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3402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7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docx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

力学

一、力

1,重力:

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物体重心。

2,静摩擦力:

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

f=μN,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是动摩擦因数,N是正压力。

4,弹力:

F=kx(胡克定律),x为弹簧伸长量(m),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N/m)。

5,力的合成与分解:

①两个力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与F1、F2同向②两个力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与F1(F1较大)同向互成角度(0<θ<180o):

θ增大→F减少θ减小→F增大

θ=90o,F=F1

2

F22,F的方向:

tgφ=F2

F1

F=F

,θ=60o,F=2Fcos30o,F与F,F的夹角均为

30o,即φ=30o

1

2

1

1

2

θ=120o,F=F1=F2,F与F1,F2

的夹角均为

60o,即φ=60o

由以上讨论,合力既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大,也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小,它的大小依赖于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

合力范围:

(F1-F2)≤F≤(F1+F2)

求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的公式(F1与F2夹角为θ):

FF12F222F1F2cos

 

二、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位移

s

vt。

平均速度v

s

t

匀变速直线运动:

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s

vot

1at2

2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vt

vo

at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vt2

vo2

2as,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

4、平均速度vvt

vo

vt

s,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2

2

t

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

vs

vo2

vt2

,并且vs

vt

2

2

2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

△s=sn+1—sn=aT2=恒量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

iv1:

v2:

v3......:

vn=1:

2:

3......:

n

②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

s1:

s2:

s3:

⋯⋯:

sn=12:

22:

32⋯⋯:

n2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

SI:

SII:

SIII:

:

Sn=1:

3:

5:

(2n-1)

④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1-

t1:

t2:

t3:

......:

tn=1:

(21):

(32):

......:

(nn1)

自由落体运动

(1)位移公式:

h1gt2

2

(2)速度公式:

vtgt

 

(3)位移—速度关系式:

v22gh

竖直上抛运动

1.基本规律:

vtv0gt

hv0t

1

gt2

vt2

v02

2gh

2

2.特点(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2)v00,ag

(3)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tv0

g

(4)上升的最大高度Hv02

2g

三、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

F合=ma或a=F合/m

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定律

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

F、F′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各自作用在对方。

4,共点力的平衡

F合=0

二力平衡

5,超重:

N>G

失重:

N

N为支持力,G为物体所受重力,不管失重还是超重,物体所受重力不变。

四、曲线运动

1,平抛运动

分速度vx

v0,vy

gt

合速度v

v02

g2t2,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tan

gt

v0

分位移x

gt,y

1gt2

2

合位移s

x2

y2

v02t2

1g2t4

2

y

1gt2

gt

1

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tan

2

tan

x

v0t

2v0

2

 

-2-

2,斜抛运动(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

 

速度:

 

位移:

 

可得:

t

 

x

vcos

 

代入y可得:

yxtan

gx2

2cos2

2v

这就是斜抛物体的轨迹方程。

可以看出:

y=0时,

(1)x=0是抛出点位置。

(2)

v

2sin2

是水平方向的最大射程。

x

g

 

(3)飞行时间:

 

3,匀速圆周运动

线速度v

s

r,

t

角速度

v

a

t

r

r

周期T

2

r

2

v

向心加速度a

v2

2r

F,

r

m

向心力

F

m

v2

m

2

R

4

2

Rm

2f2R

R

mvm

2

4

T

 

小球达到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或轨道弹力)刚好等于零,小球重力提供全部向心力,则

Fm

v临界2

是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

v临界

gR。

mg0,v

临界

R

②小球达到最低点时,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F

mgmv2

,此时F

mgmv2

R

R

 

-3-

4,万有引力定律(G=6.67×10-11N?

m2/kg2)

(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Mm

mv2

m2r

m4

2r

m2f2r

ma

r2

r

T2

(2)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

GMm

mg

(GM

gR2,黄金代换式)

R2

(3)已知表面重力加速度

g,和地球半径R。

(GMm

mg,则M

gR2

)一般用于地球

R2

G

(4)已知环绕天体周期

T和轨道半径r。

(GMm

m42

r

,则M

4

2r3

r2

T2

GT2

(5)已知环绕天体的线速度

Mm

m

v2

v2r

v和轨道半径r。

(G

2

,则M

r

r

G

(6)已知环绕天体的角速度

ω和轨道半径r(GMm

m

2r,则M

2r3

r2

G

(7)已知环绕天体的线速度

v和周期T(v

2r,GMm

mv2

,联立得M

v3T)

T

r2

r

2G

(8)已知环绕天体的质量

m、周期T、轨道半径r。

中心天体的半径

R,求中心天体的密度ρ

解:

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

G

Mm

4

2

则M

42r3

r

2

m

2r

GT

2

——①

T

又M

V

4

R3——②

3

联立两式得:

3

r3

GT2R3

(9)GMm

ma,则a

GM

(卫星离地心越远,向心加速度越小)

r2

r2

(10)GMm

mv2

,则v

GM(卫星离地心越远,它运行的速度越小)

r2

r

r

(11)GMm

m

2r,则

GM(卫星离地心越远,它运行的角速度越小)

r2

r3

(12)GMm

m4

2r,则T

42r3

(卫星离地心越远,它运行的周期越大)

r2

T2

GM

(13)三种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

v1

GM

r

7.9km/s

第二宇宙速度:

v2

2GM

r

11.2km/s

-4-

第三宇宙速度:

v3

16.7km/s

5,机械能

功:

W=Fscos(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为力与位移的夹角)

功率:

P=W/t=Fvcos

(为力与速度的夹角)

机车启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vm

P额

f

Ek

1

mv

2

P2

1

2

2m

Pv

动能:

2

单位为焦耳,符号J

W总

1mvt2

1mv02

Ek2

Ek1

动能定理:

2

2

重力势能:

WG

mgh(h为物体与零势面之间的距离)

E

1kx2

弹性势能:

2

机械能守恒定律三种表达式:

(1)物体(或系统)初态的总机械能

E1等于末态的总机械能E2,即E1=E2

(2)物体(或系统)减少的势能

Ep减等于增加的动能

Ek增,即Ep减=

Ek增。

(3)若系统内只有

A、B两个物体,则A减少的机械能

EA减等于B增加的机械能

EB增,即

EA减=

EB增。

6,动量

动量:

pmv

2mEk

冲量:

I=Ft

 

动量定理:

Ftpp

 

动量守恒定律的几种表达式:

 

a,pp

 

b,m1v1m2v2m1v1'm2v2'

 

c,p1p2

 

d,p=0

-5-

 

7,机械振动

 

简谐振动回复力:

F=-kx

 

加速度:

a

F

kx

m

m

简谐振动的周期:

m

(m为振子的质量)

T2

k

单摆周期:

T2

l

50)

(摆角小于

g

8,机械波

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

v

f

1

f

TT

 

热学

阿伏伽德罗常数:

NA=6.02×10

23mol-1

10-10m,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为10-27kg

用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直径的数量级为

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关的宏观量与微观量的计算:

分子的质量:

MA

VA

m0

NA

NA

分子的体积:

VA

V0

NA

分子的大小:

球形体积模型直径

d

3

6V0

,立方体模型边长:

d

3

V0

物质所含的分子数:

N

nNA

MANA

VANA

VA

NA

MANA

m0

V0

m0

V0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容:

外界对物体做的功

W加上物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Q等于物体内能的变化量E。

表达式:

E=W+Q

热力学第二定律

内容:

热传导具有从高温向低温的方向性,没有外界的影响和帮助,不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进行。

或:

(1)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2)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热机做的功W和它从热源吸收的热量Q1的比值,叫热机的效率。

W

总小于1。

Q1

热力学第三定律:

不可能使温度达到绝对零度。

-6-

固体、气体和液体

理想气体三定律

玻马定律:

m一定,T不变,P1V1=P2V2。

或PV=恒量

查理定律:

m一定,V不变,

p1

p2

或Pt=Po(1+t/273)

T1

T2

盖·吕萨克定律:

m一定,T不变

V1

V2

V

或Vt=Vo(1+t/273)

T1

T2

恒量

T

p1V1

p2V2

理想气体状态方

T1

T2

程:

克拉伯龙方程:

pV

nRT(R=8.31J/mol

?

K,n为气体物质的量)

 

电磁学

电场

元电荷e=1.6×10-19C

库仑定律:

FkQ1Q2

(k=9.0×109Nm2/C2)

r2

F

电场强度:

E

(定义式)

q

E

kQ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r2

电场力:

F=qE

电势:

q

(ε为电势能)

电势差:

UAB

AB

WAB

q

电场力做的功:

W

qU

qEd

Q

电容:

C

CUS

4kd

决定式:

 

(定义式)

4kQ

E

电容中的电场强度:

S

 

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由

E=U/d,C=Q/U和得出)

带点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①粒子穿越电场的加速度:

F

qE

qU

a

m

md

m

②粒子穿越电场的运动时间:

t

L

v0

③粒子离开电场的侧移距离:

y

1at2

1qEL2

qUL2

2

2mv02

2mdv02

 

-7-

④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偏角θ:

tan

vy

qUL

v0

mdv02

恒定电流

电流强度:

Q

U

neSv

I

R

t

电阻:

R

U

l

Ω?

m)

(ρ为导体的电阻率,单位

IS

 

(1)串联电路

①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

I1=I2==In

②分压原理:

U1

U2

Un

R1

R2

Rn

③电路的总电阻:

R=R1+R2++Rn

④电路总电压:

U=U1+U2++Un

(2)并联电流

①各支路电压相等:

U=U1=U2==Un

②分流原理:

I1R1=I2R2==InRn

③电路的总电阻:

1

1

1

1

I=I1+I2++In

RR1

R2

④电路中的总电流:

Rn

焦耳定律

W

Q

Pt

I2Rt

U2

t

R

P

P热

I2R

UI

U2

R

无论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即:

P总

P1

P2

Pn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路端电压与外电阻R的关系:

U

ER

E

(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

IR

r

Rr

1

R

(2)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U=E-Ir(普适式)电源的总功率(电源消耗的功率)P总=IE

电源的输出功率(外电路消耗的功率)P输=IU

电源内部损耗的功率:

P损=I2r

由能量守恒有:

IE=IU+I2r

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时:

P输IUI2R

E2R

E2

Rr2

Rr2

4r

R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外电阻等于电源内部电阻

(R=r)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其最大输出功率为

E2

Pmax

4r

 

电源的效率:

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源功率之比,即

 

-8-

P出

IU

U

100%

P

100%

100%

IE

E

对纯电阻电路,电源的效率为

I2R

100%

R

1

2R

100%

100%

I

r

Rr

r

1

R

 

由上式看出:

外电阻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

磁场

定义式:

B=F/IL,为矢量

安培力F=BIL(磁场与电流垂直),F=0(磁场与电流平行),F=BILsinθ(磁场与电流成θ角)两电流不平行时,有转动到相互平行且电流方向相同的趋势。

磁通量:

Φ=BSsinθ(θ为磁场与平面之间的夹角)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洛伦兹力的大小:

F=qvB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基本公式

①向心力:

qvB

mv2

R

②粒子圆周运动的半径

R

mv

qB

③周期、频率和角速度公式:

T

2R

2m,f

1

qB

2

2f

qB。

v

qB

T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