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6608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

刚性基础设计

(一)任务书

(二)目录

(三)设计说明书主体

设计计算书是设计计算的整理和总结,是图纸设计的理论依据,也是审核设计的技术文件之一,因此编写设计说明书是设计工作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设计资料整理

(1)土壤参数

(2)基础的材料

(3)柱的尺寸

(4)基础附加分项系数

2、杆塔荷载的计算

(1)各种比载的计算

(2)荷载计算

1)正常大风情况

2)覆冰相应风

3)断边导线情况

要求作出三种情况的塔头荷载图

3、基础作用力计算

计算三种情况荷载作用下基础的作用力,选择大者作为基础设计的条件。

4、基础设计计算

(1)确定基础尺寸

1)基础埋深h0确定

2)基础结构尺寸确定

 A、假定阶梯高度H1和刚性角

B、求外伸长度b'

C、求底边宽度B

   D、画出尺寸图

  

(2)稳定计算

    1)上拔稳定计算

    2)下压稳定计算

(3)基础强度计算

5、画基础施工图和铁塔单线图

用A3纸(按制图标准画图)见参考图

  6、计算可参考例11-3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的目的。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是输电线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程设计是本门课程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系统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中所学的内容,并且能将其它有关先修课程(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砼结构,线路设计基础、电气技术)等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得以综合地运用;通过课程设计,能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如何应用有关资料、手册、规范等,从设计中获得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课程设计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刚性基础设计

三、设计参数

直线型杆塔:

Z1-12铁塔(单线图见资料,铁塔总重56816N,铁塔侧面塔头顶宽度为400mm)

电压等级:

  110kV       

绝缘子:

 7片×-4.5       

地质条件:

    粘土,塑性指标IL=0.25,空隙比e=0.7

基础柱的尺寸:

600mm×600mm

分组参数如下(注:

分组参数与点名册顺序对应)

参数

序列号

气象条件

导线型号

地线型号

水平档距(m)

垂直档距

(m)

学生姓名

15

LGJ-240/40

1×7-9-1270-A

500

500

四、设计计算内容

1.荷载计算(正常情况Ⅰ、Ⅱ,断边导线三种情况)

2.计算基础作用力(三种情况)

3.基础结构尺寸设计

4.计算内容

(1)上拔稳定计算

(2)下压稳定计算

(3)基础强度计算

五、设计要求

1.计算说明书一份(1万字左右)

2.图纸2张

(1)铁塔单线图

(2)基础加工图

 

1、设计资料整理

1)土壤参数

地质条件:

粘土,液性指标IL=0.5,空隙比e=0.7

查附表15-6得,此土为硬塑(0<IL=0.25≤0.25)

查表11-2得,土的内摩擦角β=20°,土的上拔角α=25°,土的压力系数m=63kN/m3,土的计算容重γS=17kN/m3,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295kN/m2

2)基础的材料

混凝土采用C20,钢筋采用HPB235,基础型式:

为阶梯刚性基础,

3)柱的尺寸

基础柱子段尺寸为a1=600×600mm

4)基础附加分项系数

查表11-1得基础附加分项系数γf=0.9

2、杆塔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2.1杆塔的相关信息参数

直线型杆塔:

Z1-12铁塔(铁塔总重56816N,铁塔侧面塔头顶宽度为400mm);

电压等级:

110kV;绝缘子:

7片×-4.5;气象条件:

Ⅲ;水平档距:

500m;垂直档距:

500m;

导线型号

导线外径(mm)

导线面积(mm2)

计算破断拉力(kN)

单位长度质量(kg/km)

LGJ-240/40

21.66

277.75

83370

964.3

导线型号

导线外径(mm)

导线面积(mm2)

公称抗拉强度(MPa)

最小破断拉力(kN)

单位长度质量(kg/hm)

1X7-9-1270-A

9

49.48

1270

57.80

41.19

气象条件的组合

风速V(m/s)

覆冰厚度b(mm)

大气温度t(°C)

最大风速

25

0

-5

覆冰有风

10

5

-5

线路断线事故(一般地区)

0

0

15

假设地线金具重力为90N;绝缘子和金具重力为520N;

2.2各种比载的计算

(1)其计算过程如下:

导线的自重比载γ1D(0,0);导线的冰重比载γ2B(5,0);

地线的自重比载γ1B(0,0);地线的冰重比载γ2B(5,0);

导线无冰风比载γ4D(0,25);导线覆冰风压比载γ5D(5,10);

地线无冰风比载γ5D(0,25);地线覆冰风压比载γ5D(5,10);

 

(2)比载总结

比载(MPa/m)

导线

地线

γ1(0,0)

34.02×10-3

81.58×10-3

γ4(0,25)

28.48×10-3

72.47×10-3

γ5(5,10)

8.55×10-3

28.80×10-3

2.3杆塔导线地线荷载标准值计算

(1)运行情况1,直线杆塔的第一种荷载组合情况为:

最大风速。

III级气象区,从《规程》中查得:

V=25m/s,t=-5℃,b=0mm。

1)地线重力

2)地线风压

3)导线重力

 

4)

绝缘子串的风荷载:

绝缘子串数n1=1,每串的片数n2=7,单裙一片绝缘子挡风面积AJ=0.03mm2,绝缘子串的高度约为15m,查表2-5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1.0,则

 

5)导线风压

(2)运行情况I1,直线杆塔的第一种荷载组合情况为:

覆冰有风。

III级气象区,从《规程》中查得:

V=10m/s,t=-5℃,b=5mm。

1)设计冰厚为5mm,覆冰系数取K=1.075,则地线重力

2)地线风压

3)

导线重力

 

4)绝缘子串的风荷载

 

5)导线风压

(3)断一根导线(线路最左边相导线)的荷载组合情况为:

线路断线事故(一般地区),无冰无风。

1)地线重力GB=2108N

2)未断导线相GD=5245N

3)

断导线相为

4)断线张力:

导线的最大使用张力

导线的最大使用张力百分比值为50%,则TD=TDmaxX%=31681×50%N=15841(N)

2.4杆塔塔风压荷载标准值计算

直线型杆塔:

Z1-12,铁塔铁塔总重56816N,铁塔侧面塔头顶宽度为400mm,塔身顶端宽度为1.6m,塔腿根开6.312m,全塔高39m,塔头高8m,塔身高26m,塔腿高5M,线路电压等级110kV,地表面的粗糙程度为B类。

2.4.1塔头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在运行情况1,最大风速)

1)风压随高度的变化系数,查表2-5得,μZ=1.36;

2)风荷载调整系数,查表2-8得,βZ=1.34;

3)构件体型系数μS=1.3(1+η),其填冲系数φ=Af/A,塔头取φ=0.1×1.1=0.22,塔头b/h=1/8=0.125(b为塔头的平均宽度:

b=(0.4+1.6)/2=1);查表2-6得,η=0.81,μS=1.3(1+0.81)=2.353。

4)塔头的投影面积

 

5)塔头的风压q,

2.4.2塔身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在运行情况1,最大风)

1)风压随高度的变化系数,查表2-5得,μZ=1.26;

2)风荷载调整系数,查表2-8得,βZ=1.26;

3)构件体型系数μS=1.3(1+η),其填冲系数φ=Af/A,塔头取φ=0.1×1.1=0.22,塔头b/h=3.956/31=0.128(b为塔身的平均宽度:

b=(1.6+6.312)/2=3.956);查表2-6得,η=0.81,μS=1.3(1+0.81)=2.353。

4)

塔身的投影面积

 

5)塔身的风压q

 

2.4.3在运行情况I1,覆冰有风情况下,塔头塔身的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因为在运行情况II和运行情况I下,除杆塔的基本参数出了基本风压W0有变化外,其余参数均保持不变,

则,W0=V2/1600=102/1600kN/m2=0.063(kN/m2);

同运行情况I,带入相关参数得,

塔头的风压q

塔身的风压q

2.4.4在断线情况II1,断一根导线(线路最左边相导线)的荷载组合情况下:

线路断线事故(一般地区),无冰无风。

因为无风,所以塔头塔身没有风压荷载。

2.5在三种情况下的标准荷载图如下:

 

3杆塔基础作用力设计值计算

根据已知条件查得:

永久荷载系数γG=1.2,可变荷载系数γQ=1.4,永久荷载系数φ=1.0,G杆塔=56816N,

3.1运行情况1,最大风速情况下。

塔头风荷载标准值Pt=qt=369N/m,塔身风荷载标准值Ps=qS=1271N/m,

1)基本力

∑Mx=γQφ[2PB×39+3PD×31+Pt×8×(8/2+31)+PS×31×31/2]

=1.4×1.0×[2×1793×39+3×4049×31+369×8×(8/2+31)+1271×31×31/2]N

=953.1(kN)

∑G=γG(2GB+3GD+G杆塔)=1.2(2×2108+3×5245+56816)N=92.1(kN)

∑P=γQφ(2PB+3PD+Pt×8+PS×31)

=1.4×1.0×(2×1793+3×4049+369×8+1271×31)N

=81.3(kN)

2)下压力,上拔力

下压力

上拔力

3)塔腿坡度引起的水平推力(cotα=0.076)

 由下压力产生的水平推力H=Ncotα=99×0.076kN=7.5(kN)

 由上拔力产生的水平推力H’=N’cotα=52×0.076kN=4.0(kN)

4)横向荷引起的水平推力

由横向荷载产生的水平推力HP=∑P/4=81.3/4kN=20.3(kN)

5)下压基础:

下压力:

N=99kN;横向水平推力:

∑Hx=H+HP=7.5+20.3kN=27.8(kN);

纵向水平推力:

∑Hy=H=7.5(kN);

6)上拔基础:

上拔力:

N’=52kN;横向水平推力:

∑Hx=H’+HP=4.0+20.3=24.3(kN);

纵向水平推力:

∑Hy=H’=4.0(kN);

3.2在运行情况I1,覆冰有风情况下。

塔头风荷载标准值Pt=qt=59N/m,塔身风荷载标准值Ps=qS=205N/m,

1)基本力

∑Mx=γQφ[2PB×39+3PD×31+Pt×8×(8/2+31)+PS×31×31/2]

=1.4×1.0×[2×713×39+3×1202×31+59×8×(8/2+31)+205×31×31/2]N

=395.4(kN)

∑P=γQφ(2PB+3PD+Pt×8+PS×31)

=1.4×1.0×(2×713+3×1202+59×8+205×31)N

=16.6(kN)

2)下压力,上拔力

下压力

上拔力

3)塔腿坡度引起的水平推力(cotα=0.076)

 由下压力产生的水平推力H=Ncotα=57×0.076kN=4.3(kN)

 由上拔力产生的水平推力H’=N’cotα=5.6×0.076kN=0.4(kN)

4)横向荷引起的水平推力

由横向荷载产生的水平推力HP=∑P/4=16.6/4kN=4.1(kN)

6)下压基础:

下压力:

N=57.0kN;横向水平推力:

∑Hx=H+HP=4.3+4.1kN=8.4(kN);

纵向水平推力:

∑Hy=H=4.3(kN);

7)上拔基础:

上拔力:

N’=5.6kN;横向水平推力:

∑Hx=H’+HP=0.4+4.1=4.5(kN);

纵向水平推力:

∑Hy=H’=0.4(kN);

3.2在运行情况III,断一根导线(线路最左边相导线)的荷载组合情况下。

1)基本力

∑My=γQTD×31=1.4×15841×31N=687.5(kN)

∑G=2γGGB+2γGGD+γGG杆塔+γQG’D

=2×1.2×2108+2×1.2×5245+1.2×56816+1.4×2883N

=89.9(kN)

T=γQTD×L

=1.4×15841×5N

=110.9(kN)

2)下压力,上拔力

下压力

 

上拔力

3)由断线张力引起的纵向水平推力

  HD=γQTD/4=1.4×15841/4kN=5.5(kN)

4)塔腿坡度引起的水平推力(cotα=0.076)

由下压力产生的水平推力H=Ncotα=144.41×0.076kN=11.0(kN)

由上拔力产生的水平推力H’=N’cotα=32.0×0.076kN=2.4(kN)

5)上扭矩引起的水平推力

Va=T/2b=110.9/2×6.312kN=17.6(kN)

Vb=T/2a=110.9/2×6.312kN=17.6(kN)

6)下压基础:

下压力:

N=144.4kN;横向水平推力:

∑Hx=H’+Vb/2=2.4+17.6/2kN=11.2(kN);纵向水平推力:

∑Hy=HD+H+Va/2=5.5+11.0+17.6/2kN=25.3(kN);

7)上拔基础:

上拔力:

N’=32.0kN;横向水平推力:

∑Hx=H+Vb/2=11.0+17.6kN

=19.8(kN);纵向水平推力:

∑Hy=HD+H’+Va/2=5.5+2.4+17.6kN=0.4(kN);

 

3.3基础载荷设计值在三种气象组合下情况的值

气象条件的组合

上拔力N’(kN)

下压力N(kN)

横向水平推力∑Hx(kN)

纵向水平推力∑Hy(kN)

I最大风速

52

99

27.8,24.3

7.5,4.0

II覆冰有风

5.6

57

8.4,4.5

4.3,0.4

III线路断线事故(一般地区)

32

144.4

11.2,19.8

25.3,16.7

综上所述,

上拔力N’=52kN,下压力N=144.4kN,横向水平推力∑Hx=27.8(kN)纵向水平推力∑Hy=25.3(kN)

4、基础设计计算

4.1基础各项参数

1)土壤参数

地质条件:

粘土,液性指标IL=0.25,空隙比e=0.7

查附表15-6得,此土为硬塑(0<IL=0.25≤0.25)

查表11-2得,土的内摩擦角β=35°,土的上拔角α=25°,土的压力系数m=63kN/m3,土的计算容重γS=17kN/m3,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295kN/m2

2)基础的材料

混凝土采用C20,钢筋采用HPB235,基础型式:

为阶梯刚性基础,

3)柱的尺寸

基础柱子段尺寸为a1=600×600mm

4)基础附加分项系数

查表11-1得基础附加分项系数γf=0.9

5)下压力N=144.4kN,上拔力

=52kN,横向水平推力∑Hx=27.8(kN)纵向水平推力∑Hy=25.3(kN),根开L=6.312m。

4.2确定基础尺寸

1)先假定阶梯高度H1=300×3mm=900mm;

2)刚性角δ=40°,1:

1.5

1;

3)b’=H1tan40°=900×tan40°=755(mm);

4)底边宽度B=600+2×755mm=2110(mm),取B=a=2110mm;

5)基础埋深取h0=2100mm;

4.3上拔稳定验算

L=6312mm>B+2h0tanα=2110+2×2100tan25°mm=4058(mm)

故不计相邻基础重复部分土的体积。

h0=2100mm

基础体积为

基础重量Qf=V0×2400×9.8kN=55(kN);

查表11-11得,γE=0.86(因为∑Hx/N’=27.8/52=0.53);γδ1=0.8,

γfNy≤γEγδ1(VT-△V-V0)γs+Qf

0.9×52=46.8≤0.86×0.8×(20.71-0-2.35)×16+55=257(kN)

故上拔稳定合格。

4.4承载力计算(下压稳定验算)

基础上方的土重和基础重

G=(B2h0-V0)γs+Qf=(2.112×2.1-2.35)×16+55kN=167(kN),

MX=HXh0=27.8×2.1kN=58.4(kN),

ex=MX/(N’+γGG)=58.4/(144.4+1.2×167)=0.169

压力为阶梯分布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修正后的),fak=fa=295kN/m2(fa=295kN/m2为修正前的承载力特征值))

P=149

故,下压稳定验算合格。

4.5柱子配筋计算

柱子截面内配内置12根钢筋,保护层取C=35mm,

1)在上拔力作用下,需要配置单根钢筋面积为

 

2)水平力作用下需要配置单根钢筋面积为

沿y方向上

 

沿x方向上

 

为满足截面内钢筋种类相同,按四个角落最大单根钢筋面积布置筋,即单根钢筋的截面为

AS1=AsMy+AsMx+ASN=34+31+21=86(mm2),选φ12,AS1=113.1m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