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7846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docx

教师招聘教育学考前1000题7资料答案

教育学考前1000题(7)答案

1.2015年,我国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A)。

A.注册制度B.考核制度

C.淘汰制度D.培训制度

【解析】《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每5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2.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多样化。

“亲其师,效其行,听其言,信其道”所体现的教师职业角色是(B)。

A.传道者B.示范者

C.教育工作实施者D.教育活动组织者

3.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

体现的课程组织形式是(B)。

A.逻辑组织B.直线式组织

C.心理组织D.纵向组织

4.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教育家是(C)。

A.培根B.夸美纽斯

C.康德D.赫尔巴特

5.教育公平的重点是(D)

①机会公平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④扶持困难群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6.教育相对独立形态形成的标志是(C)。

A.专业教师的出现B.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C.学校的出现D.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7.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D)。

A.长期性B.示范性

C.主体性D.创造性

8.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主张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中国教育家是(B)。

A.叶圣陶B.陶行知

C.胡适D.郭秉义

9.“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句话表述的课程目标是(B)。

A.表现性目标B.行为性目标

C.普遍性目标D.生成性目标

【解析】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具有模糊性、普遍性、规范性的特点。

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关注的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活动的实际进展提出的相应的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获得的结果。

它关注的是学生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

它是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则是开放的。

10.《学记》明确提出“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这反应的是(C)。

A.教育观B.教学观

C.教师观D.学生观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

A.循序渐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D直观性原则

12.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知识的界限,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以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将内容组织起来,这种组织形式是(B)。

A.垂直组织B.横向原则

C.纵向组织D.序列组织

【解析】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安排课程内容,它是教育心理学家们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提出的一种组织形式。

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专题,它是以发展心理学从人的成长过程的角度提出的。

相比较而言,纵向组织注重课程内容的独立体系和知识的深度,而横向组织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广度。

13.教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最能体现教师职业专业性质的知识是(C)。

A.学科知识B.课程知识

C.学科教学知识D.教学法知识

【解析】学科教学知识作为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是教师在特定时刻、特定情景中利用可能的条件对各种知识的特殊整合,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

学科教学知识之所以成为最核心的教师知识,是因为它与课堂教学的密切关系。

作为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知识的一种高度融合,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特定课堂环境中对学生所需知识内容的一种选择和教学形式的一种创造。

14.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是(D)。

A.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学习知识本身包含着能力的培养

B.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知善”,即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D.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

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15.中小学教师与教育专家、学者合作,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地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目的。

这种教育研究属于(C)。

A.观察研究B.调查研究

C.行动研究D.实验研究

16.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这里的“纲”指的是(A)

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

C.教学计划D.教学原则

17.在一定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活的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指的是(B)

A.掌握学习B.教学过程最优化

C.发展性教学D.有效教学

18.“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体现了教师的(B)

A.职业责任B.职业纪律

C.职业良心D.职业作风

【解析】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2)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3)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4)从一点一滴做起;(5)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1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C)

A.交往能力B.学习能力

C.研究能力D.管理能力

20.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的时代特征和对师德的本质要求,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是(D)

A.责与权B.义与权

C.个体与群体D.爱与责

21.教师引导和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德育活动的关键是(B)

A.促使学生品德结构完善

B.激发学生道德冲突

C.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

D.解决德育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

【解析】: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而要引发和提高儿童全身心投入道德情境,关键是激发学生的道德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角色,体验相应的道德责任。

22..规定基础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文件是(C)

A.《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23.提出“为师要有知识,为表要有美德”的教育家是(C)

A.梁漱溟B.晏阳初C.孙敬修D.黄炎培

【解析】孙敬修:

儿童故事专家,“故事爷爷”

24.最早提出教育要是适合儿童的年龄阶段,主张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家是(C)

A.苏格拉底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皮亚杰

25..经验主义课程认为(B)

A.课程应该有益于促进人的尊严和潜能的发展

B.课程应该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加以组织。

C.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是应该建立一张新的社会秩序社会文化

D.课程标准应该体现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

26.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C)学习理论

A.人本主义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D.行为主义

27.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禁止的教师行为是(D)。

A.不得严厉批评学生

B.不得进行家教服务

C.不得顶撞家长

D.不得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28.涂尔干说过:

“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

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这种论断指出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A)

A.社会化B.全面发展

C.个性化D.可持续发展

29.“慎独”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素质的最高境界。

它属于人的(C)。

A.知识素养B.能力素养

C.道德素养D.心理素养

30.教师良心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自肺腑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教师身上的体现,这体现了教师良心的(C)特征。

A.公正性B.综合性

C.内隐性D.稳定性

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

A.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B.以教学为中心

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2.在德性和德型的培养中,择“善”应该考虑三个要素,即内心感受、对方期望和(A)。

A.社会规范B.传统文化

C.群体认同D.民风民俗

33.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是(A)

A.班级B.教研室

C.学科组D.学习小组

34.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任务。

下列观点不属于朱熹的教育主张的是(C)

A.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

B.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C.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D.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

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35.下列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情形中,学校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是(A)

A.学校操场施工留下大型建筑垃圾未及时清理也未加防护措施

B.学生有特异体质或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难于知道的

C.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

D.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学校发生的

36.《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B),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A.教育者B.引领者

C.代言者D.示范者

37.20世纪初,在西方的影响下,体育的重要性已被国人所认识,(B)正式确立了体育在新式学校中的地位,这也是中国首次实行的现代学制。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38.古代的“八目”之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于(C)

A.《论语》B.《孟子》

C.《礼记》D.《中庸》

39.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D)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40.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C)

A.教师教育艺术的创新

B.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C.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D.学生思维的创新成熟

41.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C)

A.提出了“白板说”

B.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

C.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D.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42.《爱弥儿》的作者是(D)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43.“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察度)百姓耳目之实”、“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谓“三表法”。

它的提出者是(B)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孔子

44.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45.《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体现了(C)的教育原则。

A.教学相长

B.综合课程

C.长善救失

D.藏息相辅

【解析】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解析】“长善救失”是指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并纠正学生的失误。

“过少、过急、过难、过易”这四种毛病都在于没有把心思真正用到学习之上,教书的人知道了学生的这些心思,才能对症下药,纠正这类毛病。

46.提倡儿童中心论的典型人物是(B)

A.华生

B.杜威

C.柏拉图

D.洛克

47.(D)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服从于天。

A.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48.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这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什么特点(D)

A.未来性

B.科学性

C.国际性

D.生产性

49(A)强调应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

A.古雅典教育

B.古斯巴达教育

C.古埃及教育

D.古印度教育

50.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教育,也很难令其用人类的语言进行顺畅交流。

这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c)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1.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A)

A.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

B.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

C.教育选择—提升文化功能

D.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52.我国明朝末期的东林书院强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所具有的(A)

A.政治功能

B.人口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

53.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B)提出来的。

A.赞科夫

B.舒尔茨

C.布鲁纳

D.昆体良

54.决定教育领导权的因素是(B)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55.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能够体现最近发展区的是(A)

A.三岁的丽丽在妈妈的指导下,逐渐学会了自己穿衣服

B.小艺的妈妈希望小艺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C.七岁的小燕实际身高和七岁的女孩平均身高之间的差距

D.五岁的小明已经能背诵100首古诗

56.“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

”下列关于“个别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不同的认知特征

B.不同的兴趣爱好

C.不同的年龄和性别

D.不同的价值取向

57.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列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C)制约的标志。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的经济需要

C.文化传统

D.教育者的是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58.1904年颁布并实施的“癸卯学制”是以(C)的学制为蓝本的。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英国

59.终身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形成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C)为标志的。

A.《终身教育导论》

B.《终身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

C.《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D.《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60.教育家(C)曾说:

“我十分明确地把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当作国家国民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是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

”这是教育史上较为典型的社会本位目的论思想。

A.涂尔干

B.柏拉图

C.凯兴斯泰纳

D.夸美纽斯

61.王某从事教师工作20余年,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对学生富于热情,且善于了解学生的差异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通过认真钻研教学技术,具备了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形成了成熟又独特的教学风格。

这个事例属于(D)。

A.教师专业理想的建立

B.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C.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D.教师专业自我形成

62.教育家魏巍曾在他的作品《我的老师》中写道: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

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这说明学生具有(B)

A.学习性

B.向师性

C.发展性

D.模仿性

63..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个无底洞,没有明显的时空界限。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D)的特点。

A.复杂性和创造性

B.主体性和示范性

C.长期性和间接性

D.连续性和广延性

64.下列关于师生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师生在教学内容上结成授受关系。

B.教师指导、引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C.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D.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输出—吸收的关系

65.某县盛家屯村村民盛某有一个男孩,由于幼时患病,造成左脚跛瘸,导致行动不便。

这个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盛某带着他到盛家屯小学报名入学,但学校以他是残疾儿童为由,拒绝招收。

为使儿子能够入学,盛某又带他到附近的另一所学校龙门镇小学报名,而龙门镇小学则以此儿童非所属学区为由,也拒绝招收。

根据材料,学校侵害了男孩的(A)

A.平等的受教育权

B.享有教育资源权

C.人格平等权

D.人身自由权

66.教师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C)开始的。

A.教育行政机构

B.学校制度

C.师资培训机构

D.教育法律法规

67.“教不严,师之惰”说明教师应该(C)

A.信任学生

B.了解教育对象

C.严格要求学生

D.和学生交朋友

68.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是(B)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徐特立

69.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C)

A.道德动机

B.道德评价

C.积极的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习惯

70.新课程改革中新增加的两个课程是(C)

A.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71.美国课程专家(A)于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A.博比特

B.斯宾塞

C.泰勒

D.布鲁纳

72.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A)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73.“教育社会化”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它决定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致性。

现阶段要突出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以诚心诚意的态度主动地尊重所有的学生家长

B.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C.正确分析学生的特点,以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家庭教育

D.教师对学生的社会活动要严格管理

7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体现的教育思想是(B)

A.素质教育

B.终身教育

C.全民教育

D.全面教育

75.杜威认为(A)

A.学校的社会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道德教育应通过社会生活和各科教学进行

B.儿童道德行为通过社会学习即观察和模仿学习可以获得和改变

C.学校应当根据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循序渐进地进行道德教育

D.要根据儿童习惯性和暗示接受性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

76.下列关于课程目标与几个相关概念的表述中,正确的包含关系是(C)

A.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一教学目标一课程目标

B.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一课程目标一教学目标

C.教育目的一培养目标一教学目标一课程目标

D.教育目的一培养目标一课程目标一教学目标

77.一般以为,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

A.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C.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

D.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反馈

78.范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的三个特性是(A)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79.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难度和速度,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这主要遵循(A)的教育原则。

A.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统一

B.直观与抽象相结合

C.理论联系实际

D.科学性与思想统一

80.孔子的弟子冉有谦虚,办事犹豫不决,孔子鼓励他临事果断;另一个学生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顾全,孔子就劝他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行。

在孔子的教育中,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81.暗示教学法强调(A)

A.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使上课如同游戏、表演

B.教师提出课题,引导学生自己学习、获得学习结果

C.将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用纲要信号图式标示出来

D.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82.下列关于教学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B)

A.发现学习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学习者内部动机、信息的灵活提取等

B.范例教学模式分为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况、作业、反馈八个阶段

C.程序教学模式以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原理为基础

D.非指导性教学是学生通过自我反省与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氛围中自由的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

83.“除了教育计划和课时计划外,教师不参与任何别的计划。

”该建议是哪位教育家提出来的(A)

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84.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C)

A.复式教学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

D.道尔顿制

85.在教学中提倡“躬行”,即身体力行,初步形成了把“学”“思”“行”看做统一的学习过程的思想的是(A)。

A.孔子

B.朱熹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8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现代教学理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B.教师要通过教学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C.教学要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D.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87.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A)

A.孔子

B.墨翟

C.董仲舒

D.朱熹

88.教材的主体部分是(C)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