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7198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docx

中考专题复习滑轮

2021年中考专题复习——滑轮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是利用定滑轮匀速提升物体的三种方法,所用拉力分别是F1、F2和F3,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F1>F2>F3B.F1<F2<F3C.F1=F2=F3D.F2>F1>F3

2.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450N的重物,动滑轮重为3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  )

A.150NB.160NC.170ND.240N

3.在旗杆顶端安装小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改变力的方向B.省力C.省距离D.省功

4.一名体重600N的举重运动员,可举起1300N的物体,这个人站在地面上,用如图装置提升物体,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在下列四个不同重力的物体中,他能提起的最重的物重是(  )

A.600NB.1300NC.1900ND.700N

5.关于滑轮组的叙述,较全面的是(  )

A.一定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使用滑轮组一定能省力

6.为了搬运一个很重的机器进入车间,某工人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

机器下方的小圆圈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A、B和滑轮组组成的装置中,若拉绳的力为F,则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FA=FB=FB.FA=3FFB=2F

C.FA=2FFB=3FD.FA=FB=5F

8.如图所示,滑轮第一次受到F1的作用,第二次受到竖直向上F2的作用,物体的重力为G。

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将物体匀速向上提起时(  )

A.F1<F2

B.F2=

G

C.F1的力臂为OA

D.在F2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2倍

9.如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10.小衡同学的最大拉力是400N,他想站在地上将重900N的物体提起2m,请你在图中选择可能的装置,帮他绕上绳子组成滑轮组解决问题(动滑轮重不计)(  )

A.只能选丁

B.只能选丙和丁

C.只能选乙、丙、丁

D.甲、乙、丙、丁都能选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重1200N,当绳子自由端移动6m时,物体A移动______m。

若不计滑轮重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拉力F=60N时,物体A恰好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则物体A与地面之间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12.如图甲、乙所示,分别用F1、F2匀速提升重力均为G的物体,不计滑轮、绳子自重以及轮、轴间摩擦,图甲中的滑轮可以看做______(省力/等臂/费力)杠杆,图乙中的滑轮可以看做______(省力/等臂/费力)杠杆,F1:

F2=______。

13.如图所示,(不计机械摩擦)用三种不同方法用滑轮拉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3N,则拉力大小分别为:

F1=______N,F2=______N,F3=______N。

1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健身装置来锻炼腿部和手臂的肌肉。

使用时,当绳A端固定不动,手在B端用力FB拉绳,使总重为G的物体匀速上升,若每个滑轮重

则FB=______;当绳B端固定不动,腿在A端用力FA拉绳,仍使该重物匀速上升,则FA=______。

(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15.如图所示,用滑轮拉着一重为400N的物体向上匀速运动,重物上升了0.2m,该滑轮为______滑轮(选填“动”或“定”),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为______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______m,此过程拉力做功为______J。

16.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拉船靠岸时的两种情景,如果拉船的力不需很大,用_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更方便;如果需要很大的力拉船靠岸,则应该是另一个图,因为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

17.安装在旗杆的顶端,用于升旗的滑轮作用是______;装在起重机的吊钩上,与重物一起运动的滑轮作用是______。

18.如图所示,A、B同学分别用滑轮将重力为240牛的物体匀速升高,A同学用的是______(选填“定”或“动”)滑轮;B同学所用滑轮的好处是:

______,若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则B同学用力的大小为______牛。

19.

(1)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G,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______;

(2)若假定重物被提高1米,则拉力使绳端移动______米。

20.用滑轮组提升重600N的重物,要想使拉力F=200N,则到少要用______个滑轮组成,其中定滑轮有______个,当物体被提高2m时,则拉绳子移动的距离是______m。

三、综合题

21.如图所示,画出使用图中所示滑轮组提起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22.如图所示,某人站立在地面上用滑轮组将物体A匀速向上拉起,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所用滑轮组绳子绕法。

23.某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不计滑轮的重力),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A、B两图可知:

______;

(2)比较B、C两图可知:

______。

24.探究滑轮的特点:

(1)如图甲所示,分析物体和弹簧测力计的移动方向及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

使用定滑轮______。

(2)如图乙所示,同样分析可得:

使用动滑轮______。

(3)若要同时具有两者的优点,我们可以将它们组装起来,构成滑轮组。

请在图丙中画出同时具有这两个优点的滑轮组绳子绕法______。

25.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4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用时10s,每个滑轮重是2N,绳重、摩擦不计,试求:

(1)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多少?

(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3)物体上升的速度?

26.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多大?

(2)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大?

27.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用时10s将200N的重物匀速向上提升到20m高的平台上,求:

(1)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2)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速度;

(3)若实际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动滑轮重是多少N。

 

答案

1.C

2.B

3.A

4.A

5.C

6.C

7.C

8.D

9.C

10.B

11.2180

12.省力等臂1∶2

13.31.56

14.2.5GG

15.动2000.480

16.乙省力

17.改变力的方向省力

18.定省力120

19.

3

20.216

21.

22.

23.使用动滑轮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时可以省一半力使用动滑轮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时,绳自由端移动距离为重物移动距离的2倍

24.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5.

(1)由图知,n=3,绳重、摩擦不计,提起物体所用的力为

(2)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s=nh=3×2m=6m

(3)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答:

(1)物体所用的力是14N;

(2)绳端移动的距离6m;

(3)物体上升的速度0.2m/s。

26.

(1)根据题意知道,物体移动的速度

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v′=3v=3×0.1m/s=0.3m/s

(2)由

知道,

G动=3F﹣G=3×200N﹣480N=120N

绳自由端的拉力

答:

(1)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0.3m/s;

(2)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150N。

27.解:

(1)由图可以看出,人站在地面拉动绳子,因此绳子的拉动方向应向下,因此确定自由端的绳子,然后依次向内绕,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速度为

(3)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有

化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