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4048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章 实验室诊断.docx

第2章实验室诊断

第二章实验室诊断

注:

每项试验后均列出正常值范围,先列出度量常用单位(例如:

毫克/升),如有差别再列出国际单位。

每项实验室指标的参考范围可能与列出值存在差异,故应根据患者本人具体情况解释其实验室指标。

■抗酸染色

阳性:

分枝杆菌属(结核菌和非典型分枝杆菌如鸟-胞内分枝杆菌)和诺卡氏菌属。

■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正常值:

上午8时:

20-100pg/mL或20-100ng/L;午夜约为上午指标的50%。

升高:

艾迪生病;异位ACTH产生(小细胞癌、胰岛细胞瘤、胸腺瘤、肾细胞癌)。

降低:

肾上腺瘤或癌,肾上腺节结样增生,垂体功能不足。

■ACTH刺激试验

用于诊断肾上腺功能不全。

α1-2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rosyn),一种ACTH类似物,予0.25mg肌肉注射或静脉推注,分别在0,30分钟和60分钟时采血测皮质醇。

正常反应:

基础皮质醇不低于5ug/dL,增量不低于7ug/dL,最终30分钟时皮质醇为16ug/dL或60分钟时为18ug/dL。

异常反应:

艾迪生病(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及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

继发功能不全是由于垂体功能不全或被外源性激素抑制所致。

ACTH水平和垂体刺激试验可用于鉴别原发和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

■血清白蛋白

正常值:

3.5-5.0g/dL或35-50g/L

降低:

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囊性纤维化,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病,白血病,失蛋白性肠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肝硬化,炎症性肠病,胶原血管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尿白蛋白

正常值:

≤30mg/天

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天(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累及肾脏疾病的早期肾损伤的一种表现。

出现时有助于明确患者发生肾衰竭,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及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

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保护肾功能)。

检测微量白蛋白尿也可通过测定某一时间点的尿白蛋白和肌酐值获得白蛋白(ug)与肌酐(mg)比值,正常值小于30,30-300之间定义为微量白蛋白尿。

注:

微量白蛋白尿也见于长时间运动,血尿,发热或直立体位过久者。

肾病性蛋白尿大于3.5g/天。

■醛固酮

血清正常值:

仰卧位:

3-10g/dL或0.083-0.28nmol/L(凌晨,正常盐摄入);直立位:

5-30g/dL或0.138-0.83nmol/L

尿液正常值:

2-16ug/24小时或5.4-44.3nmol/天

升高:

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或继发)。

应口服或静脉给予盐负荷后进一步确定。

降低:

肾上腺功能不全

■碱性磷酸酶

成人正常值:

20-70U/L

γ谷氨酰转移酶(GGT)常被用于鉴别升高的碱性磷酸酶是来源于骨骼还是肝脏。

GGT正常支持骨骼来源。

升高:

骨骼钙盐沉积增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aget氏病,成骨骨肉瘤,骨软化,妊娠,儿童,肝脏疾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

降低:

营养不良,过量摄入维生素D

■甲胎蛋白(AFP)

正常值:

<30ng/mL或30ug/L

升高:

肝癌,睾丸肿瘤(胚胎瘤、恶性畸胎瘤),脊柱裂(母亲血清中)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

血清谷丙转氨酶)

正常值:

8-20U/L

升高:

肝脏疾病-转移性肝肿瘤,胆道梗阻,肝淤积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时ALT较AST升高明显,酒精性肝炎时则相反)。

■氨

动脉血正常值:

15-45ug/dL或11-32umolN/L

升高:

肝性脑病,Reye’s综合征。

■淀粉酶

正常值:

25-125U/L

升高:

急性胰腺炎,胰管梗阻(结石、狭窄、肿瘤、Oddi氏括约肌痉挛),酗酒,腮腺炎,肾脏疾病,巨球蛋白血症,胆囊炎,消化性溃疡,肠梗阻,肠系膜血栓,上腹部术后,卵巢癌,异位妊娠破裂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降低:

胰腺破坏(胰腺炎、囊性纤维化),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

■阴离子间隙

正常值:

8-12mmol/L

注:

阴离子间隙是未测定阴离子的计算值,用于鉴别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阴离子间隙=(Na+)-(Cl-+HCO3-)

升高(>12mmol/L):

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性、酒精性、饥饿性),尿毒症,毒物(水杨酸、甲醇、乙二醇、三聚乙醛)。

此外,脱水,碱中毒,应用特定青霉素(羧苄青霉素),以及强酸盐如柠檬酸钠(用于保存少浆血)均可引起阴离子间隙轻度升高。

降低(<8mmol/L):

见于摄入溴盐,高钙血症,高镁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及低白蛋白血症。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ies)

见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antibodies)。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S)

阴性:

≤10U/mL

可疑:

=10-20U/mL

阳性:

≥20U/mL

见于血管炎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分为两类:

1.C-ANCA(胞浆染色ANCA):

出现于约90%的全身性Wegener肉芽肿患者,亦见于急进型肾小球肾炎及显微镜下结节性多动脉炎。

C-ANCA可用于随访疾病活动性,在鉴别疾病活动与感染性并发症时也特别有用。

C-ANCA不出现于其他胶原血管疾病。

2.P-ANCA(核周染色ANCA):

见于多种胶原血管疾病如局限型Wegener肉芽肿,结节性多动脉炎,Goodpasture综合征,其他血管炎及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亦见于数种肾小球肾炎。

■抗核抗体(ANA)

阴性:

用于筛选有可疑胶原血管疾病症状的患者,尤其滴度高于1:

160时。

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药物性狼疮(普鲁卡因胺、肼苯哒嗪、异烟肼等),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5%-20%)。

低滴度也见于非胶原血管疾病患者及正常人。

特异性免疫荧光ANA核型

1.ANA核型

均一型:

非特异性的,是针对脱氧核蛋白(DNP)及固有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抗体。

见于SLE及其他多种疾病。

抗组蛋白见于药物性狼疮。

斑点型:

该核型见于多种结缔组织疾病,是针对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包括抗核蛋白(RNP)、抗Sm、抗PM-1及抗SS的抗体。

MCTD及SLE中抗RNP阳性;抗Sm见于SLE;抗SSA及抗SSB见于Sjögren综合征及亚急性皮肤型狼疮。

该核型也见于硬皮病。

外周RIM型:

是针对固有双链DNA及DNP的抗体,见于SLE。

核仁型:

是针对核仁核糖核酸(RNA)的抗体,在Sjögren综合征及硬皮病时阳性。

2.其他自身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平滑肌抗体:

低滴度见于多种疾病,高滴度(>1:

100)时考虑慢性活动性肝炎

抗微粒体抗体:

桥本氏甲状腺炎

■抗磷脂抗体

注:

抗磷脂抗体基本上分为两类:

抗心磷脂抗体和狼疮性抗凝物,两者均与反复动静脉血栓或胎儿死亡有关。

抗心磷脂抗体:

两型IgG,IgM

正常值:

IgG<23U

IgM<11U

狼疮性抗凝物\eh4\

阴性=正常

阳性=出现

该指标在无明显原因下出现单独升高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PT)时应该考虑。

■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SGOT:

血清谷草转氨酶)

正常值:

8-20U/L

在肝脏疾病时常与ALT平行变化。

升高:

肝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Reye’s综合征,肌肉损伤及注射,胰腺炎,肠损伤或手术,人为因素(红霉素,安眠葯),烧伤,脑损伤。

降低:

脚气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慢性肝脏疾病。

■维生素B12

正常值:

140-700pg/mL或189-516pmol/L

升高:

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降低:

恶性贫血,细菌过生长,饮食不足(少见,人类通常有2-3年的储备),吸收不良,妊娠。

■碱剩余/不足

见表II-1,碱基(碳酸氢盐)减少即为碱不足,碱基增加即为碱剩余。

碱剩余:

代谢性碱中毒(见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见酸中毒)。

碱不足:

代谢性酸中毒(见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见碱中毒)。

■尿本周氏蛋白

阴性:

正常

阳性:

多发性骨髓瘤,特发性本周氏蛋白尿

■血清碳酸氢盐(HCO3-)

正常值22-29mmol/L

见表II-1及II-2,也可见二氧化碳,动脉,pCO2值。

升高:

代谢性碱中毒,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见酸中毒及碱中毒。

降低:

代谢性酸中毒,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见酸中毒及碱中毒。

表II-1.正常血气值

测定量

动脉血

混合静脉血1

静脉血

pH(范围)

7.40(7.36-7.44)

7.36(7.31-7.41)

7.36(7.31-7.41)

pO2(随年龄下降)

80-100mmHg

35-40mmHg

30-50mmHg

pCO2

36-44mmHg

41-51mmHg

40-52mmHg

氧饱和度(随年龄下降)

>95%

60%-80%

60%-80%

HCO3-

22-26mmol/L

22-26mmol/L

22-29mmol/L

碱差异(不足/剩余)

-2~+2

-2~+2

-2~+2

1来源于右心房

经GomellaLG.同意修订。

Clinician’sPocketReference.10thed.McGraw-Hill;2004

表II-2.伴适当代偿的酸碱平衡紊乱

正常值变化

疾病

pH

HCO3-

pCO2

代谢性酸中毒

↓↓

代谢性碱中毒

↑↑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轻度↑

↑↑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轻度↓

↑↑

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轻度↓

↓↓

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轻度↑

↓↓

■胆红素

正常值:

总胆红素<0.2-1.0mg/dL或3.4-17.1umol/L

直接胆红素<0.2mg/dL或<3.4umol/L

间接胆红素<0.8mg/dL或<13.7umol/L

总胆红素升高:

肝源性损伤(肝炎、毒素、肝硬化),胆管梗阻(胆结石或肿瘤),溶血,禁食。

直接胆红素升高(结合的):

胆管梗阻(胆结石、肿瘤、狭窄),药源性胆汁淤积,Dubin-Johnson综合征及Rotor综合征。

间接胆红素升高(非结合的):

溶血性贫血(输血反应、镰刀样细胞、胶原血管病),Gilbert病,Crigler-Najjar综合征。

■出血时间

正常值:

Duke,Ivy法:

<6分钟;标准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

<10分钟。

延长: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vonWillebrand病,血小板功能不全(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尿毒症)。

■动脉血气

见表II-1及II-2。

关于酸碱平衡紊乱见酸中毒及碱中毒。

■静脉血气

见表II-1。

注:

pH值及碳酸氢盐在动静脉血间相似(除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休克时),因此静脉血气有时可用于估计酸碱状态,但静脉血氧气水平明显低于动脉血。

■血尿素氮(BUN)

正常值:

7-18mg/dL或1.2-3.0mmolurea/L

升高:

肾衰竭,肾前性氮质血症(由CHF、休克、血容量不足所致肾脏灌注减少),肾后性梗阻,胃肠道出血,高分解代谢状态。

降低:

饥饿,营养不良,肝功能衰竭(肝炎、药物),妊娠,幼年,肾病综合征,水过多。

■血尿素氮(BUN)肌酐比值

正常值:

10~20:

1

比值升高(>20:

1):

CHF,脱水,胃肠道出血,蛋白质摄入增加,药物如四环素及类固醇,感染(脓毒血症),高热,烧伤及恶病质。

比值下降(<10:

1):

急性肾小管坏死,低蛋白饮食,饥饿,营养不良,肝脏疾病,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妊娠,横纹肌溶解。

注:

如果患者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接受药物如先锋霉素治疗时该比值也可正常。

该比值可因测定肌酐或BUN的化学方法干扰而出现假性结果。

酮体可使血清肌酐水平明显升高,药物如先锋霉素、抗坏血酸及巴比妥酸盐也可干扰血清肌酐的测定。

■降钙素

正常值:

<100pg/mL或<100g/L

升高:

甲状腺髓质肿瘤,妊娠,慢性肾功能不全,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恶性贫血。

■血清钙

正常值:

8.4-10.2mg/dL(4.2-5.1mEq/L)或2.10-2.55mmol/L

离子钙:

4.5-4.9mg/dL(2.2-2.5mEq/L)或1.1-1.2mmol/L

注:

要解释总钙值,必须了解白蛋白水平。

如白蛋白不正常,可用下列公式粗略计算纠正后的钙值,离子钙不需特别纠正。

纠正后总钙=0.8(正常白蛋白-测定白蛋白)+测定钙

升高:

见高钙血症。

降低:

见低钙血症。

■尿钙

正常值:

平均钙盐饮食时100-300mg/24小时尿

升高: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过多症,远端肾小管酸中毒(I型),结节病,制动,溶骨性损伤(骨转移、多发性骨髓瘤),Paget病,糖皮质激素过量(外源性或内源性),速尿。

降低:

噻嗪类利尿剂,甲状腺功能减低,肾功能衰竭,脂肪泻,佝偻病,骨软化。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

正常值:

36-44mmHg,见表II-1及II-2。

升高:

呼吸性酸中毒,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见酸中毒及碱中毒。

降低:

呼吸性碱中毒,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见酸中毒及碱中毒。

■一氧化碳血红蛋白

正常值:

非吸烟者<2%

吸烟者<6%

中毒者>15%

升高:

吸烟,吸入烟雾,暴露于机动车废气,加热设备通气不良。

■肿瘤标志物

CA125

正常值:

0-35m/L

CA125水平升高即为异常,它是一种糖蛋白,用于评价卵巢浆液性肿瘤的化疗效果,与卵巢粘液性肿瘤无关。

CA125在其他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腺癌、宫颈及阴道新生物时可升高,在胰腺癌、肺癌及肝癌也可能升高,滋养层新生物与其水平升高有关,在某些良性情况如月经及妊娠时也可升高。

BRCA-1及BRCA-2(乳腺癌基因1及基因2)

这是一项昂贵的测试,旨在寻找与乳腺及卵巢肿瘤发展有关的基因突变,它可能有助于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强家族史的个人。

如果定制该项测试,应该根据家族史及遗传咨询与患者进行讨论,因为这不仅牵连患者本人,还可能影响兄弟姐妹、子女及其他亲属。

该项测试未被保险计划所覆盖,可被用于评估个体健康及生命保险度。

Her2/neu-

阳性结果即为异常,这意味着在乳腺肿瘤中该基因被过表达,显示该乳腺肿瘤是进展性的,对激素及化疗有抵抗倾向,某些患者可对赫赛汀(Herceptin)治疗有反应。

癌胚抗原(CEA)

正常值非吸烟者:

<3.0g/mL或<3.0ug/L

吸烟者:

<5.0g/mL或<5.0ug/L

升高:

肿瘤(结肠、胰腺、肺脏、胃),吸烟者,非肿瘤性肝脏疾病,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

该项测试主要用于监测患者癌症复发,尤其是结肠癌切除术后。

■儿茶酚胺组分

注:

由于实验室及所用化验方法不同,数值是可变的。

正常水平列于表II-3,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升高:

嗜铬细胞瘤,神经嵴瘤(成神经细胞瘤)。

在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时,去甲肾上腺素可较肾上腺素明显升高。

表II-3.儿茶酚胺组分

儿茶酚胺

血浆(仰卧)

尿

去甲肾上腺素

70-750pg/mL(414-4435pmol/L)

14-80ug/24hr(82.7-473nmol/d)

肾上腺素

0-100pg/mL(0-100pg/mL)

0.5-20ug/24hr(2.73-109nmol/d)

多巴胺

<30pg/mL(<196pmol/L)

65-400ug/24hr(424-2612nmol/d)

■尿非结合儿茶酚胺

正常值:

15岁以上:

<100ug/24hr.

测定游离(非结合)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

升高:

嗜铬细胞瘤,神经嵴瘤(成神经细胞瘤)。

■CBC(全血细胞计数,血象)

注:

正常值见表II-4,分类见特异性检验。

■血清氯化物

正常值:

98-106mEq/L

升高:

代谢性非间隙性酸中毒如腹泻,肾小管酸中毒,盐皮质激素不足,过度营养,药物(乙酰唑胺、氯化铵)。

降低:

呕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盐皮质激素过量,失盐性肾病。

■尿氯化物

正常值:

110-250mmol/24hr尿,见尿电解质。

■总胆固醇

正常值:

140-240mg/dL或3.63-6.22mmol/L

理想水平:

<200mg/dL或5.18mmol/L

升高: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IIA、IIB、III型),甘油三酯升高(I、IV、V型),胆管梗阻,肾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糖尿病,妊娠。

降低:

慢性肝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癌症、饥饿),骨髓增殖性疾病,类固醇治疗,脂蛋白血症。

表II-4.正常全血细胞计数值-成人1

WBC

4800-10,800/μl

RBCs

男4.7-6.1×106/μl;女4.2-5.4×106/μl

血红蛋白

男14-18g/dL;女12-16g/dL

红细胞容积

男40-54%;女37-47%

MCV

男80-94fL;女81-99fL

MCH

27-31pg

MCHC(%)

33-37%

RDW

11.5-14.5

血小板

150,000-450,000/μl

分类

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41-71%

带状核中性粒细胞

5-10%

淋巴细胞

24-44%

单核细胞

3-7%

嗜酸性粒细胞

1-3%

嗜碱性粒细胞

0-1%

1参考医院参考值

经GomellaLG.同意修订。

Clinician’sPocketReference.10thed.McGraw-Hill;2004

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

正常值:

空腹男性:

40-60mg/dL或0.78-1.81mmol/L

空腹女性:

40-60mg/dL或0.78-2.07mmol/L

注:

HDL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HDL降低(<40mg/dL)风险增加,HDL增高(>60mg/dL)则风险降低。

升高:

雌激素(女性),运动,酒精

降低:

男性,β受体阻断剂,合成代谢类固醇,尿毒症,肥胖,糖尿病,肝脏疾病,Tangier氏病。

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

目标值:

<130-160mg/dL或3.36-4.14mmol/L。

有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或者十年内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10%)时,LDL目标值为<100mg/dL或<2.58mmol/L(最佳<70mg/dL)。

升高:

摄入饱和脂肪过量,心肌梗死,高脂蛋白血症,胆汁性肝硬化,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

降低:

吸收不良,严重肝脏疾病,β脂蛋白缺乏症。

甘油三酯

见甘油三酯。

■冷凝集素

正常值:

≤1:

32

升高:

支原体肺炎,病毒感染(尤其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腮腺炎),肝硬化,某些寄生虫感染。

■补体C3

正常值:

80-155mg/dL或800-1550ng/L

60岁以上者:

80-170mg/dL或800-1700ng/L

注:

,正常值可因化验方法不同变化很大。

升高:

风湿热,新生物(胃肠道、前列腺等)。

降低:

SLE,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及膜增生性),血管炎,严重肝功能衰竭。

不定:

风湿性关节炎。

■补体C4

正常值:

20-50mg/dL或200-500ng/L

升高:

新生物(胃肠道、肺脏等)。

降低:

SLE,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血管水肿。

不定:

风湿性关节炎。

■总补体CH50

正常值:

33-61mg/dL或330-610ng/L。

检测经典途径的补体缺乏。

升高:

急性期反应物(如组织损伤、感染)。

降低:

遗传性补体缺乏症,任何致个体补体成分缺乏的病因。

见补体C3及补体C4。

■Coombs试验,直接法

用患者的红细胞,检测患者红细胞上是否出现抗体或补体。

阳性: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胶原血管病如SLE),溶血性输血反应,药物过敏(甲基多巴、左旋多巴、青霉素、先锋霉素)。

■Coombs试验,间接法

更多用于红细胞分型,用患者含有抗体的血清。

阳性:

源于既往输血的同种免疫,错误交叉配血所致结果-血不相容。

■皮质醇

正常值:

血清8AM:

5.0-23.0ug/dL或138-635nmol/L;

4PM:

3.0-15.0ug/dL或83-414nmol/L;

尿(24小时):

10-100ug/天或27.6-276nmol/天。

升高:

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癌,Cushing病,垂体外产ACTH肿瘤,类固醇治疗,口服避孕药。

降低:

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不足(Addison病),Waterhouse-Friderichsen综合征,ACTH缺乏。

■Cortrosyn(人工合成ACTH)刺激试验

见ACTH刺激试验。

■对流免疫电泳(CIE)

正常值:

阴性。

CIE是一项可从体液中快速鉴定感染生物体的免疫技术,包括血清、尿液、脑脊液等。

可鉴定的生物体包括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B组链球菌。

■C肽

正常值:

空腹:

≤4.0g/mL或≤4.0ug/L

男性(>60岁):

1.5-5.0g/mL或1.5-5.0ug/L

女性:

1.4-5.5g/mL或1.4-5.5ug/L

降低:

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应用胰岛素,低血糖症。

升高:

胰岛细胞瘤。

用于鉴别胰岛细胞瘤与人为使用胰岛素所致低血糖症。

■C反应蛋白(CRP)

正常值:

<8mg/L

为一急性期反应物,半衰期较短。

升高:

感染(细菌感染时升高较病毒感染时明显),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恶性疾病(尤其是肺脏、乳腺及胃肠道)、移植后器官排异],某些炎症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

在某些炎症性疾病如SLE、硬皮病及Crohn氏病时,CRP并非如炎症程度所预期的那样升高,因此在这些疾病时血沉降率可能是更好的标志。

高敏感C反应蛋白:

,目前一些实验室中已开展但并未广泛应用。

参考范围请随实验室。

其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的风险增高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可能有关,在任何LDL水平都是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

该项检验用于预测一个健康个体患心血管事件如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因为是测定CRP,患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的人不能基于该检验来评估。

■肌酸磷酸激酶(CK)

正常值:

25-145mU/mL或25-145U/L

升高:

心肌(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除颤),骨骼肌(肌肉内注射、甲状腺功能减低、横纹肌溶解、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脑梗死。

CK同工酶MM,MB,BB:

MB(正常<6%)在急性心肌梗死(4-8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峰值)、心脏手术时升高,BB无用。

■肌酐清除率

正常值:

男性:

100-135mL/min或0.963-1.300mL/s/m2

女性:

85-125mL/min或0.819-1.204mL/s/m2

需要当时的血清肌酐值及24小时尿肌酐值。

可用较短时间间隔,并在公式中纠正。

快捷估计公式可见表VII-18,氨基糖苷类剂量。

肌酐清除率=

尿肌酐×总尿量

血肌酐×时间(分钟)

如果尿样是收集24小时的,就需要校验以确定该样本是否至少含有以下肌酐量:

成年男性14-26mg/kg/24小时或124-230umol/kg/天;成年女性11-20mg/kg/24小时或97-1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