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5015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docx

翟下庄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施工作业规程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1

第一节概述……………………………………………………1

第二节编制依据和原则…………………………………………1

第二章地质、水文概况………………………………………2

第三章施工工艺………………………………………………2

第一节施工方案…………………………………………………2

第二节施工方法…………………………………………………3

第四章生产系统………………………………………………7

第一节排矸系统…………………………………………………7

第二节压风、供水系统…………………………………………7

第三节混凝土搅拌、运输及浇筑系统…………………………7

第四节通风系统…………………………………………………7

第五节排水系统…………………………………………………7

第六节综合防尘…………………………………………………7

第七节供电系统…………………………………………………7

第五章技术质量标准…………………………………………8

第一节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8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工期安排…………………………………8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9

第一节防坠措施…………………………………………………9

第二节钻爆安全技术措施………………………………………9

第三节装岩安全技术措施………………………………………10

第四节提升安全技术措施………………………………………11

第五节防漏电保护措施…………………………………………11

第六节砼浇筑安全技术措施……………………………………12

第七节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12

第八节通风管理与瓦斯防治措施………………………………13

第九节组立模板措施……………………………………………13

第十节其他注意事项……………………………………………13

第八章避灾路线…………………………………………………14

第九章附图………………………………………………………14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概述

山西平舒煤业有限公司翟下庄分区通风系统改造项目井筒工程,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Mt/a,井筒净直径9.0米,井深597.35米,采用普通法施工。

回风立井中心坐X=4205401.110,Y=19699454.160,Z=1236.500,设计马头门底板为绝对标高+720.0m。

净高由5.5m变5m,净宽6.0m,壁厚650mm;钢筋加强段为6m(马头门以下3m,马头门以上3.5m),共计16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开口为南北方向,两翼马头门各掘砌深度5m。

马头门断面形状为直墙半圆拱形,南北马头门前5m墙高由2.5m变2m。

支护形式:

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纵向钢筋为φ20mm@301mm,内纵向钢筋为φ20mm@305mm,外横向钢筋为φ20mm@233mm,内横向钢筋为φ20mm@200mm,拉筋为φ12mm@600mm,钢筋内保护层为50mm,外保护层为70mm,钢筋混凝土支护厚度为650mm。

马头门连接处井筒加强段(6.5m)为双层钢筋砼结构,外环筋为φ20mm@300mm、内环筋为φ20mm@300mm;外竖筋为φ20mm@233mm,内竖筋为φ20mm@212mm,拉筋为φ12mm@600mm,钢筋内保护层为50mm,外保护层为70mm,混凝土支护厚度为650mm,砼强度等级为C30。

附:

回风立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马头门)平、剖、断面图

第二节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写依据

(一)《阳煤集团平舒公司翟下庄分区回风立井井壁结构平、剖、断面图》。

(二)《阳煤集团平舒公司翟下庄分区回风立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平、剖、断面图》;

(三)《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四)《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0);

(五)《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六)《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八)《钢筋制作、搭接、绑扎技术规程》;

(九)其他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现行有效的各种技术规范、规定。

二、编制原则

执行国家各项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政策,在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组织施工。

第二章地质、水文概况

根据地质报告可知,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处于下二叠系下统山西组,该段岩性以灰白色粗砂岩为主。

灰白色粗砂岩:

成分以石英为主,其次长石,含白云母片,分选磨圆差。

浅灰色细砂岩:

成分以石英为主,其次长石及白云母片,分选磨圆好,夹砂质泥岩条带。

根据水文报告显示,马头门段含水层为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该段含水层组富水性弱,单位涌水量小于0.1L/S·m,属含水小的含水层。

附:

回风立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马头门)段检查孔柱状图

第三章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方案

根据回风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马头门)的设计特点,具体方案和步骤如下:

一、回风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马头门)上部永久支护完毕后,继续按荒半径5150mm掘进至距马头门底板2米左右放一坐底炮(此段施工严格按照<翟下庄分区通风系统改造项目回风井井筒揭煤防突专项设计>执行),并进行锚网喷临时支护。

垂深510.35m~514m段同时掘进南、北马头门上部;垂深514m~-516.5m段同时掘进井筒与南、北马头门下部;南、北马头门各掘进至井筒中心线起9.5m深,掘进段高内均采用锚网喷临时支护。

二、掘砌下部井筒加强段后连接绑扎钢筋,用整体式金属模板从下至上浇注混凝土;浇筑至马头门位置后组立柱腿、碹板,绑扎钢筋后一起进行永久支护。

施工顺序见下图

 

第二节施工方法

一、放线

回风立井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马头门)施工前放线采用比长钢尺定出马头门标高点,下南、北两根边线定出马头门中线,然后根据中线及标高点分别画出马头门轮廓线指导施工。

二、掘进

井筒部分掘进施工方法严格按照《翟下庄分区通风系统改造项目回风井井筒揭煤防突专项设计》执行。

马头门采用分台阶及全断面钻爆法施工,打眼采用YT-27型风钻,配合B22中空六角钢钻杆及Φ42mm一字型合金钢钻头,三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Φ35mm×400mm,多段别毫秒延期电雷管,正向连续集中装药,地面专用380v电源起爆。

放炮后,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执行,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敲帮问顶”制度,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停产处理。

(一)凿岩:

风钻下井前要检查钻具各部位能否正常工作,当确认钻具能正常工作时,方可下钻工作。

打眼前按设计要求画出井巷轮廓线,点出炮眼位置,采取定人、定位、定眼、定机分区作业。

(二)装药、联线、放炮:

首先将炮眼内残渣用压风吹净,并检查炮孔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按爆破设计要求填装药卷,经检查装药无误后,即可进行联线工作,联好线检查无误后,将吊盘及其它设备提至安全高度,人员安全撤离升到地面,打开井盖门,进行爆破。

附:

回风井8号煤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马头门)爆破三视图表

 

1-1断面爆破参数表(H=6.7m)

分层

眼号

眼名

眼深(m)

角度(°)

眼数(个)

装药量

起爆顺序

连线方式

装药结构

卷/眼

kg/眼

重量

kg

1-4

掏槽眼

2.5

80

4

4

1.8

7.2

串联

连续正向装药

5-36

辅助眼

2.2

90

32

3

1.35

43.2

37-69

周边眼

2.2

85

33

2

0.9

29.7

70-80

底眼

2.2

85

11

2

0.9

9.9

小计

177.2

80

90

81-86

掏槽眼

2.5

80

6

4

1.8

10.8

87-112

辅助眼

2.2

90

26

3

1.35

35.1

串联

113-130

帮眼

2.2

85

18

2

0.9

16.2

131--141

底眼

2.2

85

11

2

0.9

9.9

小计

136

61

72

合计

313.2

141

162

 

1-1断面预期爆破效果(H=6.7m)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炮眼利用率

%

90

6

每m3实岩炸药量

Kg/m3

1.95

2

循环进尺

m

2.0

7

每m硐室炸药量

Kg/m

81

3

循环爆破岩石

m3

83

8

每m3实岩雷管量

个/m3

1.7

4

循环用炸药

Kg

162

9

每m硐室雷管量

个/m

70.5

5

循环炮眼个数

141

10

每m3实岩炮眼量

m/m3

3.77

 

1-1断面爆破参数表(H=6.2m)

分层

眼号

眼名

眼深(m)

角度(°)

眼数(个)

装药量

起爆顺序

连线方式

装药结构

卷/眼

kg/眼

重量

kg

1-4

掏槽眼

2.5

80

4

4

1.8

7.2

串联

连续正向装药

5-36

辅助眼

2.2

90

32

3

1.35

43.2

37-69

周边眼

2.2

85

33

2

0.9

29.7

70-80

底眼

2.2

85

11

2

0.9

9.9

小计

177.2

80

90

81-86

掏槽眼

2.5

80

6

4

1.8

10.8

87-103

辅助眼

2.2

90

17

3

1.35

22.95

串联

104-117

帮眼

2.2

85

14

2

0.9

12.6

118--128

底眼

2.2

85

11

2

0.9

9.9

小计

107.4

48

56.25

合计

284.6

128

146.3

 

1-1断面预期爆破效果(H=6.2m)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炮眼利用率

%

90

6

每m3实岩炸药量

Kg/m3

1.9

2

循环进尺

m

2.0

7

每m硐室炸药量

Kg/m

73.2

3

循环爆破岩石

m3

76

8

每m3实岩雷管量

个/m3

1.7

4

循环用炸药

Kg

146.3

9

每m硐室雷管量

个/m

64

5

循环炮眼个数

128

10

每m3实岩炮眼量

m/m3

3.7

(三)钻眼爆破时应注意事项:

1.钻眼前应检查工作面围岩,处理掉危岩、活石后方可打眼。

2.打眼前应根据各硐室的中心线和拱基线量测出的轮廓线,点出炮眼位置,使每个钻工心中有数。

3.打眼时,炮孔要直,孔位要准,各个炮孔的孔向和孔位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4.钻工要严格按规程操作,保证风钻正常运转。

5.装药时,要严格按爆破图表要求施工,装药前必须扫孔,把孔内岩粉清除干净,并逐圈装填,填够炮泥。

6.雷管使用前必须检查雷管段数及型号,过期或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生产的雷管严禁混合使用。

7.放炮前检查工作面所有设备是否提到安全高度,并开启井盖门。

三、装岩、排矸

(一)放炮后,采用中心回转抓岩机直接装入3~4m3吊桶,提升至地面。

(二)吊桶提上来的矸石由翻矸仓卸至地面,由装载机运到甲方指定地点。

四、临时支护

(一)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马头门)采用锚(索)网喷临时支护,锚杆规格为Φ20mm×2000mm,锚杆杆体材料采用左旋螺纹钢筋,间排距为800mm×800mm,菱形布置,允许误差为±100mm。

锚杆外露长度为50mm,托板规格为150mm×150mm×8mm,用8mm厚Q235钢板压制成弧形。

锚杆均使用配套标准螺母紧固,每根锚杆锚固力不小于50KN。

金属网为Φ6mm的Q235钢筋网,网格100mm×100mm。

网要压茬连接,搭接长度为100mm,采用双股扎丝隔扣绑扎连接。

每根锚杆用2卷K2335树脂药卷,安装角度为90°,允许误差为±15°。

锚索规格为Φ15.24mm×6300mm,锚索材料采用钢绞线,间排距为2000mm×2000mm,每排三根,中间一根,两肩窝各一根的布置方式。

锚索外露长度为300mm,托板规格为300mm×300mm×10mm,用10mm厚Q235钢板压制成弧形。

每根锚索用3卷K2335树脂药卷,安装角度为90°,允许误差为±15°。

每根锚索锚固力不小于50KN。

(二)喷射砼原料采用

原材料选用山西亚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42.5R硅酸盐水泥,河北井陉生产的黄砂,山西寿阳黄岭生产的粒径5~31.5mm的优质碎石。

水用饮用水、喷砼强度等级为C20,其配合比为(重量比):

水泥:

砂:

石子:

防水剂(BR-2型)=1:

2:

2:

0.1,水灰比为:

0.45。

(三)喷射砼的制作与运输

喷浆机设置在井口,在井口安设有配料控制器的集中搅拌站将水泥、石子和砂按配比送入JS-1000型强制式搅拌机内搅拌,使砂石颗粒与水泥搅拌均匀,人工送料进喷浆机并按规定配比加入防水剂,通过溜灰管输送至工作面进行喷射砼施工。

(四)打锚(索)杆眼

打眼前要先仔细检查围岩情况,找掉活矸、危岩,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始工作,锚杆眼的位置要准确,眼位误差不得超过100mm,眼向误差不得大于15度。

锚杆眼深度应与锚杆长度相匹配,打眼时应在钎子上做好标志,深度2000mm,眼打好后,应将眼内的岩渣、积水清理干净。

(五)安装锚杆及钢筋网

锚杆安装前,应将眼孔内的积水、岩粉用压风吹扫干净。

吹扫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孔口一侧,眼孔方向不得有人,把树脂锚固剂送入眼底,把锚杆插入锚杆眼内,使用注锚器安装锚杆,顶部及肩窝锚杆用MQT-50型风动锚杆钻机打眼,用螺旋搅拌器配合锚杆钻机进行安装,两帮锚杆用7655型风钻安装。

搅拌旋转时大于35秒后,卸下螺帽,挂上钢筋网,上好托盘,拧上螺帽,12分钟之后,拧紧螺帽给锚杆施加一定预紧力,拧紧力矩不小于120N·m,确保锚杆抗拉力不少于50KN。

钢筋网网格100mm×100mm。

网要压茬连接,搭接长度为100mm,采用双股扎丝隔扣绑扎连接。

喷射混凝土:

检查喷浆机是否完好,并送电空载试运转,紧固好磨擦板,不得出现漏风现象;喷射前必须用高压风水冲洗岩面;喷射人员要佩戴齐全有效的劳保用品。

喷枪头与受喷面应尽量保持垂直,喷枪头与受喷面的垂直距离以0.8~1.0m为宜,采用螺旋喷射,喷射顺序为先墙后拱。

喷射时,喷浆机的供风压力在0.4MPa,水压应比风压高0.1MPa左右,加水量凭射手的经验加以控制,最合适的水灰比是0.4~0.5之间。

喷射过程中应根据出料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给水量,保证水灰比准确,要使喷射的湿混凝土无干斑,无流淌,粘着力强,回弹料少,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70mm。

开机时必须先给水,后开风,再开机,最后上料;停机时,要先停料,后停机,再关水,最后停风。

喷射工作开始后,严禁将喷射枪头对准人员,喷射中突然发生堵塞故障时,喷射手应紧握喷头并将喷口朝下。

临时支护施工工艺:

喷射砼采用一掘一喷,个别欠挖处用风镐刷够至设计尺寸,清掉浮矸、活石,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按照规定要求布置挂网、上托盘,进行喷射砼施工。

五、永久支护

(一)钢筋绑扎

井筒与井底车场连接处(马头门)支护形式为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横筋内圈为Φ20mm@249mm,外圈为Φ20mm@298mm,拉筋Φ12mm@547mm;竖筋内、外圈均为Φ20mm@300mm,拉筋为Φ12mm@6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

内缘为50mm,外缘为70mm。

井筒竖筋采用直螺纹连接,环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为30d。

钢筋采用双股铁丝绑扎,钢筋连接处至少要绑扎三道铁丝,绑扎牢固。

竖筋要保持竖直,环筋要保持水平。

(二)模板组立

在工作面壁厚位置用矸石垫平,并铺上一层沙,下放整体模板直模到工作面,按井筒中心线进行校核,保证井壁净半径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在立好整体模板后,再立马头门的柱腿、碹骨及墙板、碹板,并加固牢靠。

(三)砼配比制作和运输

1.材料

原材料选用亚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42.5R硅酸盐水泥,河北井陉生产的黄砂,山西寿阳黄岭生产的粒径16~31.5mm的优质碎石。

水用饮用水、喷砼强度等级为C30。

C30砼配合比经有资质的阳泉煤业集团吉成建设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试配后提供。

水泥:

水:

砂子:

碎石=1:

0.53:

1.01:

1.80:

2.95

每m3材料用量:

水泥387kg,水205kg,砂子698kg,碎石1140kg。

施工时严格按照配比单进行配制砼。

在井口集中搅拌站搅拌均匀后,即可下灰。

搅拌好的砼通过溜灰槽、溜灰管、缓冲器至吊盘二次搅拌后送到模板内。

第四章生产系统

第一节排矸系统

一、施工时,利用铁锹将矸石排到井筒中,再用大抓装岩,吊桶提升,座钩式自动翻矸,落地后铲车配合自卸式汽车排矸。

二、排矸系统:

连接处——井筒——井上——弃碴场

第二节压风、供水系统

一、压风机房内布置2台20m3/min、3台40m3/min,井筒通过一趟Ф159mm钢管向井下供风,井口附近设油水分离器和压风冷凝器。

二、选用一趟Ф57mm×4无缝钢管由地面向井下供水,与压风管共用一台稳车悬吊,为保证向工作面稳压供水,在管路底部安设减压阀。

第三节混凝土搅拌、运输及浇筑系统

一、井设集中搅拌站,安装两台JS-

型搅拌机,配自动计量器PLY-

井筒输料采用Ф

mm无缝钢管作为溜灰管下灰方式。

吊盘下层盘设混凝土集料器及二次搅拌分灰系统,一作为混凝土缓冲装置,二是作为混凝土二次搅拌,防治混凝土离析。

第四节通风系统

一、地面2×45kw对旋式风机、二台运转,二台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风机实现自动切换。

风筒为直径1000mm胶质阻燃风筒,风筒接头严密不漏风,风筒无破口。

第五节排水系统

一、根据地质资料显示,井筒内水量较小,当出现涌水时,采用风泵将水抽至吊桶,提升至地面排出。

第六节综合防尘

一、采用湿式凿岩,出矸、放炮前后洒水降尘。

二、喷浆人员配戴合格的防尘口罩。

第七节供电系统

在井口附近建

KV/6KV6/0.4KV临时变电所。

为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安装两台S

-6300/10-

-10/6.3型主变压器,安装两台S

-6300/6-6/0.4型变压器,为地面用电设备提供380V/220V电源;井口安装KBSG-315/6/0.69型变压器两台,为井筒及井口动力设备提供电源。

第五章技术质量标准

第一节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

一、掘进工程

(一)井筒基岩掘进允许偏差-30mm~+150mm;

(二)巷道掘进允许偏差,宽度(中线至任一帮距离)-30mm~+200mm;高度(腰线至顶、底板距离)-30mm~+200mm。

二、钢筋工程

(一)钢筋品种规格、质量、性能及加工符合设计要求;

(二)钢筋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应绑数量的20%,且不应连续;

(三)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排距允许偏差±10mm;

(四)箍筋、构造筋间距允许偏差±30mm;

(五)钢筋保护层允许偏差±10mm。

三、模板工程

(一)立井模板半径允许偏差+10mm~+40mm,

(二)硐室基础深度允许偏差-30mm~+100mm;

(三)模板接茬平整度立井≤5mm,硐室≤5mm。

四、砼支护工程

(一)水泥、骨料、水、外加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二)井筒净半径允许偏差0~+50mm;

(三)硐室允许偏差,净宽:

中线至任意一帮距离,机电硐室0~+50mm,非机电硐室-30mm~+50mm,净高:

腰线至顶、底板距离,机电硐室0~+50mm,非机电硐室-30mm~+50mm;

(四)表面无裂缝,蜂窝、孔洞、露钢筋≤2处;

(五)硐室基础深度允许偏差≥0。

(六)接茬允许偏差立井≤30mm,硐室≤15mm。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工期安排

硐室施工采用滚班作业制。

掘砌工75人,机电工25人,辅助工16人,队管10人,安全员3人,施工工期共计8天。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防坠措施

一、入井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带,穿工作服,穿胶靴。

穿戴不整齐者,不准入井。

二、严格执行井口管理制度,井口把钩工切实负责,及时清理井口杂物,保持井口周围卫生整洁,严防坠物,确保井口正常生产秩序。

三、封口盘必须严密,各管路口周围必须封闭严密,以免杂物掉入井下。

四、封口盘、翻矸台上不得堆积杂物。

五、升降吊盘前,彻底清净盘面,特别清扫四周折页及各管口折页上的杂物。

六、每次放炮后及时检查清理吊盘上面、底面钢梁内以及模板上的浮矸。

七、接长、拆卸管子时,所有工具必须用绳系好,管子口用麻袋封严,拆下的工具物件放入工具包内,不要随地乱放,防止坠物伤人。

八、井盖门除提升和放炮打开外,平时处于关闭状态。

九、溜灰管下端的缓冲器必须加保险绳,防止坠落伤人。

溜灰管不用时,上下口必须封严。

十、井盖门两端设铁栅栏,井口不得有闲人逗留。

十一、井筒内高空作业的人员,要系好保险带,并生根牢固,随身携带的工具用绳系在身上,预防工具坠落。

十二、井筒内运送设备及长料时,绳索连接件必须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十三、加强井帮管理。

人员进入工作面施工前,班长要安排2名有经验的老工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摘除危矸悬岩,以防片帮伤人。

十四、工作人员在乘吊桶或随吊盘升降时、在井架或在井筒内的设备、设施上作业时;在翻矸台上需要在围栏外作业时;在模板上清理浮矸时;必须佩带保险带:

保险带必须定期按有关规定试验。

保险带必须拴在牢固的构件上。

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发现损坏时,必须立即更换。

第二节钻爆安全技术措施

一、井筒施工所用炸药和雷管必须有合格证,不同厂家、品种和规格的雷管不能一起使用。

派专人负责领用爆破器材,用专用工具箱盛放。

二、按爆破图表布眼装药,眼深大于1.0m时封泥长度不小于500mm,眼深大于2.5m时封泥长度不小于1.0m,眼深0.6~1.0m时封泥长度不小于眼深的0.5倍。

未用完的爆破器材及时返回火药库办理退库手续。

三、在打眼过程中,要实行定人、定位、定眼数。

严禁交叉作业。

严禁钻眼和装药平行作业。

严禁在残眼内钻眼、坚持湿式凿岩。

四、钻眼时,钻杆不要摆动以保证钻进方向,硬岩钻进要防止断钎伤人,钻眼完毕或换钎要先关风后关水。

五、严格按《高频发爆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放炮操作。

先打开井盖门后放炮。

六、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三人放炮连锁制”。

七、爆破过程中,要由专人放哨警戒。

所有人员要撤到地面以上,距离井口20m以外。

严禁爆破期间在爆破范围内活动,做到安全爆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