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6514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docx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1

一、请你选一选

1、构成细菌细胞的结构是()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壁、细胞膜      D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DNA

2.真菌比细菌的结构复杂之处是()

A.真菌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真菌细胞内含有叶绿素 C.真菌细胞内含有成形的细胞核       D.真菌都是多细胞的

3.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是因为冰箱环境中()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

4.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真菌的细胞中没有()

A.叶绿体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

5.下列生物的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A.大肠杆菌   B.葡萄球菌  C.酵母菌     D.肺炎双球菌

6.组成青霉菌体的是()

A一个细胞 B.一个孢子  C.许多菌丝D.扫帚状菌丝

7.被誉为“微生物之父”的是()

A.巴斯德  B.列文·虎克   C.爱因斯坦   D.孟德尔

8.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芽孢可以度过不良环境    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C.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   D.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 

9.像草、桃树、青菜等的营养方式称为自养,而细菌、人、猫的营养方式称为异养,根据以上提示,判断一下自养和异养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能独立生活       B.是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命活动中是否消耗能量

10.某些细菌能在4000m的深海中生活,这说明()

A.细菌会游泳         B.细菌分布很广

C.这些细菌不喜欢阳光     D.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

11.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琼脂等是为了()

A.使培养基闻起来很香,容易吸引细

B.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C.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D使培养基的表面看起来很粘稠

12.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

他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该“毛”属于:

()

A.霉菌   B.大肠杆菌     C.乳酸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13.下列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①大肠杆菌②木耳③乳酸菌④酵母菌⑤灵芝⑥曲霉⑦螺旋菌⑧青霉

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⑦;C.②④⑥⑧;D.⑤⑥⑦⑧

14.用无菌棉棒擦取桌面,再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是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

()

A.配置培养基B.高压灭菌;C.接种;D.在恒温箱中培养

15.科学家们利用一些细菌来清除石油泄漏的洋面和有汽油泄漏的土壤,以便于净化环境(如右图所示)。

这些能净化环境的细菌属于()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16.蘑菇属于大型真菌,它的地下菌丝的主要作用是()

A.吸收营养物质B.吸收水分C.吸收无机盐D.固定地上部分

4.下列哪种生物可以在酿酒前作为菌种?

() 

A.青霉菌    B.甲烷菌     C.酵母菌     D.根瘤菌  

17.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腐烂变质的原因是()

A.里面没有空气,细菌不能正常生活 

B.封盖过程中外面的细菌不能进入罐内 

C.高温和高压处理后,一段时间内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 

D.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绝对没有细菌

18.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哪方面的特征?

   ()

A.形态结构   B.生理功能   C.外部形态   D.A和B

19.如果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以下可以作为分类重要依据的是()

   ①根   ②种子 ③果实   ④茎   ⑤叶   ⑥花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20.肾蕨和向日葵不属于同一类植物,主要依据是()

 A.叶的不同  B.根的结构不同   C.茎的结构不同   D.有无种子

21.动物分类的依据是   ()

   A.动物数量的多少      B.动物外部形态  

   C.动物内部复杂结构    D.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生理功能

 22.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目    B.科     C.属     D.种

 23.有关分类单位的特征正确的是

   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种类越少B.分类单位越小,植物共同特征越多

   C.越小的分类单位,植物种类越多   D.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的特征是相同的  

24.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的提出者是 ()

   A.林奈   B.巴斯德   C.列文·虎克   D.蕾切尔·卡逊

25.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

   A.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6.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

   A.形态的多样性   B.生物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适应系统的多样性

27.下列有关基因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种生物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   B.基因库越丰富,生物种的特征越多

   C.每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   D.一头牛的全部基因是一个基因库

28.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功能是()

   ①天然基因库 ②天然实验室 ③活的自然博物馆 ④天然猎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9.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这两项重要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30.被称为动物和植物“活化石”的是()

   A.扬子鳄和银杉    B.扬子鳄和水杉

   C.金丝猴和银杉    D.金丝猴和珙桐

31.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包括 ()

   ①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文件   ②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③我国加入了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④走“先追求经济增长,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模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以下关于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自觉保护濒危动物及栖息环境.B坚决抵制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

   C.拒绝利用珍稀野生的动植物,不买野生生物及其制品   

   D.野生生物营养价值高,大力提倡食用

二、请你填一填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      制成了显微镜,让世人知道了细菌的存在.法国科学家     设计了巧妙的实验,向世人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

2.细菌的菌落表面      或       ,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        、        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不同的         。

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     、     、     。

4.细菌靠    进行生殖的.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个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这说明      .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能形成   来抵抗环境的影响.

5.细菌和真菌是      中广泛分布的生物,但是不同的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       ,例如:

好氧性的芽孢杆菌需要        的环境,而乳酸菌需要      的环境。

即使在经过严格的      的环境中也可能还有细菌。

6.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所不同,例如:

细菌的菌落比真菌的菌落         ,表面         黏稠,或粗糙             。

真菌的菌落要比细菌菌落             。

人们可以利用菌落的不同形态特点,初步区分细菌和真菌。

 

7.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一粒“尘埃”悄悄地落在一只蟋蟀的背上,细长而闪亮的丝线从“尘埃”中伸出来,开始进入蟋蟀湿润的身体。

在它们生长时,这些丝线还释放一些化合物,慢慢地溶解蟋蟀体内的组织。

这些丝线还进一步深入蟋蟀的体内。

数日后,这只蟋蟀就成为一只塞满致命丝线的空壳。

然后这些丝线开始向这只死蟋蟀体外延伸。

它们长出柄,并且在顶端生有结状物。

一旦一个结状物裂开,就会有数千粒尘埃般的微粒散发出来,风将带着它们再次去“犯罪”。

(1)文中所说的“尘埃”指的是             ;“丝线”指的是            。

(2)这种神秘的“尘埃”以及它内部长出的“丝线”,与蟋蟀是什么关系?

             

(3)文中所说:

“风将带着它们再次去‘犯罪’”,含义是什么?

             

(4)你认为使蟋蟀致死的是哪种生物?

                    

8.我们经常会在面包和馒头中看到一些孔洞,这些孔洞是     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的,它是     菌,经过     作用产生的产物。

 

9.人们常常在含氮量低的田里种大豆,这是因为在大豆的根瘤中有能够     的根瘤菌与大豆共生,     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大豆能     的含氮物质,而大豆为     提供有机物。

 

10.地衣是由     和     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     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     可以供给藻类     和     。

当两者分开时,它们     。

 

11.与施用化学杀虫剂相比,利用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杀虫剂,可以减轻     ,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真菌)就是其中的两种。

三、请比较细菌和真菌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完成下表:

种类

细菌

真菌

相同点

细胞结构

   

营养方式

   

不同点

 

细胞结构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分布范围

  

  

四、识图作答题

1.下图表示的是一类真菌的形态和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哪一类真菌?

       

(2)它属于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

       

(3)该生物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和DNA?

       

(4)图中①表示的结构       

(5)图中②表示的结构       

(6)图中③的作用是       

(7)该生物的营养方式       

(8)在哪里能找到这种生物?

       

2.请根据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在下图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文字,以表示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3.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粘上许多细菌。

假设:

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

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肉汁蛋白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

如下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1)你认为     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

 

(3)放在28℃环境中培养是因为           。

无菌操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4.可按下列步骤在家庭制作酸奶:

⑴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如向250克鲜奶中加入两匙白糖)→⑵热处理(煮沸)→⑶冷却(40~43℃)→⑷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⑸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如夏季可放在室温下,冬季可放在取暖设施附近;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⑹冷藏或食用。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制作酸奶时,对材料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酵时要加盖密封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产生酸味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小麦、满江红和月季的分类等级图,请回答。

   界   植物界        植物界       植物界

   门   种子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真蕨类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槐叶萍目     蔷薇目

   科   禾本科        满江红科     蔷薇科

   属   稻属          满江红属     蔷薇属   

   种   小麦          满江红       月季

(1)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植物是            和            。

判断理由是                                                     。

 

(2)进化中比较低等的植物是                            。

 (3)包含生物最多的分类单位是                          。

 (4)如果在分类单位中增加一个分类单位“亚门”,其分类单位应处于              之间。

   

 (5)确定小麦和月季分类等级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

 6.中央电台播放特别节目《望长城》中,提及我国西部的“楼兰国”,西汉时曾森林茂盛,草原广袤,生态优越,人丁兴旺。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生态平衡被破坏,如今一片荒漠草木不生。

据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造成生态平衡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失去了森林的哪些保护作用?

   

 

 

   

(2)该事实启示人们,对于任何生产活动都要放在生态系统的                 的普遍联系中,放在立体交叉的生物网络和生态系统的                         过程中加以考察。

   

   (3)现在,许多公民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主要原因是什么?

试分析这种作法的理由。

     

 

   

(4)如果你的周围进行着人为捕杀野生动物或乱砍伐森林破坏其栖息环境的作法,你会怎样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