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5631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docx

b5我收藏的学年度郑州市中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人教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郑州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一、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学科目标

(一)初中阶段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高中阶段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3)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4)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各年级教学指导意见

七年级地理

(一)教学指导思想

1.深刻领会课标精神。

重视“知识与技能”培养;强调“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掌握基础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

2.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扩大“思想教育”的内涵,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树立资源意识、环境意识、人口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及科学精神等;

3.提倡探究式学习,建立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组织一些恰当的活动,加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比重,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与小学自然课的衔接;

2.备课时,我们要认真研究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合理搭配,将它们分配到课堂每一个环节中。

要注意新教材中有大量的活动和阅读材料,有一些重要内容在课文中找不到一个字,只在活动中涉及到了,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把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3.注意提出有探究性的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

要有目的地将所授地理知识内容进行设问置疑,有意造成悬念,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因此,教师在问题设计上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调动学生地理思维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多动脑筋,运用启发性谈话,使学生思维活动始终处于亢奋状态,达到学生的地理思维随教师的语言起伏而变化的目的。

问题不要过易或过难,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

如在经线和纬线的教学中,可以这样提问:

既然任何一组经线圈都可以将地球平分成两个半球,为什么把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教材中没有这部分内容,可让学生对照地图讨论探究,也就是说要注意不停留于知识的表面,把知识下面的问题留给学生。

再如:

学习日本工业的分布时,教师设置情境,提出探究性问题:

把学生分成几组,各组分别代表日本的一个公司的策划人员,讨论打算把公司建在哪里?

才能保证质量的同时,更有利于原料的运进,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费,使用最廉价的劳动力,从而降低成本,使产品最具有竞争力。

(本土放在沿海,海外放在展中国家)。

4.用好地图。

地理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各种地图中贮藏着大量的地理信息,教师要重视地图知识的教学,应把读图训练贯穿教学的始终,上课要使用教学挂图,同时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册,使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了解和分析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形成地理技能。

5.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或辩论、学生相互议论、评论的方式;或以“问题解决”为动机,引导学生以分工、合作、探讨的方式交叉进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增强团队意识,提倡合作学习精神。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课堂不是越“热闹”越好,而要看学生的心(情)和脑(思维)是否“热”起来了。

6.课堂教学提倡使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从各种资料如访谈、统计、实况广播、地图、图表、录象、互连网中查找相关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

通过地理知识案例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会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

补充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画艺术效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

7.注意教材中“活动板块”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穿插进行及合理安排。

教材内容的前后顺序,可根据需要重新组合。

8.联系生活实际,活化课堂教学。

地理教学来源于实际,是与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科,注意从实际到理论再到实际生活,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联系到课堂教学中来。

9.要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来设计问题的设问,认真思考问题的目标性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问题的盲目性,达到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达到教学效果的目的。

10.教课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呼应和综合,注意在引导学生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新知识。

11.结合教学内容,可在教学中设计训练题,讲练结合,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进度及考试安排

1.2007年9月-11月上旬,完成上册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的学习,并举行让学生动手用乒乓球制作小地球仪、用橡皮泥或泡沫塑料等材料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按照合适的比例尺绘制校园或所在社区地图的实践活动。

2.11月中旬-2008年元月中旬,完成上册第四章、第五章的学习,并安排好由教师提供某地的降水量及气温的数字统计资料,让学生动手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气温曲线图的活动。

办一期“我了解的日本”、“我知道的东南亚”等为内容的地理手抄报。

元月中旬,期末考试。

3.2008年3月-4月中旬,完成下册第六章、第七章的学习,并举行一次《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4.2008年4月下旬-6月上旬,完成下册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的学习,并引导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北极的报导、图片,举办一个有关北极地区环境保护与利用的小型展览会。

6月中旬,期末考试。

(以上教学指导意见应和八年级结合着理解,互为补充)

 

八年级地理

(一)教学指导思想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

2.培养学生善于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设计。

3.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4.让学生学会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5.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八年级中国地理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教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最大限度的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多引用学生易接受的、以感性材料为主的、富于情感色彩的地理内容,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中要注意以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例子为连接点,引导学生的主动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感性认识自然的上升为理性认识。

2.教学内容展开时力求问题化。

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贯穿课堂,使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内在的有机联系,并水到渠成的形成对课堂知识的认知。

3.构建开放性的地理教学形式。

从课时的安排、内容的取舍到课程内容顺序都不要拘于课本和教参。

学生很感兴趣的,对学生很有用的,要多安排课时;无论是教材的整体,还是局部内容,都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学校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4.结合八年级中国地理学习内容,适时切入乡土地理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因课时有限,一般不再专门用独立时间学习乡土地理,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契机,把乡土地理教学内容补充到中国地理的相关章节中。

5.注意面向全体,防止学习成绩的分化现象。

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主导的位置,控制教学过程,控制学习方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创设愉悦、自主的学习氛围,多用激励性语言,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6.用“活动”把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

新课程中“活动”的种类很多,包括“通过各种途径感知周边事物,收集地理信息,表达自己的体会,与别人交流成果等”,这些“活动”往往就是那些章节的能力培养重点。

注意教学过程中活动板块的合理设置。

新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难易不同的活动题目,利用它们开展自主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创新精神,开发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及能力提高。

处理好活动板块,是实施新课改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实施活动板块的教学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适当调整。

有些可以穿插在正文的学习中,增强所学问题的说服力;有的可以放在新知识学习之前作为引入;还有的可以作为课后探究的题目。

经过教师适当的调整,活动板块才能成为激活课堂的催化剂。

7.重视地理图象在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图象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的直观性特点,充分利用它们能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进行地图教学。

如变死图为活图(八年级上册“行政区划”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制拼图进行训练);再如创设寓意图(八年级上册“水资源”中有关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绘制漫画表现自己的想法)等,灵活的地图应用能给课堂教学增色添彩。

(三)教学进度及考试安排

1.2007年9月-11月上旬,完成上册第一章、第二章的学习。

并安排好学生动手,按老师提供的数据画“河南省人口折线图”或“郑州市人口折线图”。

让学生在课下查阅资料,把了解到的中国、日本、美国的民族构成特点写成记叙文进行交流。

2.11月中旬-2008年元月中旬,完成上册第三章、第四章的学习;并举行一次“我市污水处理情况调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元月中旬,期末考试。

3.2008年3月-4月中旬,完成下册第五章、第六章的学习,并举行一次“邙山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4.2008年4月下旬-6月上旬,完成下册第七章、第八章的学习,并安排好“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设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6月中旬,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

(一)教学指导思想

1.高一年级是初中、高中两个不同学段间的过渡期,必须大力开展教法研究与学法研究,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学习新课。

2.高一地理以自然地理为基础,讲述人文地理基础知识,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

研究的问题既有全球性的、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的。

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吃透教材,抓好“三基”。

要求教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

教学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落实,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注意对基本技能的培养。

3.在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的基础上,采用调节教学法,课堂上要有目标、有自学、有讨论、有归纳,切实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上册第一、二单元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大气的状况、变化及其保护,规律性强,理解的难度较大,加之初三没有开设地理课,在高一开设地理课,学生会有部分地理知识已经遗忘。

因此,对每一节课知识的容量不可安排的过满,要给学生留出温故知新的时间。

2.要积极探索、尝试使用“以引导为主---启发式,以问题为主---探究式,以个案为主——开放式、活动式”等教学新方法。

教学过程要抓住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使所学内容变得生动、鲜活,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到学了地理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

3.在处理空间性强、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且学生又难以接受的知识时,如地球的自转、公转、气压带、风带、洋流等知识,尽量使用挂图,并发挥形象化教具演示及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动画辅助作用,深入浅出地突破难点。

4.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及生产生活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中要有意识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注重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

6.提高地图应用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拥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地理教材的图象内容丰富,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研究,掌握读图规律。

主要通过识图、填图、绘图、用图等方式来提高地图应用能力。

7.鼓励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进度与考试安排

1.2007年9月-11月上旬,完成高中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的学习,并针对“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问题,搜集资料发表意见,加以论证。

2.2007年11月中旬-2008年元月中旬,完成高中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的学习。

举行一次调查“你熟悉的交通线路(或路段)常出现的交通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合理化建议。

3.2008年元月下旬,期末考试。

4.2008年3月-4月中旬,完成高中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的学习,举行一次“调查各种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

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会减少垃圾污染,实施这些措施需要哪些部门的参与。

你计划用什么办法协调这些部门的联系,促使其共同参与治理垃圾污染。

5.2008年4月下旬-6月上旬,完成高中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第八单元的学习;举行一次连续一周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活动,记录与地理有关的报道。

选择其中的一则报道,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展开讨论、分析或评论。

6.2008年6月中旬,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

(一)教学指导思想

1.积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自学释疑、训练操作、反馈矫正、延伸迁移四个环节。

2.高中选修一册教学要注意与世界地理有关知识的融合。

用因地制宜、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来分析人文地理现象,引用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概括问题,把知识学活用活。

3.在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复习中不要拘泥于教材章节,对知识系统从宏观到微观进行重新整合,分专题或板块对教材重新进行编排和整和。

如世界地理可分为世界气候、世界地形、世界主要分区、世界主要国家等板块,可采用列表法、读图填图法等。

4.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构建知识体系,通过知识网络的强化,突出知识的运用与迁移,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学会区域定位,认识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差异,评价区域发展条件,并注意与高中地理的相关知识点有机地渗透和结合。

(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高中选修一册教学内容中,有些内容和以往学习过的地理知识有内在的联系,或是原有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如人口与环境、城市的地域结构等,要注意和初中以及高一年级已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在分析具体问题时,牵扯到区域问题的要和区域地理有机结合,在运用原理总结规律时,做到具体地区具体分析,体现地理的地域性特点。

不要让实例分析局限在教材的内容中,要以教材的实例作为教给学生分析方法的训练点,另举同类的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2.注意体现地理特色,强化地图训练。

地图是地理的一大特色,区域地图往往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门槛,而学生在地理空间概念方面、读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复习时应重点强化提高。

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使学生养成使用地图册和地理图表的习惯,要加强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识记,加强重要经纬线穿过区域的地理位置、区域特征的学习,编制区域训练图,加强对地图类型、读图方法的研究。

3.教学素材多关注生活和生产实际。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最大的动因,五彩缤纷的生活景观,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现象和问题,会引起他们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和实际热点问题,采用自行设问的方式,将素材变成问题,自问自答,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

4.教师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将生活实践中有兴趣、有价值的、与地理学科有关的问题,引进地理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野外考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学以致用。

(三)教学进度与考试安排

1.2007年8月-11月上旬,完成世界地理上册复习、选修一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并举行一次“利用郑州市地图,对郑州市功能分区进行调查,并对已经形成的功能分区进行评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2007年11月中旬-2008年元月中旬,完成世界地理下册、中国地理上下册的学习;举行一次搜集近年发生的一件国家间冲突的报道资料,分析这一事件的地理背景,以及对相关国家和世界的影响,并就此发表个人评论的活动。

3.2008年元月下旬,期末考试。

4.2008年2月-4月中旬,完成世界地理下册、中国地理上册的学习。

5.2008年4月下旬-6月上旬,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学习,并结合上期所学内容组织系统复习。

6.2008年6月中旬,期末考试。

高三年级地理

(一)教学指导思想

1.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领会《考试大纲》的精神,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把握重点,构建和梳理知识体系,达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的水准。

2.通过选修及必修课程学习和复习,让学生能够联系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国土整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能够说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3.重点掌握地理区域定位的几种方法,对中国及世界各不同区域的特征会进行比较,有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第一轮复习要依据考纲,紧扣高中教材,按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按知识的内在关联性适当进行顺序调整和内容的增减,重点抓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及重要的地理事物等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构建单元知识体系;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达标过关,但不要像讲新课一样面面俱到,也不能操之过急;

2.第二轮复习要注意学科内的知识综合,要依据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抓好专题复习,尽可能的总结出地理学科和政史学科的知识结合点。

自然地理要强化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对规律的掌握和运用;人文地理要引领学生对典型案例的综合分析,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要强化区域地理的复习,要运用重要的山脉、河流、经纬线等界线分割或整合世界和中国地图,反复进行读图、填图、绘图练习。

3.第三轮复习要注意热点问题和学科知识点的有机结合,渗透课外地理信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从考试的角度来说,考试题中有很多题就是教材中没有的资料,但用教材中学过的内容能分析出来,即材料在课本外,答案在课本内。

学生如果没有经过这种训练,一看资料陌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答题效果。

但要注意不能脱离学科内容而漫无边际的讲解热点问题。

要加强实战演练,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速度及准确率的训练。

要加强针对性,一是对内容的查漏补缺;二是对习题的精选、精练、精评;三是对学生具体问题的具体指导。

4.学习和复习高中选修一的内容,要注意将世界地理有机的融合进去,选修二要注意将中国地理有机的融合进去。

5.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使用教学挂图、电子地图、图表等,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地图册,能够把所学地理知识正确的定位在地图上。

6.注意按照《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的要求精选习题,决不能搞题海战术。

7.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表述地理问题的简洁性。

8.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定时、定量训练,并要及时批改和反馈。

9.注意对学生心态的调整和心理素质的训练。

(三)教学内容与考试安排

1.2007年8月——次年元月中旬为第一阶段学习,学习高中选修二册、复习高中必修上下册,元月下旬进行第一次质量预测

2.2008年元月中旬——3月下旬为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阶段,可打破教材的章节,按照地理知识的科学系统,重新确定复习专题,意在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月下旬进行第二次质量预测。

3.2008年3月下旬——5月上旬为第三阶段的跨学科综合模拟训练阶段,要求以模拟测试的形式进行考前练兵,及时反馈讲评,巩固知识,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取得应考经验。

5月上旬进行第三次质量预测

4.2008年5月上旬,高考为查漏补缺、适当训练阶段,通过训练查找不足和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补缺和总结;

三、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教学常规)

地理课堂教学除了要做到前面“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教学常规)”统一要求的10条教学常规外,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要使用普通话教学。

语言准确清晰,抑扬顿挫,逻辑性强,简练生动,表达流畅,快慢适度,声音宏亮,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2.地理教师要锤炼“三语”,即导入语、转换语、总结语。

课堂开头的导入语要简洁明白,语言优美,紧扣本节课将要讲授的内容,起到激发兴趣、引起悬念、想探讨结果的效果。

教学环节的转换语要承上启下,衔接自然。

课堂结束的总结语要突出重点,概括性强,梳理脉络,加深印象。

3.地理课要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加以运用。

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创设问题情景,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生动、直观的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想象、比较、分析。

多媒体课件应该用在增强课堂的地理情景化、展示大量的文字式案例或练习题方面。

在利用多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