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4878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docx

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

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镁在氧气中燃烧                    

B. 

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D.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2.碳酸(H2CO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表示为H2CO3

CO2↑+H2O,对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碳酸在加热条件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B. 每个碳酸分子在加热条件下,可以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水分子

C. 每62份质量的碳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18份质量的水

D. 通过碳酸分解,我们能得到,碳酸中一定含有CO2和H2O

3.已知碳酸镁在空气中煅烧可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

现有镁粉和碳酸镁混合物,将该混合物充分煅烧。

若煅烧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镁粉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A. 22%                                      B. 44%                                   C. 66%                                      D. 88%

4.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15

32

1

未知

A. 物质Y一定是单质                                                

B. 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

C. 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变化比为9:

4                

D. 物质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5.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水的电解

B. 

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C. 

向少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D. 

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6.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丙中氢、硫、氧原子个数比为2:

1:

4

C. 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D. 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7.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

A. 加入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酚酞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水,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8.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100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7.6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2NaHCO3

Na2CO3+H2O+CO2↑)

A. 33.6%                                   

B. 40%                                   

C. 47.3%                                   

D. 60%

9.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34g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完全反应后生成Ag、O2、X的质量分别为21.6g、mg、9.2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B. m=3.3

C. 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D. X的化学式为NO2

10.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100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7.6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2NaHCO3

Na2CO3+H2O+CO2↑)(  )

A. 33.6%                                   

B. 40%                                   

C. 47.3%                                   

D. 60%

11.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HgO

Hg+O2↑分解反应

B. 生石灰作干燥剂CaO+H2O= Ca(OH)2 化合反应

C. 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O3+NaOH=Na2SO3+H2O复分解反应

D.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C6H12O6+6O2

6CO2+6H2O 氧化反应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于8月3日传递到乐山。

团结、互助、友爱、勇敢、坚强!

大灾之后,“祥云”火炬的传递增添了新的意义。

“祥云”火炬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5O2+X

3CO2+4H2O。

由此可知,“祥云”火炬燃料X的化学式为(  )

A. C3H7OH                                 

B. CH4                                 

C. C2H6                                 

D. C3H8

13.如图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

一定温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质量

A. A                                           

B. B                                           

C. C                                           

D. D

二、多选题(共2题;共6分)

14.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P点时的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B. R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为180

C. 0至P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                                  D. P至Q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20

5

2

37

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35

2

12

A. 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 物质Y一定是单质                                                

D. 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5:

6

三、计算题(共2题;共25分)

16.某化工厂新进一批工业用盐,该工业用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杂质为氯化钡。

为测定其中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

取20.8g该工业盐加入足量水使其全部溶解,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2%的硫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沉淀2.33g。

请根据实验计算:

(1)加入硫酸钠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

(2)该工业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17.化学反应在防治环境污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某工厂废气中的SO2,可用以下方式处理。

方式一:

2SO2+O2+2CaO=2CaSO4 方式二:

2SO2+O2+4NaOH=2Na2SO4+2H2O试计算:

(已知:

CaSO4的价格为700元/吨,相对分子质量为CaSO4136 Na2SO4142)。

(1)CaSO4中有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呈整数倍关系,这两种元素是硫元素和什么。

(2)若用方式一处理9.6tSO2,所得产品价值多少元?

(3)若用方式二处理9.61tSO2,刚好用去50t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终结果精确到0.1%)。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8分)

1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两个实验。

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哪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

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

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________;

猜想三:

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________和________,一定不是________。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

________。

五、综合题(共8题;共51分)

19.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钙(CaH2)、氢化钠(NaH)是重要的制氢剂,与水接触时,分别发生如下反应:

CaH2+2H2O═Ca(OH)2+2H2↑,NaH+H2O═NaOH+H2↑。

(1)若用25g某氢化钠工业样品可制得氢气2g,请计算该氢化钠样品的纯度(样品中Na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向25g上述氢化钠工业样品中逐渐加入水至过量,在图中画出产生氢气的曲线图。

(3)登山运动员登山时也需通过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获得氢气以提供必须的能量。

小红认为,若用CaH2替代NaH,有利于登山运动员减轻包袱负担。

原因。

20.工业上合成NH3的工艺流程可简化为:

(1)工业上制取N2时所用的廉价、易得的原料是________;

(2)用焦炭和水蒸气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

C+H2O(气)

CO+H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

(3)合成塔中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将降温分离出的N2、H2送回合成塔的目的是_______。

A. 充分利用原料                                        B. 防止氮气污染空气

21.人们曾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材料制取烧碱,制取流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步骤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固体A的成分可能是纯净的氢氧化钠,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2.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3.化学基础与常识

(1)下图金属应用的实例,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电缆                                 

B. 电热壶                               

C. 金属丝                               

D. 金属乐器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

”表示不同离子)。

则“○”与“

”反应生成了________(填物质名称)。

(3)氢氟酸(HF)能刻画玻璃,其中有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SiO3+6HF=X+SiF4↑+3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

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

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写出反应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24.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该反应过程中:

(1)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2)金原子对________(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5.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某学习小组对其组成展开探究。

现取24g纯碱样品,加入1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96g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20g。

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写化学式)。

(2)通过已知数据,能求出的量有_____(写字母序号)。

A.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B. 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

C.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D. 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26.化学调研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探究中和反应,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1)甲组同学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酸度计测该溶液的pH,同时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如图所示).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边滴加边搅拌。

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酸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升高,由此可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属于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乙组的同学改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该方案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________。

(3)丙组同学用另外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时,当往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现有少量的气泡冒出,小组同学根据这一现象进行讨论,一致认为其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_______。

为了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你认为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氢氧化钙溶液      

C.氯化钙溶液      

D.氯化钠溶液  

(4)丁组同学借助酚酞试液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为无色.小金认为溶液显中性。

小东认为不一定.小东同学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否定小金的结论,请写出小东设计的实验(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________

(5)戊组同学拿来丙组同学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欲测定其变质情况,取出100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此推测并计算:

①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

________(选填完全变质、部分变质)

②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③当加入3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结果精确到0.1%,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六、推断题(共1题;共5分)

27.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发生的反应都是你刚刚学习过的。

其中A、B、C、D、E是单质,甲、乙、丙、丁是氧化物。

已知:

B、乙是黑色固体,E常温下是液态,丁是红色固体,丙是无色液体。

(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中反应①可以是自然界中的________作用。

(2)A→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该反应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3)写出A的一条用途:

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A

二、多选题

14.【答案】A,D

15.【答案】C,D

三、计算题

16.【答案】

(1)解:

混合物中的氯化钡与硫酸钠溶液反应,氯化钠不与硫酸钠溶液反应,根据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可求出参加反应的硫酸钠溶液的质量,设加入硫酸钠溶液的质量为x,则质量为x的硫酸钠溶液中所含硫酸钠的质量为:

x×14.2%。

142

233

x×14.2%

2.33g

 =

解得x=10g

(2)解:

设工业盐中氯化钡的质量为y。

208

233

y

2.33g

 =

解得y=2.08g

20.8g该工业盐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10%

17.【答案】

(1)解:

在CaSO4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32:

(16×4)=1:

2,所以硫元素和氧元素质量分数呈整数倍关系

(2)解:

设:

生成的硫酸钙的质量为x

2SO2+O2+2CaO=

2CaSO4

128

272

9.6t

x

 

x=20.4t

所得产品价值700元/t×20.4t=14280元

(3)解:

方式二:

设:

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消耗的氧气质量为z;

2SO2+

O2+4NaOH=

2Na2SO4+2H2O

128

32

284

9.6t

z

y

  y=21.3t

    z=2.4t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34.4%

四、实验探究题

18.【答案】

(1)NaOH+HCl=NaCl+H2O

(2)产生白色沉淀;Na2CO3+Ca(OH)2=CaCO3↓+2NaOH

(3)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加入适量稀盐酸至溶液刚好变成无色

五、综合题

19.【答案】

(1)解:

设样品中NaH的质量分数为x,

NaH+H2O=NaOH+

H2↑

24

2

25g×x

2g

 

x=96%;

答:

该样品中NaH的质量分数为96%。

(2)解:

氢气的质量逐渐增加,最后不变;故答案为:

(3)解:

小红认为,若用CaH2替代NaH,有利于登山运动员减轻包袱负担;原因是:

相同质量的CaH2比NaH产生的氢气多

20.【答案】

(1)空气

(2)碳、焦炭(或C)

(3)N2+3H2

2NH3

(4)A

21.【答案】

(1)CaCO3

CaO+CO2↑;CaO+H2O=Ca(OH)2

(2)NaOH和Na2CO3;NaOH和Ca(OH)2

22.【答案】

(1)2NaHCO3

Na2CO3+H2O+CO2↑;分解

(2)NaCl+NH3+H2O+CO2=NH4Cl+NaHCO3↓

(3)CO2、NH3

23.【答案】

(1)B

(2)水

(3)CaF2

(4)SO2+I2+2H2O=H2SO4+2HI

24.【答案】

(1)没有

(2)CO

(3)CO+H2O

CO2+H2

25.【答案】

(1)CaCl2、NaCl

(2)A,B,C

(3)13.1%

26.【答案】

(1)减小;放热

(2)不合理;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无法判断反应是否放热

(3)2NaOH+CO2=Na2CO3+H2O;B

(4)取样,加入碳酸钙(或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则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

(所加试剂合理即可,如可用紫色石蕊溶液、pH试纸等等)

(5)部分变质;10.6;17.7%

六、推断题

27.【答案】

(1)CO2;光合

(2)2Hg+O2

2HgO

;化合反应

(3)供给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