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3917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docx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子解种子的结构,及不同种类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了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划分依据。

本课还安排有一个学生实验,一个观察与思考,二组讨论。

教学重点:

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

教学难点:

一、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

二、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生物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初一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凡事都想知道个为什么,因此,讲课前安排恰到好

处的提问,不仅能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与积极性。

本课内容较多,学生年龄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和加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

4.识别校园或本地公园内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能力培养:

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三、情感教育:

1.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2.通过认识本地常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

关系。

3.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法设计:

启发式引导、交互式交流、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一、教师活动:

1.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初一学生对本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具备的能力及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2.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释的碘液。

3.制作CAI课件。

二、学生活动:

1.准备红色、黄色、绿色、黑色水彩笔各一支。

2.采集五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其中必须要有松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展示五张图片(海带、苔藓、桫椤、油菜、南瓜)哪些植物能结种子?

板书:

第二节种子植物

提问:

这些植物的种子结构是相同的吗?

通过下面的观察实验,你会找到答案。

提示:

在动手观察之前先阅读P83—P84实验内容。

提醒注意:

观察种子结构的基本步骤是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

板书:

菜豆种子的结构

强调:

菜豆种子的子叶是2片,且肥厚,储存营养物质。

板书:

玉米种子的结构

强调:

玉米的子叶只有l片,瘦小,不储存营养物质

小结:

种子的大小、形状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结构是基本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

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它是幼小的生命休,是种子结构的最重要部分。

提问:

你想知道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植物分布更广,种类更多的原因吗?

小结:

低温、干燥条件下种子的寿命可以延长。

过渡:

种子植物的种类的确非常的繁多,你能说出下列种子植物中哪些种子有果皮,哪些没有吗?

小结:

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被分为二大类

板书:

1.裸子植物

2.被子植物

演示:

一组图片(如银杏、冷杉、塔柏、马尾松、罗汉松、法国梧桐、女贞、夹竹桃、茶花、石榴等),以校园或本地公园植物为主。

播放录像:

蒲公英、鬼针草、杨、柳、竿彬等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小结: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果实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所以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总结:

放CAI课件(内容:

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及两种种子结构的比较)

反馈:

出示抢答题

学生通过识图自己总结山种子植物的概念。

(启动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请两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前展示自己收集的五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并介绍它们的名称。

(角色互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获取新信息。

(启发思考,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学生统一将胚芽涂成黑色、胚轴涂成黄色、胚根涂成绿色、子叶涂成红色。

(通过实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请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给予评价,并评价自己的实验效果。

最后得出菜豆种子的结构。

(通过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步骤同上(学生在玉米种子上涂色、展示“作品”、评价、总结)(再一次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分组讨论:

P841、2、3、4题,并将

答案填在书上,(在教师指导下,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阅读P84第一段。

(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判别实物(小麦、蚕豆)。

比较它们的寿命,谁长谁短?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同学收集的花生、豆角、松子、白果、苹果、橙等实物

学生答:

(略)

请十位同学快速判断哪些是裸子植物、哪些是被子植物?

(考查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看录像,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来充当老师,对学生提问,学生回答:

(略)(角色互换,逐步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请一学生对剩余内容进行总结。

(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

学生抢答:

(略)(通过抢答的形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板书提纲

一、种子植物:

1.菜豆种子的结构:

2.玉米种子的结构:

种皮果皮和种皮

胚芽胚芽

胚轴胚轴

胚根胚根

子叶(2片)子叶(1片)

胚乳

二、种子植物的分类:

1.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没有果皮保护。

2.被子植物:

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在果实中。

3.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种类更多。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说出昆虫的生殖方式及特点,举例说出昆虫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情感目标

关注生物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会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释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变态发育的概念;

2.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区别。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蜜蜂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视频资料;

2.昆虫变态发育的标本。

学生准备:

课前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化蝶一段,想想屏幕上出示的问题。

1.美丽的蝴蝶从哪儿来?

2.为什么冬季几乎见不到苍蝇、蚊子?

教学思路

昆虫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类群之一,很容易举出身边的例子。

让学生准确地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非易事,如何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这里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由“梁祝化蝶”的传说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探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经过小组交流后,能初步了解,利用视频资料进一步启发,点拨学生自主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然后深入到家蚕的探究中来。

在处理家蚕与人类的关系这一教学环节时,开启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展开生生交流、师生交流非常重要,以此拓宽全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在生活中收集资料,形成发散式学习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通过比较家蚕与蝗虫的发育过程,得出变态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之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借助分析自然界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将生物学知识运用其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实录

主讲教师:

李颖

学校:

本溪市十二中学

班级:

八年六班

时间:

2005年3月

课间欣赏: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师:

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叫什么名字?

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1:

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生2:

故事说的是梁祝死后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比翼双飞。

乐曲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忠贞。

师:

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梁祝化蝶”,比翼双飞,是人们对纯洁爱情的憧憬,但科学地讲美丽的蝴蝶究竟是谁变来的呢?

生:

以小组为单位议一议(多数学生说法有道理,教师巡视指导)

师:

大家讨论的很热烈,绝大多数的同学观点一致,请大家发表一下看法。

生1:

是“毛毛虫”变来的。

生2:

是像“茧蛹”一样的东西变来的。

师:

你们的说法都有道理。

可“毛毛虫”、“茧蛹”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它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呢?

咱们一起看一段视频资料──蜜蜂的生殖和发育。

全体学生观看视频。

师:

你们观看时的眼神告诉我,小蜜蜂的精彩演出深深打动了你们。

(生笑)老师放这段视频资料有什么目的呢?

生1:

蝴蝶的生殖、发育过程与蜜蜂很相似。

(很多学生想到了)

生2:

目的是让我们触类旁通呗!

师:

你们真是心有灵犀啊!

那么你们从视频资料里学到了什么?

生1:

我知道了一群蜜蜂里有三种蜂:

蜂王、工蜂、雄蜂。

蜂王负责产卵繁殖后代,雄蜂就是和蜂王交配,然后就死去。

工蜂承担了多种多样的工作,像采集花粉、酿造花蜜、喂养蜂王和幼蜂、建造蜂巢、保卫蜂巢……

生2:

原来蜂王把卵产在大、中、小三种不同的蜂巢中,大蜂巢里的幼虫吃蜂王浆长大发育成蜂王,中号蜂房里的幼虫变成雄峰,小蜂房里的幼虫发育成工蜂。

我才知道蜜蜂发育过程有一段时期像茧蛹一样。

师:

其实,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昆虫的生殖发育与蝴蝶、蜜蜂很相似。

像家蚕、苍蝇、蚊子、菜粉蝶……在这些昆虫中,家蚕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实惠。

你能把自己了解的有关家蚕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吗?

生1:

蚕蛹可以吃。

生2:

蚕──就是那个“青虫子”也可以吃。

蛾子也能烧着吃。

产的籽也能吃……

师:

别只想吃,换个角度想一想。

(生笑)

生1:

蚕茧可以抽丝,我在杂志上看到这种丝柔中有钢,像钢丝一样结实,用这种丝可以织成丝绸,中国的丝绸特别著名,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也很值钱。

生2:

我接着说,那时候出口丝绸专门有一条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从甘肃的渭水开始,经过河西走廊,到新疆,然后出国。

要经过沙漠,极其艰险。

生3:

真丝做的衣服吸水性特好,夏天穿用丝绸做的衣服既舒服又凉快。

师:

你们懂得真不少,令我刮目相看。

家蚕为我们提供了吃的、穿的,同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悠悠文明史。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家蚕生活状态的珍贵图片,请同学们阅读图片,找出家蚕在各个阶段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小组交流一下,然后,选代表向大家汇报结果。

生:

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合作完成。

师:

试着描述一下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可以吗?

生1:

绿色,身体柔软。

生2:

以桑叶为食,会吐丝结茧。

生长过程有蜕皮现象。

师:

谁能试着描述一下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呢?

生1:

体表有鳞粉,长了三对足、两对翅。

生2:

不吃不喝,雌雄交尾后,雄蛾死去,雌蛾产卵后也死去。

师:

请同桌接着描述一下蚕蛹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好吗?

生:

体表呈黑褐色,比较硬。

不吃不喝不动,最后变成蛾。

师:

现在试着将表格填上。

(在问答的同时纠正错误,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师:

提起家蚕,自然会想到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谁能有感情的给大家朗读一下?

(教师借助课件出示全诗)

生: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小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师:

真是声情并茂!

其中的名句同学们一定是了如指掌……

生:

全体学生情不自禁地一齐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师:

现在你们已经明确了家蚕的发育过程,那就请同学们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诗句中有没有不够准确的地方。

生1:

“丝方尽”的意思是吐完丝了,但它并没有死,而是变成了蛹,所以“到死”这两个字不准确。

生2:

我觉得把这两个字改为“化蛹”就准确了。

师:

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

同意。

师:

看来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有限,也影响了诗人的创作。

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发展对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有多么重要!

师:

现在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昆虫与家蚕的发育方式相似?

生:

蜜蜂、蝴蝶、苍蝇、蚊子、菜粉蝶……

师:

提到苍蝇、蚊子,你们是否想过──为什么夏天蚊子多?

天冷的时候蚊子就少了呢

生1:

夏天暖和。

生2:

夏天雨水多又暖和,适合它们生活。

生3:

天冷的时候,它们就变成蛹、变成卵钻进土壤里了。

师:

你们说的很有道理。

懂得了变态发育的昆虫以不同的形态和生活方式来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那自然知道怎样控制蚊、蝇的数量啊!

生1:

不给它们温暖、湿润的环境。

生2:

等它们变成卵或蛹的时候不会飞,乘机把它们收拾了…

师: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家蚕的发育过程,在它从卵→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过程中,比较它的幼虫和成虫,不难发现,二者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差异吗?

生:

当然有很大差异。

师:

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此处学生们会因变态二字而发笑)

师:

谁来复述一下什么是变态发育?

生: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师:

谁再来说说昆虫变态发育的过程?

生:

它是由卵→幼虫→蛹→成虫的过程。

师:

大家听说过蝗虫吧,它的俗名叫什么?

生:

叫“蚂蚱”。

师:

就是它。

你们夏天在草丛中抓过的蚂蚱。

那它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吗?

请同学们观图并阅读教材第10页最后一段。

生:

学生阅读时,教师准备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变态发育的昆虫标本。

师:

谁来说说蝗虫的发育特点?

生:

蝗虫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小,生殖器官发育不成熟,刚长出翅芽,不会飞,只会跳,叫跳蝻。

师:

我们把这样的幼虫叫什么?

生:

叫“若虫”。

师:

若虫怎样变成成虫的?

生:

若虫经过5次蜕皮,身体逐渐长大,不经过“蛹”期,就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

师:

你们回答得非常全面。

除此以外,还有哪些昆虫的发育与蝗虫相似呢?

生:

蟋蟀、螳螂、蝼蛄……

师:

刚才的同学提到了蜕皮现象,你们见过这种现象吗?

生:

见过。

(学生们齐说)

师:

它们为什么要蜕皮呢?

生:

因为昆虫的身体要长大,外面的皮不长,憋得难受,就得蜕皮。

生:

我觉得是由于昆虫的骨骼长在身体外面,外骨骼不会长大,但身体需要不断长大,为了生存,昆虫天生就会蜕皮,是一种本能行为。

师:

你们说的很精彩,也很有专业水平,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生物学家。

师:

听说过“蝗灾”吗?

生1:

当然,就是黄色录象、黄色书刊呗。

(同学们会因他的直白而发笑)

生2:

他理解错了,咱们今天说的蝗灾指的是──蝗虫太多,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害。

师:

都不错,只不过我们今天想讨论的是蝗虫带给我们的危害。

有经验的老农民常说“久旱而蝗”。

(将这四个字板书)请你们分组讨论一下其中的道理。

生1:

我理解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旱的时间长了,就发生蝗灾,对吗?

师:

师生共同给予肯定。

生2:

那肯定是蝗虫的生活过程不喜欢水,而喜欢干旱的条件。

师:

你们的分析能力提高很快。

蝗虫的确是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它把卵产在干燥坚实的土壤中,这样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好处。

有一种叫“稻蝗”的蝗虫,专吃禾本科的粮食作物,发生蝗灾时,一天就可以吃光大片农田,非常厉害。

生:

所以我们应该消灭蝗虫,对吗?

师:

有道理,但不是消灭,而是减少、控制它们的数量。

生:

我认为有些昆虫应该增加、控制它们的数量,像蜜蜂、家蚕等。

师:

你说的很棒,已经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了。

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其他问题。

师:

有关蝗虫的话题今天就讨论到这里。

回头想一想,蝗虫的发育过程形态变化大吗?

生:

变化不明显,只是身体由小变大。

师:

可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

与蝗虫相比,家蚕的发育应该叫……(此处留给学生发挥)

生:

一齐说出“完全变态”。

师:

谁来重复一下什么叫不完全变态?

生:

昆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

师:

不完全变态经过几个阶段?

生:

经过卵→若虫→成虫。

师:

哪些昆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

生:

蟋蟀、螳螂、蝼蛄……

师:

同学们明确了昆虫的两种发育方式,它们是从什么开始的呢?

生:

它们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师:

从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哪一种?

生:

属于有性生殖。

师:

这种生殖方式有什么特点呢?

生:

特点是产生精子和卵细胞,它们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生1:

我提个问题,家蚕分雌雄吗?

师:

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生2:

当然分雌雄。

你见过茧蛹吗?

大个的是雌的,小的是雄的,小的好吃。

(同学们大笑)等到变成蚕蛾时,雌性的就会产卵。

师:

他的回答你满意吗?

生1:

挺满意。

我还想问,雌虫产的卵怎么变成受精卵的?

生2:

你看看教材第9页图3,雌雄蚕蛾交尾后,卵就受精了。

生1:

谢谢!

我懂了。

师:

刚才两位同学的问答实在是精彩。

问得尖锐,答得生动,衷心希望你们发扬光大这种学习精神。

现在老师就把昆虫变态发育的标本分组发给你们,请你们分辨哪个是完全变态?

哪个是不完全变态?

注意不要打开标本盒!

生:

分组传看变态发育的标本。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明确了昆虫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物。

认识到昆虫的变态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并且清楚了两种方式的具体发育过程。

同时我们获得了大量与昆虫有关的知识,对几种著名昆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现在谁还有与昆虫有关的问题吗?

生:

听说现在有人专门养殖蝗虫?

是真的吗?

师:

确有其事。

我们国家在大连建立了养殖基地,在山东曲阜建立了分支机构。

生问:

怎么还养害虫呢?

生答:

吃呗!

听说炸蝗虫特好吃。

广州人就爱吃,外国人也吃。

师:

我也听说炸蝗虫很好吃。

而且还挺有营养,是纯粹的绿色食品。

养殖基地的蝗虫都被扣在大棚里,绝不会随便散放在大自然,绝不会危害农作物的!

生:

我妈妈在也门工作了两年,听她说也门蚊子特别多,品种也特丰富,有时候遇到休息日,她们一大群从中国去的医生会组织起来,一起到外边玩。

有花草的地方,蚊子就更多。

有一回出去玩,一个山东去的男医生被蚊子给咬了,不一会就肿了,回到住处就开始发高烧,几乎不醒人事,好像是感染的疟疾,折腾了三四天总算好起来了。

把他们吓坏了。

生:

被蚊子咬了就得疟疾吗?

师:

让人得疟疾病的是一种叫疟原虫的寄生虫。

它生活的时候有两个寄主:

人和按蚊,如果蚊子感染了疟原虫后再去叮人,就会将疟原虫传给人体,使人得疟疾病。

疟原虫在红细胞和肝细胞内发育,大量破坏红细胞,对人体危害很严重,甚至可以造成死亡。

生:

太可怕了!

那怎么消灭蚊子呀?

师:

你们有办法吗?

生1:

我知道蚊子把卵产在水里,幼虫必须生活在水里,而且是淤积很久的脏水,如果我们彻底清除我们周围淤积的死水,不给它们幼虫留下生活的环境,就可以消灭蚊子了。

生2:

不是消灭,别忘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我们少留点就行了。

师:

你们说的不错。

看来你们考虑问题越来越全面了。

生:

老师,课后习题里有一组蝉蜕的图片,这个蝉与前面讲的家蚕一样吗?

师:

有人知道吗?

生:

不一样。

这个蝉就是咱们说的“知了”,一到夏天的时候,晚上总在树上叫个不停。

生;原来是它呀!

师:

那你们会解释蝉蜕现象吗?

生:

与蝗虫一样,蝉的外骨骼限制了它的生长,所以只有把它蜕掉,是自身生存必备的本领。

师:

有一种蜂身体很小,不到1毫米,叫赤眼蜂。

请大家看教材第12页,看看它是怎样成为杀虫能手的?

生:

它不是将害虫吃掉,而是将自己的卵产在害虫的卵内,用这些害虫卵中的营养物质作为自己的营养,使害虫卵得不到营养而不能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师:

这种灭虫方式有什么好处呢?

生1:

可以减少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

生2:

经济而省钱。

师:

本节课我们详细了解了几种著名的昆虫,当然,也可以依据自己以往的知识积累,写一篇小短文,要求融入我们今天掌握的有关昆虫生殖和发育的知识,既有科学性,也不能少了趣味性。

师:

用大屏幕出示短文提示:

1.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2.蝗虫的卵和蚊的卵进行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3.分析为什么在低洼多水的地方容易流行疟疾。

4.分析为什么大旱之年易闹蝗灾。

生:

独自完成小短文,教师回收昆虫标本盒。

师:

哪位同学读一下自己的短文,让大家与你分享。

生1:

怎样灭蚊

每年一到夏季,蚊子就大量繁殖。

白天还好,一到晚上,我们睡觉的时候,经常被它们叮醒,让我们睡不好觉。

真是讨厌极了。

怎样消灭我们生活环境中的蚊子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懂得了要消灭蚊子,科学有效的办法是消除适于它们生活的环境,比如房前屋后淤积的脏水,甚至,在我们住房内有淤积的脏水,也会给它创造生存的环境。

所以,我们不仅要清除楼前楼后的脏水,也要把家里容易积水的地方清理干净,让它们没有地方产卵,他们的数量就会减少,我们就会少被它们骚扰。

生2:

“久旱而蝗”的原因

蝗虫的俗名叫蚂蚱,品种挺多。

它们是一类对农作物危害严重的昆虫。

有经验的老农民常说:

久旱而蝗。

为什么发生严重旱灾时,要伴随严重的蝗灾呢?

因为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条件的小动物。

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的生长发育和产卵繁殖都有许多益处。

而且雌蝗虫喜欢把卵产在干燥而坚实的土壤里。

既然蝗虫有这样的生活嗜好,势必要出现久旱而蝗的结果。

农民们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发现蝗灾的时候,及时喷洒农药,将干旱土壤中的虫卵杀死,以避免发生蝗灾,我相信一定会减少损失的。

师:

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充分展示了二人的聪明才智,现在继续举手准备发言的同学一定还有各种各样的锦囊妙计,但时间有限,课上我们就展示到这里,请每组最后的同学把你们的短文收上来,老师回去拜读,发现精彩的地方,我下节课向你们汇报。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2.难点

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本节以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反映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从宋朝诗人赵师秀的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咏诗时的心情,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

可以通过图片、标本或录像片来展示蛙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在学生观看录像片的过程中,应使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1.从提高体外受精率,适于蛙个体发育的角度,来认识蛙生殖和发育的环境特点,蛙的繁殖行为──如鸣叫、雌雄蛙抱对对种群繁衍的意义。

2.通过观察,能够描述蛙卵受精的方式和环境条件,蝌蚪与幼蛙在形态结构上的特点,分析蝌蚪的形态结构特点对适合于水中生活的意义,从而理解蛙的生殖发育为什么离不开水?

为什么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3.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和脊椎动物演变过程,来正确理解两栖动物的概念。

有关两栖动物的生殖与环境的关系,可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调查活动等来获得结论。

也可以让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如蛙种群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从而使学生培养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