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7891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球体,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说出地球大小的几个数字.

3.认识地球仪,知道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咱们在小学学过的一首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一)

1、自主学习:

读“地球的形状”一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⑴、完成课文4页“活动”1题

⑵、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什么?

2、小组交流:

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小组合作探究及展示:

【探究问题】

⑴、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那四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⑵、“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⑶、你还能举出那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

4、教师点评【探究结论】

⑴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宇宙观测、卫星照片→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由麦哲伦率领的环球航行,第一次用铁一般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一个真理:

地球是圆的。

5、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用那些知识或现象说明地球的形状

 

学习任务

(二)

1、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

(二)

读“地球有多大”一框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⑴、如何描述地球的大小?

⑵、地球的基本数据能够说明什么?

2、小组交流:

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小组合作探究及展示:

【探究问题】地球的基本数据能够说明什么?

4、教师点评:

⑴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⑵再一次用数据证明了地球是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三、拓展延伸:

地球的表面积是中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

假如你是一位2000多年前的学者,你会如何去猜测和验证地球的形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识?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

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

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

五、达标检测:

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__

2.地球的平均半径:

____

最大周长约:

____

表面积:

____

3..下列事实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郑和下西洋

4.以下关于地球仪的正确描述是()

A.它是地球的模型

B.它是地球缩小了的模型

C.它是用文字和符号来表示的事物

D.它能真实的反映地貌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2)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学习目标:

1.在地球仪上识别出地轴、纬线、北极、南极、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等地理事物

2.看图说出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3、掌握经度纬度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认识地球仪

1、自主学习:

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

1.地球仪的作用。

2.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3.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2、小组交流:

3、小组合作探究及展示:

【探究问题】

(1)学生动手画一条经线和纬线,完成下表。

小组观察讨论。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纬线

经线

【探究结论】实践探索记录表

  活动一:

在下面的底图中绘出你在地球仪上找到的地轴、赤道,用文字标出南、北两极点。

活动二:

在下面的底图中绘出你在地球仪上看到的纬线、经线。

 

活动三:

在地球仪上,利用老师提供的绳子、刻度尺,通过观察、测量、对比等方法,小组同学合作共同总结出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并将活动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活动内容

纬线

经线

它们的形状是圆圈还是半圆?

纬线的长短是否是一样的?

经线的长短是否是一样的?

若不一样哪条最长?

纬线之间是相互平行还是相交?

经线之间是相互平行还是相交?

 

探究内容

纬度

经度

你观察到的纬度、经度的最小度数是多少?

 

 

纬度值从起点向南、北两侧是增大还是减小?

 

 

经度值从起点向东、西两侧是增大还是减小?

你观察到的纬度、经度的最大度数是多少?

 

 

你知道从起点向北的纬度叫什么?

从起点向南的纬度叫什么?

 

 

你知道从起点向东的经度叫什么?

从起点向西的经度叫什么?

学习任务

(二)经线和纬线

1、自主学习:

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表格:

①什么是纬线?

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②各纬线长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③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

④经线在形状、指示方向、长度的分布三个方面与纬线有什么不同?

⑤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⑥经度的标度范围是多少度?

⑦对比纬度的变化规律,说明地球仪上经度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⑧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

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⑩高中低纬度是怎么划分的?

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及展示:

.活动四4:

在地球仪上,通过观察、寻找、归纳出纬度、经度划分的规律,并把活动结果记录在上表。

4、【教师点拨】

(1)经度和纬度的确定

规律:

1、向哪去越来越大就用什么字母表示。

(由此可以总结出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

2、0度和180度只有一条,所以后面不带字母。

3、南纬、北纬表示方法(20S.20N),东经、西经表示方法如(40W,40E).。

三、拓展延伸:

自制地球仪

〔1〕材料:

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彩笔等。

五、达标检测:

自学检测一

1.什么叫地轴?

什么是南极和北极?

2.什么叫纬线和经线?

3.纬线是什么形状?

最长的纬线叫什么?

最短的呢?

4.纬线和经线指示什么方向?

读图1.6图1.9和地球仪回答:

1.什么是经线?

2.经线是什么形状?

3.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么?

4.0°经线又叫什么?

自学检测二

读图1.6,为了把各纬线加以区分,我们给他们划分了纬度,请回答:

1.0度纬线叫什么?

90度纬线叫什么?

2.从赤道到两极纬度是怎么变化的?

3.从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是怎么变化的?

4.赤道两侧度数相同的纬线怎样区分?

那一条纬线不标注?

5、南、北纬,东、西经分别如何表示?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3)

半球的划分

学习目标

1.在地球仪上识别出经线、本初子午线等地理事物

2.看图说出经线和经度的特点

3.说出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习难点

1、东西半球划分及范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

、找出最长的一条纬线,这条纬线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

、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

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在地球仪上找出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高中低纬度是怎么划分的?

2、小组交流

3、小组合作及展示:

1)、南北半球的划分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教师点评:

学生黑容易认为是0度和180度组成的经线圈,然后老师进行引导两方面的问题①东经160度和多少度组成的经线圈可以平分地球?

②为什么不用0度和180度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划分界线

划分范围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东西半球划分图示;(大大为西,小小为东:

西经大于20,东经大于160为西半球。

小于西经20,小于东经160为东半球)

西半球东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180°20°W0°160°E180°

三、拓展延伸:

用实物演示半球的划分

四:

自学检测

1.什么是经线?

2.经线是什么形状?

3.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么?

4.0°经线又叫什么?

5.经线的最小度数是多少?

最大的是多少?

6.同一度数的经线有几条?

如何区分它们?

用什么符号表示?

7.东经经线的度数排列有什么特点?

西经经线的读书排列有什么特点?

8.判断下列经线所属的东西半球:

5°W10°W15°W

165°E170°E175°E

20°E50°E150°W

80°W60°E120°W

10.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方向的起点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11.与120经现构成经线圈的是()

A.90°B.E60°WC.150°WD.0°

12.东半球指()

A.20°W以东至160°W以西的半球

B.160°W以东至20°E的半球

C.180°W以东至0°经线以西的半球

D.任意经线圈平分的半个球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4)

利用经纬网定位

学习目标

1.会在经纬网上找点的经纬网坐标或根据坐标描点.

2.会判断经纬网上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和高中低纬度位置.

3.会判断经纬网上各点的相互位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难点:

经纬网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一)用经纬网定位

1、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9页,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经纬网?

(2)经纬网有何用途?

(3)给出经纬度,在地球仪上找位置:

40°N120°E、25°S90°W、72°N20°W、55°S120°E

(4)给出位置,说出经纬度:

北京、上海、纽约、伦敦、悉尼

2、小组交流:

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及展示:

【探究问题】肥城某中学李明同学想分别邀请巴西、法国和美国三位小朋友到纬度40°、经度160°的地方一同度假。

他们能聚会在一起吗?

4、【教师点拨】说清南北纬、东西经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出错。

【探究结论】不会聚会在一起。

可能会有(40°N,160°E)、(40°N,160°W)、(40°S,160°E)、(40°S,160°W)四个地点。

学习任务

(二)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

1、自主学习:

自己制作小地球仪,要求

(1)在小乒乓球画出:

南北两极、赤道,并且每隔30°画一条经线和纬线。

(2)标出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3)用不同颜色表示低、中、高纬度地区的范围。

在南北两极点各钻一个小孔,用铁丝为地球仪制作一个支架。

2、小组交流:

在小组间展示制作成果,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3、【教师点拨】注意各纬线之间的平行、经线之间的匀称。

地球仪的倾斜角度。

三、拓展延伸:

1.【想一想】假如一架飞机从北京沿同一经线圈飞行,不改变飞行方向,能不能飞回到北京?

为什么?

2、【是真是假】家住北京的小民,一天接到远洋航船上工作的爸爸打来的电话。

爸爸说:

“我们的轮船正停在这样一个地方;轮船的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

”小民的爸爸电话所说的地方是真的吗?

请说明你的理由。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以及经纬网的使用。

1.面对普通经纬网地图:

第一步:

判断东西经与南北纬代号(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判断依据:

看数字,往东越来越大的是东经(E),往西越来越大的是西经(W),往北越来越大的是北纬(N),往南越来越大的是南纬(S)。

第二步:

判断方向方法:

要判断A点位于C点的什么方向,则在C点标出东西南北,然后看A点界于两个方向之间,那么A点就在C点的什么方向。

第三步:

根据经纬度判断东西南北半球难点:

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

判断东西半球口诀:

经度小于20度,全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度,全在西半球;经度在20度和160度之间,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判断:

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

2.面对极地为中心的地图:

关键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方向。

然后根据方向判断经纬度及代号。

五、达标检测:

1、什么是经纬网?

2、经纬网的作用是什么?

3、

读出下列点的经纬度位置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

学习目标:

1、用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教学难点:

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情况差异及四季变化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你知道地球上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

一年中为什么有四季更替?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

方向是怎么样的?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自转

公转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旋转中心

转动特点

运动的意义

3、南北两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

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及展示:

一、1、教师课件演示地球的自传,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

提问:

观察实验,看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那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

,再让学生观察:

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4、教师点拨:

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学习任务二、

1、自主学习

(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

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

(课件演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

新-课-标-第-一-网

(3)观察后,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及展示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2)、说说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半球

北半球

节气

冬至

春分、秋分

夏至

直射纬度

 

 

地面获得太阳光热

 

 

白昼时间

 

 

季节

4、教师点拨

1、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四季变化。

 

三、拓展延伸:

我们放寒假时,澳大利亚放什么假?

四、自学检测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

2.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吗?

3.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4、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

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5、地球绕________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小时,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__现象。

6.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365天B.30天C.三个月D.24小时

7.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C.昼夜更替D.昼夜

8.地球自转时()

A.以一年为周期B.地轴的倾斜方向随季节而变化

C.总是自西向东

D.西边总是比东边早见到太阳

9.地球上有昼夜更替现象是因为地球()

A.有公转运动

B.有自转运动

C.沿自东向西的方向运动

D.地球本身不发光

10.发表天体运动论并最早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A.哥伦布B.麦哲伦C.哥白尼D.布鲁诺

11.2005年元旦最早出现在下列城市中的()

A.中国北京B.日本东京C.印度的孟买D.伊朗的德黑兰

12.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是()

A.一个点B.一个面C.一条线D.整个地球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14.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A.自东向西转B.逆时针转C.顺时针转D.自西向东转

15.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

16.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A.昼夜B.昼夜更替C.昼夜变化D.昼夜长短的变化

17.当中国的学生放寒假时,澳大利亚的学生可能在()

A.春游B.参加秋季运动会C.滑雪D.夏令营

18.地球公转至春分点时太阳直射在()

A.北回归线上B.南回归线上C.北极圈上D.赤道上

19.郑州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地球的运动

(2)

五带的划分

学习目标:

了解地球五带的划分界线

2.知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极昼极夜现象

重点难点五带的划分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运动,这节课我们学习五带的划分

二、自主学习探究合作

1、自主学习

1).五带划分依据:

__________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2).名称及界线:

(1)A____带B_____带C_____带

D_____带E______带

(2)a______(纬线)它是_____带和_____

带的分界线,依次说出

b、c、d。

_________:

终年炎热。

3.气候特点南北温带:

_________南北寒带:

_________

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及展示:

1.填五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

(2)五带中既无极昼极夜,又无阳光直射的是____带和____带。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带和____带,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带。

4、教师点拨:

五带划分界限分别是:

北寒带:

________(纬线)以北地区

____带:

北极圈与_______(纬线)之间

新-课-标-第-一-网

地球五带热带:

____________(纬线)之间

南温带:

_______与南回归线之间

____带:

南极圈以南地区

三、拓展延伸.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之中,我们学校旗杆的影子每天12点时(正午)一样长吗?

什么时候最长?

是由于地球的什么运动引起的?

 

(2)一天之中,我们学校旗杆的影子什么时候最长,这又是由地球什么运动引起的?

四、自学检测

一.

1.中纬地区夏季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最________,冬天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最________,秋天和春天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比夏季________,比冬季________,我国大多数地区能够明显地感受到________的变化。

2.人们根据太阳的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温度带:

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

3.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北半球称________,度数为________。

4.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________带。

5.热带与南温带之间的分界线叫________,是________的最南界线。

二.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2.郑州市地处()

A.南温带B.北温带C.热带D.北寒带

3地球上划分五带的注意一句是()

A.植被的特点B.动物的特点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D.有无特殊自然现象

4.同学们的衣柜里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

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D.亚寒带地区

5.下列节日中,南京地区黑夜最长的是()

A.六一国际儿童节B.五一国际劳动节

C.国庆节D.元旦

6.有极昼和极夜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B.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温带地区

C.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寒带地区

D.赤道附近地区

7极圈是()

A.热带与温带的划分B.热带与寒带的划分

C.温带与寒带的划分D.中纬与地纬的划分

8我国南极科考队准备组织一次科考,你认为最好安排在北半球的()

A.夏季B.冬季C.春季D.秋季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

(1)

地图的基本要素

(1)

教学目标

1、知道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2、在地图上正确辨别方向;

3、了解地图的制作原理和地图的分类;实例引导读图尝试,学会判定生活中地图上的方向。

4、体验演示判定方向的快乐;领略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方向的判定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学科,掌握地理知识,并且学会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素质。

那么

我们该怎样学习地理?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学会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一)绘制地图的一般方法

1、自主学习:

比例尺

(1)概念:

表示__________比__________缩小的程度。

(2)公式:

比例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如

(3)表示形式__________,如1:

4000或1/40000

__________,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千米

方向

(1)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一般指向_________

(3)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用上____下_____左_____右_____

.图例:

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________符号和它们的________说明,地理________和________。

2、小组交流:

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

3、小组合作探究及展示:

1)读图完城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