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6987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练习课教学反思1.docx

练习课教学反思1

练习课教学反思

练习课教学反思

练习课教学反思1

一、注重有关知识、方法的复习,为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复习引入环节,让学生会议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感受梯形面积与它的上底、下底和高有关系,为学生计算梯形的面积做好认知准备,有利于他们利用已有知识推动新知学习。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让学生自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在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学具的割补、拼摆,共同探索将梯形转化成会计算面积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各种办法。

在展示汇报中,一方面让学生进行全班某某流,使学生感受到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不同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各种的方法中,发现相同的地方,从而熟练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尝试运用与练习反馈相结合,促使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的掌握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出示梯形面积公式后,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梯形面积计算在现实生活的实用性,通过情境促使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最后才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在反馈练习中,把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独立练习结合起来,既提高了练习的有效性,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在计算过程中,一些学生由于粗心,出现了一些错误。

还有个别学生出现漏算、多算的现象。

今后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练习课教学反思2

在经过认真的分析第四模块练习的情况下,本周一我对此次练习做了讲评,上了一节练习讲评课。

这节课主要内容是:

(略)

同时通过反思与总结,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如能做的更好一些,会获得更好的课堂收效。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1.精选典型习题进行训练

用哪些题目进行训练要慎重思考,如果平日注意收集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训练会更加得心应手。

2.用心批改练习确定讲评的重难点

练习的批改是练习讲评课的前置环节,可全批全改,也可抽样批改,关键是对批改情况认真统计。

通过批改练习,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思维能力的层次、解答题的毛病等,不但要从学生方面深入分析错误的原因,还应从自己方面找到得失,如知识点是否讲透,解题方法、技巧是否讲明,还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补充等,这样讲评的目标和重难点就更加明晰了,课堂就会有的放矢,提高有效性。

二、巧用小组合作

1.充分认识小组合作的意义

由于自己刚刚走出“课堂”时间不久,站在“讲堂”上,往往还是比较习惯于“满堂灌”的学习思维,从读新课标,我找到了自己这方面的不足。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

“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程中提倡合作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学习形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适用于新课教学,在习题讲评课中依然适用。

所谓“群体合作式”是指学生并非处于各自孤立状态,学习不只属于学生的个体行为,而是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存在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探讨,在争论中解决自己原有的问题疑惑,也在争论中产生新的问题和疑惑。

通过合作讨论,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合作评估,学生中旧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更能产生一些普遍的新问题。

而这正是我们讲评习题的目的。

2.悉心研究小组合作的形式

这节课我的本意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组长为核心,让学生对试卷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整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提交自己的易错题、难题以及分享题。

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尝试错因分析、帮助学困生解决部分难题,初步分享多种解题方法与策略,接着小组长收集整理,提交典型易错题以及共同难题。

但在具体操作方面考虑不周,所以合作交流有些流于肤浅。

考虑了一下应做以下细致的安排

可以这样做,具体要求:

分组合作讨论(5分钟)

⑴、全体起立,把凳子放好,人人参与。

⑵、错误的题目要改正错误,找出错因,总结题目的规律、方法和易错点,用红笔写在题旁边。

⑶、提前讨论完的小组可以先坐下改正自己的错题。

⑷、改完错题的同学,将错题和重、难点题目整理到典型题目本上。

组间交流共享,探究解疑可以这样做:

首先由各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以组织学生提问、学生讲解试卷答案缘由为主要方式进行,即“生生互动”。

在组织汇报中,教师要注意用心倾听,结合小组提交的实际问题,教师从预设题中筛选出主要问题,接着有针对性和有侧重点地组织进行合作交流,解决难题、寻找错因,组织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即“师生互动”。

具体要求:

展示、点评(28分钟)

1、微笑面对大家,阳光展示;

2、声音洪亮,有激情,语速适中;

3、展示的同学要注重对题目思路和方法的分析,不能只讲答案,注意把握时间;

4、听讲的同学要极度专注,随时质疑、提问。

三、老师引领点拨要及时到位

这节课我的引领点拨还是有点欠火候,应该重点讲课前准备中预设的问题,并简洁归纳题型或总结规律。

在评析题目之后,可以以这些题为题眼,从试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加以引申,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进行归纳,加大知识摄入量。

四、巩固复习要及时跟进

学生巩固反思本次练习所出错的题目。

根据做题的情况,布置作业巩固。

当堂完成后,再让学生讨论反馈题,再展示,纠正错误。

作一名新教师,我要大量听课、不断阅读,时常反思,才能不断提高。

练习课教学反思3

这节课是练习课,是在学习了认识平行和认识垂直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练习。

这部分练习一共有八道题目。

第1题归纳两条直线的相交(包括垂直)和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对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清层次。

第1层次,把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和平行;第2层次,把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关系分为垂直和不垂直。

做第2︿6题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有兴趣地练习,并在练习中产生一些新的体会。

比如第2题可以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并从折痕中找出相互平行和相互垂直的线段。

还可以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纸或者用不同的方法再折一折,以吸引学生参与活动。

第3题,除了找出书本提供的字母中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的线段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找一些含有相互平行和相互垂直线段的其他字母。

第6题可以让学生先猜一猜,再量一量,然后再想想:

如果a和b不是互相平行的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后,∠1和∠2能不能相等,从而初步体会到∠1和∠2所以能相等,是因为a和b是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

至于“同位角”的概念,和“两条平行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时同位角相等”结论,这里不用跟学生讲。

做第7、8题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方法,解释依据,增强应用意识和能力。

练习课教学反思4

记得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总认为课堂上的练习应该是老师给学生课外补充的,教材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主要是可以增加学生的题量,而教材中的习题作为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翻开学生的课本发现,一大部分的学生并没有认真对待,而且一部分题目还是需要教师指导完成的.最近论坛上提出的;要珍惜教材资源,创改教材,必须遵守高于教材的原则.我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水平,认为还是应该认真对待教材的主题图,包括练习题.同时在使用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

有感于这学期的教学时间比较长,速度也放得很慢.我看论坛上有些老师讲得真快!

我只要跟上计划中的进度就可以了.练习七不知不觉竟然花了2课时和一个早自习时间.

1、出示文字题(原创)

甲数是305,比乙数少168,乙数是多少?

师:

从这道题中,你读懂了什么?

你从哪里知道的?

请划出关键句。

”比乙数少148“指的是谁比谁少?

也可说乙数比甲数?

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

你注意观察,现在题意发生什么变化?

甲数是305,比乙数多168,乙数是多少?

你又读懂了什么?

你会列式计算吗?

师:

同学们读得真仔细,做这样的习题,我们要先判断谁比谁多?

或者谁比谁少,可不能马虎。

会列式了,你会用验算本领给这两题验算吗?

挑战自己,你能写出几种验算方法。

[由于在配套的课堂作业本中几次出现逆向表达的求大数或求小数的问题,学生中错误率很高,所以针对这项解决问题设计了2道文字题。

出现文字题也是为了方便分析数量关系。

觉得一些学困生很难理解”比乙数少(多)168“,即使我引导分析。

我让学生先找出关键句,在突破理解难点。

这个是学习难点,还得在练习中得到巩固]

2、练习七第2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板演校对--说说算理

[一个班级有电脑,一个班级没有,原本可以设计得更加生动,激发学生兴趣的。

只为一个班使用,一念之间,就懒了。

好在学生喜欢挑错儿的习惯一直都在,也很喜欢找。

同时个别学生很马虎,我站在旁边帮忙一个个数位检查,只能完成一个。

因而校对的时候,后面3题就从黑板上直接抄下来。

再自由选一题说算理,可以巩固算理]

3、第4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集体校对

[减法相对难度较大,近一半的学生会错。

怎样处理退位”1“确实是相对复杂的思维过程。

笔算掌握不好的几名学生根本没办法完成]

4、出示第3题

学生读表格:

(要求)如一个加数是403,和是780,求另一个加数是几?

师:

求一个加数可以怎样计算?

[讲题意图,通过说题意帮助学生熟练加减法的关系式如求一个加数或被减数都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当然也赞同想403+()=780,但是这样思考比较费时而且容易出错。

突然感觉自己似乎违背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背“起关系式来。

计划再完成第6题,安排一道解决问题的。

就这样,一节课就在”算“中度过!

作业:

第8题,在数学练习本上提出三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第2课时,继续练习七

1、第7题求和求差

同桌分工合作,一个计算,另一个负责验算

2、第6题

自由读题--独立完成(要求答)-简单地分析数量关系

[现在的习题都要求学生笔算并验算,还要写答。

无疑增加了作业量,如现在就放手不作要求,担心学生会潦草对待。

这样课堂时间是否够用是我最关心的问题了,好希望课堂能无限延长,让我用个够,自嘲一个:

我不是开始有写病态了^某某]

3、第5题

说题意,同桌互说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这类题很多学生都是做完了,都不知道题目问的什么,纯粹为计算而计算,我认为培养学生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是必要的,这样至少能暴露学生的思维]

4、第8题

反馈板书课前作业,整理分类

出示聪聪的问题:

500元可以买哪些东西,还剩多少钱?

[学生问:

买一件东西可以吗?

我说提问”哪些“表示2件或两件以上。

选一件应提问:

哪个。

不知道我这样理解是否合适。

]

指生说一说,集体判断

同桌互相说

在本子上写下:

用500元买和,还剩多少元?

师:

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般可以先求出什么?

(买物品用去的总数,还有部分学生会选择用连减的)

又是铃声,提高题只能放在一个自习课的时间分析讲解了。

作为家庭作业!

我的使用困惑:

由于在”加减法验算“课中,只使用了练习七第1题,剩下7道习题,我竟然用了2课时去完成。

虽然自己比较满意,不用了为练了练而练,不赶场,但依这样的速度我该如何保证教学进度?

对与学生来说更适合中下的学困生,学优生,是显然不满足与教材中的几道习题的

练习课教学反思5

上完本课以后总结出本课的下列特点:

1、教学层次清晰。

不论是复习,还是练习,都由易到难,逐步递进。

而练习的设计也是注意坡度,层层深入。

2、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同时,能提前渗透表面积的变化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孕伏。

3、练习设计特色鲜明。

例如,在计算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通风管的侧面积时,不满足于先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再计算四个长方形的面积,以求出长方体通风管侧面积的方法,而是继续引导学生把长方体展开成长方形,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求出通风管的侧面积。

加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课存在的问题是练习设计的综合性不够。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练习课,可以综合考虑底面积、侧面积与表面积的联系,设计练习题应融汇旧知与新知,形成知识体系。

也需要通过改变题目中长、宽、高的单位名称,以提醒学生认真审题,先统一单位名称,再列式计算。

总之,一道题目的设计要同时兼顾多个知识点,使每道题目的效益发挥到最大程度。

练习课教学反思6

教学几年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总是觉得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并没有把握的很好,对英语练习课的教学反思。

尤其是在上练习课的课堂上,让学生用学过的单词词组翻译句子时,没有多少学生能够正确地翻译出来;在做一些知识单项选择题时,也总发现学生或多或少犯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

就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学过的单词,老师要求背出,学生总是借口其他作业太多,没时间背,往后一拖再拖,即便能背出来,也是临时死记抢记出来的。

等到其他需要的时候又忘了已学过的知识。

二、上过的新课,相应的配套练习,不自觉去独立完成,总希望老师和他们一起来做。

有的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并要上交的作业的任务,就直接抄袭他人的答案,不管正确与否。

三、在英语学习中,必须死记硬背的东西有点多,关联的东西不多,因此表面上看感觉还可以,但真正一考起来,问题就出来的很多,而且差距也很大。

每次考试,问题就明显出来了,尖子生不是很多,落后面比较大。

针对以上情况,要改变这种局面,我觉的要做的事很多。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多预习,课堂40分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把老师讲的`内容真正听懂,不是似懂非懂。

课后认真完成配套练习,不懂的地方,多向老师或成绩好的学生请教。

并且多多督促成绩较差的学生自己主动完成作业,而不是去抄袭他人的答案。

其次,学生学习要主次分明,主要学科课后时间分配相应的应当多一些,特别是对英语学科,因为它毕竟不是自己的母语,在学习过程中多少有点困难。

但是如果现在基础不打好的话,以后想要提高的话就更难了。

第三,要让学生灵活掌握学过的知识点,学习要讲究方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不容易忘记。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更是背负着艰巨的任务:

小学英语,主要是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所以这时的我们是他们的启蒙星,如果在这个阶段误了他们,那么以后就难以改正,有可能导致一辈子的后遗症!

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要靠平时慢慢积累起来的。

而且也要让学生知道学习主要是在于自己的主动性。

练习课教学反思7

练习十五的题目主要有三类:

一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如第2、7题;二是可以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如第3题;三是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如第4、5题以及第8~11题;此外,第6题,主要结合刚刚学习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解方程的练习。

这节课主要完成6~11题,第6题可以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再分别解出每一个方程,使学生加深对方程解法的理解。

第7题要注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第8题先回忆梯形面积公式,在进行计算。

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体会在哪些情况下适合用简便方法计算。

由于补充了一些练习题,就没有让学生来研究有一下教材上第82页的第9-11题。

结果,在课堂作业中发现问题还挺大的,主要问题是有些学生没有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时有些学生是“跟着感觉走”,乱做一气。

真担心,后面要学习《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了,这些学生又该怎么办?

练习课教学反思8

是谁说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为什么要有遗憾,有了遗憾该怎么弥补,如果没有这句话是不是我们的教学就一切顺风顺水、十全十美了?

每天上完课,静下心来思考着当天的教学,总能发现一些遗憾的痕迹。

今天这节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简便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还能用语言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是解决应用题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尤其是四5班的孩子,老师出示了题目之后,很快能用简便的方法甚至是两中思路解决问题,这同时也给我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此时我想到了“分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额外补充练习在本节课上让那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补充“体力”!

当然,长此以往,相信孩子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是同年级学生中的佼佼者!

然而,即使本节课我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还是免不了有一定的遗憾出现,而对于本节课的发现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

学生能够解决应用题了,反而对简便计算的计算题却无从下手了,月考中出现了的题目25某4/25某4两个班大部分的同学都在这个题目上被拉下马了,孩子们冲动的忘记了要按照运算顺序去解题了,倒是想到了要简便,要凑整,于是乎问题出现了!

大面积的学生认为应该先算除号两边的乘法,因为25某4=100,所以最终的结果得1。

在今天第二节练习课的时间,专门针对这道题讲了,快要结束的时候给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去巩固练习:

27+3-27+3,没想到的是,居然还有13名同学在这上面出错!

悲哀哦!

数学这种学科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它需要完成者百分这百的积极而且认真的应对,一旦抱有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那种潜在的危机是很可怕的哦!

当然,这之后我还会有好多好多的机会重操此课,再次教学的时候,我们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将知识整合起来,而不是孤立的来看,学运算顺序就是运算顺序,学简便运算就一切都要简便运算,如果有了这样的思想,相信孩子们学习中的拦路虎将会变成拦路羊,由一个一个的变成一群一群的!

继续探索着前行吧!

练习课教学反思9

成为一名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展开我的人生另一段征程已经有一个月多了,在这段时间的教学中,我体会了很多,学习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想法。

一直在我的意识中,所要教学的知识在新课的教学中已经深入透彻,而练习课的作用只是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其重要性也许并没有新授课那么重要,这一星期,对于测量的知识,练习课开展的比较多,这些练习课的进行使我对练习课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长度单位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我选择的多种不同的题型对其进行练习,在学生独立练习后,选择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讲解的通常是独立的分散的题目,但是我发现这样的效果比较差。

回过头仔细反思、总结练习课的特点,发现可以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练习课是对新授内容的巩固课提高

2、在练习课中可以讲新授课中没有讲透,学生没有弄清楚的地方作重点的讲解和分析。

3、在大多数学生对于新授内容掌握的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在练习课中对知识进行拓展课挖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可以对近阶段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

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结构和脉络。

由此可见,练习课在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之前的教学,我认为接下去的教学中,对于练习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把握重点,明确要求。

把握所教学知识的重难点,只有目的明确,才能突出实效,只有抓住重点,才能使练习课的设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中心,紧紧围绕重难点有针对性的展开。

如单位的知识,要抓住单位之间的换算,建立单位之间的知识网络这一重点进行。

其次,归类整理,统筹安排。

对练习的选择,应经过精心选择,抓住典型的题型、例题统筹安排,练习出示时也需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如长度单位的练习,可以收集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并进行归类整理,先出示较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再过渡到不同单位之间的计算,以及再到多种单位混合的计算、换算等。

最后,选择合适的题量,形式多样化。

三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时的注意力水平,这就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合理安排练习的类型,完成方式等。

因此,以后要更重视练习课,精心地准备和安排练习课的形式和例题,在练习课中得到新的收益。

练习课教学反思10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约占总课时数的一半左右。

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训练活动,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练习课的地位和作用

练习课的主要特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通过口答、计算、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课堂练习的任务,以达到领会、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数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

心理学认为,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智能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具有“巩固技能、反馈评价、形成策略、解决问题、拓展思维”的功能。

练习课在几种课型中占有重要比重。

二、练习课设计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没能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多数的练习课有以下几种情况:

1、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照本宣科,不管学生掌握如何。

2、是为练习而练习,针对性不强,对练习内容缺乏有效的整合,泛泛而练,面面俱到。

3、层次不清楚。

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4、形式单一,老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导致学生兴趣不浓,课堂效率不高。

5、不重视反馈。

对练习结果心中无数。

6、不讲究效率。

原因:

一是教师对练习课的功能特点认识不够,导致对练习课的教学目标的把握还不到位;二是对练习课缺乏重视,许多教师的练习课教学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而对练习课教学缺少设计或根本就没有教学设计,出现练习课变成习题课、作业课,()对书上的练习题仅是做完了事,使练习走过场,没有充分发挥每一道练习题应有的价值。

三、练习课的基本要求

练习课教学,关键是练习题的设计和选择。

要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要注意运用题组练习,加强各种练习的协调和配合,提高练习的整体效率;练习的编排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练习的结果要及时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弄清区别,在辨析中加深理解,在概括中把握联系,在评价中受到激励。

练习的数量要适当,既要保证知识的巩固和技能技巧的形成,又要防止学生的负担过重。

练习课教学反思11

《2、5、3倍数的特征练习课》是一堂练习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5,3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以后学习分数,特别是约分、通分,需要以因数倍数的知识的概念为基础,到进一步掌握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需要用到质数、合数的概念,而最基础的就是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从开始学习2,5的倍数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数上,到学习3的倍数特征时从只看个位转向考察各位上的数相加的和,学生已经有了思路上的转变,思维的转折,观察角度的改变,以此让学生自主探索4的倍数特征,但由于与2,5,3的倍数特征又有些许不同,对学生依然有一定难度。

如果只是单一的做习题,势必有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这样子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保障,对教师的功底与教学策略有很大的挑战。

因此课堂伊始,我直接开门见山式的先对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梳理,接着利用学生感兴趣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