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7482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docx

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施工方法说明及附图

第9章钻孔、灌浆及基础处理工程

9.1工程概况

本章施工内容为关州水电站发电引水洞、调压室、压力管道、电站厂房等工程的回填灌浆、接缝灌浆、固结灌浆及灌注桩施工。

其内容包括:

⑴钻孔:

包括勘探孔、灌浆孔、灌注桩钻孔,以及钻孔和灌浆所需进行的钻孔冲洗、压水试验、灌浆前孔口加塞保护等全部钻孔作业。

⑵灌浆:

水泥灌浆水泥灌浆适用的范围为固结灌浆、回填灌浆、接缝灌浆。

⑶钻孔、灌浆的范围完全取决于实际遇到的地质条件。

当遇到地质条件改变,按监理人定期发布的关于钻孔、压水试验、灌浆的通知执行。

当遇不良坝基地质条件或砼建筑物出现缺陷需进行化学灌浆时,按监理人指示进行化灌。

钻孔灌浆及灌注桩总工程量见表9.1-1所示。

表9.1-1钻孔灌浆及灌注桩工程量表

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引水隧洞

2-7-1

固结灌浆孔

m

9975

2-7-2

固结灌浆

m

9975

2-7-3

回填灌浆埋管

m

5000

2-7-4

回填灌浆

8551

9#施工支洞

8-7-1

回填灌浆

112

8-7-2

接缝灌浆

68.8

10#施工支洞

9-7-1

回填灌浆

67

9-7-2

接缝灌浆

47.12

11#施工支洞

10-7-1

回填灌浆

67

10-7-2

接缝灌浆

47.12

调压井

3-7-1

固结灌浆钻孔

m

15665

3-7-2

固结灌浆

m

15395

3-7-3

回填灌浆

4144

压力钢管

4-7-1

固结灌浆

m

11351

4-7-2

回填灌浆

4043

4-7-3

接触灌浆

3152

厂房及防洪堤

5-15-1

灌注桩造孔

m

10992

5-15-2

C20砼(灌注桩)

M3

8633

5-15-3

灌注桩钢筋

T

648.98

9.2工程地质

引水隧洞(引17+000.000~17+727)及调压室段山体较浑厚,地表高程2200m~2600m,隧洞顶板埋深100m~700m,侧向水平埋深除进口傍河段、个别傍山段为80m~200m外,其余段为300m~700m。

引水线路沿线从上游至下游与小金河垂直的冲沟较发育,其中较大的冲沟有梅龙沟和鹅狼沟。

沟内均常年有流水,沟底被冲洪积物覆盖,沟底高程分别为2122m~2194m和2022m~2192m,跨沟段洞室垂直埋深约52m~110m。

该段引水线路位于扎科断裂中路背斜南西侧,下游距关州电站厂址约730m。

产状N65︒W/NE(S)∠60︒~80︒,与洞轴线近于直交。

北西斜交于水子断裂(F10),工区延伸长度大于21KM。

该断裂系由多条断层组成的宽约120m~150m断裂带,两盘岩层均由志留系组成,上盘岩层直立、倒转,下盘次级褶皱发育,破碎带宽30m~100m,断距大于500m,为—压扭性断裂。

9.2.2调压井工程地质条件

调压井位于厂房后坡条形山脊垭口上游约320m外侧坡陡崖脚地形稍缓处,井中心对应地面高程2280m,与厂房相对高差为423m,地形坡度50︒~65︒。

基岩为二云片岩夹薄层石英或条带,强风化带下限埋深15m~25m,弱风化带下限埋深20m~30m,岩类别以Ⅳ1类为主。

9.2.3压力钢管段工程地质条件

压力管道位于调压井以下阶梯状陡坡地段,地表大部分基岩裸露,上部为二云片岩夹薄层石英或条带,下部为石榴二云(英)片岩夹角闪片岩。

其中洞内埋管段主要穿越二云片岩夹薄层石英或条带和石榴二云(英)片岩夹角闪片岩,洞室埋深82m~160m,围岩类别为Ⅳ~Ⅴ类。

洞顶岩石因各结构面的切割组合易形成不稳定楔形体,下平段后段(0+300.67~0+335.46)位于厂房场地下,埋深8.5m~12m,地表土层厚5m~19m,地下水位高于洞顶约2.75m,洞室大部分位于松散堆积层中。

9.2.4发电厂房及防洪堤工程地质条件

厂区布置于小金河右岸兴丹停车场上游侧S303公路边,厂房外侧紧靠主河道,小金河在此呈弧行拐弯,河床高程1848m~1850m,枯水期水面宽20m~35m,水深约1.5m~2m。

公路宽7.5m,地面高程1857m~1858m,高出河水面7m~8m。

场地公路内侧为崩坡积层,组成物质为孤块碎石夹沙壤土。

公路及外侧为一新近人工堆积的孤块碎石土。

防洪堤沿地面厂房外侧大致顺河布置,长约330m,堤顶高程1856.75m,两端与岸坡相接。

厂区地基向上游主要位于漂块,上部为卵石夹砂层中,向下游为强~弱风化石榴二云(英)片夹角闪片岩。

厂基附近漂块卵石夹砂层结构较密实,其承载力能满足要求,但该层透水性强,抗渗变形及抗冲刷能力较差,强风化石榴二云(英)片夹角闪片岩风化呈褐黄色碎石土状,结构松散,承载力较低。

防洪堤覆盖层厚22m~50m,从上至下依次为:

漂块卵砾石夹层、孤块碎石夹沙壤土层,下伏基岩主要为二云片岩夹薄层石英脉或条带。

9.3灌浆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对策

9.3.1主要工程特点

⑴工程量大,施工点分散;

⑵压力钢管段灌浆升压及变形观测的控制要求较高;

⑶各灌浆工作面与其它施工相互干扰多,平行作业多。

9.3.2工程难点、重点及对策

⑴钻孔灌浆工程量大,施工机械设备多,廊道施工通道少,采用集中制浆,设中转站输浆,循环供浆的方法进行浆液的输送。

⑵按施工工作面要求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并组织安排好施工人员及设备的调动,采用集中统一的管理方法。

⑶钢衬段灌浆的压力控制:

采用电感千分表、千分表进行监测,安排责任人心的工作人员看守压力表。

9.4施工布置

9.4.1制浆系统

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和灌浆工程部位的分布,拟在现场布置2个集中制浆站。

1#集中制浆站布置在引水洞出口底板,主要负责引水隧洞灌浆及调压井;2#集中制浆站布置在厂房右后侧,主要负责压力管道的灌浆。

每个集中制浆站内设ZJ-400高速搅拌机1台,J-900储浆搅拌机1台,站内设临时性水泥仓库。

制浆站用Φ50mm架管搭设,上铺5cm厚的木板,四周围彩条布,顶部盖石棉瓦。

钻孔灌浆施工通道采用各部位开挖、混凝土施工时的通道。

制浆系统的主要布置形式见图9.4-1。

图9.4-1制浆系统的主要布置形式

引水隧洞洞内成型断面均为圆型,考虑施工便利,钻孔与灌浆施工采用钢管架搭设简易施工作业平台进行。

9.4.3风、水、电

风:

使用开挖时的供风管道,用DN50管接入钻孔工作面。

局部工程量少的地方采用移动式压风机进行供风。

水:

使用施工总布置中的供水系统,用DN50钢管接至各施工现场。

电:

采用开挖、砼浇筑所形成的系统。

从各变压器的低压端接至工作面。

洞内动力线与照明线分开。

洞内风、水、电、排污管道都靠边布置。

9.4.4排水、排污

及时清理灌浆施工产生的废水、废浆液,保持工作面整洁。

工作面设排污沟和集水坑(井),淤积物用人工装编织带搬出,弃至监理人指定地点。

在引水隧洞出口设置临时集水排污池,将工作面污水集中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

9.4.5通讯

引水隧洞与支洞中钻孔与灌浆施工通讯采用对讲机或电话机。

9.5钻灌设备

9.5.1钻孔设备

根据不同部位钻孔形式及其入岩深度、底板压重砼厚度、洞内衬砌厚度等参数,回填灌浆选用YT28气腿式凿岩机及阿特拉斯D7液压钻钻孔,固结灌浆选用YG40导轨式凿岩机钻孔,勘探孔及检查孔选用XY-2PC地质钻机钻孔,接缝灌浆采用磁座电钻钻孔。

9.5.2灌浆设备

固结及接触灌浆采用ZJ-400高速搅拌机制浆,JJS-2型低速搅拌机配浆,BW-200型灌浆泵输浆和灌注,灌浆自动记录仪实时跟踪测记灌浆过程。

9.6灌浆材料

9.6.1水泥

⑴根据施工图纸或监理人指示,选用灌浆用的水泥品种。

用于回填灌浆的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和固结灌浆的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

⑵施工过程中,监理人有权指示承包人采用细水泥或超细水泥等特种水泥,承包人不得拒绝,其引起的变更应按本招标文件《合同条款》的规定办理。

⑶灌浆用的水泥必须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

水泥不存放过久,出厂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不使用。

9.6.2灌浆用水

灌浆用水符合JGJ63-89第,制浆用水的温度不得高于40℃。

9.6.3掺合料

经监理人批准,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砂、粘性土、粉煤灰和水玻璃等掺合料。

各种掺合料质量符合DL/T5181-2001的规定,其掺入量通过试验确定,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9.6.4外加剂

经监理人批准,可在水泥浆液中掺入速凝剂、减水剂、稳定剂以及监理人指示或批准的其它外加剂。

各种外加剂的质量符合DL/T5181-2001的规定,其最优掺加量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所有能溶于水的外加剂均以水溶液状态加入。

9.6.5化灌材料

根据施工图纸或监理人指示选用合适的化学灌浆材料。

9.7浆液配给及输送

9.7.1制浆

⑴材料称量误差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采用重量称量法。

⑵纯水泥浆液搅拌时间:

使用普通搅拌机时不得少于3min,使用高速搅拌机时不小于30S。

浆液在使用前用筛过滤。

从开始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小于4h。

所有拌和后2h内没有灌浆的浆液作废浆处理。

⑶拌制超细水泥浆液和稳定浆液,加入减水剂并采用高速搅拌机,高速搅拌机搅拌转速大于1200r/min(r为转动一周),搅拌时间通过试验确定。

细水泥浆液的搅拌,从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小于2h。

⑷集中制浆系统制备的水泥浆为0.5:

1(水灰比)的纯水泥浆,输送浆液流速为1.4~2.0m/s,各灌浆点按来浆密度,根据各灌浆点的不同需要进行调制使用。

浆液温度保持在5~40℃,低于或超过此标准作为废浆处理。

9.7.2输浆

各集中制浆站制的浓浆,分别采用BW-200灌浆泵配2″管输送至不同工作面,输送浆液流速按1.4~2.0m/s控制。

9.8回填灌浆

9.8.1回填灌浆工艺流程

回填灌浆工艺流程见图9.8-1。

计量

计量

计量

水泥

标配浆液搅拌

送浆

灌浆

被灌(段)孔

此孔结束

下一孔

过滤

验收

造孔(入岩10cm)

布孔

控制阀

压力表、灌浆

自动记录仪

达到设计压力

此孔不耗浆

 

图9.8-1回填灌浆工艺流程图

钻孔

⑴回填灌浆钻孔在衬砌砼达到70%的设计强度后进行。

⑵隧洞回填灌浆采用YT-28手风钻钻孔。

⑶所钻孔深入岩石10cm,并测记混凝土厚度和空腔尺寸。

⑷遇有围岩塌陷、超挖较大等情况时采用预埋灌浆管。

灌浆

⑴回填灌浆按划分的灌浆区段分序加密进行,每一区段的端部封堵严密。

自较低的一端开始向较高的一端推进。

同一区段内的同次序孔全部钻出后进行灌浆。

⑵回填灌浆分两序施工,先施工Ⅰ序孔,再施工Ⅱ序孔。

Ⅰ序孔与Ⅱ序孔分类编号,交替布置,Ⅱ序孔包括顶孔。

各次序间隔不得小于48h。

⑶灌浆前对衬砌砼的施工缝和砼缺陷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可能漏浆的部位进行处理。

⑷采用纯压式灌浆法,灌浆压力为0.3~0.5Mpa,浆液水灰比为:

一序孔可灌注水灰比0.6(或0.5):

1的水泥浆,二序孔可灌注1:

1和0.6(或0.5):

1两个比级的水泥浆。

空隙大的部位灌注水泥砂浆,掺砂量不大于水泥重量的200%,或按监理人指示进行。

结束标准与封孔

在规定的压力下,采用灌浆孔注入率不大于1L/min后,继续灌注90min即可结束。

灌浆结束后,先关闭孔口闸阀,再停泵,待孔内浆液初凝后才拆除孔口闸阀。

所有的灌浆孔和检查孔在灌浆作业结束后,首先割除露出衬砌混凝土表面的埋管,清除孔内集水和污物,采用灌浆法(水:

灰:

砂=0.5:

1:

1的砂浆)将钻孔封堵密实,孔口用干硬性砂浆抹平。

质量检查

⑴回填灌浆质量检查在该部位灌浆结束7天后进行。

灌浆结束后,应将灌浆记录有关资料提交监理人,以便确定检查孔孔位。

检查孔应布置在脱空较大、串浆孔集中及灌浆情况异常的部位。

检查孔的数量为灌浆孔总数的5%。

⑵采用钻孔注浆法进行回填灌浆质量检查,向孔内注入水灰比2:

1的浆液,在规定压力下,初始10min内注入量不超过10L,即为合格。

⑶检查孔钻孔注浆结束后,采用水泥砂浆将钻孔封堵密实,并将孔口压抹平整。

9.8.3特殊情况处理

⑴空腔较大位置或塌方段预埋灌浆管,每个区埋设2-4根灌浆管。

以利于排气排水。

⑵灌浆过程中如发现漏浆,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加浓浆液、降低压力、间歇灌浆等方法处理。

但处理方法报监理人审批或遵照监理人的指令进行。

⑶灌浆过程中发生与其它孔串浆,等被串孔排出浓浆时将其堵塞,一序孔串浆可不必重灌,二序孔串浆扫孔重灌。

⑷回填灌浆因故中断时,及早恢复灌浆,中断时间大于30min,则清洗至原孔深后恢复灌浆,此时若灌浆孔仍不吸浆,则重新就近钻孔进行灌浆。

9.9固结灌浆

9.9.1施工原则

⑴固结灌浆在回填灌浆结束7d天后进行。

⑵按环间分序、环内加密的原则进行。

⑶固结灌浆施工工艺见图9.9-1。

9.9.2灌浆孔位测量放线

严格按照孔位布置图进行测量放线,在所测放孔位处设置明显标记并注明孔号和孔序。

9.9.3灌浆孔钻孔

⑴采用YG40手风钻钻孔。

施工方法同回填灌浆。

⑵固结灌浆孔钻孔按灌浆程序,分序分段进行钻孔。

⑶灌浆孔的开孔孔位符合施工图要求,因故变更孔位须经监理人批准,并记录实际孔位。

9.9.4钻孔冲洗

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或用导管通入大量流水,从孔底向孔外冲洗;裂隙冲洗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通过现场灌浆实验确定。

冲洗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若大于1Mpa时,采用1Mpa;冲洗风压采用50%灌浆压力,压力超过0.5Mpa,则采用0.5Mpa。

当邻近有正在灌浆的孔或邻近灌浆孔结束不足24h时,不得进行裂隙冲洗。

灌浆孔(段)裂隙冲洗后,该孔(段)应立即连续进行灌浆作业,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h者,应在灌浆前重新进行裂隙冲洗。

9.9.5灌浆前压水试验

⑴为便于分析判断灌浆效果,在固结灌浆孔岩石裂隙冲洗结束后,进行压水试验,并按监理人指示采用“简易压水”、“单点法”及“五点法”进行压水试验。

⑵简易压水试验在裂隙冲洗后或结合裂隙冲洗进行。

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该值若大于1Mpa时,采用1Mpa;压水20min,每5min测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用透水率q表示。

五点法和单点法压水试验按DL/T5148-2001附录A执行。

⑶灌前压水试验,在一序孔中选择总孔数的5%,用为灌前压水试验孔。

⑷固结灌浆检查孔按DL/T5148-2001附录A的规定进行压水试验,压水检查孔的数量不少于总孔数的5%。

不允许

每分钟耗量≤设计标准

允许

计量

计量

计量

水泥

其他

标配浆液搅拌

送浆

灌浆

被灌孔(段)

此孔(段)结束

下一孔(段)

过滤

预埋灌浆管

造孔

布孔

控制阀

压力表、灌浆

自动记录仪

被灌处千分表

洗孔及压水试验

按需要浓改稀

达到设计标准

达到设计压力

 

图9.9-1固结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9.9.6灌浆

⑴固结灌浆孔采用在预埋管中钻孔的方法,采用风钻或其它型式钻机钻孔,孔深和孔向均满足施工图纸要求。

⑵固结灌浆孔在灌浆前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直至回水清洁时止。

冲洗压力可为灌浆压力的80%。

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时,是否需要冲洗以及如何冲洗,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⑷固结灌浆孔在灌浆前进行压水试验。

⑸地下洞室的固结灌浆按施工图纸要求或监理人指示,按环间分序、环内加密的原则进行。

环间宜分为两个次序,地质条件不良地段,可增为三序,但需经监理人批推。

⑹固结灌浆宜采用单孔灌浆的方法,但在注入量较小地段,同一环上的灌浆孔可并联灌浆,孔数宜为2个,孔位宜保持对称。

⑺固结灌浆孔基岩段长小于6m时,可全孔一次灌浆。

当地质条件不良或有特殊要求时,可分段灌浆。

⑻固结灌浆浆液的浓度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灌浆浆液水灰比可采用5:

1、3:

1、2:

1、1:

1、0.8:

1、0.6:

1、0.5:

1等七个比级。

开灌水灰比可采用5:

1。

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注入量大的孔段应灌注水泥沙浆。

⑼固结灌浆浆液变换:

①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②当某一级浆液的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改浓一级。

③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④固结灌浆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孔段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延续30min,即可结束。

9.9.7结束标准

⑴固结灌浆在规定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60min,灌浆即可结束。

⑵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9.9.8封孔

采用“机械压浆封孔法”或“压力灌浆封孔法”。

9.9.9特殊情况处理

在灌浆过程中出现冒浆、漏浆、串浆灌浆中断、孔口涌水、回浆变浓、吸浆量大等特殊情况时,按下列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将处理措施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⑴灌浆过程中如发现冒浆、漏浆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

⑵当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采取下列措施进行处理:

①如被串孔正在钻进,立即停钻;

②如串浆量不大,灌浆的同时,在被串孔内通入水流,使水泥不致充填钻孔;

③当串浆量大时,如条件许可,可与被串孔同时施灌,否则用灌浆塞塞于被串部位上方1~2m处,继续进行灌浆。

结束后立即将被串孔内的灌浆塞取出,并扫孔洗净。

④如串浆沿裂缝串得比较远,采用浓浆施灌。

⑶灌浆工作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按下述原则进行处理:

①及早恢复灌浆;

②中断超过30min,立即设法冲洗钻孔,如冲洗无效,则在重新灌浆前进行扫孔;

③复灌时开始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灌注,如注入率同中断前相近,改用中断前比级的水泥浆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较多,浆液逐级加浓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则该段不合格。

⑷在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若效果不明显,延续灌注30min后,停止灌注。

⑸若发现灌浆段注入量大,灌浆难于结束时,选用下述措施处理:

①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

②浆液中掺加速凝剂;

③灌注稳定浆液或混合浆液。

该段经处理后进行扫孔,重新按照本章要求进行灌浆,直至结束。

质量检查

⑴固结灌浆质量检查采用检查孔压水试验(单点法)进行。

⑵并根据监理人要求进行岩体波速测试,并将测试成果提交监理人。

⑶固结灌浆压水试验检查在该部位灌浆结束3~7天后进行,灌浆结束后,应将灌浆记录和有关资料提交给监理人以便拟定检查孔的孔位。

检查孔的数量不应少于灌浆孔总数据的5%,孔段合格率应在80%以上,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可认为合格。

否则,应按监理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

⑷岩体波速和静弹性模量测试,应分别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天或28天后进行,其孔位的布置、测试仪器的确定、测试方法、合格标准等,均应按施工图纸的规定和监理人指示执行。

9.10接缝灌浆

9.10.1接缝灌浆灌前准备

⑴浇筑混凝土前,在补强板上抹油,防止补强板与混凝土黏结,灌不进浆。

⑵埋管的外围混凝土凝固后,进行平洞回填灌浆和围岩固结灌浆前,旋开孔塞,旋上保护圈,防止钻孔时打坏螺纹。

平洞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后,堵塞混凝土中灌浆孔,不得有渗水进入,然后进行接触灌浆。

⑶接缝灌浆前,采用稍高于灌浆压力的水(其压力不高于钢管抗外压的安全压力)挤开补强板与混凝土间的缝隙。

9.10.2接缝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接缝灌浆方式:

采用循环灌浆法,施工工艺见图9.10-1。

 

 

 

图9.10-1接缝灌浆工艺流程图

9.10.3接缝灌浆

⑴接触灌浆在回填、固结灌浆结束后进行。

⑵单排作一序孔,双排作二序孔。

一序孔灌浆时,二序孔作排气孔兼出浆孔。

二序孔灌浆时,留顶上一孔排气及出浆。

⑶浆液水灰比(重量比)可用(1~0.45):

1。

缝隙越大,浆液越浓,二序浆液较稀。

⑷按监理人指示严格控制进浆压力,并在灌浆孔旁设置变位计,观测钢管变位,防止管壁失稳。

⑸在灌浆过程中,随班记录孔位、配比、吃浆量和钢管变形等,并将原始记录提交监理人。

⑹在规定的灌浆压力下,最大浓度浆液停止吸浆5min后可停灌。

9.10.4接缝灌浆结束标准及封孔

⑴在规定的压力下,最大浓渡浆液停止吸浆5min后即可结束。

⑵接触灌浆后,首先,旋下保护圈,清除灌浆孔中杂物,旋上孔塞及防渗石棉,烤干预留焊缝坡口;其次,以补强板作外层垫板,封焊灌浆孔;最后磨平过高的余高及飞溅物等残迹,并补刷涂料。

9.10.5接缝灌浆施工质量检查

灌浆结束3~7天后,会同监理人用锤击法进行灌浆质量检查,其脱空范围和程度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

不合格的部位负责处理至监理人认为合格为止。

9.11钻孔灌浆施工资料的提交

9.11.1钻孔灌浆施工措施计划的提交

在灌浆作业开工前56天,根据灌浆试验成果以及本标技术条款的规定或监理人的指示,提交一份钻孔和灌浆施工措施计划报送监理人审批,其内容包括:

⑴钻孔和灌浆工程的施工平面布置图;

⑵钻孔和灌浆的材料和设备;

⑶钻孔和灌浆的程序和工艺;

⑷钻孔和灌浆的质量保证措施;

⑸灌浆试验大纲;

⑹钻孔和灌浆的施工人员配备;

⑺施工进度计划等。

9.12.2施工记录和质量报表

在施工过程中,提交钻孔和灌浆工程的各项施工记录和质量报表,其内容包括:

⑴钻孔和灌浆工程各项目完成工程量和累计工程量;

⑵灌浆工程原材料试验和质量检验成果;

⑶钻孔岩芯取样试验成果;

⑷各项灌浆质量检查记录;

⑸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9.12.3完工验收资料

钻孔和灌浆工程的完工验收提交以下资料:

⑴钻孔、测斜、钻孔冲洗、压水试验和简易压水、灌浆记录;

⑵抬动和变形观测记录;

⑶各次序孔灌浆成果一览表;

⑷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一览表;

⑸灌浆孔平面位置图;

⑹灌浆综合剖面图;

⑺各次序孔透水率频率曲线和频率累计曲线图;

⑻各次序孔单位注灰量频率曲线和频率累计曲线图;

⑼钻孔和灌浆的各项试验成果;

⑽质量检查和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⑾灌浆工程的竣工报告;

⑿监理人要求提供的其它完工验收资料。

9.13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9.13.1灌浆质量控制措施

钻孔与灌浆工程属于隐蔽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DL/T5148—2001规范以及设计要求施工,严把各道工序的质量关,确保该工程的施工质量。

⑴在施工前认真做好技术准备,仔细研究本标工程地质水文资料,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措施。

⑵建立健全“三检制”,制定严格的质量安全奖惩制度。

⑶所有设备操作人员和记录人员,必须经过岗前教育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⑷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图纸及技术质量要求进行会审,根据施工图纸及技术质量要求,写出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计划,并将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