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4072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docx

冲击钻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ZYZDS-110715)

 

工程名称:

新建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闵集站

编制单位:

中铁十一局湖北城际铁路指挥部房建分部三队

编制日期:

2011-7-15

接收单位(含作业班组及作业人员):

 

钻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明确桩基回旋钻灌注桩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桩基作业施工。

二、编制依据

2.1上海市建筑设计院提供的汉孝城际铁路闵集站施工图。

2.2湖北省及武汉地区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2.3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采用的规范、规程规则和标准。

2.4我单位施工技术力量、技术装备、施工经历、经验和水平。

三、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本工程结合现场及工期安排情况,拟采用8台冲击钻施工钻孔桩,24小时换班连续作业,现场作业时,项目部实行旁站管理制度,全控钻孔桩施工过程,并于作业前对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一)、冲击钻作业施工工艺:

见图一

(二)、施工方法

3.1、施工准备

(1)、施工前要认真查看地质资料,掌握地质状况,同时熟悉桩位图纸确定平面位置和高程,利用附合导线控制网进行测量定位。

(2)、施工前场地应平整完毕并夯实,以防钻孔机座发生不均匀沉陷,同时确保清除面积满足钻孔需要。

(3)、开钻前为固定桩位,导向钻头,隔离地面水,保护孔口地面及提高孔内水位,以防坍塌在钻孔前应埋设护筒;同时设泥浆制备及循环净

化系统。

(4)、护筒制作及埋设

①、护筒均采用6mm钢板制作,直径大于钻孔桩径30~50cm。

为便于泥浆循环,在护筒顶端设高40cm、宽20cm的出浆口。

②、护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m。

护筒埋置深度一般为2.0~4.0m,考虑施工场地均为普通土分层碾压,压实度密实,护筒埋置深度设为2m。

③、护筒埋设在挖孔至一定深度符合要求后,分层对称夯填护筒四周粘土。

④、测量定出桩中心位置外,在护筒外围设置4个指示桩,以最终校正护筒埋设的正确位置。

护筒埋设好后,其中心应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误差控制在50mm,倾斜度控制在1%。

 

冲击钻钻孔桩施工工艺框(图一)

(5)泥浆制备及循环净化系统

在站房基础沿线路纵、横向每两条主轴线处各设置一套泥浆循环系统,对称布置;为避免泥浆对周围环境污梁,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对沉淀池中沉碴及灌注砼时溢出的废弃泥浆,采取及时清除、并用汽车远弃至指定地点,严禁就地弃渣,严防泥浆溢流污染周围环境。

造浆用的粘土选用优质粘土或膨润土。

钻进过程中随时捞取样渣,判断地层并检验泥浆指标,根据地层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泥浆性能。

①粘土泥浆:

选用塑性指数数>25,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50%总量的粘土制浆。

当缺少适合的粘土时,用略差的粘土地,并掺入粘30%的塑性指数>25的粘土。

用亚粘土时,其塑性指数不宜<15,大于0.1mm的颗粒不宜超过6%。

所选粘土中不应含有石膏、石灰或钙盐类化合物。

常用经验:

所用粘土浸湿后有粘性润滑感,无砂或含砂量低于2%,加水和成泥膏后,容易搓成1mm的细长条,浸水后能大量膨胀,胶体率不低于95%,制浆能力的成份不低于40%。

②膨润泥浆:

膨润土泥浆具有相对密度低、粘度好、含砂量少、失水量少、泥浆薄、稳定性强、固壁能力高、钻具回转阻力小、钻进率高、造浆能力大等优点。

膨润土作为泥浆原料的一般用量为水的8%,即8kg膨润土可掺100L的水。

对于粘土地层,可降低到3%-5%。

较差的膨润土用量为水的12%左右。

(6)、开孔前,应在孔内多放一些粘土并加适量粒每径不大于15cm片石,用低冲程砸。

泥浆比重1.3左右,钻进0.5-1.0m,再回填粘土,继续以低冲程冲砸,如此反复二、三次,必在时多重复几次。

(7)、钻架是钻孔、吊放钢筋笼、灌注砼的支架,在安装时必须保证每根桩桩架对准桩位中心,钻机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位移、倾斜和沉陷;钻机(架)安装就位后,应详细测量,底座应用枕木垫实塞紧,顶端应用缆风绳固定平稳,并在钻孔过程中经常检查。

3.2、冲击钻孔作业

①、开钻时应先在孔内灌注泥浆,泥浆相对密度指标根据土层情况而定,如孔中有水,可直接投入粘土,用冲击锤以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

开孔及整个钻进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1.5m~2.0m,并低于护筒顶面0.3m以防溢出,掏渣后应及时补水。

在开孔阶段,为使钻渣挤入孔壁,可待钻进4m~5m后再掏渣。

②、钻头通过坚硬密实卵石层或基岩漂石之类的土层中时采用高冲程(100cm),通过松散砂、砾类土或卵石夹土层中时采用中冲程(约75cm),通过高液限粘土、含砂低液限粘土时采用小冲程,通过漂石或岩层,如表面不平整,应先投入粘土、小片石,将表面垫平,再用十字形钻锥进行冲击钻进,防止发生斜孔、塌孔事故。

③、吊钻头的钢丝绳必须选用软性优质,无死弯和无断丝,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2。

转向装置与起吊钢丝绳的连接卡扣不得少于3个,各卡扣受力应均匀,钢丝绳与吊环连接弯曲处应安装槽形护铁,以减少施工中要均匀地放松钢丝绳的长度。

一般在松软土层每次可放松绳5cm~8cm,在密实坚硬土层每次可松绳3cm~5cm。

冲击钻进时,应控制钢丝绳放松量,勤放少放,防止钢丝绳放松过多,减少冲程。

放松过少则不能有效冲击,形成“打空锤”,使钻机、钻架及钢丝绳受过大意外荷载,遭受损坏。

④、破碎的钻渣,部分和泥浆一起被挤进孔壁,大部分靠掏渣筒清除孔外,一般在密实坚硬土层每小时纯钻进小于5cm~10cm、松软地层每小时纯钻进小于15cm~30cm时进行掏渣,或每进尺0.5m~1.0m时掏渣一次,每次掏4~5筒,或掏至泥浆内含渣显著减少、无粗颗粒、相对密度恢复正常为止。

掏渣后应及时向孔内添加泥浆或清水以维护水头高度。

⑤、钻进过程中经常注意土层变化,每进尺2m或在土层变化处捞取样渣,判断土层,记入钻孔记录表并与地质柱状图核对。

钻孔距设计标高1.0m时,注意控制钻进速度和深度,防止超钻,并核实地质资料。

⑥、随时注意护筒泥面标高,及时补给泥浆,保证孔壁压力平衡,防止因水头不够而发生坍孔现象。

⑦、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使用探孔器对成孔的孔径、孔深和倾斜度等进行检查,满足设计要求后,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终孔检验,并填写终孔检验记录。

⑧、钻孔过程中,加强溶洞处桩位钻头进尺深度的观测,如发现钻头进尺变化较大,可能出现溶洞,要立即汇报有关负责人,确定施工方案。

⑨、当桩基处出现较小溶洞时采用埋设套筒进行处理,如出现较大溶洞时停钻,往孔内抛填片石和粘土,再重新钻孔。

7.3、清孔

(1)钻孔深度达设计标高后,应对孔深孔径、孔形、倾斜度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下表要求:

钻孔桩成孔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孔的中心位置(mm)

50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桩径

倾斜度

钻孔:

小于1%

孔深

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10mm

(2)、合格后进行清孔,采用导管作为吸泥管进行清孔,泥浆粘度控制在20S,含砂率小于6℅,胶体率大于95℅,吸渣换浆时及时向孔内注入新鲜泥浆,保持孔内水位,避免坍孔。

确保沉渣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沉淀厚度应在停止压水5分钟后进行,避免水流流动,影响测试准确性。

在吊入钢筋骨架后,灌注水下砼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层厚度,其中孔渣厚度应小于50mm,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8℅,粘度≤28S,则应进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砼,如若有沉淀但又不太大时,可以采用向孔底射水或气3-5min,将孔底沉淀层冲翻动处于悬浮状态,然后灌注砼,但同时注意的是必须将风管放入孔底再开机进行扰动,且扰动时间不宜过长。

7.4、钢筋笼制作安装

施工时分节加工制作,主筋在固定架上人工绑扎,每节主筋两端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防止钢筋接头面积大于总截面面积的50%;将冷拉后的箍筋绑扎于主筋上,旋转主筋骨架,顺次完成箍筋绑扎。

钢筋笼安装:

①钢筋笼顶端应根据标高设置吊环筋。

②起吊时,吊点应栓牢并布置于直径方向,起吊过程中必须防止钢筋笼变形,使钢筋笼吊起后呈自然铅直状态。

③钢筋笼接长时,梁钢筋笼必须保持垂直和对位良好,焊接时将钢筋预弯,保证钢筋轴线一致,焊接长度双面焊接的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④吊入钢筋笼时对准孔位轻放、慢放。

若遇阻碍,随起随落和正反旋转使之放下。

不要高起猛落,强行放下,以防碰坏孔壁而引起塌孔。

⑤下放过程中,时刻注意观察孔内水位情况,如发现异常现象,马上停放,检查是否塌孔。

⑥钢筋笼下放至标高后,要检查钢筋笼是否中心偏位,使之满足规范要求后固定,以防止钢筋笼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下沉或上浮。

7.5、灌注水下砼

7.5.1、准备工作

(1)、首先应检测成孔后护筒顶标高,根据护筒顶标高、设计孔底标高、设计桩顶标高、设计钢筋笼顶标高、预留破桩头的高度等数据,迅速计算出钢筋笼顶标高、砼浇注顶标高(桩顶预加1m)及确定这两个控制面,一般是从护筒顶面向下反算、反测符合要求的米数,孔内有水头或淤泥时,用钢筋或其他硬质杆件探测。

(2)、检查砂、石、水泥用量及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并根据现场原材料含水量调整现场配合比,要把配合比用油漆写到牌子上,实行插牌施工。

(3)、计算泥浆比重是否符合清孔中所提的指标,并检查下沉钢筋笼的孔底沉淀层厚度,对不能满足要求的要重新清孔,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开灌前,应从孔底出一桶泥浆,检测其含砂率及泥浆比重,

(4)、核定拌和及运输设备的性能及数量,要求必须有备用设备及备用发电设备,并组织足够的劳动力,以保证灌注的连续性。

(5)、砼导管接头为卡口式,直径φ250mm,壁厚10mm,分节长3m。

导管在使用前组装编号,并进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试验。

下放过程中应保持导管位置居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笼和碰撞孔壁。

7.5.2、首批砼计算

钻孔桩所需首砼数量应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的需要,砼参考数量可按下式计算:

V≥(πd2/4)h1+(πD2/4)Hc

Hc=h2+h3

式中:

V-----首批砼所需数量,m3;

d-----导管内径,m;

D-----井孔直径,m;

Hc-----首批砼在孔内的高度,m;

h2-----导管初次埋深度,m;h2≥1.0m

h3-----导管底端至钻孔孔底距离,取0.4m。

h1-----井孔砼面高度达到时,导管内砼桩的高度,m;

而h1=γwHw/γc

其中:

Hw=井孔内砼面以上水或泥浆深度,m;

γw=孔内水或泥浆的容重,KN/m3;

γc=砼的容重,KN/m3。

由于孔径的不均匀,该式计算出首批砼数量后,需根据现场孔内情况适当增大砼量。

7.5.3、砼的灌注

a、本工程桩基砼采用直升导管法灌注,导管使用无缝钢管制成,内径250mm,节长3m,为调节导管距孔底距离,配1.0m、0.5m调整节各一节。

导管连接采用卡口式连接。

导管内壁光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各节导管内径大小一致,偏差不大于2mm。

导管外壁逐节编号,吊放导管时,按编号拼装下放。

导管内壁和法兰表面如粘附有灰浆和泥砂应擦拭干净。

b、首批砼灌入量必须要保证导管初埋不小于1m。

开始灌注时先配制0.2-0.3m3,同标号流动的水泥砂浆倾入导管内,使隔水栓、水泥砂浆和首批砼一起迅速落下。

此时孔内迅速返出大量水(泥浆),表明隔水栓、水泥砂浆和砼顺利到达孔底并上升,首批砼灌完毕,立即转入连续灌注。

c、导管口设料斗,砼灌注前导管下口距孔底距离为0.3~0.5m。

导管采用20t汽车吊配合提升导管,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导管脱开钢筋骨架,移到孔位中心,拆管工作要迅速,并将已拆下的管节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

d、砼灌注时,导管埋入砼的深度控制在2~6m范围之内。

砼灌注过程中,经常用测深锤测量砼面高度,及时调整导管埋深,防止埋管或超拔事故发生。

为防止误测,需由2人用2个测锤测深进行相互校对,并作灌测记录,然后取平均值。

e、砼灌注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

当出现意外临时中断灌注时,应及时提拔、转动导管,防止导管内砼凝固,并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尽快恢复砼的灌注。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砼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砼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导管,以免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f、提升导管时,不宜过快过猛,以防止凝滞表面砼,造成混渣浮浆的侵入,或扰动钢筋笼等,导管的拆除要干净利落,防止螺栓。

密封圈落入孔中。

拆下的导管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集中堆放整齐。

g、为了使桩身砼与护壁紧密结合增强磨擦力,在灌注之前向孔中灌水,这样在灌注砼时可以保持桩身砼的压力。

h、为确保桩基施工质量,桩顶灌注标高比设计标高0.6m,以保证砼的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

结束灌注前,核对砼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砼的高度是否正确。

i、有关砼灌注情况,安排专人认真、真实地填写桩基砼灌注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灌注时间、砼面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等。

8、质量检验标准

钻孔桩成孔质量允许偏差表

平面位置

小于50mm。

钻孔直径

不小于设计桩的直径

倾斜率

不大于1%

深度

不小于设计桩长;

9、钻孔桩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9.1常见的钻孔(包括清孔时)事故及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9.1.1坍孔

钻孔桩施工中如出现下列现象即可判定为坍孔:

a、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

b、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

9.1.2、坍孔的原因

a、泥浆比重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的泥皮。

b、由于掏渣后未及时补充水或泥浆,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使孔内水流失,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

c、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装置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

d、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

f、冲击钻或掏渣筒倾倒,撞击孔壁。

g、水头太大,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底形成反穿孔。

h、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

9.1.3、坍孔的预防和处理

a、随时检查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时要及时调整。

b、捣渣或清孔时指定专人补水,保证孔内水头必要的高度;供水管不要直接插入钻孔中,应通过水槽或水池使水流速减慢后流入孔中。

c、注意护筒的埋深,埋深在3m以上,机械设备不应压着护筒。

d、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比重、粘度、胶体率的泥浆。

或投入粘土掺片、卵石、低锤冲击,使粘土膏、片、卵石挤入孔壁起护壁作用。

e、控制好冲击钻的松绳长度及冲击频率,避免冲击钻头或掏渣筒撞击孔壁。

f、吊入钢筋骨架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不得碰撞孔壁。

g、如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粘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2m,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重钻。

9.2、钻孔偏斜

9.2.1、偏斜原因

a、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b、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处钻进;或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c、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

d、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

9.2.2、预防和处理

a、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应换重钻头,击碎石块。

b、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低速钻进,或回填片、卵石冲平后再钻进。

卵石层中钻进应加大落锤高,增大冲击能。

c、钻进过程中,冲击要均匀,不得时快时慢,使钻头摆动。

d、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地面应平整压实。

钻头中心、钢索、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e、钻孔中,应经常用探孔器检查,如有偏斜,应查明偏斜的位置和偏斜程度后,吊取钻头在偏斜处反复扫孔,使其正直。

如偏斜严重,应回填砂和粘土(或砂砾和黄土)至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9.2.3、掉钻落物

掉钻落物的原因

a、操作不当使钢丝绳疲劳断裂;或钢绳卡子松动;钻机上的卷扬机轴上缠绕的钢绳圈数太少。

b、卡钻时,强提强扭。

c、在孔口操作不慎,工具或其它物件落入孔内。

9.2.4、预防和处理

a、经常检查钻具,钢绳和联接装置,如有损坏及时更换;机械应由有相应资质的人员操作;卷扬机轴上的钢丝绳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少于3圈。

b、可提前在冲锤上焊上打捞环,一旦掉钻,可用打捞钩打捞。

c、如出现卡钻,应查明卡钻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不得强提强扭。

d、开钻前应将孔口周围的杂物,工具等清理干净,钻进过程中人员不得接近孔口;停钻时应提出钻头,盖好护筒盖,以防其它人员或物件意外落入。

9.2.5、卡钻、埋钻

卡钻、埋钻原因

a、钻头磨损未及时补焊,钻孔直径逐渐变小,而新钻头或补焊过的钻头直径过大。

b、孔中遇到探头石或孔内有落物卡住钻头。

c、停钻时,将钻头放于孔底。

9.2.6、预防和处理

a、钻头出现磨损应及时补焊。

b、防止落物入孔。

c、如出现卡钻,不得强提强扭,应换小锥冲击,将钻头周围钻渣打松后,再提钻。

d、停钻时,应将钻头提出,不得放于孔中,以防埋钻。

f、在打捞钻头时,应继续搅拌泥浆,防止沉淀埋钻。

g、如卡钻严重,小锥冲击无效时,可试用水下爆破提钻,炸药量应采用小量,能振动钻头即可,以防炸坍钻孔。

9.2.7、钻孔漏浆

漏浆原因

a、遇到透水性强的地层,或有地下水流动。

b、深水钻孔的护筒接缝不严密;护筒埋设太浅。

9.2.8、预防和处理

a、遇有透水性强的地层应加稠泥浆,或倒入粘土慢速转动,或回填土掺片、卵石、反复冲击增强护壁。

b、水中钻孔的护筒接缝焊接良好,如既已发生,可潜水用棉絮堵塞。

9.2.9、扩孔、缩孔

扩孔、缩孔的原因

a、扩孔是孔壁坍塌造成。

b、钻头磨损,未及时补焊,会出现缩孔。

c、地层中有软塑土,遇水膨胀使孔径缩小。

J、预防和处理

a、遵照本措第1部份的要求防止坍孔。

b、钻头出现磨损,及时补焊。

c、扩孔如只是局部发生,钻孔仍能达到设计深度,不必处理;如扩孔后继续坍塌,按坍孔处理。

e、出现缩孔可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以扩大孔径至设计要求。

10、钻孔桩断桩常见事故及处理

10.1.1、导管进水的主要原因

a、首批砼储量不足,不能埋住导管下口。

b、导管底口与孔底距离过大,第一斗砼不能埋住导管下口。

c、导管接头不严,胶垫被高气压挤出或导管开裂。

d、导管提升过猛,将底口拔离砼顶面。

10.1.2、预防措施

a、漏斗要有足够的容积,第一斗砼要填满导管底口与孔底间空隙且埋住导管至少1m。

b、准确测量护筒顶及孔底标高,据此来确定导管长度,导管底口距孔底应为30-50cm。

c、导管拼装好后,应作水压试验,确认导管不漏水才允许下管,如漏水应查明,法兰盘连接不当者应重新拼接,管壁开裂者应更换。

换后,重做水压试验,直至合格。

d、砼浇注过程中,应由专人用测绳测量砼顶面标高,用以控制导管的埋深及确定何时拔管,拔管的长度,保证导管埋深在2~6m间。

提升导管时不得猛提,应缓缓提升,防止将导管拔离砼面。

10.1.3、纠正措施

a、若发生第“Aa、Ab”种原因引起的导管进水,应将导管提出,将散落在孔底的砼拌合物用空气吸泥机或掏渣筒清出,然后重新下管并准备足够储量的首批砼,重新浇注。

b、若由第“Ac”种原因引起,应更换新导管,将其插入砼下50cm以上,抽出导管内的水并掏出管底已混入泥浆的砼,继续浇注。

续灌的砼配合比应增加水泥用量,提高稠度,正常后,砼配合比亦恢复正常。

注意:

砼浇注前应准备两套导管及潜水泵、吸泥机,如出现导管漏水,应以尽可能的速度拔出旧管,插入新管,抽水、吸泥应在砼初凝前完成各项任务。

若砼在水面以下不深,但已初凝,导管不能插入砼,可在厚护筒内插入稍小的护筒,重压入砼内,后抽干孔内水,挖去表层砼,再以浇注普通砼的方法浇注至桩顶设计标高。

c、若由第“Ad”种原因引起,重新插入导管,按上述第2条办理。

10.1.4、卡管的主要原因

a、导管底口沉到孔底,或隔水栓卡死,砼灌注不畅。

b、砼中夹有大石块卡管,或砼拌合不匀,运输中产生离析,粗骨料集中卡管。

c、砼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凝固卡管。

10.1.5、预防措施

a、严格控制导管底口标高,管口与孔底距离应保持30~50cm;隔水栓不可做得过大,应比导管直径稍小。

b、砼严格按配合比施工一定要拌合均匀,运输中,输送车应不停地转动,保证砼和易性,粗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

c、浇注前应检查各种机械的情况,严禁带病作业,砼供应要及时,禁止浇注过程等待砼情况的发生。

10.1.6、纠正措施

a、若由第“Da”种原因引起,可将导管提高50cm,用吊绳抖动导管,或长杆冲捣导管内砼,如仍不能下,拔出导管,拆卸清理,掏出孔底砼再重新下管、浇注。

b、若由第“Db”种原因引,可抖动导管,或长杆冲捣,仍不下,则视浇注开始的时间来定措施,如刚开始或开始不久,浇入砼量很小,可采用上述“a”的办法处理,如浇注开始时间很久或浇入的砼量很大,无法清理干净,应按导管进水纠正措施第“Cb”条处理。

c、若由第“Dc”种原因引起,应拔出导管,清理后重新下管,抽水、清泥、继续浇注,但浇注完毕后,该桩作断桩处理,予以补强。

10.2埋管

A、主要原因

a、导管埋入砼过深。

b、间隔时间过久,砼已凝固,导管拔不出。

B、预防措施

a、专人测量,保证导管埋深任何时候不得大于6m。

b、导管上端设附着式振动器,每隔数分钟振捣一次,使导管周围砼不过早初凝;机械使用中应保持正常,不因机械故障而耽误时间;砼供应应连续,不得中断。

10.2.1、纠正措施

埋管一旦发生,应用手动葫芦,或千斤顶试拔,如仍拔不出,若砼未初凝且桩孔径较大,可另下导管,按前述导管渗水的办法来处理,若已初凝,作断桩处理。

10.2.2、浇补桩头

a、主要原因

浇注将近结束时,浆渣过稠,测绳的坠物不能达到砼面,测深不准确而产生少浇注。

b、预防措施

①、加重测绳的配重。

②、浇注接近结束时,清理一次泥渣。

③、规范规定多浇注0.5~1m长,采用较大值1m。

10.2.3、纠正措施

凿除浮浆,立模、浇注普通砼至桩顶设计标高,界面按施工接缝处理。

11、安全及环保要求

11.1施工现场安全

(1)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施工具体实际,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定操作细则,并向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安全帽、安全网要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3)工点内安全标志清晰醒目,夜间的照明设施满足作业要求。

(4)灌注砼基础前先搭设灌注平台及运料走道,并设置防护栏杆。

钢筋安装以及砼灌注按有关规定操作。

(5)钻孔桩基础施工时,工作平台及钻机平台上应满铺脚平板及设置栏杆、走道,并随时清除杂物,设有施工的孔口,均应加防护盖。

起吊钢筋笼、导管及更换钻头等吊装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

1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1)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全部架空,采用三相五线制。

(2)施工现场供电线路、电器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及拆除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经有关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持有效证件上岗的维修电工)进行。

(3)配电房内安全工具及防护措施、灭火器材必须齐全。

(4)对移动机具及照明的使用实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用电机具实行一机一漏一保险,经常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

11.3机械设备安全

(1)钻机的机座必须稳固。

转动的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