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6430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docx

《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docx

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情况的汇报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2008年3月13日)

为推进产业组织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国家和首都创新体系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打造全球新兴的创新中心,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决策,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的有关精神,中关村科技园区按照“聚焦特色产业、培育重点企业、形成创新集群”这一思路,积极探索以产业联盟促进联合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进展。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产业联盟的内涵。

产业联盟的本质是以企业为主体,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以契约关系为纽带,通过资源共享和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围绕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协同创新。

产业联盟的出现是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情况下企业寻求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各类市场主体联合创新发展的产物。

产业联盟一经出现,就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最佳选择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二)中关村产业联盟产生发展的背景。

产业联盟在中关村的形成和聚集不是偶然的,主要是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全球化技术转移和国际化资源配置带来的科技竞争方式的重大变化;二是园区企业面临跨国公司强大竞争对手,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应对更加复杂的竞争局面;三是中关村园区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探索新的促进产业发展模式。

1.全球化技术转移和国际化资源配置带来的科技竞争方式的重大变化。

近年来,科技全球化加快,使得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标准、专利、人才、信息等成为科技竞争的重要方式。

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和有效配置,使得传统的科研组织结构和创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跨国公司加速在不同国家建立研发机构,以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获得更强大的竞争力,从而成为促进科技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产业联盟是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在战略高科技产业领域政策扶植和引导的重点方向,对提高美国战略高科技产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区域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中关村必须充分融入全球化浪潮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争抢产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才能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2.园区企业面临跨国公司强大竞争对手,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应对更加复杂的竞争局面。

在微观层面,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竞争格局和更大的竞争压力,一是国家间、联盟间竞争加剧;二是行业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受自身资源、信息、技术等因素制约,风险较大;三是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开辟新市场满足新的增长需求,拓展国际市场的压力;四是企业自身做强做大的压力。

目前中关村企业有80%仍是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靠单打独斗和传统的商业模式及组织方式,在高端产业越来越难以应对新竞争的压力。

3.中关村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探索新的产业促进模式。

中关村科技园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探索,已逐渐走出依赖招商引资、土地出让和政策优惠的传统发展模式,立足于新的发展阶段和竞争格局,围绕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建设需求,不断探索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机制创新为根本的内生发展模式,正在形成“聚焦特色产业、培育重点企业、形成创新集群”为手段支持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三)中关村产业联盟的发展现状

1.产业联盟发展的总体情况。

2002年10月,中关村第一个产业联盟——TD-SCDMA产业联盟成立。

截至目前,中关村已有长风软件联盟、数字电视产业联盟、闪联、龙芯联盟、新材料产业联盟、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节能环保等22家产业联盟,覆盖了软件、集成电路、通讯、新材料、环保、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等近20个产业领域,对于整合资源解决这些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发展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近年来以企业为主体,联合大学院所、中介组织等,围绕技术标准和产学研合作成立产业联盟,已经成为活跃在中关村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

2.产业联盟的分类。

按照组成联盟的单位性质,中关村的产业联盟有两类:

一是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如中关村软件企业出口联盟等;二是产学研联盟,如TD-SCDMA产业联盟、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等。

按照产业发展的阶段,中关村的产业联盟可分为三种:

一、产业化前的联盟。

以制定行业标准为基本手段,如闪联工作组;二、产业化过程中的联盟。

以推进产业化进程为核心目标,如TD-SCDMA产业联盟;三、产业成熟阶段的联盟。

以共同开拓市场为核心目的,如长风软件联盟等。

同时,中关村有一类联盟非常值得关注,即以标准为纽带形成的产业联盟。

其通常由一家或几家核心企业牵头,共同制定行业标准,以共同的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同时又借助联盟的力量促进标准实现产业化或上升为国家乃至国际标准,如闪联工作组、AVS产业联盟、TD-SCDMA产业联盟。

3.产业联盟的特点。

科教功能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功能在空间上的耦合,使得中关村的产业联盟表现出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一是高度的创新性。

如闪联、AVS、移动多媒体联盟等产业联盟制定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

二是广泛的代表性。

如数字电视联盟成员达135个,聚集了产业内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大学院所等各类成员,拥有完整的技术链、产业链和创新链。

三是国际化趋势成为主流。

闪联、AVS等众多技术标准迈向国际标准,并积极吸引国外企业参与以利用国外的技术和市场资源。

四是绝大多数联盟实现了资源的开放和高度共享。

如目前中关村约2/3以上的产业联盟是全国性联盟或以北京为主的全国性联盟,其科技、信息、人才资源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开放和共享。

4.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目前以产业联盟为依托,园区初步营造了开放式协同创新的新局面,在以自主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中关村龙头作用引领科技革命潮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网络出版联盟成员北大方正集团的“网络数字音视频生产管理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汉王公司研制出我国第一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绘画板,打破了国外厂商垄断;闪联工作组制定的闪联标准即将成为全球首个3C协同领域的国际标准;数字电视产业联盟成员凌讯华业公司研制出第一颗符合国家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信道解调芯片,创毅视讯公司研制出我国第一颗符合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的信道解调芯片、华旗资讯公司研发的我国第一款手持移动电视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正式发布;SCDMA产业联盟成员信威通信公司SCDMA无线接入系统在蒙古国全线开通;国内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已建立了5个规模商用试验网,主要依托TD-SCDMA联盟成员大唐移动公司建设;生物医药联盟成员北京科兴公司与中国疾控中心共同研制的人用禽流感疫苗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资源节约与能源管理服务产业联盟成员企业参与“国务院办公厅节约型办公区示范工程”(中南海北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等等。

回顾近年来中关村产业联盟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产业联盟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构成了中关村创新型经济的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中关村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初步形成了创新集群。

(四)中关村电子信息领域产业联盟的发展情况(部分)

——闪联。

2003年7月,闪联即“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化工作组在信息产业部支持下成立。

2005年5月,在我委的支持下,闪联信息产业协会成立,成为推广闪联标准的中立的法人实体。

目前拥有成员100多家,覆盖国内计算机产业50%、家电产业84%和手机产业50%的市场份额,在业界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目前,拥有相关专利204件,成员企业已经推出30余款闪联产品在市场上销售,2007年底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台,带动了国内3C协同产业快速发展。

据赛迪估计,我国3C协同产业规模将从2006年的121.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673.1亿元。

2005年6月,《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简称闪联标准)1.0版正式获批成为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是中国第一个3C协同产业技术标准。

2007年11月,闪联标准通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至关重要的一轮投票。

全球首个3C协同国际标准花落中国已成定局,标志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历史性的突破。

——TD-SCDMA产业联盟。

2002年10月,在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的推动下,由大唐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发起和组织的TD-SCDMA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

大唐电信、华为、联想、中兴、中国电子、中国普天等8家通信企业成为该联盟的首批成员,目前成员已发展至48家会员,覆盖了TD-SCDMA产业链从系统、芯片、终端到测试仪表、智能天线、操作系统等等的各个环节。

此外,三星、LG、MOTO、爱立信、MTK、诺基亚等越来越多国际通信巨头正在进行批量产品开发或已经推出相应的TD产品。

目前,终端射频芯片、各类测试仪表和终端开发工作陆续获得突破性进展。

2007年我委组织产业联盟企业申报国家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产业化专项第二期项目,其中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首批4个项目全部由中创信测公司和星河亮点公司、新岸线公司、东方网力公司四家联盟企业承担。

——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

2005年2月,由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联合天地互连、清华比威、中国网通、中科院计算所等11家单位发起成立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现有会员28家。

联盟以应用发展为龙头,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产业上下游形成有效的产业协同关系,整合资源,促进行业应用。

2005年,联盟企业中标40%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产业化项目;2006联盟企业又中标17个相关项目,为总共34个项目的50%。

同时通过信息产业部等政府机构,进行中日、中欧、中美的IPv6产业交流。

中国企业也走出去和国外单位联合研发,在欧盟第六框架中,以天地互连为单位的中关村企业中标欧盟项目,为中方在欧盟第六框架IPv6领域唯一中标的项目。

目前联盟成员正积极准备参与欧盟第七框架科技计划项目的投标工作。

——数字电视产业联盟。

2007年6月,由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北京数码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闪联信息产业协会等九家单位发起,上百家在数字电视领域拥有技术产业优势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数字电视产业联盟”,在京成立。

联盟下设8个工作组,共有135个成员,拥有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联盟抓住国家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颁布契机,正积极筹备申请建设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二、中关村以支持产业联盟促进联合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工作全面推进

(一)以产业联盟建设为主线的产业促进工作思路逐渐明晰。

产业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加强了产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既是中关村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也应是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经过近几年的创新和探索,中关村科技园区支持产业联盟发展的思路更加明确,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06年我委制定并发布了《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的实施办法》。

2007年,我委确立了以产业联盟建设为主线的产业促进工作思路,开始由以往关注单一企业、单一项目的工作模式向促进联合创新转变,并在《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的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初步制定了重点细分产业的促进方案和《2007—2008年度园区产业发展资金项目指南》,明确提出重大产业化项目将主要围绕产业联盟展开。

目前,已依托产业联盟制定了中关村数字电视与多媒体等九个特色优势产业的促进方案,企业以数字电视产业联盟、TD-SCDMA产业联盟、软件及信息服务业联盟为依托申请的部分重大产业化项目已经列入07年~08年产业发展资金支持计划,高新技术产业联盟化发展迈出新步伐。

(二)促进产业联盟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日臻完善。

为了给产业联盟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2006年我委制定并实施《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的实施办法》,明确了对产业联盟的扶持政策,对产业联盟的基本要素、主要任务、政策支持等进行了制度探索,明确要在创造专利、标准等知识产权、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吸引国家重大项目落户、参与政府采购、人才培养等等活动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并在修订后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了重点产业联盟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产业联盟组织关键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整合产业资源,共同开拓市场建立测试验证中心等共性技术平台;开展行业研究,举办重大活动等。

(三)积极推动财政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产业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为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交流、碰撞提供了新机制,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创新走向外部协作创新,提高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效率。

按照“聚焦特色产业、培育重点企业、形成创新集群”的工作思路,我委积极推动项目支持方式从支持单一项目转变为建立产业促进工作体系,从关注“单一企业、单一项目”向聚焦重点产业联盟转变,从单纯依靠专家评审向市场、行业和风投等多角度评价相结合转变。

由于项目支持方式的转变,财政资金对重点产业实现了集中高效配置,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引导作用,推进园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和重点产业的快速发展。

以2007年为例,我委对数字电视、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等9个重点领域产业联盟共立项57个重大项目(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专项42个,占项目总数的73%),拨付专项资金共计9557万元,带动社会投资10.6亿元。

截至2007年年底,支持的57个项目共产生标准5项、专利125项、软件著作权29项。

下一步我委拟通过政策制定和项目安排,在促进产业联盟规范化运作、围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研发创新、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加强引导和支持,充分发挥其产业创新中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形成创新合力和创新网络,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

三、促进产业联盟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我们的建议

(一)当前促进产业联盟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联盟缺乏相关的管理法规。

产业联盟在国内出现到目前仅5年多时间,尚属新生事物。

目前国内法律法规在产业联盟的管理上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

例如对产业联盟存在的法律身份、管理政策、评价标准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2.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联盟较为匮乏,影响了产业促进工作的效率。

虽然产业联盟在一些地区或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整个国家或行业来看,还缺乏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联盟。

这对于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十分不利。

3.国内缺乏对产业联盟支持的专项资金。

目前只有中关村等少数地区在产业发展资金或科技研发经费中设置了产业联盟这一支持方向,目前国家和国内大多数地区还没有设立专门支持产业联盟的专项资金,这对于引导和支持产业联盟的发展壮大十分不利。

4.受主客观因素限制,政府采购对产业联盟的发展支持不够。

与单个企业相比,产业联盟在集成创新和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理应在政府采购市场中占有优势。

但由于现有法律法规的缺失,产业联盟缺乏“正式”或“合适”的身份,同时某些政府部门对联盟某些成员存在不熟悉或不信任情况,使得政府因此在进入政府采购市场时存在很多困难和不便,并不占优势,其实并不符合政府鼓励开放式协同创新、支持产学研合作的精神。

(二)我们的建议

1.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为产业联盟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法律政策环境。

建议国家调整或设立相应的法律,明确产业联盟的法律身份,并对其规范管理出台相关管理法规。

中关村将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产业联盟建设与管理的制度创新方面“先试先行”,为国家产业联盟的法制建设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2.在特色优势产业尤其是战略性产业引导和支持一批产业技术联盟发展壮大,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的集团军。

中关村希望能够在信产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依托首都区域创新优势,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围绕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以及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国家重大专项,组建辐射全国的产业技术联盟,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关,促进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并加速科技成果的形成与转化。

3.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设立支持产业联盟发展的专项资金。

用于引导和支持产业联盟发展,重点支持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技术转移、国际化合作等项目或活动。

4.推动政府采购对联盟的支持。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明确产业联盟在政府采购市场中的主体身份,大力支持其开展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活动及成果,通过订购、首购等方式,积极推动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和国有企业优先采购产业联盟提供的自主创新产品与服务。

5.希望能与信产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资金)开展重大项目配套支持合作,共同促进TD-SCDMA产业联盟、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闪联、数字电视产业联盟等现有产业联盟的发展,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做强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