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3968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docx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

初三古诗词赏析复习

一、对诗歌的语言赏析。

1、从品味关键词语的含义及作用入手。

结合全诗分析其语境含义。

2、体会诗歌的遣词。

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生动性等分析炼字的妙处,可用换词比较表达效果差异。

3、体味诗歌语言的意象与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去赏析。

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

(一)抓关键词,结合意境去理解。

(二)把握诗歌意象分析。

1、描述性意象。

诗中没有寄托,没有想象,只有冷静的客观描述,它既是实境,也是诗人的心境。

如:

2、抒情性意象。

用托物、拟物、比兴等将抽象情感具体化、生动化。

3、象征性意象。

(1)动物类

“鸿雁”抒写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思;“杜鹃”(子规)写哀怨、思归;“羊牛”表思乡之情。

(2)植物类

柳:

“留”的谐音,有伤感离别的意味。

如:

梅:

“性耐寒”,借以表达孤高、不屑流俗的品格。

如:

菊:

“傲霜之花”,品格高洁、坚贞,有隐逸之意。

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

野草:

顽强的生命力。

如:

(3)自然现象类

“明月”,思乡之愁;“流水”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或愁绪绵长;“黄昏”“落日”,思乡怀人,感伤、孤寂;“浮云”,游子。

如:

(4)时令类

“西风”意味凄凉;“重阳、中秋”象征思念亲人。

如:

(5)特定地点类

“长亭”是送别;“南山”是隐居。

如:

(6)其它

“吴钩”代表勇武豪迈;“号角”指战争。

如:

三、体会诗歌情感

(一)知人论诗,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二)把握诗歌题材去品味。

1、边塞诗

(1)忧国忧民,怀古伤今。

如: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兴,

(2)离情别恨。

如:

范仲淹《渔家傲》:

(3)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

如: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4)描写边塞生活的艰苦。

如: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送别诗

(1)抒写对友人、亲人的依恋性。

如:

(2)以乐观豁达的胸襟劝慰友人。

如: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表对友人或亲人的牵挂。

如:

3、山水田园诗

(1)对山水田园的热爱。

如:

(2)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如:

陶渊明《归园田居》:

(3)同情农民的疾苦。

如:

白居易《观刈麦》

4、托物言志

(1)抒写自己的雄心壮志。

如:

曹操《观沧海》:

(2)抒写怀才不遇的苦闷。

如:

四、艺术手法赏析。

1、从抒情方式入手。

(1)直抒胸臆。

(2)托物言志,象征。

(3)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事。

2、从表现手法入手。

(1)以小见大

(2)衬托(烘托)

(3)渲染

(4)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5)以动写静

(6)虚实结合

3、从修辞品析

(1)比喻、拟人:

具体形象地表现了。

(2)夸张:

突出食物。

的特征

(3)对比:

给人。

鲜明印象

(4)对偶:

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5)引用:

引经据典,曲折地表情达意。

自贡古诗词中考试题

07年中考古诗词

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6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解释下面词句(2分)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争暖树: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4分)

3、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了春天湖面的特点。

()

B诗的三四句写出了春天充满活力的动态,美好的意境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

()

C诗的第五句写盛开的春花使赏花人看花看得走迷了路德有趣景象。

()

D这首诗的语言清丽中透出豪放,平易里蕴含着雄壮,充分体现出白居易诗歌的语言风格。

()

07年五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词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酒:

举起酒杯。

把,举,拿着。

B何似:

何如,怎么比得上。

C恨:

仇恨。

D婵娟:

形容月色明媚,这里指代明月。

2、“何事长向别时圆?

”一句的意思是:

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4分)

A词前小序,叙词人作词原因,领起一篇。

()

B词的上片,写词人月下欢饮时的联想和想象。

()

C词的下片,写词人月下“无眠”的情状及对人生的沉思、探索。

()

D这首词情调感伤,使人感到难堪的压抑,虽然词人的豁达胸襟仍隐隐可见。

()

08年中考古诗词

阅读《行路难》,回答问题:

(8分)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文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珍馐:

精美的菜肴。

馐,现在写作“馐”。

B直:

价值,现在写作“值”。

C茫然:

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

D今安在:

今天会在哪里安宿呢?

2、诗中“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意思:

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4分)

A诗前四句欲扬先抑,极言宴席的华美,又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

()

B接着从“茫然”引出行路难,用四个意向揭示人生遭遇的变化莫测,生动表现出诗人心情的变化。

C“行路难!

行路难!

”这感情突发的惊叹,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惊讶与不安。

()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盼望游遍祖国的高山大川和在现实中遭遇艰难的矛盾心理。

()

08年五期末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8分)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文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怜:

爱。

B深树鸣:

在大树茂密的枝叶间鸣叫。

C雨疏风骤:

雨点疏落,风势猛烈。

D残酒:

昨夜没有饮完的酒。

2、“应是绿肥红瘦”:

一句的意思:

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4分)

A《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微滁州西涧的景色。

()

B《滁州西涧》在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中,鲜明地流露出作者的心迹,这是本诗的高妙之处。

()

C《如梦令》中“知否?

知否?

”的两字叠句把女主人的活泼多情表现了出来。

()

D《如梦令》中“绿肥红瘦”运用借代和拟人的手法,创作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雨后花叶的神采。

()

09年中考古诗词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8分)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闻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对《虞美人》词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时了:

何时才完了,何时才到尽头?

B东风:

东方吹来的风。

C朱颜:

红润美好的容颜。

D问君:

实际是问自己,君指自己。

2、“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句的意思是:

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4分)

A《凉州词》一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

B“葡萄美酒夜光杯”这句诗以奇丽的彩笔描绘出宫廷宴饮时豪华的场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

C《虞美人》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画词人悲恨相继的心理活动。

D《虞美人》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写春水的奔放倾泻,使全词在语气上前后呼应,流走自如。

09年五期末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8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文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涕泪:

眼泪。

涕,在这里指眼泪。

B漫卷诗书:

随意把书卷起来

C残酒:

昨夜残留的醉意。

D卷帘人:

卷起窗帘的人,指作者自己。

2、“昨夜雨疏风骤”一句的意思:

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4分)

A《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颔联和颈联写全家人欣喜若狂、准备怀乡的情景,诗人感情真白流露,毫无修饰和矫情。

()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中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到,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

C“如梦令”是词题,这首词写闺中女主人憧憬着美好生活,敏感多情,故而借酒消愁。

()D“绿肥红瘦”创造性地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雨后花叶的神采,表现了女主人不同凡响的文雅情深。

()

五册古诗:

41.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大漠孤烟直,。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2.泊秦淮(杜牡)

,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

43.无题(李商隐)

相间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4.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西阳西下几时回?

,。

小园香径独徘徊。

45.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

4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即从巴峡穿巫峡,。

47.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春潮带雨晚来急,。

48.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有约不来过夜半,。

49.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

5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诗词默写、词语意思、句子含义、内容理解。

(一)《使至塞上》作者朝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边:

属国:

征蓬:

胡天:

长河:

孤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泊秦淮》作者朝代

,。

,。

烟笼寒水月笼沙:

(三)《无题》作者朝代

,。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百花残:

暁镜:

但愁:

云鬓改:

殷勤:

探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四)《浣溪沙》作者朝代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

《水调歌头》作者朝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把酒:

归去:

何似:

婵娟: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朝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

白日放歌须纵酒,。

即从巴峡穿巫峡,。

涕泪:

却看:

何在:

漫卷诗书: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滁州西涧》作者朝代

独怜幽草涧边生②,上有黄鹂深树鸣。

,。

幽草:

深树鸣:

自横:

《约客》作者朝代

,。

,。

黄梅时节家家雨:

闲敲棋子落灯花:

《如梦令》作者朝代

,。

试问卷帘人,却道诲棠依旧。

知否?

知否?

雨疏风骤:

残酒:

应是绿肥红瘦:

《菩萨蛮》作者朝代

郁孤台下清江水,。

,。

, 。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行人: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五册古诗词练习检测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解词:

问边;征蓬;

胡天;孤烟。

2、判断。

首联写奉使出征,独当重任,到边疆去察看,过居延属国。

()

颔联描写边塞情势,诗人已到了边关前沿。

()

颈联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是千古壮观名句。

()

尾联写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都护还在燕然游玩,非常气愤。

()

一、阅读下面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

首尾两联叙事。

颔联:

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

“归雁”是北归的雁,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

表达内心的寂寞伤感(被排挤出朝庭的伤感和怨愤)。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颈联所表现的美景)

颈联写景: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壮阔而单调。

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1对《使至塞上》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问边:

到边疆去察看。

B、征蓬:

飘飞的蓬草,比喻漂泊的旅人

C、属国:

指没有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D、孤烟:

远处独起的炊烟。

2《使至塞上》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的意思是:

3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

B、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

C、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

D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冬天出塞的。

()

4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使至塞上》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难历程,通过描绘塞外奇特、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抑郁孤寂之情。

()

B《使至塞上》的一、二和七、八句叙事,三、四、五、六句写景。

无论叙事还是写景,都准确而含蓄地反映了诗人当时激愤而抑郁的心情。

()

C“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长”一“直”一“圆”,似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上下联中,长配大,圆配直,对仗工整而巧妙。

《红楼梦》里香菱说:

“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由此看来,这诗也写得不好。

()

E王维早年的边塞诗写得粗犷豪放,和他晚年清丽飘逸的山水田园诗迥然不同,《使至塞上》就是山水田园诗中的力作。

()

5、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水;诗人自己。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       、       等修辞手法。

7、试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表达作用。

                                                                                         

二、阅读下面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泊秦淮(杜牡)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②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

两用“笼”字说出夜色之迷茫。

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3.仔细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说说两个“笼”好在什么地方。

4、对本诗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

A泊秦淮的“泊”有停船、停泊之意,说明诗人旅行休息到了泊地

B“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笼”有笼罩的意思,说明秦淮河上轻烟笼罩、薄霭飘荡

C“商女不知亡国恨”中“商女”是指做生意的女人或商人的家属

D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有还、仍然意思。

诗人在此透露出国家命运不详的消息。

5、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烟笼寒水月笼沙,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副及其淡雅的水边月夜景色图。

B夜泊秦淮近酒家,一个“近”字就牵出后面的“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触动诗人的情怀。

C隔江犹唱《后庭花》,“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D全诗由写景到讽喻,直截了当地批判官僚贵族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表达诗人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西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解释词语。

商女:

香径:

2、“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是:

3、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轻轻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水细沙。

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设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隔江”承上一句“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在歌声女色之中,终于被俘亡国。

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

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

D这是晏殊脍炙人口的小令,语言字字珠玑,圆润有声,坦诚明丽,意蕴深广,能给人以哲理性启迪。

全词通篇抒情,但字字皆景。

()

无题(李商隐)

想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解词百花残;晓镜;但愁;

云鬓改;无多路。

2、释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首联以景渲染,烘托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

()

颔联运用双关,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

颈联写女子担心容颜变老,又担心男人在外夜读时会为寒气所侵,有各自珍重之意。

()

尾联表达出不为离苦所愁的喜悦心情,因为他们相隔不远。

()

三、阅读下面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无题(李商隐)

相间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对《无题》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百花残:

百花凋零B、晓镜:

早晨照镜子

C、但愁:

可是担心D、云鬓改:

青春容颜逐渐消失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的意思是:

3、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东风无力百花残”,是以景渲染、烘托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景语即情语。

()

B“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运用双关,曲折丰富地表达两个有情人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而巧妙。

()

C《无题》这首诗大约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

()

D曲折深婉,构思精巧,感情沉郁,是本诗的特色。

()

E“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

4、对《无题》(李商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

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