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5216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5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docx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管理系统教案设计铁运

第一章:

铁路行车安全管理概述

第一节安全在铁路运输中的地位

一、安全在铁路运输管理中的地位

(一)安全是铁路运输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铁路运输安全的特殊地位是由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决定的

1、连续性

2、动态性

3、开放性

4、伴随性

5、高风险性

6、系统性

(三)安全是铁路运输产品最重要的质量特征

(四)安全是铁路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五)安全是加快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六)安全是法律赋予铁路运输的义务和责任

经过长期实践和科学总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已

成为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针。

二、铁路运输中安全与效率的关系

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安全是效率的基础

铁路运输企业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消灭事故,保证畅通,最大限度的发挥运输能力,向安全要能力,向安全要效率。

(二)效率是安全的目标

提高运输能力,降低综合成本,安全、高效是铁路运输一贯追求的目标。

保障行车安全,则是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的先决条件。

离开效率,片面的讲运输安全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富有效率的运输生产,

才能更好地完善和改进生产过程和生产设施,更好地强化安全。

 

第二节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现状及铁路运输安全特殊性

一、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现状

铁路运输安全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需要在努力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同时,居安思危、坚持不懈的抓

紧务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二、综合治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

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管理的目标不明确

(二)安全管理的思想观念较陈旧

(三)事故信息价值未得到充分利用

(四)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落后

(五)安全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六)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亟待健全和规范

四、安全的普遍性与铁路运输安全的特殊性

(一)安全的普遍性

1、安全的系统性

2、安全的相对性

3、安全的依附性

4、安全的间接效益性

5、安全的长期性

6、安全的艰巨性

(二)铁路运输安全的特殊性

由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可知,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可见,铁路运输安全除具有上述安全的普遍性外,还

有其特殊性。

1、铁路运输安全的动态性

机车、车辆在固定轨道上的定向运动,是铁路运输最显著的特点,一系列铁路运输安全问题,例如轮轨作用、弓网作用、列车速度控制和进路控制等都是围绕机车、车辆或列车在轨道上的定向运动而展开

的。

2、铁路运输安全失控的严重性

事故损失涉及广泛的社会因素,极大地损害铁路的形象甚至政府

的威信,其社会影响的严重性难以估量。

3、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反复性

铁路运输生产具有连续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伴随着生产

的各种事故和不安全状况常常都是重复发生的.

4、铁路运输安全对管理的依赖性极强

铁路运输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效能。

5、铁路运输安全的复杂性

铁路运输环境安全的综合治理涉及面广、难度大。

铁路安全技术的发展,包括设备安全性能改进、人员安全素质提高、环境安全质量改善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都是以上述对安全的普遍性和铁路运输安

全的特殊性的认识为基础的。

 

第三节铁路运输安全监察工作

几十年来,我国铁路安全监察工作在安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行车安全监察组织机构

在我国铁路作业量比较大的站段设有安全室(科)。

安全室是站段的职能科室,而不是安全监察部门。

二、各级行车安全监察机构的任务和职权

具有以下职权:

1、发现作业上违反行车安全规定时,有权加以纠正;对危及行车安全者,有权制止,必要时可临时停止其工作并责成有关单位议处;

2、对危及行车安全的技术设备,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要求限期解决;情况严重确有发生严重事故可能时,有权采取临时扣留、

封闭措施,并责成有关单位紧急处理。

3、发现有关规程、规则、规范、细则、办法、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违反《技规》或其他行车安全法规时,有权通知有关单位予以纠正,

必要时可停止其实施。

4、调查处理事故中,确定性质和责任上有分歧意见时,由各级车

安全监察机构提出结论性意见。

5、有权建议对违反行车安全法规或发生行车事故的责任人员和领导干部给予处分,建议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成绩和防止事故的

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行车安全监察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工作准则

为了认真执行《行车安全监察工作规则》,各级行车安全监察人员

必须遵守以下工作准则:

1、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令,维护行车安全

法规的严肃性。

2、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3、执法严明,刚正不阿。

4、秉公办事,不得弄虚作假。

5、坚持原则,遵守法纪。

6、积极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

各级行车安全监察人员如有玩忽职守,执法犯法,造成不良影响

的,应给予严于其他职工的纪律处分。

四、铁路局行车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责

五、站段安全科的工作职责

1、检查监督站段各部门、各车间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

规章制度及上级领导的有关指示情况。

2、参与制定站段的安全规章制度、细则、办法和各种作业标准并检查执行情况。

参与审查、制订站段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并监督实施。

3、监督检查站段内各种行车设备、防火防爆设备、机械动力设备及压力容器等的维修保养情况和使用安全。

发现有危及行车安全等问

题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4、监督检查行车人员的培训教育、任职提职、技术考核鉴定和身

体检查。

5、参加调查分析站段发生的一般行车事故、人身和路外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和严重事故苗子,对事故提出定性、定责意见,在处理事故时要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明、责任不清不放过,没有防范

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6、经常深入地方厂矿企业、居民村落进行保护铁路运输设施和防

止路外伤亡的宣传工作。

7、深入车间、班组调查研究,检查职工执行规章和各项作业标准

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事故隐患,并提出整改和防范措施。

8、指导班组安全员的工作,定期培训安全员,总结、推广班组安

全生产工作经验。

9、负责站段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工作,对站段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定期和专题的分析,根据不同时期特点和要求,及时采取预防性的安

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四节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分析

一、单因素影响分析

(一)人员因素影响分析

1、人在保障运营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人在运输安全的特殊作用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人的主导性

(2)人的主观能动性

(3)人的创造性

2、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分类

(1)运输系统内人员

(2)运输系统外人员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旅客携带“三品”上车,不遵守铁路安全有关规定而引起运输事故;

②在铁路-公路平交道口,经常发生机动车驾驶员和道口行人不注意瞭望,强行通过所致的道口事故;

③铁路沿线人员无视铁路安全法规,关闭折角塞门、偷盗通信器材、拆卸铁路设备和在线路上放置障碍物等,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

④货主不遵守货物运输安全规定,例如在承运货物中携带危险品而不如实申报等,也会影响铁路运输安全。

(3)运输安全对人员的素质要求

包括:

社会从众作用。

2.群体助长作用。

3.群体规范作用。

(二)设备因素影响分析

1、与运营安全有关的设备类型

(1)运营基础设备设施

(2)运营安全设备:

2、铁路运输安全对设备设施的要求

影响运营安全的设备因素主要指设备的安全性能,包括设备设计安全性、使用安全性、维护安全性等。

设计安全性为本质安全,即设备的RAMS,即:

可靠性(reliability)、可用性(availablity)、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和安全性(safety)的简称。

3、设备管理的内容

(三)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1、内部环境

2、外部环境

(四)管理因素影响分析

主要包含以下五方面的含义:

1、运输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消灭和减少运输事故及其损失。

2、运输安全管理的主体是运输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

3、运输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基层作业人员)、财(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等)、物(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和技术设备等)、信息(安全信息)等。

4、运输安全管理的方法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5、运输安全管理的本质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使各种矛盾向有利于运输安全的方面转化。

 

第五节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行车安全系统管理的原则

(一)系统性

(二)动态性

(三)以人为本

(四)效益性

(五)安全信息反馈性

二、行车人员重点管理

(一)一般要求

1、掌握运输生产规律

2、掌握自然规律

3、掌握职工思想变化规律

4、掌握人的生理规律

(二)加强对“三员一长”的培养和选拔

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机车乘务员、调车长是行车工作中的主要工种,俗称“三员一长”,

三、行车安全重点管理

行车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现场作业控制,对现场作业重点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标准化作业、非正常情况下作业和系统“结合部”作业控制等。

(一)标准化作业控制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实践活动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1、实行站段、车间、班组三级联控

2、提高班组标准化作业自控能力。

3、严格遵守作业标准和制度。

4、增强职工执行劳动纪律、作业纪律和标准化作业的自觉性

“两纪一化”(劳动纪律、作业纪律、标准化作业)是运输安全的“柱石”,职工执行“两纪一化”的自觉性越高,运输安全生产的形势就越好。

(二)非正常情况下作业控制

1、行车事故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一是站区停电、维修或施工、设备故障、自然原因等;

二是作业失误、违章操作造成:

列车冲突、脱轨、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向占用线接入列车、未准备好进路接发列车、错办闭塞发出列车、列车冒进信号、调车冒进信号等。

事故原因分析:

(1)参与接发列车人员业务素质低、应变能力差;

(2)当班思想不集中,违反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

(3)车站领导对安全工作不重视;

(4)规章制度不严密或设备缺陷。

2、加强作业控制的途径和办法

(1)加强对行车作业人员在非正常情况下办理接发列车作业的业务培训,组织职工定期开展特殊情况下接发列车的演练,积极推广接发列车模拟故障应变处理、实作演示训练的经验和方法,提高接发列车人员在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2)严格执行《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强化“三控”联防制度;加强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进路检查、确认、询问制度;严格对关键作业、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重点监控制度。

(3)建立以“三关(进路关、信号关、制动关)”为对象,以“防错办”为重点,以“严控关键环节”为突破口,以防止接发列车事故为目标的安全管理系统。

(三)结合部作业联控

1、结合部的内涵和实际意义

结合部是指几个单位或部门共同参与工作或管理而形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环节、区域或部位。

结合部还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多重作业。

(2)多元集合。

(3)多级传递。

(4)多方受控。

2、结合部作业联控

基本要求是:

(1)通过安全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找出系统薄弱环节,提出预防措施。

(2)制定相关部门联合控制的作业标准、程序和措施。

(3)建立信息网络,制定联控制度,加强联控考核。

四、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一)班组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班组是运输生产的基本单位

2、班组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基础

3、班组安全形势对全局有重大影响

(二)充分发挥班组长和安全员的作用

为了保证班组的安全生产,班组长和安全员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1、班组长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1)班组长是安全管理的组织者。

规章制度的实施、基础资料的积累、班组成员的考评等都必须在班组长的组织领导下进行。

(2)班组长是班组安全运输生产活动的指挥者。

铁路基层站段的安全生产一般实行站(段)长、车间主任、班组长三级管理,班组长是最基层的安全生产指挥者。

(3)班组长以普通工人的身份参加安全生产实践,并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发挥表率作用。

2、安全员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

安全员是遵章守纪的检查员。

(2)安全员是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的教练员。

(3)安全员是提供安全生产情况的信息员。

(三)培养班组群体安全意识

1、群体安全意识的含义

群体也叫团体,二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群体。

其特征为:

(1)各成员互相依赖,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即意识到群体中的其他个体。

(2)各成员在行为上互相作用、直接接触、彼此影响。

(3)各成员具有团体意识,具有归属感,彼此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

2、群体安全意识的作用

3、群体安全意识的培养

班组群体安全意识的形成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它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

(1)开展正面教育

(2)进行强化激励

(3)典型示范

(4)利用从众心理

五、安全管理手段

(一)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不是一种强制的直接影响被管理者意志的方法,而是以刺激、诱导等方式间接影响被管理者的意识和行动.

(二)行政手段

(三)思想工作

(四)法律手段

主要有两个方面:

1、用法律保护铁路运输企业的合法权益

2、对严重危害运输安全的违法行为,由执法部门依法执行相应的惩处

(五)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第三章铁路行车事故处理

第一节铁路行车事故分类和构成条件

一、铁路行车事故的定义

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等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事故,包括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相关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或者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的事故,均为铁路行车事故。

二、铁路行车事故的分类

1、铁路行车事故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依据事故性质的严重程度、依据事故损失的大小、依据事故对行车造成的影响大小。

2、按事故性质、损失和对行车造成的影响分类

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其中一般事故分为A、B、C、D四等。

三、事故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

(2)造成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3)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4)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5)繁忙干线货运列车脱轨60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2、重大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2)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3)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

(5)货运列车脱轨60辆以上。

(6)客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18辆以下,并中断繁忙干线铁路行车24小时以上或者中断其他线路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

3、较大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事故: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2)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3)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客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18辆以下。

(5)货运列车脱轨6辆以上60辆以下。

(6)中断繁忙干线铁路行车6小时以上。

(7)中断其他线路铁路行车10小时以上。

4、一般事故

一般事故分为:

一般A类事故、一般B类事故、一般C类事故、一般D类事故。

(1)情形之一,未构成较大以上事故的,为一般A类事故:

A1.造成2人死亡。

A2.造成5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

A3.造成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A4.列车及调车作业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相撞,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

A4.1繁忙干线双线之一线或单线行车中断3小时以上6小时以下,双线行车中断2小时以上6小时以下。

A4.2其他线路双线之一线或单线行车中断中断6小时以上10小时以下。

双线行车中断3小时以上10小时以下。

A4.3客运列车耽误本列4小时以上。

A4.4客运列车脱轨1辆。

A4.5客运列车中途摘车2辆以上。

A4.6客车报废1辆或打破2辆以上。

A4.7机车打破1台以上。

A4.8动车组中破1辆以上。

A4.9货运列车脱轨4辆以上6辆以下。

(2)有下列情形之一,未构成一般A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B类事故:

B1.造成1人死亡。

B2.造成5人以下重伤。

B3.造成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B4.列车及调车作业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相撞,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

B4.1繁忙干线行车中断1小时以上。

B4.2其他线路行车中断2小时以上。

B4.3客运列车耽误本列1小时以上。

B4.4客运列车中途摘车1辆。

B4.5客车大破1辆。

B4.6机车中破1台。

B4.7货运列车脱轨2辆以上4辆以下。

(3)有下列情形之一,未构成一般B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C类事故:

C1.列车冲突。

C2.货运列车脱轨。

C3.列车火灾。

C4列车爆炸。

C5.列车相撞。

C6.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

C7.向占用先接入列车。

C8.未准备进路接、发列车。

C9.未办或错办闭塞发出列车。

C10.列车冒进信号或越过警冲标。

C11.机车车辆溜入区间或站内。

C12.列车中机车车辆断轴,车轮崩裂,制动梁、下拉杆、交叉杆等部件脱落。

C13.列车运行中碰撞轻型车辆、小车、施工机械、机具、防护栅栏等设备设施或路料、塌体、落石。

C14.接触网接触线断线、倒杆或塌网。

C15.关闭折角塞门发出列车或运行中关闭折角塞门。

C16.列车运行中刮坏行车设备设施。

C17.列车运行中设备设施、装载货物(包括行包、邮件)、装载加固材料(或装置)超限(含按超限货物办理超过电报批准尺寸的)或坠落。

C18.装载超限货物的车辆按装载普通货物的车辆编入列车。

C19.电力机车、动车组带电进入停电区。

C20.错误向停电区段接触网供电。

C21.电气化区段攀爬车顶耽误列车。

C22.客运列车分离。

C23.发生冲突脱轨的机车车辆未按规定检查鉴定编入列车。

C24.无调度命令施工,超范围施工,超范围维修作业。

C25.漏发、错发、漏传、错传调度命令导致列车超速运行。

(4)有下列情形之一,未构成一般C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D类事故:

D1.调车冲突。

D2.调车脱轨。

D3.挤道岔。

D4.调车相撞。

D5.错办或未及时办理信号致使列车停车。

D6.错办行车凭证发车或耽误列车。

D7.调车作业碰轧脱轨器、防护信号,或未撤防护信号动车。

D8.货运列车分离。

D9.施工、检修、清扫设备耽误列车。

D10.作业人员违反劳动纪律、作业纪律耽误列车。

D11.滥用紧急制动阀耽误列车。

D12.擅自发车、开车、停车、错办通过或在区间乘降所错误通过。

D13.列车拉铁鞋开车。

D14.漏发、错发、漏传、错传调度命令耽误列车。

D15.错误操纵、使用行车设备耽误列车。

D16.使用轻型车辆、小车及施工机械耽误列车。

D17.应安装列尾装置而未安装发出列车。

D18.行包、邮件装卸作业耽误列车。

D19.电力机车、动车组错误进入无接触网线路。

D20.列车上工作人员往外抛掷物体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失。

D21.行车设备故障耽误本列客运列车1小时以上或耽误本列货运列车2小时以上;固定设备故障延时影响正常行车2小时以上(仅指正线)。

铁道部可对影响行车安全的其他情形,列入一般事故。

因事故死亡、重伤人数7日内发生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变化的,相应改变事故等级。

 

四、《事规》有关内容解释

1、列车:

系指编成的车列并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

单机、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虽未完全具备列车条件,亦应按列车办理。

2、相撞:

系指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畜牧及其他障碍物相互碰、撞、轧,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设施损坏。

3、冲突:

系指列车、机车车辆互相间或与轻型车辆、设备车辆(如车库、站台、车挡等)发生冲突,致使机车车辆、轻型车辆、设备实施等破损。

在列车运行中由于人为失职或设备不良等原因,将车辆挤坏或拉坏构成中破及其以上程度,或在调车作业中由于人为失职或设备不良等原因,将车辆挤坏或拉坏构成大破以上程度时,亦按冲突论。

由于机车车辆冲撞造成货物窜动将车辆撞坏、挤坏时,定冲突事故,并根据所造成的后果,确定事故等级。

4、脱轨:

系指机车车辆的车轮落下轨面(包括脱轨后又自行复轨),或车轮轮缘顶部高于轨面(因作业需要的除外)。

每辆(台)只要脱轨1轮,即按1辆(台)计算。

5、列车发生火灾:

系指列车起火造成机车车辆破损影响行车设备设施正常使用,或发生人员伤亡、货物、行包烧毁等。

6、列车发生爆炸:

系指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其设备损坏,墙板、车体变形或出现孔洞,影响正常行车。

7、繁忙干线:

系指京哈(不含沈山线)、京沪、京广(含广州至深圳段)、陇海、沪昆(不含株洲至昆明段)线及客运专线。

繁忙干线单线:

系指连接繁忙干线的联络线。

8、中断铁路行车:

系指不论事故发生区间或站内,造成铁路单线、双线区间或双线区间之一线不能行车。

中断行车的时间,由事故发生时间起(列车火灾或爆炸由停车时间算起)至恢复客货列车原牵引方式连续通行时止。

如列车能在站内其他线通行,又回到原正线上进入区间的,不按中断行车算。

施工封锁区间发生冲突或脱轨的行车中断时间,从事故发生前原计划开通的时间起计算。

9耽误列车:

系指列车在区间内停车;通过列车在站内停车;列车在始发站或停车站晚开、在运行过程中超过图定的时间(局管内)或调度员指定的时间;列车停运、合并、保留。

10、机车车辆溜入区间或站内:

系指以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未界,机车车辆由站内溜入区间或由区间、专用线溜入站内,在区间岔线内停留的机车车辆溜往正线越过警冲标,亦按本项论。

11、漏发、错发、漏传、错传调度命令导致列车超速运行: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未输或错输限速指令、机车出库后司机未接到线路限速命令,致使列车超过规定限速运行,按本项论。

12、挤道岔:

系指车轮挤过或挤坏道岔。

13、错误办理行车凭证发车或耽误列车:

系指与邻站已办妥闭塞手续,但由于未交、错交、未拿、错拿、漏填、错填行车凭证;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半自动闭塞区间未开放出站(进路)信号机发车或耽误列车。

行车凭证交与司机或运转车长显示发车手信号后(车站直接发车时为发车人员显示手信号后)发现行车凭证错误,亦为错误办理行车凭证发车。

填写的行车凭证,错填、漏填电话记录号码、车次、区间、地点时,按本项论。

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半自动闭塞区间未开放出站(进路)信号机,列车起动停车未越过信号机或警冲标时,视同一般D类事故情形。

越过关闭的停车信号或警冲标时,视同一般C类事故情形。

14、调车作业碰轧脱轨器、防护信号或未撤防护信号动车:

脱轨器:

系指固定脱轨器及移动脱轨器。

防护信号:

系指防护施工、装卸及机车车辆检修整备作业的固定信号或移动信号。

机车车辆碰上、轧上脱轨器或防护信号即算。

对插有停车信号的车辆,碰上车钩及未撤防护信号动车,按本项论。

15、擅自发车、开车、停车、错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