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6969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docx

液压与气压传动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说明

 

液压与气压传动

三级项目报告

 

项目名称:

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

滑动水口(SlidingNozzle,简称SN)系统是冶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是连铸机浇铸过程中钢水的控制装置,能够精确地调节从钢包到连铸中间包的水流量,使流入和流出的钢水达到平衡,从而使连铸操作更容易控制。

滑动水口系统因其可控性好,能提高炼钢生产效率而得到了迅速发展。

现在,在钢包、中间包上国外普遍使用了滑动水口系统。

大包滑动水口液压回路控制大包滑动水口的开闭,而大包滑动水口是连铸的关键设备之一,该文简要阐述了大包滑动水口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详细介绍了根据工艺要求来设计的液压回路。

主要包括系统的设计与计算以及元件的选型,该系统要使滑动水口在一定负载下按给定速度打开与闭合,并能实现点动,以控制水口开度的大小,从而控制钢水流下的速度,同时考虑到突然停电的情况,系统中设置了蓄能器,使系统在泵停止工作时,滑动水口仍能开关两到三次,从而防止钢水在钢包中冷却凝固。

关键字:

滑动水口液压系统

 

摘要2

一、前言4

1.1滑动水口4

1.1.1滑动水口的工作原理5

1.1.2滑动水口的组成6

1.1.3滑动水口分类6

1.2液压传动与液压系统概述 8

1.2.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8

1.2.2液压系统的结构 9

二、系统设计及参数计算9

2.1.1计算工作负荷10

2.1.2摩擦及惯性负荷10

2.1.3运动时间10

2.1.4各工况负载10

2.2确定液压缸基本参数11

2.2.1初选系统压力11

2.2.2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11

2.3拟定液压系统图13

2.3.1选择基本回路13

2.3.1.1调速回路13

2.3.1.2油源形式的确定16

2.3.1.3锁止回路的确定16

2.3.1.4系统图的最终确定18

2.3.1.5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22

2.4液压辅件的选择25

2.4.1选择液压泵及驱动电机25

2.4.1.1确定液压泵最大工作压力25

故:

25

2.4.1.2确定液压泵的流量25

2.4.1.3选择液压泵型号26

2.4.1.4确定驱动液压泵的功率26

2.4.2控制阀的选择26

2.4.2.1先导式溢流阀26

2.4.2.2换向阀26

2.4.2.3调速阀及液控单向阀26

2.4.4管道的选择27

2.4.4.1管道径的计算27

2.4.4.2管道的选择28

2.5确定油箱容量29

2.6过滤系统的设计30

2.6.1过滤器的位置设置30

2.6.2过滤器精度的选择30

2.6.3过滤器尺寸的确定30

2.7液压油的选用31

2.8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31

三、结论31

3.1项目的主要工作32

3.2主要结果32

3.3未来规划32

3.4心得感受33

 

一、前言

1.1滑动水口

滑动水口的设计早在1884年就由美国人D.Lewis提出构思并申请了专利,后来也有不少类似的专利,但均因材质不过关而未能实现。

直到1964年,西德本特勒钢铁公司在22T钢包上,采用滑动水口装置代替塞棒系统进行浇钢,首次获得成功,并迅速推广到许多国家。

随着快速、高效连铸和二次精炼技术及工艺的发展,滑动水口(SlidingNozzle,简称SN)系统在现代钢铁冶炼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冶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是连铸机浇铸过程中钢水的控制装置,能够精确地调节从钢包到连铸中间包的水流量,使流入和流出的钢水达到平衡,从而使连铸操作更容易控制。

滑动水口系统因其可控性好,能提高炼钢生产效率而得到了迅速发展。

现在,在钢包、中间包上国外普遍使用了滑动水口系统。

1.1.1滑动水口的工作原理

所谓滑动水口,就是利用安装在钢包底部铁壳外面的两块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平板(上面的称上滑板,下面的称下滑板),并依靠机械的力量把两块板靠紧,达到近乎没有间隙的程度。

通过外下滑板注孔连接下水口砖。

当上、下注口在移动中重合时,钢包钢水,可通过上水口砖、上滑板、下滑板、下水口砖流出进行浇注作业。

当上、下注孔错开时,则注口关闭,浇注作业停止。

由于滑板的移动是和水口连接在一起进行的,所以称之为滑动水口。

滑动水口的驱动方式可分为:

人力驱动、液压驱动、电动缸驱动、风动缸驱动。

钢水包滑动水口液压系统设计来源于某工厂的实际工程,鉴于钢包的高温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以及随着钢包的不断增大,使人为控制滑动水口越来越困难,从而诞生了液压驱动的滑动水口机构。

该系统的诞生与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方便了工人操作,调高了钢厂自动化水平。

在实际生产中,滑动水口开度需经常调整,动作比较频繁,如果压力不足,水口无法打开或关闭,除无法浇铸生产外,更严重的是,在浇铸中因事故停浇时,大包水口若不能关闭,将使中间包溢钢而烧毁设备,甚至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因此,设计合理可靠的大包滑动水口液压系统非常重要。

1.1.2滑动水口的组成

滑动水口一般由驱动装置、机械部分和耐火材料部分(即上下滑板、下水口)组成,耐火材料由座砖、上水口座、上滑板、下滑板、下水口砖组成。

1.1.3滑动水口分类

(1)按滑板移动方式分为:

①往复式(我国滑动水口都是这种形式)它又可分为:

(1)单水口往复式:

上下滑板直线、往复平行移动。

(2)双水口往复式:

即下滑板上安装两个不同口径的注口,轮换使用,我国马钢厂也曾使用和开发过此种水口,只是使用的气压弹簧和国外不同。

(3)单水口、双面往复式:

有效利用滑板,延长了滑板使用时间。

(4)三滑板往复式:

用于连铸中间包,上、下滑板不动,只动中间滑板。

②旋转式滑动水口

上下滑板圆弧形、旋转移动,分别在钢包、中间包(定径多水口)、出钢口及特殊用途(主要用于有色金属精密配料上,作为流量控制,其直接安装在炉壁衬中)上使用。

(2)按施加面压的方法分

①弹性机构,弹性机构是利用弹簧的力量,对上、下滑板施加面压。

(1)美国弗洛康式:

弹簧安装在下水口周围下滑板下面。

(2)瑞士英特斯特普式:

用4个带弹簧的螺栓与开闭框架连接,压紧滑板。

(3)瑞士的梅塔肯式:

整体组装螺栓上有加压弹簧。

(4)日本NKK旋转式:

靠安装在开闭框架上的弹簧螺栓与开闭框架相连。

(5)日本呙川三菱一梅塔肯式系列:

利用固定框架上加压螺栓与开闭框架相连。

(6)日本新日铁和黑崎密业开发的YP系列滑动水口:

有螺栓加压杠杆加压、风动板手加压、油缸预加压和挂钩后加压并用等。

②刚性机构

我国因弹簧生产始终不能满足安全需要,因此国使用的大多是刚性结构,但刚性结构,弊病较多,大都是用大螺母加压,加一些微调。

逐渐处于淘汰状态。

(3)按驱动方式分

①人力驱动:

我国有些中小钢厂滑动水口仍用人力驱动。

②液压驱动:

利用液压站,通过液压油缸进行驱动,在国和国外应用较为普遍。

③电动缸驱动:

利用电动缸在钢包上驱动,电源由吊车送下插头和钢包上电动缸相接通即可驱动,宝钢目前用此方法。

电动缸驱动为国今后的发展方向,这是因为我国液压密封件质量不过关,不能保证长时间的安全使用。

④风动缸驱动:

利用压缩空气连在钢包的气动缸上,就可以驱动,现只在停电时偶尔驱动。

1.2液压传动与液压系统概述 

液压由于其传动力量大,易于传递及配置,在工业、民用行业应用广泛。

在各部件制造中,对密封性、耐久性有很高的技术要求,目前在液压部件制造中已广泛采用——滚压工艺,很好的解决了圆度、粗糙度的问题。

特别是液压缸制造中广泛应用。

液压工具可以解决液压制造各种问题。

当前,液压技术在实现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等各项要求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在完善比例控制,伺服控制,数字控制等技术上也有许多新成就。

此外,在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和优化等开发性工作方面,日益显示出显著的成绩。

 

今天,为了和最新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液压技术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地提高和改进元件和系统的性能,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

液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实在是很大的,它常常可以用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与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国家相比,我国的液压工业还是相当落后的,标准化的工作有待于继续做好,优质化的工作须形成声势,智能化的工作则刚刚在准备起步,为此必须奋起直追,才能迎头赶上。

 

1.2.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液体部压强处处相等。

利用油泵产生一定部压力的液态油,通过液压管路传送到液压执行元件,比如液压油缸,高压油作用在活塞上,使得活塞两端压力不平衡,于是活塞运动做功,高压油也可以作用在周向布置的叶片上,带动叶片轴旋转,这就是油马达。

液压系统就是传送压强的装置,液压油是压强传送的载体,具有一定压强的液体作用在一定大小的面积而产生作用力,该作用力驱动零件运动。

 

1.2.2液压系统的结构 

液压系统由信号控制和液压动力两部分组成,信号控制部分用于驱动液压动力部分中的控制阀动作。

 

液压动力部分采用回路图方式表示,以表明不同功能元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液压源含有液压泵、电动机和液压辅助元件;液压控制部分含有各种控制阀,其用于控制工作油液的流量、压力和方向;执行部分含有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其可按实际要求来选择。

图1.1液压系统结构

2、系统设计及参数计算

主要参数如下:

负载力

KN

负载质量

Kg

静摩擦力

N

动摩擦力

N

往返加减速时间s

前进速度

mm/s

回程速度

mm/s

行程

mm

主缸

20

500

4000

2000

0.2

20

30

200

2.1负荷与运动分析

2.1.1计算工作负荷

工作负载:

F

=20KN

2.1.2摩擦及惯性负荷

惯性负载:

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

2.1.3运动时间

工进时间:

退回时间:

2.1.4各工况负载

液压缸在各工作阶段的负载

工况

计算公式

液压缸负载F/N

液压缸推力

起动

4000

4444

加速

2250

2500

快进

2000

2222

工进

22000

24444

反向起动

4000

4444

加速

2250

2500

快退

2000

2222

制动

1750

1944

2.2确定液压缸基本参数

2.2.1初选系统压力

系统压力选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设计的合理程度。

在液压系统功率一定的情况下,若系统压力选得过低,则液压元、辅件的尺寸和重量就增加,系统造价也相应增加;若系统压力选得较高,则液压设备的重量、尺寸会相应降低。

表2-1 按载荷选择工作压力

载荷/KN

< 5

5~10

10~20

20~30

30~50

> 50

工作压力/MPa

< 0.8~1

1.5~2

2.5~3

3~4

4~5

≥5

由于液压缸的最大推力为24444N,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2.2.2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

在回油路上要装有节流调速回路,初选背压。

(1)液压缸背压选取

表2-2背压经验数据

回路特点

背压(MPa)

回路特点

背压(MPa)

回路上设有节流阀

0.2-0.4

采用补油泵的闭式回路

1-1.5

回路上有背压阀或调速阀

0.4-1.5

初选背压:

(2)液压缸杆径比的选取

表2-3按工作压力选取/d/D

工作压力/MPa

5.0

5.0~7.0

7.0

d/D

0.5~0.55

0.62~0.70

0.7

表2-4按速比要求确定/d/D

1.15

1.25

1.33

1.46

1.61

2

0.3

0.4

0.5

0.55

0.62

0.71

-无杆腔进油时活塞运动速度,

-有杆腔进油时活塞运动速度。

根据表2-3和表2-4,选择杆径比:

,故d=0.55D

表2-5液压缸径系列(单位:

mm)

8

10

12

16

20

25

32

40

50

63

80

100

125

160

200

250

320

400

500

表2-6 活塞杆直径系列 (单位:

mm)

4

18

45

110

280

5

20

50

125

320

6

22

56

140

360

8

25

63

160

400

10

28

70

180

12

32

80

200

14

36

90

220

16

40

100

250

按标准取D=100mm,则d=0.55D=55mm,圆整为d=56mm.液压缸无杆腔和有杆腔的实际有效工作面积

分别为:

反过来计算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为:

2.3拟定液压系统图

2.3.1选择基本回路

2.3.1.1调速回路

(1)进口节流调速回路:

图2.7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这种调速回路是将节流阀安放在定量泵和液压缸之间,如图2.7所示。

在相

应与泵出口压力为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调整节流口面积的大小,能使液压缸从全速到接近零速之间实现无极调速(最低可调速度取决于最小稳定流量)。

这种形式调速围较宽,调速比可达100以上。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在调速阶段泵的出口压力过高,节流和溢流损失的能量较多,尤其实在轻载低速情况下更为明显,造成系统发热和效率降低,节流的热油直接进入执行元件使漏增加;外负载的变化影响主油路和旁油路流阻相对平衡,故速度调节的稳定性差;进口节流调速不宜与负载较重、速度较高和负载变化较大场合,且液压缸五背压,不能承受负值载荷,运动不平稳,易产生振动和爬行,应用较小。

(2)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图2.8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这种调速回路是将节流阀放在回油路上,用它来控制从液压缸流回油腔流出流量,从而也就控制了进入液压缸的流量,从而也就控制了流入液压缸的流量,从而也就控制了液压缸的速度,如图2.5所示。

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与进口节流调速比较有以下优点:

可承受负向载荷(即和运动方向相同的负载),缸有背压,空气不易渗入,运动平稳;油液通过节流阀发热后直接流回油箱冷却,温升较小,可减少对系统泄漏的影响。

缺点是回油腔压力高,能量损失大,而且系统高压区的围扩大,因此对液压缸,管路强度及防泄漏要求都较高,尤其在承受负值载荷的情况下,背压

有可能大于

值甚至超过系统调定压力。

这就需要提高背压区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能,此外,速度调节的稳定性亦受外负载变化的影响,波动较大。

与进油节流调速一样,一般适用于小功率,负载变化不大的液压系统。

但由于运动较进油节流调速平稳,应用亦较之多。

2.3.1.2油源形式的确定

压系统油路循环形式有开式和闭式两种。

这主要取决于系统的调速方式:

节流调速、容积节流调速只能采用开式系统,容积调速回路多采用闭式系统。

故本系统采用开式系统。

在一个工作循环过程中,系统只有一小部分时间处于高压小流量下工作,故可选用单向定量油泵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2.3.1.3锁止回路的确定

锁紧回路可使液压缸活塞在任意位置停止,并可防止其停止后窜动。

三位四通换向阀中位0型或M型滑阀机能可以使活塞杆在形成围任何位置停止,但由于滑阀的泄漏,能保持停止位置不动的性能不高,而本系统涉及安全问题,对锁紧要求较高,因而用泄漏较小的座阀结构液控单向阀作为锁紧元件。

在液压缸两侧油路上串接液控单向阀,换向阀中位时活塞可以在行程的任何位置锁紧。

 

采用换向阀可以使执行元件换向,三位换向阀有中位,不同的中位滑阀机能可使液压系统获得不同的性能。

本系统采用三位换向阀实现液压缸的换向,并采用Y型中位机能,因为换向阀中位时希望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立即失压,单向阀才能关闭,定位锁紧精度高。

如图2.9所示。

图2.9 用液控单向阀的锁紧回路

(5)蓄能器回路的确定:

考虑到突然停电的情况,系统中设置了蓄能器,使系统在泵停止工作时,滑动水口仍能开关两到三次,从而防止钢水在钢包中冷却凝固。

蓄能器作为辅助液压源使用。

换向阀、单向阀、蓄能器组成的蓄能器回路如下所示。

图2.10 蓄能器回路

2.3.1.4系统图的最终确定

CAXA绘图

 

Dwg图片格式

图纸与明细表:

Dwg图片格式

2.3.1.5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

1、自动控制回路分析 

电磁换向阀4处于中位时,两个液控单向阀构成液压锁。

该液压锁能够保证液压缸在行程围任何位置停止,泄漏很小,锁紧效果很好。

在一次注入钢水结束后,滑动水口完全关闭,电磁换向阀4处于中位,锁紧液压缸的位置,等待钢水的注入,防止事故的发生。

 

电磁换向阀4处于左位时,形成进口节流调速回路。

压力油经过电磁换向阀4、液控单向阀4.2、单向节流阀4.4进入液压缸有杆腔,无杆腔通过单向阀4.3、液控单向阀4.1、电磁换向阀4直接接回油箱。

液压缸活塞杆向左退回,带动滑动水口下滑板向左移动,水口打开,钢水向下流入中间包。

调节单向节流阀的开度,可以调节滑动水口打开与关闭的速度。

 

电磁换向阀处于右位时与上述相同,压力油接液压缸无杆腔,液压缸有杆腔接回油箱,活塞杆向右运动,滑动水口关闭。

 

通过设置压力继电器,可以实现水口开关的自动控制。

如滑动水口完全打开后, 继续进入液压缸有杆腔,压力升高,压力继电器发出信号,电磁换向阀4动作,切换到中位,液压缸锁紧。

同理,水口完全关闭时,液压缸无杆腔压力升高,压力继电器发出信号,电磁换向阀动作,切换到中位,保证液压缸锁紧,以免事故的发生。

 

2、手动控制回路分析 

手动控制回路工作原理与上述自动控制回路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此回路没有设置压力继电器,通过人工按按钮实现电磁换向阀的换向。

设置此回路是因为自

动控制回路不稳定,长时间使用可能失效而影响生产。

设置手动控制回路以作备用。

3、紧急关闭回路分析 

某些时候需要紧急关闭滑动水口,因此设置了紧急关闭回路。

此回路由电磁换向阀2、单向阀2.1、2.2组成,如图中所示。

工作原理如下:

正常工作情况下,电磁换向阀12在弹簧作用下处于左位,由于单向阀的单向通流作用,此回路对水口的开启与关闭不产生任何影响。

 

当遇到紧急情况时,需要关闭滑动水口,不论活塞杆在什么位置,只需使电磁换向阀2YH通电,使其切换到右位即可。

某时刻电磁换向阀4处于左位时,液压缸活塞杆向左移动,滑动水口正在打开。

此时,电磁换向阀2通电,切换到右位。

压力油通过电磁换向阀2,单向阀2.2进入液压缸左侧,活塞杆向右移动,带动滑动水口关闭。

原通过电磁换向阀4进入液压缸右侧的压力油通过单向阀2.1、电磁换向阀2流回油箱,对活塞杆的运动不再产生影响。

 因此,该紧急关闭回路能够在需要时关闭滑动水口,满足使用要求。

 

4、卸荷回路分析 

液压系统工作时,执行元件短时间停止工作,不需要输入压力油,此时可以让液压泵卸荷。

所谓液压泵卸荷,就是让液压泵以很小的输出功率运转,或以很低的压力运转,或让液压泵输出很小流量的液压油。

停液压泵也可以使泵和电机不输出能量,但频繁的启、停影响液压泵和电动机的寿命,为此需要设置卸荷回路。

 

本系统卸荷回路有电磁换向阀1构成。

系统正常工作时,电磁换向阀1处于右位,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产生影响。

电磁换向阀1YH通电时,切换到左位,使压力油管道与回油管道接通,泵卸荷。

 

5、紧急手动关闭回路分析

紧急手动关闭回路由手动换向阀15、液控单向阀15.1、15.2(构成液压锁)组成,如图所示。

当液压系统处于手动工作状态时,紧急关闭回路便不起作用,回路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设置紧急手动关闭回路,在手动工作状态下,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立即关闭滑动水口。

 

正常工作时,手动换向阀15处于中位,此回路对系统工作不产生影响。

手动操作,使换向阀15切换到右位时,压力油通过手动换向阀15、单向阀15.1进入液压缸左侧,液压缸右侧通过单向阀15,2、手动换向阀15接回油箱,滑动水口立即关闭。

此回路满足使用要求。

 

5、蓄能器回路分析 

本系统蓄能器作为辅助动力源使用。

某时刻滑动水口处于开启状态,如果突然断电,则滑动水口不能关闭,钢水源源不断的流入中间包。

钢水温度太高,溢出会造成重大事故。

因此需要设置蓄能器回路。

蓄能器回路由蓄能器5、电磁换向阀9、单向阀5、6、9.1、9.2、溢流阀7组成。

正常工作时,电磁换向阀9通电,处于左位。

压力油通过单向阀对蓄能器蓄能。

蓄能器充满后,压力油通过溢流阀7、单向阀5流回油箱。

如果突然断电,电磁换向阀9切换到右位,蓄能器作为辅助液压源供油,流入液压缸右侧,滑动水口关闭,避免事故的发生。

 

所以本蓄能器回路能满足使用要求。

2.4液压辅件的选择

2.4.1选择液压泵及驱动电机

2.4.1.1确定液压泵最大工作压力

由于系统管路简单,取

故:

2.4.1.2确定液压泵的流量

由:

式中:

k-系统泄漏系数,一般取

此处取1.1

2.4.1.3选择液压泵型号

油泵的选择:

Y14-1B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型号为:

16*GY14-1B,公称压力:

20MPa,公称排量16ml/r,额定转速:

1500r/min,驱动功率:

5.43KW。

2.4.1.4确定驱动液压泵的功率

取泵的总效率为

其中:

解得:

电机选择:

Y-132M-4(具体参照《机械设计手册》p119)

2.4.2控制阀的选择

2.4.2.1先导式溢流阀

溢流阀通过的最大流量即为泵的最大流量,q=24L/min,最大调定压力为p=5.43MPa,选择YF-B10B型号溢流阀。

2.4.2.2换向阀

通过换向阀最大流量为系统工进时流量q=9.48L/min,工作压力p=4.12MPa,

系统电磁换向阀选择联合设计系列液压阀的34S※※-H6B型号

系统手动换向阀选择常规液压阀的34S※-L10H-※型号

2.4.2.3调速阀及液控单向阀

调速阀及液控单向阀的最大流量为系统工进时流量q=9.48L/min,工作压力p=4.12MPa,

调速阀选择常规液压阀的QDFT-B8H-Y1型号

单向阀选择常规液压阀的DIF-L10H※型号

2.4.3蓄能器的选择

2.4.3.1蓄能器的参数计算

已知:

系统压力

预充气压力:

蓄能器按绝热过程计算,取n=1.2

代入得:

2.4.4管道的选择

2.4.4.1管道径的计算

油管系统中使用的油管种类很多,有钢管、铜管、尼龙管、塑料管、橡胶管等,必须按照安装位置、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来正确选用。

本设计中油管采用钢管,因为本设计中所须的压力是高压,P=20MPa(6.3)PMPa ,钢管能承受高压,价格低廉,耐油,抗腐蚀,刚性好,但装配是不能任意弯曲,常在装拆方便处用作压力管道一中、高压用无缝管,低压用焊接管。

本设计在弯曲的地方可以用管接头来实现弯曲。

 

尼龙管用在低压系统;塑料管一般用在回油管用。

 

胶管用做联接两个相对运动部件之间的管道。

胶管分高、低压两种。

高压胶管是钢丝编织体为骨架或钢丝缠绕体为骨架的胶管,可用于压力较高的油路中。

低压胶管是麻丝或棉丝编织体为骨架的胶管,多用于压力较低的油路中。

由于胶管制造比较困难,成本很高,因此非必要时一般不用。

管路按其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