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4538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docx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

(一)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的基础地位在政府的管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政府在办公方式、管理力一式等领域掀起了一股革新热潮。

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及组织结构的合法性根基在以“信息”为载体的“后工业化”社会中日益暴露出种种弊端,一场全新的革新政府管理手段准确把握时代气息的信息化科学技术革命正在当代政府公共管理中蓬勃兴起。

所以加速电子政务的建设,提高政府利用信息管理社会和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逐步建立利用知识和信息促进发展的模式是21世纪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是中国追赶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所进行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

按照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掌握的数据,1996年,全球只有不到50个政府部门建立了自己的;而到2002年,全球己经开通了5万个政府。

事实上,电子政务己经迅速地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

对于正处于现代化起程中的中国而一言,不可不谓“任重道远”,既要承担工业化的任务,又要担起信息化的重任,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迎接时代的挑战,已成为电子政务工程面临的又一时代主题。

目前,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与研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特别是美、英、加等国,不仅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规划都有相应的政策出台,而且正一步步地付诸实施。

而我国的电子政务仍处在起步与尝试的阶段,法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基础设施条件差,关于中外电子政务理论方面的研究少等一系列因素均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如何借鉴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先进成分,健康有效地发展我国电子政务是本文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

(二)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政务应运而生。

怎样利用现代化技术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本文首先论述了电子政务的概念、主要模式和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

介绍了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特征,以及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提出了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先进成份,暗示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所存在的差距。

论述了我国与国外电子政务相比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府建设中外

Abstract

Withtheprogressofscienceandtechnology,thee-governmentarisesatthehistoricmoment.Howtoutilizemoderntechnologytodevelope-governmentisaproblemworthwhilewethinkingabout.Firstlythepaperdescribesthedevelopmentbackgroundofthee-governmentandthegenerale-governmentsituationoftheothercountries,whichproposestheadvancedpartsofforeigncountry'se-governmentandsuggeststhegapate-governmentbetweenourcountryandforeigncountries.Secondly,thepaperdissertatesthesamepointsatourcountry'se-governmentdevelopmentasforeigncountries'e-government.Thispaperdiscussesthedifferentpointsate-governmentdevelopmentbetweenourcountryandtheforeigncountries.Finally,thispapersummarizestheadvancedexperienceofforeigncountries'e-governmentandtheacquisitivevevelationtoourcountry'se-governmentdevelopment.

Keywords:

E-government,ChinaandForeignCountries,ElectricaladministrationConstruction,

 

1电子政务概况

1.1电子政务定义

电子政务是近几年伴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事物而出现的新概念,它是由英文“E-Government”翻译而来,而“E-Government”的字面意思应为“电子政府”,只不过为了与“电子商务”概念相对应,国内的媒体基本上都用了“电子政务”这一名称。

与“电子政务”相类似的概念除了“电子政府”外,还有数字政府、网络政府、政府信息化等。

目前,关于“电子政务”的确切含义还没有统一认识,国内学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一、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X、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二、电子政务就是用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传统政务活动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尤化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

三、电子政务就是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标,将政府的信息发布、管理、服务、沟通功能向互联网上迁移的系统解决行案。

四、电子政务就是通过在网上建立政府而构建的虚拟政府,它的实质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即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的传统政府,通过互联网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同时也适应社会运行的根本转变,这种新型的管理体系就是电子政府。

五、电子政务就是一个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公共计算机网络上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有机服务系统的集合。

六、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X、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七、电子政务要求政府部门运用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取用政府的信息及服务,而不是传统的要经过层层关卡和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而政府机关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是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使用的形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向公众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方式选择。

综合不同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X、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要安全、有效地实施电子政务,必须具备五大要素:

基础架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服务内容——支撑行政管理活动的信息应用系统;业务基础——信息资源库;保障条件——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支撑环境——法律法规、规X标准、组织体系、人才体系等电子政务建设环境。

当然,整个社会也应该相应地具备电子政务的应用基础,即整个社会不存在“数字鸿沟”。

从理论上来讲,要使电子政务真正充分地发挥效益,上述五个要素都必须同时具备,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通常都难以在短期内具备这些基本条件,特别是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因此,电子政务本身也就存在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三)

1.2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电子政务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可以包括传统政务活动的各个方面。

根据近年来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和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践,目前,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有GotG模式、GtoE模式、GtoB模式和GtoC模式等四种

1.2.1GtoG模式

GtoG模式电子政务即政府(Government)与政府(government)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G,它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

GtoG模式是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体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等等。

1.2.2GtoE模式

GtoE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政府公务员(即政府雇员)(Employee)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E。

GtoE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GtoG、GtoB和GtoC电子政务模式的基础。

GtoE电子政务主要是利用Intranet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办公和员工管理体系,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管理水平服务。

1.2.3GtoB模式

GtoB模式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企业(Business)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B。

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细胞,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各级政府机构共同的责任。

对政府来说,GtoB电子政务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政府电子化采购,电子税务系统,电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电子外经贸管理,中小企业电子化服务等等。

1.2.4GtoC模式

GtoC模式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公民(Citizen)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C,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GtoC电子政务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应用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电子身份认证,电子社会保障服务,电子XX管理,电子医疗服务,电子就业服务,电子教育、培训服务等等。

1.3电子政务发展的意义

政府部门是电子政务的推行者,更是电子政务的受益者。

首先,电子政务为政府机构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开放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促使政府行使系统对信息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捷:

其次,电子政务将使政府咨询与合作的双向渠道得以贯通,从而进一步增强政府和社会各界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与合作;第三,电子政务将把公务员的选拔制度提升到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新层次;第四,电子政务将使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越来越高,有利于政府的勤政、廉政建设,有利于杜绝一切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第五.电子政务将通过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来大大削减公共行政成本,进而降低各项税收费用。

电子政务的广泛推行,使企业可以通过因特网直接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实施电子政务还将为企业自身争取到更多的定单,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公众将享受到更方便、更体贴的服务,这才是我国实施电子政务战略计划的最终目的。

电子政府建成以后,政府网上办公的方式将使广大公众可以在任何时候、以自己最满意的方式获取所需的政府服务。

实施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把政府信息搬到网上,也不仅仅是以计算机代替人工来处理政府事务,而是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彻底转变传统的政府管理工作模式,使政府机构、公务员、公民、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构筑起一种全新的网络联系,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与运行,实现“办公网络化、政务公开化、管理一体化、决策科学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发展现代化”的综合目标。

因此,实施电子政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四)

2.中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

由于信息网络的巨大优势,电子政务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根据联合国于2003年11月发布的“联合国全球电子政府调查”,在所调查的191个会员国中,有173个国家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只有18个国家完全没有上网,其中大部分是非洲国家。

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里,电子政务正日益成为政府的一种重要的行政管理与服务方式。

2.1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

2.1.1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电子政务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通过电子政务来为公众服务,并将此作为实现电子政务的主要目标之一,不少国家和地区采取专门的措施,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一、XX大力发展电子政务[1]

XX资讯科技推广署长黄志光表示,特区政府将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无论是在进行内部的业务处理方面,还是在向企业及市民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政府都将采用信息技术。

目前,特区政府已设立了专门的电子政务协调办事处,以推动、协调发展电子政务。

在2004年前,将90%适合以电子化的形式向公众提供的服务都将在线提供。

目前,XX特别行政区政府已能够通过因特网提供110多项公共服务。

这些服务不仅可以让市民以稳妥、有效的电子方式处理与政府之间的各种事务,更有利于私营机构开展电子商务。

黄志光表示,特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强政府内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二、6800万名美国公民享受过政府电子化服务[2]

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公司对美国公众获取政府电子化服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美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6800万人曾经访问过美国政府,比2000年3月的4000万人上升了70%。

该项调查显示,2001年美国因特网用户访问政府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查找休闲旅游信息(约占访问总数的77%)、查找工作或学校信息(约占访问总数的70%)、下载政府文件表格(约占63%)、了解政府部门服务项目(约占63%)、查找特定议题或公众政策相关信息(约占62%)、查找健康医疗咨询信息(约占49%)、查找有益的商业信息(约占34%)、向政府部门提出意见(约占34%)、查找政府部门的工作机会(约占24%)、查找选举投票相关信息(约占22%)、获取选举情况相关报导(约占21%)、查找彩票信息(约占21%)、查找政府福利相关信息(约占20%)、报税(约占16%)、更新驾照(约占12%)、更新专业证照(约占7%)、申请渔猎等许可证(约上4%),以及支付罚款(约占2%)等。

可见,美国公众使用政府仍多为搜寻相关信息,而电子报税等与电子支付相关的应用所占比率仍很低,电子政务的推广使用工作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美国政府今年将大力鼓励和推动利用网络退税,预计今年会有更多美国公众通过网络报税。

三、“英国在线”开通青少年频道以满足公众需求[Billgates1][3]

目前,英国电子政务门户“英国在线”开通了一个新频道——“青少年频道(youngGov)”,以满足青少年获取政府信息的需求。

该频道的开通将有利于把政府信息更加便利和有针对性地传递给青少年。

2001年8月,英国政府曾对700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是如何利用因特网的,以及想通过因特网获取哪些政府信息。

此次调查显示,目前政府的栏目设置还不能很好地满足青少年的需求,为此决定开设一个专门为11~18岁青少年服务的频道。

该频道的内容包括欺侮儿童的行为、环境问题、志愿者活动、未成年人酗酒和离家出走的危害性等方面。

除此之外,该频道还为青少年提供了诸如慈善机构、青年社团和其他政府等有价值的。

此外,该频道还就学生们如何安排间隔年(中学毕业后和上大学之前的一年时间)周游世界、体验人生,以及健康饮食和网上安全等问题提供了许多实用、有效的建议。

政府如何运作板块则提供了字母查询系统,使青少年能够快速查询到有关法律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的信息。

四、韩国电子政务建设已步入在线事务处理阶段[4]

2002年11月1日韩国的电子政务门户.egov.go.kr开始向公众提供在线事务处理服务。

这标志着,韩国公民将无需到政府部门,只要通过因特网即可办理申请居民登记证等393种行政手续,而且还可以通过接受批复。

办理在线申请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费用可通过信用卡或电子货币等方式支付。

  在393项在线业务中有160多项业务要求对申请人的身份进行确认,需要申请者使用电子签名,为此银行和邮局将为公众制作电子签名。

韩国行政自治部称,电子政务在线业务的开展,每年将可以节约1.8兆韩元的成本。

2.1.2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特征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的各项业务,实现政府业务过程的计算机化,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近五十年的历史。

近五十年来,计算机在政府中的应用从数据处理开始,逐步向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

但是,这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

自从克林顿在1993年提出电子政务的概念以来,电子政务这个提法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主要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在政府与民众之间,致力于网络系统、信息渠道以及在线服务的建设,为民众提供获取更便捷、质量更佳、内容更多元化的服务;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致力于电子商务实践,营造安全、有序、合理的电子商务环境,引进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在政府与政府之间,致力于政府办公系统自动化建设,促进信息互动、信息共享以及资源整合,提高行政效率。

从英美等国家开展电子政务的情况来看,这些国家的电子政务一般都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围绕民众的需求和选择来发展和提供服务,建立“以民众为中心的政府”;提高政府及其服务的可接近性和易获得性;确保政府信息和服务的公众性,消除数字隔离;注重信息的有效利用,提高信息利用率。

当前,电子政务在世界X围内的发展有两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构造和发展电子政务。

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使人们看到了互联网的巨大潜力及其在帮助政府实现与企业和居民的互动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因此,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普遍的重视,成为继电子商务之后信息化的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域。

第二个特点是,就电子政务的内涵而言,更强调政府服务功能的发挥和完善,包括政府对企业和对居民的服务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服务。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个特点,是因为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政府内部业务过程的计算机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互联网为重新构建政府和构建政府、企业、公民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会。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五)

2.2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我国政府对电子政务高度重视,早在1993年即开始启动“三金(金税、金关、金桥)工程”,1999年又开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2002年提出了《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及工作重点等都作了明确安排,我国的电子政务由此获得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NIC)于2004年7月公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04年6月底,我国gov.下的域名总数达到13963,比2003年6月底增加4635,年增长率达到50%,而从2002年6月底至2003年6月底的年增长率也达到40%。

但是,这种快速增长实际上属于发展初期的外延式扩X,在这种快速扩X的背后其实掩藏着许多实质性的问题。

根据《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中“没有听说过”及“听说过但是不了解”的比例高达50%;而在“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中,电子政务的比例只有1.9%。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更多的是一种缺乏有效需求的电子政务。

2.2.1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是沿着“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等“金”字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

总的说来,我国的政府信息化进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推进阶段,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

一、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的内部信息办公网络。

1992年,为了推进政府机关的自动化程度,在政府机关普及推广计算机的使用,国务院办公室下发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

该文件下发以后,在国务院办公厅统一指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近十年的积极努力,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

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要求当时的电子部与有关部委大力协调,抓好几项重大的信息工程。

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

三金工程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政府信息化的雏形。

在部分“金”字工程推动下,部分政府部门的网络建设,电子化的深度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发展阶段(1999年-2001年)

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

通过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及相关的一系列工程,实现我国迈入“网络社会”,提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项目,政府站点与政府的办公自动化连通,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紧密结合,使政府站点演变为便民服务的窗口,实现人们足不出户完成与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

利用政府职能启动行业用户上网工程,如“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等,实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联入网络,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多种社会功能,形成“网络社会”。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70%以上的地市级在网上建立了办事窗口,政府也已经多达3000多个。

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网络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政府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

四、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国家不断培育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环境。

2002年是政府信息化逐渐由“由概念变成现实,由争论转入实施,由含混转为清晰”的一年。

从“割据”向“统一”发展。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六)

2.2.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

我国电子政府发展具有地区不平衡、目标和出发点的多样性等特点。

一、我国独特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显然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不仅因为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因为我国有与西方发达国家不相同的政治制度。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必须之一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政府官员和共产党干部是人民公仆的本质,注重XX政治建设,致力于建设一个廉洁、XX、高效的现代化政府。

二、电子政务发展地区不平衡

由于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些差别主要是表现在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上。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史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社会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开始的。

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在政府信息化建设及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差距巨大。

电子政务建设多始于某些重要政府职能部门和部分发达地区,如海关、税务、公安等。

这些地区和部门办公自动化建设较为完善,人员素质较高,信息化知识和现代政府管理理念较普及,外界可借用资源较丰富,电子政务的基础较好,例如我国的“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在国家重点支持下发展的,同时也是因为美国海关要求我国海关管理实现电子化,从而“拉动”了这一工程的实施。

另外,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地区不平衡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发展较快,例如从2000年末到2001年3月,、XX、XX、XX等地数十个城市的政府,纷纷宣布了“数字化”、“数字化XX”、“数字化XX”等计划。

与以上重点部门和发达地区相比,我国的其他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迟缓。

在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