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72397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6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docx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

培养基母液与培养基的配置

摘要本文主要详细地描述了三种培养基(MS、B5、N6)的微量元素母液的配置,和胡萝卜诱导培养基的配置,描述并分析在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提出几点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前言:

培养基是供植物离体培养组织或细胞赖以生存的营养基质,相当于人工配制的“土壤”,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生长因子、理化环境等主要由培养基提供。

培养基依据形态不同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前者因加有固化剂如琼脂或卡拉胶而呈固体状态,后者不加固化剂,为液体状态,两类培养基的操作和使用目的不同。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选用适当的培养基,是组织培养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的因素。

不同植物材料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参考前人相关工作的基础上,设计系列培养基,并进行预培养和筛选,是非常必要的。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大量元素(如NH4NO3、KNO3、KH2PO4等)

2.1.2微量元素(如KI、H3BO3、等)

2.1.3有机成分(如甘氨酸、盐酸硫胺素、烟酸等)

2.1.4肌醇

2.1.5激素(6BA、NAA、2,4-D、KT)

2.1.6琼脂

2.1.7蔗糖

2.1.8铁盐(Na2EDTA·2H2O、FeSO4·7H2O)

2.2方法:

因我们组是配微量元素的母液,所以谨以此为例

2.2.1MS培养基微量元素母液(100x)的配置

2.2.1.1用蒸馏水洗涤7个小烧杯,1个500ml容量瓶,玻璃棒若干

2.2.1.2称取MnSO4·4H2O1115mg,ZnSO4·7H2O430mg,H3BO3310mg,KI41.5mg,Na2MoO4·2H2O12.5mg,CuSO4·5H2O1.25mg,CoCl2·6H2O1.25mg分别用蒸馏水溶于不同烧杯。

2.2.1.3将溶液倒入500ml容量瓶中混合,摇匀,用蒸馏水定容,写上配置日期,试剂名。

2.2.1.4如所取量较小,如CoCl2·6H2O,则应配置10000x的溶液,然后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取其中的10ml于500ml容量瓶内。

2.2.2N6培养基微量元素母液(100x)的配置

2.2.2.1用蒸馏水洗涤4个小烧杯,1个500ml容量瓶,玻璃棒若干

2.2.2.2称取KI40mg,H3BO380mg,MnSO4·4H2O220mg,ZnSO4·7H2O75mg分别用蒸馏水溶于不同烧杯

2.2.2.3将完全溶解的溶液分别倒入500ml容量瓶中混合,摇匀,定容,贴上标签。

2.2.3B5培养基微量元素母液(100x)的配置

2.2.3.1称取KI37.5mg,H3BO3150mg,MnSO4·4H2O500mg,ZnSO4·7H2O100mg,Na2MoO4·2H2O12.5mg,CuSO4·5H2O12.5mg,CoCl2·6H2O12.5mg分别用蒸馏水溶于不同烧杯。

2.2.3.2将完全溶解的溶液分别倒入500ml容量瓶中混合,摇匀,定容,贴上标签。

2.2.4胡萝卜诱导培养基的配置

2.2.4.1依次量取MS母液中的大量元素20ml(10x),微量元素2ml(100x),铁盐2ml(100x),有机成分2ml(100x),肌醇2ml(100x)于150ml三角瓶中,再加入2ml0.1mg/L的2,4-D。

2.2.4.2称取6g蔗糖与1.4g琼脂加入三角瓶中溶解后,加水至80ml,与微波炉中加热溶液至琼脂完全溶解。

2.2.4.3用干净的玻璃棒沾取一点稍稍降温的溶液于PH试纸中,测其PH,然后加入酸或碱调节至5.6——5.8这一范围。

2.2.4.4定容至100ml,用锡纸盖好瓶口,贴上标签,用高温加压锅灭菌,然后分装四个灭菌培养皿中。

3讨论

3.1培养基母液

3.1.1在称量之前要准确地计算用量。

3.1.2要清晰地知道倍数的换算。

3.1.3注意不同培养基母液的差异(成分所需不同)。

3.1.4每种元素都需要分别溶解,不然可能造成不溶解等一系列后果

3.2培养基

3.2.1在配置之前应该了解清楚所培养的植物组织所需哪一种培养基,按照其所需加入,不能盲目。

3.2.2培养基内的琼脂一定要保证全部溶解

3.2.3加热后的溶液不能立刻测量PH,需稍稍放冷后进行,因温度或影响PH的大小,导致误差。

 

胡萝卜再生体系的建立

摘要本实验以新鲜胡萝卜块根,用MS培养基愈伤诱导组织,然后培养其继代、分化以建立起胡萝卜的再生体系。

实验结果表明胡萝卜形成层的愈伤诱导率为75%。

另外,胡萝卜分化的出绿率达80%,出苗率为70%。

与其他组的结果比较显示诱导率、出绿率、出苗率都普遍的偏高,原因应该与培养基有关和实验员的操作技术密切相关,后面会有详细的分析。

1前言胡萝卜(DaucuscarotaL.)属于伞形花科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

胡萝卜块根营养丰富,富含糖和植物纤维等,特别是富含胡萝卜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保健品,因此,对胡萝卜进行遗传育种研究已成为迫切需要。

2材料与方法

材料新鲜胡萝卜块根

方法

2.1培养基的配置(因本人在第一组,所以采用的第一组的培养基)

2.1.1胡萝卜愈伤诱导培养基

2.1.1.1MS+2,4-D0.1(mg/L)+糖30g/L+琼脂7g/L

2.1.1.2B5+2,4-D0.1+糖30g/L+琼脂7g/L

2.1.1.3MS+2,4-D0.5+糖30g/L+琼脂7g/L

2.1.1.4B5+2,4-D0.5+糖30g/L+琼脂7g/LPH5.8

2.1.1.5MS+2,4-D0.5+NAA0.05+糖30g/L+琼脂7g/L

2.1.1.6MS+6BA0.2+NAA0.05+糖30g/L+琼脂7g/L

2.1.1.7MS+6BA0.2+NAA0.1+糖30g/L+琼脂7g/L

2.1.2胡萝卜继代培养基MS+2,4-D0.5(mg/L)+糖30g/L+琼脂7g/LPH5.8

2.1.3胡萝卜分化培养基

2.1.3.1MS+蔗糖30g/L+琼脂7g/L

2.1.3.2MS+蔗糖30g/L+琼脂7g/L+BA1.0mg/L

2.1.3.3MS+蔗糖30g/L+琼脂7g/L+BA1.0mg/L+NAA0.5mg/L

2.1.3.4MS+蔗糖30g/L+琼脂7g/L+BA3.0mg/L+NAA0.5mg/L

2.1.3.5MS+蔗糖30g/L+琼脂7g/L+BA1.0mg/L+NAA0.5mg/L+水解酪蛋白0.3g/L

2.1.3.6MS+蔗糖30g/L+琼脂7g/L+BA3.0mg/L+NAA0.5mg/L+水解酪蛋白0.3g/L

2.1.3.7MS+蔗糖30g/L+琼脂7g/L+BA3.0mg/L+NAA0.5mg/L+水解酪蛋白0.3g/L+谷氨酰胺0.7g/L

2.2胡萝卜愈伤组织的培养

2.2.1按上述数据配好培养基;

2.2.2把一应需要用到的器具(250ml三角瓶、4个培养皿、5个广口瓶、一个含有多张滤纸的培养皿、刀片)及培养基灭菌;

2.2.3将新鲜的胡萝卜切成大小适中的四块,把其浸到0.1%的升汞中十分钟,然后取出,再依次把其放到无菌水上洗涤。

2.2.4把洗干净的一块胡萝卜放到有滤纸的培养皿中,切去表皮,将含有形成层的小块接到已凝固的培养基上,封口,放到培养室25℃,暗培养。

.

2.2.5观察,记录数据

2.3胡萝卜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2.3.1用灭菌镊子取若干块凝实的胡萝卜愈伤组织,放到灭菌的培养基上。

2.3.2放好后封口,25℃,暗培养。

2.4胡萝卜愈伤组织的分化

2.4.1小心挑取色泽新鲜、状态好的胚性愈伤组织。

2.4.2接入灭菌的培养基中,每瓶接种3~4块愈伤组织,共四瓶。

2.4.3封口,贴上标签,放置在培养室25℃,2000lx每天光照10h。

3结果与分析

3.1胡萝卜愈伤诱导和继代

不同培养基对胡萝卜愈伤诱导的影响

培养基

污染率

(%)

愈伤诱导率(%)

MS+2,4-D0.1(mg/L)+糖30g/L+琼脂7g/L

25

75

B5+2,4-D0.1+糖30g/L+琼脂7g/L

25

0

MS+2,4-D0.5+糖30g/L+琼脂7g/L

100

0

B5+2,4-D0.5+糖30g/L+琼脂7g/L

33.33

66.67

MS+2,4-D0.5+NAA0.05+糖30g/L+琼脂7g/L

100

0

MS+6BA0.2+NAA0.05+糖30g/L+琼脂7g/L

100

0

MS+6BA0.2+NAA0.1+糖30g/L+琼脂7g/L

46.7

53.3

与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比较可发现,我们的诱导率偏高,造成这个原因的我们可从表格上分析出来。

第一,是我们实验的污染率太高以致不能准确地比较不同培养基成分对于胡萝卜愈伤诱导的影响。

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大的一部分是属于操作的失误,由于操作的不规范导致污染率的居高不下,进而影响整个实验的发展,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

另外,我们形成的愈伤组织比较致密,颜色微黄。

愈伤组织继代后,在大块的愈伤组织旁会出现一些小的,偏白的,刚成形的愈伤组织,而大块的愈伤组织也有增大的现象。

3.2胡萝卜愈伤组织的分化

不同分化培养基对胡萝卜愈伤分化的影响

分化培养基

出绿率(%)

出苗率(%)

MS+蔗糖30g/L+琼脂7g/L

80

70

MS+蔗糖30g/L+琼脂7g/L+BA1.0mg/L

100

0

MS+蔗糖30g/L+琼脂7g/L+BA1.0mg/L+NAA0.5mg/L

100

0

MS+蔗糖30g/L+琼脂7g/L+BA3.0mg/L+NAA0.5mg/L

0

0

MS+蔗糖30g/L+琼脂7g/L+BA1.0mg/L+NAA0.5mg/L+水解酪蛋白0.3g/L

100

120

MS+蔗糖30g/L+琼脂7g/L+BA3.0mg/L+NAA0.5mg/L+水解酪蛋白0.3g/L

100

0

MS+蔗糖30g/L+琼脂7g/L+BA3.0mg/L+NAA0.5mg/L+水解酪蛋白0.3g/L+谷氨酰胺0.7g/L

0

0

从表格上看出,除开少数的数据误差,各组的出绿率都非常的高,而我们组偏低的原因,应该与我们配置的培养基成分有关,可以看到,我们的培养基是没有添加任何的激素的,这样就使胡萝卜愈伤分化时所需的营养不足,导致分化不了或分化时间增长。

可以说我们的这个出绿率还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我们组的出苗率相比与其他组是高了,究其原因,是大家实验操作的问题,因为与其他的组相比,相对营养较少的我们应该出苗率不会比他们高才对,另外的一个可能就是胡萝卜出苗不需要太多的激素。

4讨论

可以说,胡萝卜愈伤诱导率的偏低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人为的操作失误,具体表现在高的污染率中,在超净工作台的操作中,老师也发现了我们很多操作上的问题并一一指出,这对我们接下来的实验很有好处。

 

水稻再生体系的建立

摘要本实验主要以水稻的成熟胚为材料进行愈伤的诱导和愈伤组织的分化,通过配置不同的培养基,发现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对水稻愈伤诱导、分化的影响,从而为以后一系列的相关实验提供依据。

实验数据表明,本组的水稻愈伤诱导率为50%,污染率为40%,水稻愈伤分化的出绿率为10%,出苗率为0%。

下面会就本组的实验数据以及本组数据与其他组数据对比的一些情况作出详细的分析。

1前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为了创造新的种质资源,组织培养及基因工程技术被广泛用于水稻育种研究。

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过程中,愈伤组织经常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因此愈伤组织质量的好坏及其分化植株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稻基因工程的进展,也影响着水稻种质资源的创新。

本实验主要是在不同条件下建立水稻的再生体系,以期找到最合适的水稻愈伤,分化培养条件。

2材料与方法

材料水稻成熟胚

方法

2.1培养基的配制

2.1.1水稻愈伤诱导培养基

2.1.1.1N6+谷氨酰胺700mg/L+水解酪蛋白300mg/L+糖30g/L+琼脂7g/L

2.1.1.2N6+2,4-D2.0mg/L+糖30g/L+琼脂7g/L

2.1.1.3N6+2,4-D4.0mg/L+糖30g/L+琼脂7g/L

2.1.1.4N6+6BA1.0mg/L+NAA0.1mg/L+糖30g/L+琼脂7g/L

2.1.2水稻愈伤继代培养基

2.1.2.1N6+谷氨酰胺700mg/L+水解酪蛋白300mg/L+糖30g/L+琼脂7g/L+2,4-D2.0mg/L

2.1.2.2N6+2,4-D2.0mg/L+糖30g/L+琼脂7g/L+2,4-D2.0mg/L

2.1.2.3N6+2,4-D4.0mg/L+糖30g/L+琼脂7g/L+2,4-D2.0mg/L

2.1.2.4N6+6BA1.0mg/L+NAA0.1mg/L+糖30g/L+琼脂7g/L+2,4-D2.0mg/L

2.1.3水稻愈伤分化培养基

2.1.3.1MS+蔗糖30g/L+琼脂7g/L

2.1.3.2MS+蔗糖30g/L+琼脂7g/L+BA1.0mg/L

2.1.3.3MS+蔗糖30g/L+琼脂7g/L+BA1.0mg/L+NAA0.5mg/L

2.1.3.4MS+蔗糖30g/L+琼脂7g/L+BA3.0mg/L+NAA0.5mg/L

2.1.3.5MS+蔗糖30g/L+琼脂7g/L+BA1.0mg/L+NAA0.5mg/L+水解酪蛋白0.3g/L

2.1.3.6MS+蔗糖30g/L+琼脂7g/L+BA3.0mg/L+NAA0.5mg/L+水解酪蛋白0.3g/L

2.1.3.7MS+蔗糖30g/L+琼脂7g/L+BA3.0mg/L+NAA0.5mg/L+水解酪蛋白0.3g/L+谷氨酰胺0.7g/L

2.2水稻愈伤组织的培养和继代

2.2.1按照所需配好培养基

2.2.2将所需培养基、培养皿等器具进行高压高温灭菌

2.2.3将成熟水稻种子去壳,去壳后种子放入纱布中,用棉线捆好,剪掉多余的纱布和棉线,将捆好的种子放入75%酒精中浸泡30s后取出,在放到0.1%的升汞中15min后取出,然后在无菌水中洗涤五次。

2.2.4在净工作台中剪开纱布,把种子小心地接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

每瓶接种4~5个,接4个培养皿,暗培养.

2.2.5观察,记录数据,计算污染率,诱导率。

2.2.6挑选致密的愈伤组织,用灭菌镊子夹出若干小块,放到灭菌的培养基上。

2.2.7每个培养基放4~5个,共四个培养基,封口,贴上标签,暗培养。

2.3水稻愈伤组织的分化

2.3.1小心挑取色泽新鲜、状态好的胚性愈伤组织。

2.3.2接入灭菌的培养基中,每瓶接种3~4块愈伤组织,共四瓶。

2.3.3封口,贴上标签,放置在培养室25℃,2000lx每天光照10h。

3结果与分析

3.1水稻愈伤诱导

不同培养基对水稻愈伤诱导的影响

愈伤培养基

污染率(%)

诱导率(%)

N6+谷氨酰胺700mg/L+水解酪蛋白300mg/L+糖30g/L+琼脂7g/L

50

40

N6+2,4-D2.0mg/L+糖30g/L+琼脂7g/L+谷氨酰胺700mg/L+水解酪蛋白300mg/L

10

80

N6+2,4-D4.0mg/L+糖30g/L+琼脂7g/L+谷氨酰胺700mg/L+水解酪蛋白300mg/L

25

100

N6+6BA1.0mg/L+NAA0.1mg/L+糖30g/L+琼脂7g/L+谷氨酰胺700mg/L+水解酪蛋白300mg/L

10

100

从实验的数据可知道,我们组的水稻愈伤诱导率为40%,污染率为50%。

可以说我们的污染率实在是太高了,这个和我们操作的不规范有密切的关系。

污染的过多不仅会导致实验的可信性下降甚至失败,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药品的浪费等问题。

虽然现在做的实验可能花费不多,但就长远地看来,尽可能地减小污染率是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愈伤组织继代后,在大块的愈伤组织旁会出现一些小的,偏白的,刚成形的愈伤组织,而大块的愈伤组织也有增大的现象。

3.2水稻愈伤分化

 

不同培养基对水稻愈伤分化的影响

水稻愈伤分化培养基

出绿率(%)

出苗率(%)

MS+蔗糖30g/L+琼脂7g/L

10

0

MS+蔗糖30g/L+琼脂7g/L+BA1.0mg/L

65

50

MS+蔗糖30g/L+琼脂7g/L+BA1.0mg/L+NAA0.5mg/L

15

15

MS+蔗糖30g/L+琼脂7g/L+BA3.0mg/L+NAA0.5mg/L

100

100

MS+蔗糖30g/L+琼脂7g/L+BA1.0mg/L+NAA0.5mg/L+水解酪蛋白0.3g/L

0

0

MS+蔗糖30g/L+琼脂7g/L+BA3.0mg/L+NAA0.5mg/L+水解酪蛋白0.3g/L

40

0

MS+蔗糖30g/L+琼脂7g/L+BA3.0mg/L+NAA0.5mg/L+水解酪蛋白0.3g/L+谷氨酰胺0.7g/L

0

0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组的水稻愈伤分化培养中,出绿率为10%,出苗率为0,我们一共接种了18个水稻愈伤组织,只有两个是有出绿现象。

另外还有不小的污染率。

4结论与讨论

4.1通过与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的对比发现,我们的诱导率比其他组的都小,原因应该在于培养基的成分,可以从表格上看出,我们的培养基没有加入激素的成分,这个对于愈伤的生长会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我们较低的愈伤诱导率,而可以发现,加的激素多少和激素的种类同样对愈伤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第三组与第二组的对比告诉我们,激素越多,愈伤生长的越好,第一组与第四组对比告诉我们,激素的种类越多,愈伤生长的越好,当然,激素的量的最大值与种类的确定都取决于所要诱导的愈伤种类,这里只是就本实验的结果讨论。

4.2同样地,我们在水稻愈伤分化的实验上发现,激素的多少与种类直接地影响了愈伤分化的程度,而且通过这个实验,发现了比较适合分化水稻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成分为MS+蔗糖30g/L+琼脂7g/L+BA3.0mg/L+NAA0.5mg/L,其出绿率与出苗率都达到了100%,这个结果对我们以后要进行相关实验提供了很好的例子,依据。

 

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胚状体的诱导与观察

摘要本实验用水稻的愈伤组织建立悬浮细胞系,了解植物悬浮细胞培养过程,掌握悬浮细胞系建立和继代的保持方法,以及学习和掌握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物诱导胚状体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1前言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是将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值的无菌培养技术。

植物离体细胞作为生物反应器具具有生产周期短,提取简单,易规模化,不受外界环境干扰,而且产量高,化学稳定性和化学特性好等特点。

因此熟练地掌握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研究出最合适的植物离体细胞生长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2材料与方法

材料水稻成熟胚水稻愈伤组织玉米幼胚

方法

2.1培养基的配置

2.1.1水稻愈伤诱导培养基

2.1.1.1N6+谷氨酰胺700mg/L+水解酪蛋白300mg/L+糖30g/L+琼脂7g/L

2.1.1.2N6+2,4-D2.0mg/L+糖30g/L+琼脂7g/L

2.1.1.3N6+2,4-D4.0mg/L+糖30g/L+琼脂7g/L

2.1.1.4N6+6BA1.0mg/L+NAA0.1mg/L+糖30g/L+琼脂7g/L

2.1.2悬浮培养基N6+2,4-D2mg/L+30%糖

2.1.3玉米胚状体诱导培养基

N6+谷氨酰胺700mg/L+水解酪蛋白300mg/L+糖30g/L+琼脂7g/L+2,4-D2.0mg/L

2.2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

2.2.1按照所需配好培养基

2.2.2将所需培养基、培养皿等器具进行高压高温灭菌

2.2.3将成熟水稻种子去壳,去壳后种子放入纱布中,用棉线捆好,剪掉多余的纱布和棉线,将捆好的种子放入75%酒精中浸泡30s后取出,在放到0.1%的升汞中15min后取出,然后在无菌水中洗涤五次。

2.2.4在净工作台中剪开纱布,把种子小心地接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

每瓶接种4~5个,接4个培养皿,暗培养.

2.2.5观察,记录数据,计算污染率,诱导率。

2.3悬浮细胞系的初建立

2.3.1配置悬浮培养基N6+2,4-D2mg/L+30%糖,分装四个烧瓶,每瓶100ml,灭菌。

2.3.2将手洗干净,用75%酒精将手消毒,进入超净工作台开始接种操作

2.3.3点燃酒精灯,将镊子,解剖刀在酒精灯下烤干。

2.3.4打开固体烧瓶盖,瓶口灭烧

2.3.5打开液体烧瓶盖,瓶口灭烧

2.3.6用镊子将固体愈伤夹一块放入液体瓶中,不断摇动并用镊子刮下松软的愈伤进入液体,最后剩下的愈伤捞出,继续放到固体培养基中

2.3.7盖好液体瓶盖,将其放在摇床上180r/min7d左右。

2.4悬浮细胞系的继代

2.4.1再次配置新鲜的培养基N6+2,4-D2mg/L+30%糖

2.4.2小心地将原有的培养基倒出1/3,再把新配制的培养基倒入烧瓶

2.4.3封好瓶口,将其放在摇床上180r/min

2.5玉米胚状体的诱导

2.2.1水稻成熟胚的愈伤诱导

2.2.1.1按照所需配好培养基:

N6+谷氨酰胺700mg/L+水解酪蛋白300mg/L+糖30g/L+琼脂7g/LPH5.8

2.2.1.2将所需培养基、培养皿等器具进行高压高温灭菌

2.2.1.3将成熟水稻种子去壳,去壳后种子放入纱布中,用棉线捆好,剪掉多余的纱布和棉线,将捆好的种子放入75%酒精中浸泡30s后取出,在放到0.1%的升汞中15min后取出,然后在无菌水中洗涤五次。

2.2.1.4在净工作台中剪开纱布,把种子小心地接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

发芽的培养基中,光培养的接6瓶,暗培养接2瓶,诱导愈伤的接4个培养皿,暗培养

2.2.1.5观察,记录数据,计算污染率,诱导率。

2.2.2悬浮细胞系的初建立

2.2.2.1配置悬浮培养基N6+2,4-D2mg/L+30%糖,分装四个烧瓶,每瓶100ml,灭菌。

2.2.2.2将手洗干净,用75%酒精将手消毒,进入超净工作台开始接种操作

2.2.2.3点燃酒精灯,将镊子,解剖刀在酒精灯下烤干。

2.2.2.4打开固体烧瓶盖,瓶口灭烧

2.2.2.5打开液体烧瓶盖,瓶口灭烧

2.2.2.6用镊子将固体愈伤夹一块放入液体瓶中,不断摇动并用镊子刮下松软的愈伤进入液体,最后剩下的愈伤捞出,继续放到固体培养基中

2.2.2.7盖好液体瓶盖,将其放在摇床上180r/min7d左右。

2.2.3悬浮细胞系的继代

2.2.3.1再次配置新鲜的培养基N6+2,4-D2mg/L+30%糖

2.2.3.2小心地将原有的培养基倒出1/3,再把新配制的培养基倒入烧瓶

2.2.3.3封好瓶口,将其放在摇床上180r/min

2.2.4玉米胚状体的诱导

配好培养基,灭菌,挑选致密的玉米愈伤组织放到培养基中,封口,贴上标签。

3结果与分析

3.1水稻愈伤诱导

不同培养基对水稻愈伤诱导的影响

愈伤培养基

污染率(%)

诱导率(%)

N6+谷氨酰胺700mg/L+水解酪蛋白300mg/L+糖30g/L+琼脂7g/L

50

40

N6+2,4-D2.0mg/L+糖3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