义

2)结构

3)基本作用

4)分类

5)神经胶质细胞

6)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2.突触

1)含义:

神经元与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组成。

✓突触前成分:

指轴突末梢的球状小体,包含许多突触小泡,是神经递质的存储场所。

✓突触间隙:

一个神经元末端与另一个神经元始端间的缝隙。

✓突触后成分:

指临近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或胞体内的一定部位,后膜有分子受体。

2)接触方式:

轴突——胞体、轴突——轴突、轴突——树突

3)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是在突触间的传递,借助于神经递质完成,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4)分类:

兴奋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由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

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由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

5)神经回路: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反射弧是一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

3.周围神经系统(大纲p8)

1)躯体神经系统

●包括31对脊神经和12对脑神经。

2)植物性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4.中枢神经系统(大纲p8-9)

1)脊髓

2)脑:

大脑、脑干、小脑、间脑、边缘系统

2.大脑皮层及其功能

1.感觉区

●位置:

视觉区——枕叶、听觉区——颞叶、机体感觉区——顶叶中央后回

●特点:

(1)各感觉区投射面积取决于其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

(2)颈部以下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部正置。

(3)感觉联合区指临近感觉区的广大脑区,不接收任何感受系统的直接输入。

若受损,会产生各种形式的“不识症”。

2.运动区

●位置:

额叶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前部

●功能:

发出运动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以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特点:

与感觉区类似。

(1)运动联合区:

运动区前方,负责精细运动和活动的协调。

(2)前额联合区:

与高级认知功能、行为控制和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

3.言语区

●位置:

大脑左半球

●功能:

(1)言语运动区。

布洛卡区,位于额叶,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症(说话不流利,形成“电报式”语言)。

(2)言语听觉中枢。

威尔尼克区,位于颞叶,受损产生听觉性失语症(不理解口语单词,不能重复刚刚听过的句子)。

(3)言语视觉中枢。

角回,位于顶枕叶交界处,受损产生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理解书面语言的障碍)。

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1 通常情况下大脑是两半球协调的,信息通过胼胝体相互传递。

2 斯佩里的裂脑人研究发现,左右半球功能不平衡。

(1)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

(2)右半球主要负责直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音乐、艺术欣赏等。

(3)两半球既分工又联合,完成复杂活动。

3 割裂脑研究:

在切断胼胝体的情况下,对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进行研究。

3.脑机能学说

1.定位说

1 开始于加尔的颅相学,认为大脑的不同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心理机能。

2 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的发现使人们相信语言是有特定脑区的。

3 潘菲尔德发现,微弱的电刺激能使病人回忆起童年时的一些事情,说明记忆可能定位在颞叶。

有研究发现,海马与记忆有关,杏仁核与情绪有关,下丘脑与进食和饮水有关。

2.整体说

1 认为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大脑的不同部位对心理功能产生同等程度的影响。

2 弗罗伦斯用局部损毁法研究鸡和鸽子,发现脑功能丧失和皮层切除大小有关,与特定部位无关。

3 拉什里采用脑损毁技术对白鼠进行走迷宫实验,发现两条原理:

Ø均势原理:

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

Ø总体活动原理:

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损伤的面积大小有关,与损伤部位无关。

3.机能系统说

1 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机能系统。

2 脑有三个机能系统:

Ø调节激活和维持觉醒状态的激活系统(动力系统):

由网络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若受损,大脑的激活水平或兴奋水平将普遍下降。

Ø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包括枕叶、颞叶、顶叶以及相应皮层下组织。

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它们进行加工,并保存下来。

Ø行为调节系统:

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作用是产生活动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与控制。

3 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技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

4.机能模块说

Ø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

Ø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地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5.神经网络说

一些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都是由不同脑区协同活动构成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的,而这些脑区可以经由不同神经网络参与不同的认知活动,并在其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第3章意识和注意

1.意识与无意识(大纲p11=12)

1.含义

2.种类

3.功能

4.睡眠与梦

2.注意概述(大纲p13)

1.含义和特点

2.功能

3.种类

v负启动:

当探测刺激和先前被忽略的启动刺激相同或有关时,对探测刺激的反应变慢或准确度下降。

(普心p222)

v返回抑制:

对原先注意过的物体或位置进行反应时表现出的对目标刺激反应时变慢或正确率降低的现象。

v注意瞬脱:

在识别一系列刺激流时,对某个刺激的准确识别会影响到其后对特定时间间隔(一般为500毫秒内)的刺激的识别。

3.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生理机制

1)朝向反射

●是注意最初级的生理机制。

由新异刺激物引起,刺激物一旦失去新异性(习惯化),朝向反射也就不发生了。

●朝向反射伴随一系列身体变化,有助于提高感官的感受性,并动员全身的能量以应付个体面临的活动任务。

2)网状结构

●调节保持有机体的觉醒状态。

●对维持大脑的一般性活动水平、保证大脑有效地加工特定信号,具有重要意义。

3)边缘系统

●既是调节皮层紧张性的结构,又是对新旧刺激物进行选择的重要结构。

●存在“注意神经元”,当环境中出现新异刺激时会活动起来,对已经习惯的刺激不再反应。

4)大脑皮层

●是最高级的生理机制。

不仅对皮层下组织起调节、控制作用,而且是主动地调节行为、对信息进行选择的器官。

2.外部表现

人在紧张时往往伴随着外部表现。

(呼吸运动的变化)

但注意的外部表现不总是和内心状态一致。

4.注意的品质

1.注意广度

●含义:

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速示器实验”发现,视觉注意广度为“72”个组块。

●影响因素:

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识经验;活动任务

2.注意稳定性

●含义:

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

可用警戒作业测量——要求被试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完成某项任务,并用工作绩效的变化作指标。

●影响因素:

人的主体状态;对象特点;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注意动摇:

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的现象。

3.注意分配

●含义:

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动中。

双作业操作进行研究——让被试同时完成两种作业,观察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

●影响因素:

活动的熟练程度;活动性质;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

4.注意转移

●含义:

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

●影响因素:

原来活动注意的紧张程度;需要注意转移的新任务的性质

5.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1 过滤器理论(单通道理论)

●布罗德本特在双耳分听的基础上提出,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有限,不可能对所有感觉刺激进行加工,需要一个过滤器选择较少的信息进入高级的分析阶段,其他信息被完全阻隔在外。

●过滤器工作方式为“全或无”。

2 衰减理论

●特瑞斯曼提出,过滤器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进行工作。

当信息经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不同。

有些刺激对人意义重大,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

(鸡尾酒效应)

3 后期选择理论

●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器之前已得到充分的分析,因此选择是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的。

●过滤器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选择标准是对人的重要性。

v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合称为知觉选择模型,认为过滤器位于觉察和识别之间,反应选择理论则认为过滤器位于识别和反应之间。

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1 认知资源理论

●卡内曼认为,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对刺激的加工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或加工越复杂,占用的资源就越多。

●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的占用资源,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

人对认知资源的分配是灵活的,可以根据情境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2 双加工理论

●谢夫林认为,认知加工有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两类:

✓自动化加工:

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参与,形成后较难改变。

✓意识控制的加工:

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意识控制的加工经过大量练习,可以转化为自动化加工。

第4章感觉

1.感觉概述

1.含义:

人脑对直接作用在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是完全自下而上的加工,是外部信息向人脑的最初输入。

2.作用

1 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

2 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 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基础。

3.种类

1 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有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

(运动觉、机体觉、平衡觉)

✓外部感觉:

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2 近刺激和远刺激——考夫卡

✓近刺激: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

(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

✓远刺激:

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

(如一定波长的光线)

4.感觉测量(大纲p16-17)

1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2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3 费希纳对数定律

4 斯蒂文斯幂定律

5.感觉现象(大纲p17)

1 感觉适应

2 感觉对比

3 联觉

4 感觉的相互作用

2.视觉

1.含义:

人眼对可见光的感觉,是人眼在光波的直接作用下产生的。

380~780nm的光波是视觉的适宜刺激。

2.生理基础

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1 折光机制——眼球:

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

●眼球壁

✓巩膜和角膜:

角膜有屈光作用,能保护眼睛和聚焦光线。

✓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

虹膜中间有瞳孔,可对光线摄入量进行调节。

✓视网膜和视神经内段:

视网膜是眼球的感光部分,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眼球内容物:

包括晶状体、房水和玻璃体,都是屈光介质。

2 换能机制——视网膜

●最外层是视杆和视锥细胞,中间是双极细胞,最内层是神经节细胞。

✓视杆细胞:

细长,呈棒状,分布在中央凹周围和视网膜边缘。

夜视器官,在昏暗的条件下起作用,感受物体的明暗。

✓视锥细胞:

短粗,呈锥状,分布在视网膜中网凹。

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照明条件下起作用,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视觉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光线作用于视觉感受器时,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释放的能量激发感受细胞发放神经冲动。

有换能作用的物质是视觉色素。

●普肯耶现象:

人眼对不同颜色的光感受不同。

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50nm波长的光(黄绿色)感受性最高。

但在暗视觉条件下,人眼对505nm波长的光(蓝绿色)感受性最高。

3 视觉传导机制

●视网膜双极细胞—视神经节细胞—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传到枕叶

●侧抑制:

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即一个感受器受到刺激的时候,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将对邻近部位的输入信号产生抑制性的影响。

✓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也取决于临近细胞的活动状态。

4 视觉中枢机制

●视觉感受野:

视网膜上一定的区域或范围。

当它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

视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3.视觉现象

1)色觉三种属性

1 色调:

对光源来说,取决于占优势的波长;对物体表面来说,取决于物体表面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选择性反射。

2 明度:

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取决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3 饱和度:

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2)色觉现象

1 颜色混合

●色光混合:

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同时作用于眼睛。

(加法过程)

●颜料混合:

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

(减法过程)

2 视觉对比——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

●明暗对比:

是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

●颜色对比:

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

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的补色方向变化。

3 马赫带

●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见一条更亮的光带,在暗区看见一条更暗的线条。

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实际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侧抑制解释——由于相邻细胞间存在侧抑制的现象,来自明暗交界处亮区一侧的抑制大于来自暗区一侧的抑制,因而使暗区的边界显得更暗;同样,来自暗明交界处暗区一侧的抑制小于亮区一侧的抑制,因而使亮区的边界显得更亮。

4 视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明适应:

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5min左右明适应完成。

●暗适应:

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最初7—10min暗适应是由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共同完成的,之后只有视杆细胞继续起作用。

整个暗适应持续30—40min。

5 视敏度:

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最小可见敏度:

视觉系统能够分辨最小物体的能力。

●游标视敏度:

要求被试能够分辨两条线段的相对移动。

●最小间隔敏度:

视觉系统区别物体间最小间隔的能力。

6 后像: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马上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正后像:

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

●负后像:

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

7 闪光融合: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连续的感觉。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刚刚能够引起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

8 色觉缺陷

●色弱:

对某种颜色感受性的降低。

●色盲:

分为全色盲和局部色盲。

✓全色盲:

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失去对颜色的感受性。

(没有椎体细胞)

✓局部色盲:

缺失了对某种颜色的感受性。

(红绿色盲)

9 视觉掩蔽:

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

4.视觉理论

1)三色说

1 托马斯·杨假定,视网膜上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

2 赫尔姆霍兹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不同感受器对不同光的敏感性不同。

3 难以解释红绿色盲。

按照该理论,红绿色盲患者应缺乏感红和感绿的椎体细胞。

由于黄色是由红和绿产生的,因此患者不可能具有黄色的色觉经验,但这与事实不符。

2)对立过程理论

Ø黑林认为,视网膜上存在三对视觉色素:

白—黑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v在视网膜水平上,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

而在视觉系统更高级的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拮抗过程。

3.听觉

1.含义:

人耳对声波的感觉,是人耳在声波的直接刺激下产生的。

16~20000Hz的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声波包括三种基本物理属性:

✓频率:

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频率决定音调高低。

✓振幅:

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

振幅决定音响。

✓波形:

声波最简单的性质是正弦波,得到的声音是纯音。

波形决定音色。

2.现象

1 音调

●有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

1000~4000Hz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音调是种心理量,它和声波的频率变化不是完全对应的。

●受声波频率、声音持续时间、声音强度、复合音的音调等影响。

2 音响

●是由声音强度或声压水平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

强度大,响度高。

●音响也和声音频率有关。

等响曲线表明:

不同频率的声音,音响不同。

3 声音的掩蔽: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

●类型:

纯音掩蔽;噪音对纯音的掩蔽;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影响因素:

声音频率、掩蔽音强度、掩蔽音与被掩蔽音的间隔时间

3.生理基础

1)耳的构造和功能

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

1 外耳:

耳廓和外耳道。

用来收集声音。

2 中耳:

鼓膜、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

Ø生理性传导:

当声音从外耳道传至鼓膜时,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的运动带动三块听小骨,把声音放大数倍后由卵圆窗传导内耳。

Ø空气传导:

鼓膜振动引起中耳室内的空气振动,由正圆窗传至内耳。

Ø骨传导:

声波从颅骨传至内耳。

3 内耳:

前庭器官和耳蜗。

Ø前庭器官:

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

Ø耳蜗:

是人的听觉器官,内部充满耳蜗液。

换能作用——声音经过镫骨的运动产生压力波,引起耳蜗液的振动,由此带动基底膜的运动,并使毛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

(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包含的毛细胞是听觉感受器)

2)传导和中枢机制

听神经—脑干的髓质—耳蜗神经核—下丘—内测膝状体—颞叶

4.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电话理论)

●罗·费尔德提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以相同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评价:

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然而人耳能接受超过1000Hz以上的声音。

2)共鸣理论(位置理论)

●赫尔姆霍兹认为基底膜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

声音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

●评价:

听觉的频率范围是16~20000Hz,高低频率之比为1000:

1,而基底膜长短纤维之比为10:

1,因此横纤维的长短和频率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3)行波理论

●冯·贝克西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

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打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并消失。

●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

●评价:

正确描述了500Hz以上的声音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