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6523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085212)

一、培养目标

培养在计算机软件系统理论体系支撑下的“实用型”、“应用型”高层次软

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使学生能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

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能够按照软件系统工程思想进行大型软件设计、开发、

研制、产品化、实施、组织、管理和关键技术研究;在毕业时能够从事软件工

程独立设计和实现行大型软件系统、软件产品的研制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并能

够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全面管理。

具体要求是:

1、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

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

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身心健康。

2、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计算机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

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

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

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3、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达到基本的数学和语言要求;熟练掌握

英语,具备良好的阅读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拥有

较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工作能力,通晓和遵守相关法律和职业道德。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 2 年。

三、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校外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厚

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

课程。

软件工程校外专业实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软件工程项目实践,完成必要的

技术方案设计、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

上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论文或技术报告,以及相关的工

作成果。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专业实践安排在第三学期,实践时间

1

 

原则上不少于 1 学期。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

背景。

在教学上采取“任务驱动”,由导师指导学生以解决具体问题所需的理论、

技术和方法为体系,进行课程学习。

具体措施如下:

1、突出强调教学要紧密联系软件研发、管理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术;

2、强调项目拉动教学和案例教学在教学方式中的重要地位,广泛采用启发

式、研讨式教学,把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互动研讨、情景教学以及实战训练

有机结合起来;

3、成立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4、加强与软件研发企业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通过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

锻练,分配学生以不同角色,模拟软件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过程来增加学生的

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促进软件工程硕士教育的国际化,学校将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国外原

版教材,部分课程采用英语或双语教学。

指导组应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1)参与制定本

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2)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

结果;(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

检查;(4)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

课程设置参见课程设置表,总学分数不

少于 32 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1、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等),要求修满 4 学分;

2、基础理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要求修满 6 学分;

3、专业技术类课程,至少修满 6 学分;

4、选修课程,至少修满 10 学分;

5、校外专业实践,要求修满 6 学分。

五、中期考核

1、考核内容:

研究生中期考核要求认真填写《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

 

2

 

学院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科研和教学能力等各个培养环节进行全

面、综合测评。

(1)政治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评定:

研究生要认真做思想小结,并认真填

写好中期考核表的自我总结。

(2)对课程成绩、完成学分情况进行审核。

(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

中期考核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必须开题,

并由各指导组统一组织学生做开题报告,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

开题报告应包

括研究背景知识和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两方面内容,并进行详细答辩。

开题报告

主要考察学生对研究背景知识和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的了解,同时考

察学生的文献综述能力,采用口头报告(10-15 分钟)和书面报告结合形式。

题第一次未通过,允许 1-2 月内再进行一次,仍未通过者,按学籍管理规定处

理。

中期考核要审核开题报告登记表。

2、中期考核时间:

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的 4、5 月份进行。

3、考核程序:

以专业为单位组成考核小组。

考核小组由研究生导师、教研

室主任、任课教师参加。

考核组负责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考核。

学习成绩优良,

达到考核内容要求的,进入硕士论文写作阶段;学习成绩较差,未达到考核内

容要求的,不得申请硕士学位。

分管研究生的院长全面负责研究生中期考核工

作,考核组将考核意见及有关材料送院办公室,由院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审

核通过。

在规定时间内未按时完成中期考核者,按考核不合格处理。

六、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软件工程背景,可以是新技术、

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论文的内容可以是:

工程设

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

理等。

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

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

实用性。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

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论文

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遵照“河南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有关

3

 

规定。

学位论文应包括:

摘要(中、外文)、目录、引言、主要内容(研究背景、

理论推导、实验与计算、结果与讨论等)、参考文献、致谢、必要的附录和在校

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应做到具有创新性,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概

念准确,推理严密,语意通达,数据可靠,结构完整。

论文按规定统一格式排

版,具体见“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及其摘要编写格式的要求”。

七、论文评审与答辩

1、论文评审应审核:

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

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

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

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

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3、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 2 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

专家评阅。

答辩委员会应由 3~5 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

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位授予遵照“河南

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

指导教师和院学位委员会要在答辩前对相关材料认真审核,主要材料包括:

(1)成绩单;

(2)发表论文原件或刊用证明;(3)参加学术活动情况;(4)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5)学位论文答辩前要求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在核心

期刊和本专业权威期刊或具有 CN 刊号的杂志上发表或接受。

对不符合授予学位条件的研究生,根据情况可建议其延长学习时间。

 

4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及周学时

备注

002011

英语

36

2

2

4 学分

002012

政治理论

36

2

2

14080104

软件开发方法学*

54

3

3

6 学分

14085701

高等工程数学*

54

3

3

14080101

算法设计与分析*

54

3

3

至少修

6 学分

14080103

面向对象的分析

与设计

54

3

3

14080109

高级数据库系统

54

3

3

14085801

软件过程管理

36

2

2

至少修

10 学分

14085802

设计模式

36

2

2

14085703

高级程序设计

54

3

3

14085804

高级软件测试

36

2

2

14080105

数据挖掘

54

3

3

14080112

网络与信息安全

36

2

2

14080111

机器学习

36

2

2

14085702

智慧商务与物联

网技术

36

2

2

校外专业

实践

农业信息化服务、

智慧商务、物联

网应用、大数据

分析、图像视频

处理、云服务

6

3

3

至少修

6 学分

 

 

公共课

选修课

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注:

带*号的专业课必修。

5

 

主要课程介绍

课程编号:

14_080104课程名称:

软件开发方法学

总 学 时:

54学分:

3

开课单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课学期:

I

教学要求:

学习和掌握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学,能够保证学生适应未来 IT 企业的各种

挑战。

通过解析软件工程中的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指导本专业学生灵活运用该理

论、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项目开发中的各种问题。

要求研究生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

和基本方法,且能运用软件开发方法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包括:

可视化建模与 UML,需求获取,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

设计,面向对象实现,面向对象测试,项目组织和沟通,项目管理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布吕格,迪图瓦,面向对象软件工程:

使用 UML、模式与 Java(第三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1;

2. 贲可荣等,软件工程:

基于项目的面向对象研究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预修课程:

软件工程、程序设计基础

 

课程编号:

14_085701课程名称:

高等工程数学

总 学 时:

54学分:

3

开课单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课学期:

I

教学要求:

使学生深入了解矩阵理论、数理统计的相关理论、原理和方法,启

发研究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拓宽工程数学知识。

教学内容:

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矩阵论与应用数理统计,其中矩阵理论包

括:

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方阵的相似化简,矩阵分析及其应用,矩阵分解及

其应用,矩阵的广义逆与直积;应用数理统计内容有: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线性统计推断,实用多元统计分析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姚仰新,高等工程数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吴孟达,高等工程数学,科学出版社,2004。

预修课程:

线性代数、概率论

 

6

 

课程编号:

14_080101课程名称:

算法设计与分析

总 学 时:

54学分:

3

开设单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算法研究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领域。

我们所熟悉的、与算法有关的

公式:

程序=算法+数据结构,说明算法的研究不仅仅是数学问题,也和数据

结构密切相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掌握算法的实质。

根据以上观点,在学习算

法设计与分析时要求:

1.掌握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2.理解和掌握算

法的基本思想、设计模型和复杂度分析的方法;3.进行必要的算法实现,通过

上机掌握算法的实质;4.基本理解计算机复杂度理论的思想。

教学内容:

1.算法设计与分析引言;2.动态规划;3.优先策略;4.分治策

略;5.线形规划的分解原理;6.整数规划;7.并行计算;8.NP 完备策略。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郑宗汉,算法设计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美)莱维丁(Levitin,A.)著,潘彦译,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预修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高等数学

 

课程编号:

14_080103课程名称: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总 学 时:

54学分:

3

开课单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如何设计健壮和易于维护的软件系统;2.掌握对象

描述语言 UML;3.如何使用 UML 描述分析和设计模型;4.学会如何把设计

转换成代码。

教学内容:

1.介绍 UML 对象建模技术的概念、方法等;2.从软件开发过程

详细说明对象建模技术的应用,如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等;3.实例讲解。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姚书珍,李虎.UML 和模式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I.Jacobson, G.Booch, J.Rumbaug 著,周伯生等译统一软件开发过程,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2。

 

7

 

预修课程:

软件工程、C++或 JAVA

 

课程编号:

14_080109课程名称:

高级数据库系统

总 学 时:

54学分:

3

开设单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课学期:

II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相关理论,

能够适应当前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教学内容:

该课程主要分为面向对象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第一部分讲述面

向对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国际标准,设计原理,实现技术,应用以及这一领

域的最新进展;第二部分讲述了多媒体数据库所用的基本原理、方法、重要的

算法介绍及部分系统的实际实现技巧。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王意杰,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李逸波,多媒体数据库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预修课程:

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离散数学、数据库系统概论、多媒体技术

 

课程编号:

14_085801课程名称:

软件过程管理

总 学 时: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课学期:

II

教学要求:

为了确保软件质量和提高产品竞争力,软件组织需要规范软件开发

过程、实施软件过程管理。

软件过程管理可以为快速开发高质量软件、有效地

维护软件运行等各类活动提供指导性框架、实施方法和最佳实践。

教学内容:

软件过程管理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除了先进技术和开发方法外,还

有一整套的管理方法。

它侧重的是软件组织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对需求管理、

计划安排、合同管理、项目跟踪、资源分配和质量要求等的管理方式,也就是对

软件开发、维护全过程规范化、透明化、标准化的管理。

软件过程管理的内容有软件过程规范、成熟度及其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包

括软件过程标准体系。

还包括在此基础上的软件过程的组织管理、需求管理、

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集成管理等流程、方法和实践,以及软件过

 

8

 

程评估和改进的框架、模型和实施细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朱少民等,软件过程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Humphrey 著,吴超英译,个体软件工程过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Watts S. Humphrey 著,软件过程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预修课程:

软件工程

 

课程编号:

14_085802课程名称:

设计模式

总 学 时: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课学期:

II

教学要求:

设计模式为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供了易于复用

且可维护的高级解决方案,通过介绍 23 种设计模式在 JAVA 程序设计中的具体

体现,使学生通过学习使用设计模式深刻地理解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提高学

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考和建模水平,提高学生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教学内容:

了解设计模式的概念、设计模式的起源、设计模式与框架之间的区

别,理解软件重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实现原理。

本章重点是掌握面向对象的软

件开发技术和基本知识;理解面向对象建模工具 UML。

掌握命令模式、观察者

模式、装饰模式、策略模式、适配器模式、责任链模式、外观模式的概念、方

法及基本原理。

掌握迭代器模式、中介者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生成器模式、原型模式、单件模式、组合模式、桥接模式、状态模式的概念、

方法及基本原理。

掌握模板方法模式、代理模式、享元模式、访问者模式、备

忘录模式、解释器模式的概念、方法及基本原理。

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掌握针

对不同的案例应选取准确的设计模式的方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浩结城,设计模式:

Java 语言中的应用,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美)Erich Gamma, Richard Helm, Ralph Johnson, John Vlissides(著) , 李英军

马晓星 蔡敏 刘建中(译),设计模式:

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 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7。

 

9

 

预修课程: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课程编号:

14_085703课程名称:

高级程序设计

总 学 时:

54学分:

3

开课单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课学期:

II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 Java 语言的基础知识,掌握 Java 面向

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及其编程技术,初步掌握利用 Java 类库编写应用程序的方法

(如程序输入输出及数据库访问等)。

本课程还使学生掌握常用的 Java 开发工具

与环境。

掌握常用 SQL 语句的编写方法,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常

用数据库对象的创建与应用。

掌握使用 Java 开发 Web 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使用 Servlet 和 JSP 技术开发和维护小型的 JavaWeb 应

用程序,使学生了解 Java 企业级应用的技术发展趋势,掌握当前主流开源式框架

技术,如 Struts、Hibernate、Spring 等,并能利用这些技术开发完整的 Web 应

用程序。

教学内容:

Java 语言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语言基础类库;Java 中的

异常处理;Java 程序输入输出;Java 数据库编程接口;JDK 开发工具及 Eclipse

集成开发环境;网页设计基础知识;HTML 语言; CSS 样式表;JavaScript 编

程;XHTML 基础;DREAMWAVR 网站设计工具的使用;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设计;SQL 语言编程;数据库对象(视图、索引等);数据库客户端工具

使用;一个实例数据库服务器的安装与简单维护(用户与权限、后备与恢复等);

软件开发环境及服务器配置; Servlet 程序设计; JSP 程序设计;应用 JDBC 访

问数据库;EL 和 JSTL;使用 web.xml 控制 Web 应用程序;Servlet 和 JSP 的过

滤器等。

Ajax 基本技术及应用框架;采用 Ajax 技术的应用开发。

另外在项目

实战方面,还包括数据库设计;项目开发相关文档编写及规范;了解常用版本

控制工具的使用;实现一个系统完整的企业项目开发案例。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梁立新编著,JAVA WEB 应用开发,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美]Bruce Eckel. Thinking In Java.英文第 4 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10

 

3、[美]Herbert Schidt 著.Java 参考大全.鄢爱兰.鹿江春译.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预修课程:

 Java 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

 

课程编号:

14_085804课程名称:

高级软件测试

总 学 时:

36学分:

2

开课单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课学期:

II

教学要求:

了解和掌握软件测试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学会程序质量分析的方

法,提高学生的软件综合设计与开发能力。

教学内容:

介绍软件测试技术的方法、技术和工具,以及软件测试技术研究的

进展。

学习软件测试不同阶段的技术,并对测试不同类型软件的方法展开讨论,

包括面向对象软件、组件软件、分布式软件、GUI 软件和网络软件。

另外将了

解变异测试、程序分析(程序流、数据流分析)技术。

要求对 3 个实际的软件

测试实验项目,掌握软件测试的方法和工具。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杨根兴主编,软件质量保证、测试与评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 8 月。

 

2. [德]Dirk Huberty 等著 马博 赵云龙 译,《软件质量和软件测试》,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3 年 11 月。

预修课程:

软件工程

 

课程编号:

14_080105课程名称:

数据挖掘

总 学 时:

54学分:

3

开课单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课学期:

II

教学要求:

1.学生应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关系数据库理论有

较扎实的理解,应较熟悉关系数据库的原理和实施方法。

2.学生应具备数据结

构和算法分析的基本知识。

3.能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数据仓库的结构设计工作,

包括对多维数据模型的构造、事实表与维表的定义等。

4.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对

 

11

 

每种数据挖掘算法进行分析,对算法复杂性进行研究。

5.教学中应分析本学科

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需解决的问题。

教学内容: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算法。

它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前言,全面介绍了数据挖掘的背景信息、相关概

念以及数据挖掘所使用的主要技术;第二部分是数据挖掘的核心算法,系统深

入地描述了用于分类、聚类和关联规则的常用算法;第三部分是数据挖掘的高

级课题,主要叙述了 web 挖掘、空间数据挖掘、时序数据和序列数据挖掘;第

四部分是附录,介绍了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一些数据挖掘工具产品,包括产品名

称、产品功能、供应商、产品所用技术、运行平台及产品状况。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武森、高学东、(德)巴斯蒂安编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3;

2、Inmon W.H 著,数据仓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Jiawei Han & Micheline Kamber 著,数据挖掘 – 概念与技术,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1;

4、朱明著,数据挖掘(第二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5、王珊等著,数据仓库技术与联机分析处理,科学出版社,1999。

预修课程:

数据库、程序设计基础

 

课程编号:

14_080112课程名称:

网络与信息安全

总 学 时:

54学分:

3

开课单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网络与信息

安全问题日益关注。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网络与信息安

全的基本原理、技术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具有基本的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

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

础。

教学内容:

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