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计算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7100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中考计算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中考计算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中考计算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中考计算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中考计算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山西中考计算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山西中考计算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山西中考计算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山西中考计算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中考计算机.docx

《山西中考计算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中考计算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中考计算机.docx

山西中考计算机

山西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加试信息技术实施细则

一、考试组织与管理

1.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加试信息技术采取省、市、县、考点四级管理模式。

由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统一组织安排,省电教馆负责组织实施,并制定考试相关细则和标准,各市、县(区)教育局基础教育部门和电教馆共同负责本区域的考试组织工作。

2.凡具有山西省初中学籍的初三在校学生,均应参加毕业升学信息技术考试。

二、考试时间与场次

考试开始时间为每年的10月25日,往届生的考试时间待报名之后另行安排。

考试分场次进行,每天考六场,每场为45分钟,场次间隔半小时,分别为:

第一场8:

00--8:

45,第二场9:

15--10:

00,第三场10:

30--11:

15,第四场14:

30--15:

15,第五场15:

45--16:

30,第六场17:

00--17:

45。

三、考试方式与内容

1.考试采取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考试方式,以“山西基础教育网”为依托,学生通过登录“山西省初中信息技术考试系统”进行考试。

考试期间,考点学校必须保证考试管理机与互联网连接畅通。

2.考试内容以现行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为依据,以《山西省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标准,具体内容包括:

信息与信息技术、网络基础及应用、文件管理、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多媒体作品制作、动画制作、电子表格、计算机基础等九大部分。

四、试题命制与管理

1.试题的命制注重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和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

2.考试题以题库的形式存储。

每场考试前30分钟,按照组卷策略,由省中心服务器自动、随机生成本场次的A/B试卷;开考前30分钟,由考场管理机从省中心服务器同步组卷。

已考过的试题不再用于接下来场次的组卷,以确保每场次试卷不重复。

3.对试题库与考生试卷进行技术加密。

参与命题人员必须签订保密协议。

五、考点申报与审核

1.原则上各初中学校都是考点,各学校要按照省厅下发的《信息技术考场配置标准》见附件)设置考场,保证学生在本校即可参加考试。

2.各市、县(区)电教部门每年要对申报的考点进行逐个审核。

对于不符合考场环境配置标准的学校不得设为考点,这些学校考生参考可由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相邻学校借考,且借考学校必须是已通过《信息技术考场配置标准》审核的考点。

考点的审核于每年7月底前完成。

六、考生信息生成

1.信息技术考试的报名信息来自于学生的学籍档案库,不再单独报名。

根据学籍档案库建立考籍信息库,考生信息字段有五个:

准考证号(学籍号)、姓名、性别、照片和登录密码。

2.省电教馆从省教育厅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获取学生学籍信息,由学生学籍信息生成考生考籍信息库。

考前两周,市、县(区)教育局学籍管理部门完成对考生考籍信息的审核,对出现问题的学籍应及时上报省教育厅核准。

考前三天依据核准后的考生考籍信息库生成“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加试信息技术准考证”。

3.往届生参加信息技术考试工作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组织,收集、编制考生信息(准考证号、姓名、性别、照片和登录密码),统一集中至一个考点进行考试。

七、考试安排与监考

1.考试工作由各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统一安排,并与电力供应、网络运营等部门协调沟通,保证考试期间电力、网络不中断。

2.监考采取校际交叉的办法进行,每个考场安排两名监考员,均由外校的信息技术教师担任。

考试期间,省、市派出巡视组检查指导考试工作。

八、成绩评定与公布

考生提交试卷或系统自动收卷后,系统自动完成评阅,将成绩公布在考生考试机上。

附件:

1、市级考务工作职责

2、县(区)级考务工作职责

3、考点考务工作职责

4、监考人员工作职责

5、信息技术考场配置标准

附件1:

市级考务工作职责

一、加强组织管理。

市教育局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做好考试组织管理工作,召开由各县(区)负责人、直属考点负责人和考试管理员参加的考务会议,部署考试工作,强化责任意识。

市电教部门具体负责考试的实施。

二、考点的申报与审核。

组织各县(区)、直属学校申报考点,并组织电教部门人员实地察看,按照考场环境配置标准进行严格审核。

对于短期内确实达不到标准的学校,可考虑就近考点借考。

三、巡视与监考。

挑选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人员担任巡视员,分赴各县(区)及直属考点监督检查考试工作。

对于诚信度不高的考点,要蹲点巡视。

对于直属考点,要采取校际交叉的办法派出监考员。

每个考场安排两名,由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外校信息技术教师担任,并于考试前一天到达考点,做好考试准备工作。

各考点要有一名本校网络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保障。

四、考务管理员主要工作。

1.管理各县(区)和直属学校考试管理员的登录账号和密码;

2.登记各县(区)和直属学校考试管理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

3.督促各县(区)、直属学校核对考生考籍信息,发现问题及时与当地教育局基教部门联系解决,并上报省教育厅基教处核准。

4.考试前三天,打印考生准考证,并下发至各县(区)和直属学校。

5.考试期间,实时监控各县(区)和直属考点的考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对方联系,尽快处理。

五、检查考点准备工作。

考试前两天,要对各县(区)及直属考点的考试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要按照中考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责任制,确保派出人员、考生的人身安全,确保考试信息数据的安全。

附件2:

县(区)级考务工作职责

一、加强组织管理。

县(区)教育局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做好考试组织管理工作,召开由各考点负责人和考试管理员参加的考务会议,部署考试工作,强化责任意识。

县(区)电教部门具体负责考试的实施。

二、考点的申报与审核。

组织各学校申报考点,并组织电教部门人员实地察看,按照考场环境配置标准进行严格审核。

对于短期内确实达不到标准的学校,可安排就近考点借考。

三、巡视与监考。

挑选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人员担任巡视员,监督检查各考点的考试工作。

对于诚信度不高的考点,要蹲点巡视。

采取校际交叉的办法安排监考员。

每个考场安排两名,由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外校信息技术教师担任,并于考试前一天到达考点,做好考试准备工作。

各考点要有一名本校网络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保障。

四、考务管理员主要工作。

1.管理各学校考试管理员的登录账号和密码;

2.登记各学校考试管理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

3.督促各学校核对考生的考籍信息,如发现问题,及时与教育局基教部门联系解决,并上报市教育局基教部门核准;

4.考试前三天,从市教育局领取考生准考证,并下发到各学校;

5.考试期间,实时监控各考点的考试情况。

如发现异常,应尽快与考点联系,作出处理。

五、检查考点准备工作。

考试前两天,要对各考点的考试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加强安全保卫。

要按照中考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责任制,确保派出人员、考生的人身安全,确保考试信息数据的安全。

附件3:

考点考务工作职责

一、加强组织管理。

考点要按照县(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认真细致地做好考试组织工作。

二、申报考点。

学校要按照考场环境配置标准,积极申报考点,并接受电教部门的审核。

对于短期内确实达不到标准的学校,可考虑与就近与已通过审核的考点协商,暂时借考。

三、核对考生信息。

学校要认真核对考生的考籍信息,如发现问题,及时与当地教育局基教部门联系解决。

四、发放准考证。

考试前两天,学校要从县(区)教育局领取考生准考证,下发给全体考生。

并告知学生准考证上包含的信息有:

准考证号(帐号)、姓名、照片、考试时间、场次、座位号等。

五、布置考场

1.考试前两天,检查并维护考试用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查看考试所用软件的版本及安装情况;

2.在考试机上粘贴考生座位号,备用机要加以标示;

3.清扫机房,保持考场的干净、整洁。

六、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1.考试期间,要关闭校园内所有与考试无关的其它互联网服务,确保网络畅通;

2.提前与供电部门、网络运营商协商,确保考试期间电力、网络不中断;

3.做好考试期间考生的餐饮工作,注意饮食卫生。

七、加强安全保卫

1.考试期间,要加强校园的安全保卫工作,要安排专人组织考生按时有序进入考场,确保考场井然有序。

2.除工作人员与监考人员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考场。

附件4:

监考人员工作职责

一、根据中考关于监考员工作职责要求,监考人员要听从考点的安排,负责任地做好监考工作。

二、考前一天,在考点考试管理员的配合下,检查考场的准备情况。

启动考试管理机,登录考试系统同步考生信息数据,获取考生登录密码。

三、开考前15分钟,考生持准考证入场,监考人员核查身份信息,经确认无误后向考生发放登录密码,并要求考生到指定座位就座。

四、开考前5分钟,向考生宣读《考生须知》以及考场纪律,要求学生诚信考试。

五、每场开考20分钟后,不允许考生入场,登录考试系统。

六、监考过程中按照《考试应急预案》相关规定,适时进行延时、换机、作弊、辅助交卷等操作。

每场次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要认真填写考场记录表并签名。

七、监考人员不得对试题内容作任何解释,除非特殊情况。

监考人员不得长时间在考生旁边停留,不得随意延长作答时间。

八、要提示考生,交卷成功后会有提示信息出现,并会实时公布考生成绩,不要急于离开。

对于不能正常交卷的情况,要启用辅助交卷功能帮助考生交卷。

九、要确保当天所有场次的考试数据全部成功上传,才可关闭考试管理机。

十、要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

附件5:

信息技术考场配置标准

一、考点考场的设立

考点的考场数按初中年级总班级数设立,每7个教学班至少设立1个考场。

二、原有机房改造标准

教师机:

CPU性能指标不低于酷睿i3或同档次,内存不低于2GB,C盘剩余空间不低于10GB,操作系统为Windows7简体中文版;

学生机:

CPU性能指标不低于奔腾4或同档次,内存不低于2GB,C盘剩余空间不低于1GB,操作系统为WindowsXPProfessionalSP2/SP3简体中文版。

机器数量要满足正常教学需要。

其他内容参见以下“新配备考场配置标准”。

三、新配备考场配置标准

1.考试管理机配置标准

每个考场须配备1台考试管理机,1台备用考试管理机。

配置标准如下:

考试管理机配置标准

硬件配置标准

CPU

内存

硬盘空间

网卡

分辨率

性能指标不低于酷睿i7系列或同档次

不低于4GB

DDR

C盘剩余空间不低于200GB

10/100Mbps

自适应

建议不低于

1024×768

软件

安装

标准

操作系统

Windows7简体中文版

默认浏览器

默认浏览器为IE7.0/8.0/9.0

输入法等

压缩软件WinRAR/简体中文输入法

2.考试机配置标准

每个考场考试机数不得低于33台,其中包括10%的备用机。

学生人数较少的农村初中,可酌情考虑,保证每班一生一机。

配置标准如下:

考试机配置标准

硬件

配置

标准

CPU

内存

硬盘空间

网卡

分辨率

性能指标不低于酷睿i3系列或同档次

不低于2GB

DDR

C盘剩余空间不低于20GB

10/100Mbps

自适应

建议不低于

1024×768

软件

安装

标准

操作系统

Windows7简体中文版

浏览器

IE7.0/8.0/9.0

输入法

简体中文输入法

考试应用软件名称及版本

MSOfficeWord2003简体中文版(完全安装)

MSOfficeExcel2003简体中文版(完全安装)

MSOfficePowerPoint2003简体中文版(完全安装)

Adobe?

PhotoshopCS3?

简体中文版

AdobeFlashProfessionalCS5.5简体中文版

以上考试用软件均须为正版软件,如考点安装盗版软件,后果自负。

四、考场网络环境配置标准

网络环境配置标准

局域网

考场网络环境须为基于TCP/IP协议的局域网,考试管理机与考试机须在同一网段,考试管理机须有独立的静态ip地址,要求接入互联网。

交换机

局域网交换机要求为全双工存储转发方式,有较高背板带宽,为10/100Mbps自适应型交换机,支持冗余,或更高配置。

互联网

40个终端以上的学校,考试管理机接入互联网的带宽不低于10M,下行速度不低于1MB/s,上行速度不低于512KB/s。

40个终端以下的学校,考试管理机接入互联网的带宽不低于4M,下行速度不低于300KB/s,上行速度不低于256KB/s。

五、UPS电源

每个考场要配备1台功率为500W的UPS电源,为考试管理机供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