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6175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docx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38715

全轻混凝土保温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国家标准及规定

、建设部第143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1.2地方标准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10)

、《全轻混凝土保温建筑地面工程技术规程》(DBJ50/T-151-2012)

2工程概况

2.1项目概述

工程名称:

奥园盘龙壹号A-1、2号住宅A-1、2商业

工程地点:

九龙坡区火炬大道23号

建设单位:

重庆锦奥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大地建筑事务所(国际)

总包单位:

重庆拓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重庆建渝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结构类型:

框剪结构

建筑面积及层数层高:

楼栋号

建筑面积(m²)

楼层

层高(m)

1#

25672.54

33

3

2#

26989.49

33

3

楼地面保温施工面积:

楼栋号

建筑面积(m²)

1#

21105.286

2#

22290.541

2.2项目施工组织机构

职务

姓名

备注

项目经理

曾勇

项目技术负责人

蒋世辉

施工员

冷座银

质检员

雍增洋

安全员

张志祥

资料员

张燕

3全轻混凝土性能及构造

3.1配合比设计

全轻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主要应满足抗压强度、密度和稠度的要求,并以合理使用材料和节约水泥为原则。

必要应符合对混凝土性能的特殊要求。

全轻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根据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全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

全轻混凝土配合比中的轻粗骨料宜采用同一品种的轻骨料。

全轻混凝土及其制品掺入煤(炉)渣轻粗骨料时,其掺量不应大于轻粗骨料总量的30%,煤(炉)渣含碳量不应大于10%。

在全轻混凝土配合比中加入化学外加剂或矿物掺和料时,其品种、掺量和对水泥的适应性,必须通过实验确定。

3.2全轻混凝土性能

全轻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可参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进行,拌合物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硬化全轻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试件尺寸应符合《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规定。

用于本建筑地面保温工程中的全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LC15。

用于本建筑地面保温工程中的全轻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为1100kg/m3.

用于本建筑地面保温工程中的全轻混凝土其导热系数为0.28w/m.

3.3全轻混凝土构造

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层厚度、强度等级和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规定,构造图如下所示。

表3.2.1楼地面保温做法基本构造

系统的基本构造

构造示意图

2构层

②界面

③全轻混凝土

④装饰垫层

⑤装饰面

 

注:

本方案楼地面保温体系厚度为40mm;

当保温层采用的全轻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LC15级时,保温层与地面面层之间可不设水泥混凝土结合层。

采用低温热水辐射供暖系统的建筑地面构造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的规定。

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宜按《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要求设置伸缩缝。

楼层每一个自然间设置一道伸缩缝。

4基本要求及主要施工工艺

4.1施工准备

样板制作。

样板施工完成后由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等现场进行检验,合格后形成样板保温系统型式检验书面记录四方签字确认。

施工前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样板观摩,做好样板带路,施工中严格按样板的要求控制。

施工前采用与工程施工同样的材料按照本方案的要求进行样板施工,完成后组织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等现场进行验收、合格后形成样板记录,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样板组织施工,并以样板作为验收的依据。

材料机具准备。

对所需的设备工具、器具、仪表提出供应计划,具体到型号、数量、供应时间等,同时要将计划送交主管领导审批以后交材料部门做好准备。

材料计划管理。

项目开工前,向生产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在施工中,根据工程师变更及调整的施工进度,及时向生产部门提出调整供料计划,作为动态供料的依据;按施工进度对材料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不断改进材料供应。

材料的储存与保管。

进库的材料应验收入库,建立台帐;现场的材料必须做好防火、防盗、防雨、防质变、防损坏等保护设施;现场放置足够的消防灭火器和自来水,用防火布苫盖防止下雨,施工现场材料的放置要按总包方的平面堆放规定堆放,做到位置正确、保管处置适当、合乎堆放保管制度;要日清、月结、定期盘点、帐实相符,确实掌握材料库存,保证施工质量。

材料使用监督。

所有工程使用材料必须经现场(监理、总包)抽检复试并复试报告合格回来后方可使用。

施工过程中全过程对原材料的质量状态进行控制,发现有异常状况或对原材料质量有怀疑,立即停止使用、取样复试,并对已使用该材料的部位进行标识,根据试验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检查是监督的手段,检查要做到情况有记录、原因有分析、责任有明确、处理有结果。

施工人员准备

1)施工队伍提前进场,进场后分专业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及技术交底,必要时由管理人员进行示范操作,保证技术交底的内容贯彻到作业者。

2)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检查操作工人的上岗证,通过操作工人的持证上岗率来促进楼地面保温的施工质量。

3)总工期定为60天,施工技术工人每栋楼暂定为9人,因地保温工种造成跟不上进度时立即无条件增加工人。

技术准备

1)参加施工的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与外墙保温相关的国家规范和重庆地方标准,根据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

2)参加施工的有关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并对图纸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解决。

3)根据施工图纸及图集的要求绘制节点、热桥等部位的施工图,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4)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时编制施工技术交底、措施并办理好审批手续,并将技术交底、措施向操作工人进行书面交底。

5)组织培训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楼地面保温的施工技能,并进行岗前培训,组织施工人员看楼地面保温施工录像并进行考核。

4.2全轻混凝土楼地面保温施工步骤及要求

施工程序

全轻混凝土楼地面保温按下列程序施工:

楼层基层验收—→清扫—→抓地—→清洁地面—→地面发水—→确定标高,打粑、界面处理—→保温施工—→碾压,拉毛—→浇水养护

表4.2.1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施工流程图

防水漆

防水漆

一般规定

1)基层检查

由于楼地面保温直接关系到业主接房时室内标高,所对主体结构楼面尺寸偏差要求较严,因此在进场前必须对主体楼板检查、标高、进行复测。

根据测量结果确定调整处理方法,超偏差大的,提出整改要求,并安排人员进行必要整改后,才能进行施工。

a、对照图纸,确定基准测量层。

确定室内标高,首先要与土建共同确定基准复核土建的基准点。

b、测量:

根据楼层检查情况,对实际施工的楼层进行测量。

测量时注意:

要考虑地面平整度不够的误差,即测量时注意复查;测量点要定点统一;测量结果要记录。

c、测量数据记录分类:

对测量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对各种结果进行分类,同时对照各楼层进行误差寻找,得出误差结果。

d、处理数据:

对数据进行处理后,要对误差大、需要调整的位置进行处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2)基层处理:

施工前应检查基层质量,并对基层进行处理,应保持基层的清洁,清除积水,油渍应擦拭干净。

施工前应先润湿基层,但不得有明显积水。

3)原材料进场后应分类堆放,干混料要保持干燥,做好避雨、防潮措施。

4)现场浇筑全轻混凝土时,环境温度及基层表面温度不宜低于5℃。

夏天采取保湿、冬天应采取保温措施。

5)在气温高于或等于5℃的季节施工时,根据工程需要,预湿时间可按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应提前半天或一天对轻集料进行淋水或泡水预湿然后滤干水分进行投料。

拌合物拌制

1)应对轻粗集料的含水率及其堆积密度进行测定。

测定原则宜为:

a在批量拌制全轻混凝土拌合物前进行测定;b在批量生产过程中抽查测定;c雨天施工或发现拌合物稠度反常时进行测定;d对预湿处理的轻粗骨料,可不测含水率,但应测定其湿堆积密度。

2)全轻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3)全轻混凝土生产时,配料质量计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拌合物中的轻集料组分可采用体积计量,但宜按质量进行校核。

表4.2.1配料质量计量允许偏差

原材料

干混料

轻骨料

拌合用水

计量允许误差/%

±2

±3

±2

5)在全轻混凝土搅拌时,使用预湿处理的轻骨料,投料顺序;

水预湿细骨料预拌胶粉拌和0.5min净用水量

拌合3-4min全轻混凝土

6)全轻混凝土全部加料完毕后的搅拌时间,在不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拌合物时,宜为3~4min。

对强度低而易破碎的轻骨料,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拌合物运输

1)全轻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塌落度损失和防止离析。

当产生拌合物稠度损失或离析计较重时,浇筑前应采取二次拌合,但不得二次加水。

2)全轻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料起到浇入模内止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45min。

若超过45min,应采用其他有效措施确保全轻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拌合物浇筑和成型

1)全轻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1.5m。

当倾落高度超过1.5m时,应加串筒、斜槽或溜管等辅助工具。

2)全轻混凝土拌合物宜采用表面振动成型。

3)振捣延续时间应以拌合物捣实和避免轻集料上浮为原则。

振捣时间应根据拌合物稠度和振捣部位确定,宜为10~30s.

4)浇筑成型后,宜采取拍板、刮板、辊子或振动抹子等工具,及时将浮在表面的轻集料颗粒压入混凝土内

养护和缺陷修补

1)全轻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覆盖和喷水养护。

环境温度在15-

25℃时,应每2d进行一次喷水养护;当环境温度在5-15℃时,应每5d进行一次喷水养护;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进行防冻养护;

2)全轻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应防止雨水冲刷,尽量避免人员在其上面行走及严禁堆积物品,以免影响工程质量。

3)采用自然养护时,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拌制的全轻混凝土,湿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用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拌制的全轻混凝土及在施工中掺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湿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4)全轻混凝土的表面缺陷,宜采用原配合比的砂浆修补。

5检验批的划分

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检验批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验批

高层建筑的标准层按每三层(不足三层按三层计)划分;

2不同构造做法的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应单独划分检验批。

6质量要求与保证措施

6.1质量要求

一般规定

1)全轻混凝土保温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中对楼地面保温隔热工程的有关规定。

2)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的施工,应在主体或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质量检查,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地面建筑节能分项工程验收。

3)检验同一批次、同一配合比全轻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应按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不少于1组。

当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积大于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应增做一组试块;小于1000m2按1000m2计算,取样1组。

全轻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相关规定。

4)应对下列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有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1基层;2被封闭的保温材料厚度;3隔断热桥部位。

质量检验

1)全轻混凝土工程质量所列技术性能的检测、试验和评定方法应按《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标准规定的相应方法进行。

2)建筑地面保温使用的全轻混凝土,应对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

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20000m2以下时各抽查不少于3组;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20000m2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6组。

3)全轻混凝土的厚度及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值的85%。

4)保温层的表面防潮层、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施工方案施工。

5)全轻混凝土在基层粘接好,无脱层、空鼓干裂等现象。

质量验收

1)全轻混凝土保温建筑地面工程的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要求规定:

a检验批应按一般规定、质量检验项目验收;b一般规定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至少90%以上的检查点合格,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c应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d检验批均应合格;e所有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2)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资料:

a全轻混凝土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b全轻混凝土保温层的施工记录。

c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或变更设计技术文件。

d其他相关文件和记录。

6.2质量保证体系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组织机构,定期开展统计分析,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全面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

项目上配备质检员,对质量实行全过程控制。

2、每道工序进行自检,做好隐蔽记录及监理、甲方检查。

3、建立三检制度,自检在做好文字记录隐蔽工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工长、质量检查员、班组长检查,填报隐检记录及时报监理检验,签字确认。

4、树立全员质量意识,贯彻“谁管生产,谁管理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原则,实行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并采用经济手段来辅助质量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凡参加施工人员,要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规程: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光脚及戴钉易滑鞋。

(2)在安全措施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时,工人有权拒绝施工,并提出改进措施。

(3)不得擅自拆动施工现场保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

(4)工作现场严禁戏耍打闹,以防止碰撞现象发生。

(7)注意防火,清除易燃易爆物品。

(8)所有人员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守建筑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9)对于不听从指挥、盲目操作、违章作业,领导及安全人员有权停止其工作。

(10)加强治安防范管理力度,严格工地纪律,提高自防、自治、自卫的能力,搞好施工现场、宿舍区的安全防范检查,处理治安防范、防火的问题,对扰乱社会治安和工地纪律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11)搞好防火的监督、检查,遵守施工现场用火制度,禁止未经许可私接电源。

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等必须凭证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