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5949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

《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docx

古典个体时代的崛起

古典:

个体时代的崛起

(视频较长,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随意)那我们开始了,先拍个照啊!

我其实特别喜欢今天生涯节主题的名字,起得非常好——预见,方能遇见!

而且会场天花板的风铃声叮叮响也特别应景,让我有种来到天堂的感觉。

记得有一个诗人说,在二十一世纪,我们活在无限的可能当中。

但是才不到十年时间,我们就发现活在无限可能当中是件蛮恐怖的事情。

因为什么都是未知的,整个时代处于一个失控的状态,今天刚出一个概念,明天就有第二个概念,所以今天我想谈谈看,我个人对于未来五年的一些预见。

这么这个可能的预见当中,我们作为一个职业个体,能够从中抓到什么机会?

而我们的生涯,又能抓到什么机会?

在上世纪,美国生涯领域的大牛MarkL.Savickas,他在2001年时,生涯学界曾邀他谈一谈,在现今世界,生涯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记得他当时说,这个职业心理学(Vocationalpsychology),他把生涯规划叫做职业心理学,他说它是为了增进知识,更好的干预和改善社会制度的,而且一定应该包括下面以下特征:

第一,它应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多样性以及世界的多变性;

第二,应该开始用多样性的方式和方法论来探索话题,未来不仅要用现有的方式,更该加入科技的方式、大数据的方式、社会学的方式、人类学的方式等等,来重新看待生涯和生命。

第三,要有更多深入与跨界式的学习。

最后,我们作为生涯的研究者,一定要懂得把这些东西翻译成为真正对于人们有用的、对于组织有用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干预手段,否则,生涯的实践和应用就失去了本身的作用。

我尝试看到未来五年的一些预见,那么它的主题是:

为什么我们站在一个个体时代崛起的路口。

首先看看中国社会未来五年的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叫“供给侧”;第二个叫“新常态”;第三个叫“圈层文化”。

说一个现象,在2013年,武汉过了八千美金线。

而到了2015年时,中国绝大数一线城市,都已经过了八千美金线的人均GDP。

八千美金现意味着说,在这个之上,人们的收入跟他的幸福感一起进步,也就是说当你年收入在七万左右的时候,你可以纯粹通过赚钱来获得幸福感,而当年收入在超过七万时,你就会发现,多赚的钱并不能马上带给你成就感和幸福感,你要通过购买别的东西,比如学习、感受、消费、体验等来增加幸福感。

还有人说,我根本没有必要赚这么多钱,没有必要白天很痛苦赚很多钱,晚上消费让自己开心,我能不能在赚钱的过程中开心一点?

所以人们对于消费的观念,工作的观念,都各不相同。

因此八千美金线被认为是成为关键的社会赚钱的重大福利。

在八千美金线之后,人们从关注成功逐渐转向了对心理幸福的关注。

美国就是从那时开始,心理学博士生迅速增多,每年都比前一年递增百分之二十左右,并且连续递增了七年,这引起了美国整个社会的关注。

而中国发生了什么?

那个家用的马桶开始火了,在日本卖得最好的马桶圈是松下的,可以卖到三千元。

而在中国类似的,只要39元。

为什么一个马桶圈在国内只卖39元,而在日本却可以卖那么贵?

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今天对于马桶圈的需求,已经不仅只是垫着马桶上了,人们希望有高级的体验和升级。

其实在去年,中国整个境外消费排全世界第二。

个体单位消费的,全国人均在境外消费为8美金,我们买走了全球百分之六十四的奢侈品,同比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一,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为什么在国内人们连39元的都不愿意买,而却愿意花3000元在国外买?

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消费能力,而是因为在国内买不到我们觉得好的东西。

中国人并不是消费放缓了,而是对社会的需求提高了,但我们的制造商却并没有把这些需求做出来。

所以,国家提出“供给侧”。

以前房产商只要盖房子就有人买,而现在却不是了。

现在我们就更需要把注意力放到供给侧阶段,我们需要创造出一些人们没有想到的东西,去满足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这样经济才能重新提升。

比如台湾的文创事业做得特别好就是这么一个方向;而日本的动漫产业占到了日本GDP的三分之一。

所以这一切都是供给侧需求拉动了整个经济需求,因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消费升级的状况。

因为真正的有钱人、成功人士,时间永远比收入更宝贵。

因此他们对于时间也愿意花钱消费。

以前我们宁愿花三个小时,把网络密码破解掉,仅为了下载一个免费软件,但今天花费18元买一个收费的软件大家也觉得是正常的。

整个中国,在过了八千美金线之后,人们的消费观在重建,这就是消费升级,就是人们愿意为自己的时间、资源、情感、体验等付费,开始愿意为软需求付费。

第二个是“新常态”,在2015年的电影票房是440个亿。

而今年网红直播的产值,却达到了580个亿,现在网红直播大家都知道,几乎没有实质的内容,而人们购买的仅是他的个人体验。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自虐的直播,竟然有二十多个人进去看他如何虐待自己。

这就说明现今社会有一群人愿意花自己的时间购买一种体验,而不是购买需求。

在以前如果做一个商业调查,谁会有看别人自虐的需求呢?

但是在这个消费升级的年代就变成了可能。

为什么网红的产值会比电影的大呢?

这涉及到两个问题,在前段时间中国有报道国内的经济学家去日本采访,他们采访在日本经济放缓的时候,娱乐业是不是在迅速的上升。

得到的结论是在日本的经济放缓后,娱乐业确实在上升。

但增长的是免费娱乐业,收费之类的依然没什么增值,这又是什么问题?

在国内有一个“克强指数”,是指一个经济学人发现,李克强总理有一个判断中国GDP指数的方法,就是通过铁路货运量、耗电量和贷款发放量算出的一个指数,用这个指数评估的中国GDP,比政府公开的数字还要准确,所以称为“克强指数”。

而这么多年“克强指数”一直在缓慢下降,预期在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将出现放缓。

那么经济放缓将影响到三个层面:

有一类层面是跟经济高度相关的,比如房产行业,所以,虽然北上广的房价在疯狂的上涨,但整个中国的房价在整体的放缓。

而在制造业、农业、金融业这些领域,未来这几年也会慢慢放缓。

而有一些行业是逆周期增长的,这在经济学中叫口红效应,就是指当经济不好时,口红反而卖得更好。

因为人们仍然是想购买好东西,就算购买不了价值大的,即使购买轻奢产品也是愿意的。

像娱乐业,部分旅游业就是逆周期增长的。

那为什么电影业没有网红业增长的快呢?

很简单,因为看电影花钱。

所以在经济下行的阶段,预估未来的网红直播这个免费的娱乐业,会比收费的娱乐业增长得快。

第三种是弱周期行业,比如教育行业,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是需要教育的,是需要医疗的,需要食品行业的,所以这些行业不会受太大影响。

在教育行业中的生涯领域,它应该属于第二和第三区间。

当人们面临压力和焦虑的时候,就更加倾向于生涯咨询和学习。

所以每次的美国经济下行或放缓,都会带给职业教育行业迅速的反弹和上升。

第三个是“圈层文化”,在今年有一本小说得了“雨果奖”,叫《北京折叠》,这个小说在美国引起了轰动,并且引起中国社会很大的关注。

它讲的是未来的北京会分为三个区,上层是当权管理者住的富人区,中间是中层白领区,以及底层的老百姓区。

作者谈到说,当有一天资源不够时,社会就会出现严重的分层,甚至严重到连日光、时间这些东西都会变成稀缺资源。

当然,一个小说写的好,一定是部分反应社会现实的。

近十年来根据北大入学新生的入学调查,农村孩子的比例,从三成降到了一成。

也就是说,在现在的知识教育竞赛之下,农村的孩子很难单凭个人个体,而受到中国的高等教育。

这也反应了这些年社会阶层的关系,并不是越来越通畅,反而是越来越狭窄。

同样的道理不仅仅是教育,其实在创业圈,近年来做互联网的创业者,大多数都是出自于中国互联网的三大巨头公司。

在互联网如此开放的一个领域,都有阶层,更不用说其他行业,所以这个阶层在慢慢的形成。

当然阶层并不是坏事,这是因为一个社会逐渐趋于稳定,所以它的经济增长才会有放缓,阶层才会逐渐出现。

但是我想讲的是,当阶层越来越清晰的时候,可能就不会整个社会都去盯着成功,盯着改变命运。

人们会开始安稳,然后在每个层级去思考我该怎样过得更好。

我并不认为阶层分化是一个坏事,我觉得每个人应当尽早的找到自己,在一个地方安身立命。

这意味着每个人要过得好,并不一定要处于社会高阶层,还取决于他自己内在对于幸福的理解和自我价值的呈现。

所以今天的社会,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人人都有机会向前冲。

每个人都有自己大概的范围,你通过努力可以往上提高,但可能很难冲过现有的阶层。

但是你可以找到每个横向的,找到自己价值观同好的圈子。

虽然这个话题讲起来有点沉重,但是我想说这才是我看到的真相,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坏事,因为人可以安身立命,这才是生活所在,过好自己的生活。

所以未来我们可能需要慢慢接受,有机会的人就会成功,但每个人都会寻求有人味儿,踏踏实实过好日子,这可能对我们生涯来说是件好事,这就是我看到的第一个话题。

那第二个话题,在1997年的时候,当时的国际象棋大师三比二输给了电脑“深蓝”。

当时在人类社会掀起骇然大波,纽约时报连续报道了八天的头版头条来讨论这个事情。

那时整个人类社会处于非常恐慌电脑的时代。

但在今年年初,电脑又把围棋大师给赢了。

但这一次人们就变得非常的宽容,我们也觉得很正常了。

我想说这一代的媒体从业人员,在他们的价值观中,对于电脑比人脑强这个事情已经不恐慌了,反而是及其正常的。

比如从2011年开始,台湾企业家郭台铭就开始执行机器人计划,他希望在未来五年之内,用十万台机器人取代四十万工人。

2011年第一年就做了一万台,2012年做了四万台,如果按计划,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二十万台机器人取代五六十万工人。

而这些机器人都很贵,但他为什么还是愿意购买呢?

因为机器人理论上可以永远不休息,虽然前期投入巨大,却是历年成本降低的工具,而人是前期投入很小,但越往后成本却越高的工具。

这幅图是美国大公司的利润走向。

从1940年开始,到2020年是疯狂的往上涨,所以现今美国公司的利润是在迅速上升的。

但另一张图,是美国的员工的收入占比,说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人在企业里面赚到的钱越来越少,而且是越高利润的企业赚的越少。

公司赚到了更多利润,但员工却拿到更少的钱,这是为什么?

一个方面是生产机器化,另一方面是产业全球化。

全球化和机器化的使用可以极大提高,积极的利用,但同时会挤占人的空间,那是不是人们就赚不到钱了?

可以看到第二组数字:

这些数据是指美国的CEO所拿的工资是基础员工的354倍,德国的是147倍,日本的是67倍,而美国苹果公司CEO库克的工资,则高达到6258倍,而苹果恰恰是高科技和全球化的公司。

所以在这个时代并不是说人赚不到钱,而是财富疯狂在分化。

一小撮人会变的特别集中,而大部分人会越来越弱,整个人群分布也出现了变化。

最顶层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七的人,可能会获得整个社会阶层的百分之七八十的财富。

这群人有什么特点呢?

从一个信息时代进入到一个感性时代。

在信息时代中,那些擅长经济和逻辑分析的人混的最好。

而在感性时代,那些感性和高概念的人才混的很好。

所以未来的经济是这么玩的,所有的基础工作都会被电脑所取代。

如果你现在的工作是电脑无法代替的,那还好,不然可能过五年后,就没有你什么事了。

最常见的就是银行职员,还有类似出纳的工作,律师的助理,这些职业未来可能会消失,而律师本人则会更值钱。

那什么样的能力会更加值钱呢?

就是要高理性的东西,比如说复杂的分析能力,战略顾问等。

那些电脑取代不了的,像综合决策能力、处理大数据、跨学科思考、全球视野等。

另外就是感性的能力,它包括,设计感、讲故事、整合、共情的能力等等。

我想未来的所有人都需要思考,如果你的工作能被外包,或者能被电脑所取代的,那就应该考虑,哪些能力是你真正可以提升的。

当然了,最强的大脑肯定是左边和右边一起使用的。

所以总结一下。

第二个趋势,这是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高科技在替代人类的基础工作,所以高感性高概念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是科技与人协作的时代。

第三个话题,这个人是第一个发明背越式跳高的人,为什么他能发明这么神奇的背越式呢。

我想说的是变革其实没有那么神奇,一定是科技进步带动人的进步,并不是人类的觉醒带动人的进步。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当今天你发现组织的寿命越来越短了。

以前五百强企业的寿命平均有30年,但在2016年,数据显示五百强企业的寿命平均只有15年了,同时优秀个体的机会越来越多,个体职业工具越来越强大。

而且,局限个人入门的职业门槛越来越低,这必然导致,一群本来有能力兑现价值的被释放到更大的平台去。

所以个体的崛起,自由职业者的产生,不仅是一个臆想,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所以个人越来越不依赖企业,而企业却越来越需要牛人。

而第二个是刚刚提到驱动力的话题,在早期的职业中,人们是被恐惧所驱动,比如说当年建金字塔和长城的那一拨人,你不干活,就用鞭子抽你,基于恐惧就建成了金字塔和长城。

第二阶段是我不会再用鞭子抽你,但你做好了给你奖励,做不好就给你惩罚,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

到了这个时代,九零后富裕了很多,经济上富裕了,自我意识上又觉醒了。

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工作?

那一定是因为自己愿意。

所以任何职业的关系的改变,在1.0阶段,人们想要的是一个稳定有保障的铁饭碗。

在2.0阶段,是性价比较高的企业。

但在3.0阶段,人们要的其实是一个好的盟友,一个好的伙伴。

所以现在你会发现职业人有很多新的形态、新的职业心态,比如:

■第一,组合式职业,在各个时间段的工作内容是不一样的,组合构成整个职业。

■第二,自由合伙人,我属于这企业,但我和企业是联盟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

■第三个是斜杠青年,我可能先身兼各种职业,在多个平台,参与多种职业。

这些形式让整个职业事件从原来的从一而终,变成了碎片化组织,每个人有自己重新组织的方法方式。

所以我觉得这才是未来五年之间可能的生活形式。

而新的职业关系引起工作的驱动力在改变,工作的实现方式契约在改变,工作的心态在改变,所以未来个体很难再依靠企业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而一定是依照自己的出发点来规划人生,他会成为一个自我负责、自我驱动,也自我成就的人。

当然他一定要借助组织的力量,他不可能离开组织,因为组织的存在,他会以一个个体的立场和身份加入组织,共同组织、共同成就平台。

总结一点就是,未来早已存在,只是尚未流行。

所以对于未来,最好的了解方式,就是摘除一些现在的细节,把它放在一起,然后拼成一幅图。

那我们把之前的三个话题拼成一个图试试:

第一,我们提到人的创造性,人的个性温度。

以前这些特质,在企业内是不是被作为干扰因素存在,是被管控的对象。

而现在却成为了重要的生产资源。

第二,以前可重复性的工作,现在被电脑替代了,高理性高感性这类的高等智能的能力,真正的成为了核心竞争力。

第三,这个时代提供很多的机会,让人以自己意愿为原点来思考而不是以组织为原点。

这三个图拼到一起,你可以很清晰的发现,未来社会需要人的能力,而人也开始以自己为原点思考职业发展。

我把这个时代称之为个体崛起的时代,我们时代的入口,在多组织多平台的无数种职业组合中,每个人都依靠自己的天赋竞争,用自己的个性发挥影响,依靠自己的内在价值,自由选择在不同阶段,实现不同的人生的价值。

人生是用一系列的外在事件和内在体验交互完成的,一个人只有做成了他设定的一些事情,才能成就自己。

一个人只有成为他自己,才有可能做好这些事情。

在未来职场中坚,将会有大量的超级个体出现,它能基于天赋持续精进,在企业层面跑赢了岗位需求,他们自我负责、自我认知、自我驱动。

他们能够适应变化,能够管理变化甚至能够创造变化。

他们与企业积极的合作,相互投资相互成就,持续的创造个人影响力。

这是我认为的未来会出现的超级个体。

当然变化并没有那么可怕。

第一,人的需求并没有改变。

第二,商业的本质没有改变,只是层次在变但内容没变。

第三,整个哲学体系也没有改变。

就如生涯理论没怎么改变,虽然手段和工具在不断更新,但是每套理论背后的哲学观没有变。

所以未来是一个人机合作的新时代。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伦敦有五万匹马,每匹马的排泄10-30磅粪便,每天有一千多吨马粪被运出去。

一旦伦敦人口到400万,伦敦就会被淹没在马粪中,但后来汽车就发明了,所以说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最后总结十个生涯关键词,作为我觉得未来生涯界能够做的事情:

天赋优势、碎片化学习、阶段性迷茫与定位、识别机会、应对变化带来的焦虑、联盟思维、个人品牌、自我认知与整合、职业的本质、职业与生活的形态,我认为这些关键词在未来五年中会给生涯界的成长提供话题。

最后我想留给大家一些思考题,作为我一个生涯专业人士的一些思考。

动态与多变的世界,该如何确定特质?

特质是分配的原因,还是分配的结果?

快速变化中,“适应”和“认命”的边界在哪里?

科技与资本之下,人还是一个“自然生命”吗?

如果不是,怎么面对?

主观成功和客观成功的关系是什么?

这些思考题我也没有具体答案,讲出来是跟大家一起思维风暴。

但作为我站在这个个体崛起的时代。

往前看,我看到了无穷的可能,也看到了未知的忧虑,所以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去研究探索。

最后面送大家一句话:

文明就像是一条有河岸的河流,河流中流淌的鲜血,使人们互相残杀、偷窃、争斗的结构。

这些通常就是历史学家们所记录的历史。

但是他们没有注意的是:

在河岸上,人们建立家园,相亲相爱,养育子女,唱歌谱诗,甚至建立雕塑。

文明史就是对河岸上人们生活的记录。

我想讲的是,我们刚才讲了很多,创业啊,趋势啊,成功啊,那些都是河流里的东西,但是你要相处好的是你自己的生活,是你现在这个当下过得日子,是你身边的这群家人、朋友、孩子、同事,我觉得那个才是河岸的生活,我们不要天天盯着河流,去关注那么多趋势,却忘记了河岸上面,你的肉身在河岸上面生活快乐的生活。

所以我想,我们作为一个生涯人,我最应该跟大家讲的是我觉得个体崛起的时代,每个生涯人的任务应该是:

在个体崛起时代,不要想怎么成为什么称霸世界的人,能够年薪比别人高六千多倍,在个体崛起时代,请先在你的生命中崛起,请有一天依靠自己的天赋,依靠自己的判断,依靠自己的优势,真正拥有一个独立的灵魂,在我们的生活圈里面,先崛起起来。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