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4035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40 大小:98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0页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0页
亲,该文档总共1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1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x

城西环线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蚌埠市五河县城西环线公路工程

 

中煤三建三十三工程处五河县城西环线项目部

二零一二年五月

 

1、地形地貌-10-

2、水文地质条件-10-

3、工程不良地质-10-

4、地质情况-10-

1、编制依据-12-

3、施工总体流程………………………………………………………………………………..-15-

2、路面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29-

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94-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97-

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97-

4、安全消防保证措施………………………………………………………….……………..-101-

5、安全保卫措施………………………………………………….…………………………..-102-

2、文明施工管理网络………………………………………………………………………….-102-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一、工程概况

蚌埠市五河县城西环城公路工程是一级干线公路。

西环城公路北起省道304与沱湖镇中心大道交汇处,工程起点桩号为K0+000,向南跨越怀洪新河后在龙湖职中东侧经过,穿越龙潭湖农场后于头铺花园村东北侧与省道306(蚌五公路)工程终点桩号为K6+020.654,全长6.02km。

工程范围内桥梁共有3座,其中特大桥1座(怀洪新河大桥),小桥2座,另需新建箱涵及管涵共15座。

全线道路两侧铺设雨水管道,道路路基宽度60m。

另包含照明工程、绿化工程、交通设施及其他工程。

城西环城公路设计标准横断面

工程终点

工程起点

城西环城公路工程地理位置

1、道路工程

道路全长6.02公里,标准横断面为:

路基宽60m=8.5m(绿化带)+1.5m(人行道)+5m(慢车道)+1.5m(边分隔带)+11.5m(行车道)+4m(中央分隔带)+11.5m(行车道)+1.5m(边分隔带)+5m(慢车道)+1.5m(人行道)+8.5m(绿化带)=60m。

1.1路面工程

行车道车道路面结构

上面层

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粘层

改性乳化沥青(PC-3)

中面层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ES-3)0.6cm

透层

乳化沥青(PC-2)

基层

38cm5%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

20cm10%石灰土

垫层

15cm级配碎石(K4+750~K5+050)

桥下辅道及慢车道路面结构

上面层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粘层

改性乳化沥青(PC-3)

中面层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ES-3)0.6cm

透层

乳化沥青(PC-2)

基层

30cm5%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

20cm10%石灰土

垫层

15cm级配碎石(K4+750~K5+050)

人行道路面结构:

6cm砼人行道砖+3cmM10水泥砂浆+20cm4%水泥稳定石屑。

1.2路基工程

1、一般路基处理

填方路基边坡坡率为1:

1.5,坡脚设1米宽护坡道。

农田、耕地路段路基基应清表压实,清表土厚度为50cm。

填料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砂类土,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应该通过试验段确定,最大松铺厚度不宜超过50cm。

本工程仅有少量挖方路基,坡率为1:

1。

本工程所在地位淮北平原区,取土困难,工程用土可开采山皮石,取土位置在小溪镇化明堂村距头铺镇约24KM,综合运距26.7KM。

路基强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及控制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一、路床填料压实标准及填料强度要求

路基压实度指标表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压实度

(%)

填料容许最大粒径(mm)

填料最小CBR值(%)

填方路基

0~30

≥96

100

8

30~80

≥96

100

5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96

100

8

30~80

≥96

100

5

注:

1)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二、土质路堤填料压实标准及强度要求

路基压实度指标表

填挖类型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压实度

(%)

填料容许最大粒径(mm)

填料最小CBR值(%)

填方路堤

80~150

≥94

150

4

150以下

≥93

150

3

注:

1)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三、石质路堤填料压实标准

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摊铺厚度(mm)

最大粒径(mm)

压实干重度(KN/m3)

孔隙率(%)

上路堤

0.8~1.5

≤4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不大于23

下路堤

1.5以下

≤6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不大于25

中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摊铺厚度(mm)

最大粒径(mm)

压实干重度(KN/m3)

孔隙率(%)

上路堤

0.8~1.5

≤4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不大于23

下路堤

1.5以下

≤5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不大于24

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摊铺厚度(mm)

最大粒径(mm)

压实干重度(KN/m3)

孔隙率(%)

上路堤

0.8~1.5

≤4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不大于23

下路堤

1.5以下

≤6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不大于25

2、特殊路段处理

本工程特殊路段处理包括:

桥头段路基处理、鱼塘、河沟路段路基处理、高液限土地基处理和软基处理。

(1)软件基处理

根据本工程地质特点,本工程的软土地基分别采用浅层开挖换填、水泥搅拌桩等方法处理。

1)K1+220~K1+453段软土埋深浅,厚度为2.5m左右,辅道地基采用浅层开挖换填碎石法。

2)对于K1+453~K3+800软土路段,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间距1.5米,正三角形布置;搅拌桩桩体直径50cm,桩体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90天强度不小于1.2MPa,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

按照打穿软土层设计,桩底进入硬土层不小于0.5米。

检测验收时以抽芯强度满足要求为准。

3)对于怀洪新河桥头路段,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

搅拌桩设置范围包括桥台桩前12米,桥台后设30米过渡段,一个桥台处理总长度为42米。

台后处理区桩间距1.2米,正三角形布置;桥头过渡段及台前锥坡区桩间距从1.3米逐渐过渡到1.5米,间距1.3m设3排、间距1.4m设3排,其余间距为1.5m。

搅拌桩桩体直径50cm,桩体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90天强度不小于1.2MPa,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

按照打穿软土层设计,桩底进入硬土层不小于0.5米。

检测验收时以抽芯强度满足要求为准。

1.3道路附属工程

1、挡土墙

本工程路基及近期桥梁两侧均采用放坡形式,仅在怀洪新河大桥两侧引道与地面辅道处,地面辅道人行道外侧采用“L”型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人行道外侧挡土墙上需设置栏杆,跨线桥引道与地面辅道之间的挡土墙上需设置防撞墙。

2、附属构筑物

包括人行道及护坡等,并在K1+995、K4+270、K4+485、K4+660、K5+800、K5+965处设置单孔Φ1500圆管涵及K4+540、K4+655、K5+400处设置单孔Φ1000圆管涵,以满足地方水系的畅通。

2、桥涵工程

2.1怀洪新河大桥

怀洪新河大桥共长816m,起点桩号为:

K0+649.2,终点桩号为:

K1+465.2,其中桥跨组成为:

5×30m(预应力砼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小箱梁)+2×52m(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66m+110m+66m)(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4×30m+3×30m)(预应力砼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小箱梁),全场816米。

2.2跨河小桥梁

本工程需新建跨河小桥梁共计2座,具体分布如下:

里程桩号

(m)

跨径组合

桥宽

(m)

桥梁总长

(m)

结构形式

备注

上部结构

下部结构

K3+480

13

39.5

20

预应力空心板梁

桩式

K3+983

13

39.5

20

预应力空心板梁

桩式

2座新建跨河桥梁桩基均采用了φ1000钻孔灌注桩。

2.3箱涵工程

根据西环线公路沿线河道规划要求,K0+468、K1+670、K1+800、K2+235、K2+730、K5+030处,仅需考虑水网灌溉功能,故设置盖板涵。

盖板涵尺寸:

K0+468、K1+800、K2+235盖板涵为单孔箱涵,单个内孔3*2.5m;K1+670、K2+730、K5+030处盖板涵为双孔箱涵,单个内孔3m*2.5。

3、排水工程

本路段雨水采用自排的形式。

由于西环线公路路宽60m,雨水管道按双管设计。

在道路的东、西两侧各敷设一根雨水收集管,到近河道的出口处,采用二根雨水管道合并为一根排出。

雨水口连接管均采用DN300HDPE双壁波纹管。

DN300排水管道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基础采用10cm中粗砂并找平,“T”形橡胶圈接口,中粗砂坞膀至管外顶。

Ø500~Ø1500排水管道采用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Ⅱ级管,“O”形橡胶圈接口,C15砼基础,中粗砂或石屑坞膀至管顶以上50cm。

机动车道内的窨井盖采用重型带铰链球墨铁窨井盖座,检查井位于绿化分隔带、人非混行道时,井盖座采用轻型带铰链球墨铁窨井盖座。

所有管道均采用开槽埋管方法施工。

管材、接口形式及工程数量表

名称

管径

管道接口

施工方法

数量

(m)

埋深

(m)

HDPE双壁波纹管DN300

“T”型橡胶圈接口

开槽埋管

2686

1.0

承插式钢砼Ⅱ级管

Φ500~Φ1500

“O”型橡胶圈接口

开槽埋管

11166

4、附属工程

4.1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

1、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是设置在道路沿线给予交通车辆行驶以警告、禁令、指示、指路等标示的交通管理设施。

本工程交通标志尺寸确定如下:

警告标志△90cm

禁令标志Ф80cm

指示标志500*240cm

指示标志采用中英文对照,汉字字高推荐为40cm。

交通标志材料如下:

标志板采用铝合金材料,板面采用定向反光材料。

园形标志采用卷边固定,大型指路标志采用镶边加固,标志立杆采用钢管材料,涂以灰色。

标志板与标志杆结构和构件,均须与本市现有的交通标志一致,以保持良好的互换性,标志板的支承应根据所在位置的视线及标志板的结构选用单柱式、双柱式、悬臂式、F式、T式、门式以及附着式等。

2、道路标线

道路标线是标示在道路上的明确车辆行驶路线的交通安全管理设施。

主要包括行车道边缘线、行车道分界线、出入口标线、导流线、停靠站标线、停止线、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预告标示、路口导向车道线和导向箭头等。

4.2照明工程

选用高压钠灯作为道路照明光源。

该光源光效高,寿命长,透雾能力强,是理想的道路主照明光源。

结合道路近远期横断面布置,减少远期施工对照明工程的影响,一般路段在边绿化带对称布置双叉杆灯,车行道侧灯具离地10m,慢车道侧灯具离地8m,布灯间距25m,采用半截光型灯具,机动车道侧光源采用250W高压钠灯,非机动车道侧光源采用150W高压钠灯。

交口处在车行道边布置三头投光灯,光源采用400W高压钠灯,灯具离地12m。

桥梁段在车行道边布置单头灯,光源采用250W高压钠灯,灯具离地9m,辅道外侧布置单头灯,光源采用150W高压钠灯,灯具离地9m。

道路标准横断面路灯布置图

引桥段路灯面置图

引道段路灯面置图

西环线公路照明供配电工程全长约6.02km,总照明需用功率约430kW。

考虑采用箱式变电站供电方案,在工程范围内设置11座10/0.4kV-80kVA的箱变,供电半径≤600m,箱变容量不考虑除路灯照明外的其他用电。

本工程照明负荷定为三级负荷,每座箱变需向电力部门申请一路10kV电源。

照明配电线路采用YJV-1kV-5×25电缆穿电力管沿人行道埋地敷设,埋深0.7m,穿越道路时采用GG100钢管保护。

在每座路灯旁设置电缆手井,以便于接线。

桥梁上照明配电线路穿电力管沿防撞墙内敷设,在每座路灯旁设接线箱,以便于接线。

采用以光控和程控相结合的自动控制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的控制方式。

电气保安采用TN-S制,每套路灯利用基础作为重复接地体,接地电阻Rd≤4Ω。

4.3绿化工程

人行道行道树+4.0m中央分隔带绿化带

中央分隔带的绿化布置考虑行车防眩等功能要求,以低矮的常绿、色叶植物为主体,构成富有韵律变化的几何图案。

中央隔离带的每隔50m左右交替种植珊瑚与瓜子黄杨。

珊瑚和瓜子黄杨外侧种植葱兰和麦冬。

色叶灌木选择红叶石楠球。

行道树选择香樟按6米一株种植。

二、工程地质

1、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五河县城西侧,为冲积平原,地面高程13—17m。

2、水文地质条件

沿线地下水位埋深0.5-1.95米。

地下水受季节性降水的影响。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补给。

3、工程不良地质

线路沿线分布一定数量明沟渠、塘及小河流,其中淤泥及淤泥质土厚度0.5-1.1m,平均在0.8m左右,路基填筑前需清除。

在K1+220-K3+800路段存在厚度不一定软土层,需进行软基处理。

根据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地形平坦,深部地基土分布较为稳定,且拟建场地覆盖层较厚,因此本场地属稳定场地,上海地区可不考虑软土震陷的影响。

拟建场地适宜建造本工程。

4、地质情况

路基地段地层特性表

土层层号

土层名称

层厚

(m)

层底

标高

(m)

状态

土层描述

素填土

0.4

0.8

16.37-14.92

松散、可塑

褐灰色,灰黄色,稍湿,主要分布于沿线河道坝基及其两侧以及沿线道路路基

①2

种植土

0.3~

0.6

16.28-12,。

21

松散

褐灰色,灰黄色,灰黄,稍湿,含植物根系,主要分布于全线

低液限粘土

0.8~

1.9

14.12~

10.93

软塑-可塑

灰褐,褐色,灰黄,黄褐,含少量贝壳残体

高液限粘土

1,30~

5,65

11,28~

9,82

硬塑

褐色,黄褐,夹低液限粘土,含少量铁锰结核

高液限粘土

1,10~

4,50

10.17~

8.0

软塑\局部可塑

灰色,含腐殖质及贝克残。

低液限粘土

0.4~

3.5

5.43

可塑-硬塑

褐色、灰黄、黄灰、黄褐,少量铁锰结核钙质结核,

桥梁地段地层特性表

土层层号

土层名称

层厚

(m)

层底

标高

(m)

状态

土层描述

粉土

4,10

4,44

中密

黄褐色,饱和,含少量粉砂

粉质粘土

1,70~

2,50

11,89~

11,27

软塑-可塑

褐色,含腐殖及贝壳残体,夹粉土薄层,底部含少量粉砂

淤泥质粉质粘土

1.30~

1,5

0.59~

9.77

软塑

灰色,含贝壳残体及腐殖质

粉质粘土

1.10~

11.1

14.99~

4.44

可塑-硬塑

黄褐、褐色、灰黄色,含少量铁锰结核及钙质结核,局部夹贝壳残体,局部夹薄层粉土,粉土单层厚10cm

粉土

1.6~

6.1

3.34~8.69

稍密-中密

黄褐、黄灰色,灰黄色,黄褐,黄色,饱和,含少量粉砂,局部含钙质结核,夹粉质粘土及粉砂薄层

细砂

8.90

-2.61

稍密

黄色,饱和,含少量粉土

粉质粘土

1.00~6.20

-14.01~-18.41

软塑

青灰,灰色,黑灰色,局部呈可塑状态,夹粉土超薄层,局部可见贝壳残体

细砂

1.50~8.60

-16.13~-24.43

密实

青灰,灰色,饱和,夹粉质粘土薄层,局部含砂质结核体,呈胶结状态,局部含少量砂浆及砾石

粉质粘土

0.60~1.60

-17.23~-21.91

可塑-硬塑

深灰,灰绿色,灰色,夹粉土薄层,含少量砂浆

细砂

6.00

-24.41

中密

灰色,饱和,顶部含少量砾石及贝壳残体,35-36.8m含卵石,局部粒径达8cm

粉质粘土

5.30~9.30

-32.61~-35.63

可塑

蓝灰色,含粉砂,夹粉砂薄层,局部粉土呈胶结状态

粉土

2.00

-43.61

密实

蓝灰,饱和,局部粉土呈胶结状态

粉质粘土

12.80

-71.56

硬塑-坚硬

灰绿色,黄褐色,夹粉质粘土薄层,含少量钙质结核

3、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本工程所涉及的文件如下:

1、蚌埠市五河县城西环线公路新建工程施工图;

2、蚌埠市五河县城西环线公路新建工程招投标文件;

3、本集团实力和已建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本集团内部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文件。

所涉及的施工技术和标准如下:

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08-118-2005)

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08-117-2005)

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4、《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96)

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6、《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GJ08-236-2006)

7、《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TJ08-308-2002)

8、《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技术规程》(CECS122:

2001)

9、《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TJ18-2003)

1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程》(DGJ08-234-2001)

14、《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G/TJ08-202-2007)

15、《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08-119-2005)

1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1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1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19、《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2、《钢管扣件水平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G/TJ08-016-2004)

2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4、《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25、《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GBJ08-90-2003)

2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89-99)

2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2、编制原则

公司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装备,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突出工程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的施工方案控制,关键部位实施措施,优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我集团强有力的专业化、标准化施工能力和施工作业水平,以及同类型的施工实践经验实现快速施工的既定目标。

保证重点、兼顾一致,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地安排进度计划,组织连续均衡而有序,工艺连接紧凑的现场施工,确保工期。

制定创优目标,严格执行各项保证措施。

充分配备施工所需劳动力、材料、设备、施工机械等设备和人力资源、施工工地最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针对工程现场实际拟定针对性的建设工程开工前应该完成和工作项目的技术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实行经济核算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率的技术组织措施。

3、工程目标

尊重设计、服从监理、服务业主。

以高度的工作责任,精心组织;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的施工,将完美的工程交付业主。

质量目标:

群体优良工程,主体工程确保优良。

安全生产目标:

无重大伤亡事故,无重大设备、火灾、管线交通事故,争创上海市平安工地。

文明施工目标:

不发生各类污染环境事故,争创市级“文明工地”。

工程进度目标:

满足业主总进度计划要求,按时完成各节点形象进度计划。

第二章、施工总体布署

一、施工管理

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为保质保量文明安全地圆满完成整个工程,本工程管理体系将采取在公司领导班子集体领导下,各科室密切配合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设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现场的施工组织管理,全权负责本标段的组织安排、生产经营、内外关系协调、材料供应、安全监督、质量验收等工作,全面认真履行合同,做到使业主满意,社会认可。

恪守承诺。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生产副经理、经管副经理、项目书记,组成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下设工程管理部、质量检验科、计划经营科、材料、设备供应科、资料室、测量室、试验室、综合办公室等科室,组成项目经理部。

加强现场材料、设备、人员等的管理,确保工程优质、安全、高速地完成。

项目经理部要有对公司负责的精神,精心组织,安排施工,提高公司的社会信誉。

2、项目组织管理网络

现场组织管理网络见下图所示:

3、施工总体流程

施工顺序的原则:

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

4、施工平面布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5、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5.1总工期安排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计划于2012年6月1日开工,并于2013年11月30日竣工。

总工期540日历天。

5.2施工工期关键节点控制计划

本工程关键节点控制计划如下表所示。

施工关键节点计划表

项次

关键项目

施工时间

日历天

1

施工准备

2012.6.1-2012.6.15

15

2

路基工程

2012.6.16-2013.7.31

380

3

排水工程

2012.12.1-2013.8.31

275

4

路面工程

2013.3.10-2013.10.31

203

5

桥梁工程施工

2012.6.16-2013.10.20

492

6

附属工程

2013.7.1-2013.11.10

133

7

工程验收与收尾

2013.11.11-2013.11.30

20

5.3工程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见附后。

6、主要施工机械

详见“附表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7、劳动力配置计划

本工程劳动力配置计划如下表所示:

劳动力配置计划表

工种

2012年

2013年

6月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