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6课时-构成物质的奥秘(1).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98082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6课时-构成物质的奥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6课时-构成物质的奥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6课时-构成物质的奥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6课时-构成物质的奥秘(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6课时-构成物质的奥秘(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6课时-构成物质的奥秘(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6课时-构成物质的奥秘(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6课时-构成物质的奥秘(1).doc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6课时-构成物质的奥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6课时-构成物质的奥秘(1).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第6课时-构成物质的奥秘(1).doc

201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构成物质奥秘

(1)

第6课时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课时目标】

1.认识微粒的基本性质。

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了解原子的构成。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4.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5.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进行想象和推理。

6.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和原子的重要区别,了解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

7.了解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8.会运用比较法研究事物间的异同。

【自主复习】

1.微粒的基本性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得到溶液甲,此时溶液呈_______色,向该溶液中滴加1~2滴浓氨水,现象为______________。

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

在一小烧杯中重新配制溶液甲,在另一小烧杯中加入3~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这两个小烧杯罩在一起,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物质的_______不同。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氧气、二氧化碳、铁丝、氦气、氯化钠的微粒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的一种微粒,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_______,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_______。

原子是_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

5.用“H2O、H2、O2、H、O”填空:

在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_______没有改变;而在电解水的过程中,_______发生改变,生成新微粒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

6.原子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的。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电子的质量极微,所以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_______中。

(1)在原子中,_______数=_______数=_______数,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_______数+_______数。

(2)在分子中,_______数=_______数=_______数。

(3)在阳离子中,_______数=_______数>_______数。

(4)在阴离子中,_______数=_______数<_______数。

7.以一种碳原子(碳-12原子)的质量的_______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_______(Ar)。

相对分子质量(Mr)等于_______的总和。

8.不同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_______,不同分子的质量之比等于_______。

9.将①分子、②原子、③离子、④原子核、⑤质子、⑥中子、⑦电子等微粒名称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_______。

(2)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是_______。

(3)呈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

(4)参加化学反应—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

(5)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_______。

(6)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微粒有_______。

10.用微粒的知识解释:

(1)100mL的酒精与100mL的水混合后的体积_______(填“>”、“<”或“=”)200mL,说明______________。

(2)在公园的附近会嗅到花的香味,说明______________。

(3)-滴水中约有1.7×1021个水分子,说明______________。

(4)气体被压缩,体积变小,说明______________。

(5)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更易干,说明______________。

(6)一般的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空隙受热时_______、遇冷时_______。

1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先分成_______,再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微观角度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

12.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为_______个(氦原子为_______个),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_______个,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多于_______个。

13.最外层有8个电子(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相对_______结构。

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最外层上的电子,而使原来的_______层转化为_______层,通常达到_______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电子,也使最外层通常达到_______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所以说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____关系十分密切。

14.原子可以结合成_______,分子可以分解成_______,原子可以通过_______或_______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可以通过_______或_______电子转变为原子。

15.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钠溶解于水中,得到的水溶液中含有许多能自由移动的_______和_______。

【例题设计】

例1(2013.苏州)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例2“催化转换器”能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

1

例3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例4(2013.泰安)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C.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

例5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A表示的微粒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_______(填字母)。

(3)在化学反应中可以相互转化的微粒是_______(填字母)。

例6(2013.兰州)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

【反馈练习】

1.在自然科学领域,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是所有客观存在的物体和各种场的总称

B.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C.物质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D.物质是可被认知的

2.(2013.南京)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C60

3.(2013.湘潭)五月初五,粽叶飘香,你能闻到香味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空隙D.分子可以再分

4.(2013.上海)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5.(2013.黄石)下列因素的改变,能显著改变气体体积的是()

A.分子间的空隙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种类

6.由解放军某研究所研制的小分子团水是航天员专用水。

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6h正常需水量,如果是普通水,一昼夜正常需水量为2~3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分子团水的物理性质和普通水不同

B.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小分子团水的组成元素和普通水不同

D.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间没有空隙

7.(2013.荆州)某微粒核内所含的质子数多于其核外电子数,该微粒一定是()

A.原子B.分子C.阳离子D.阴离子

8.(2013.荆州)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

9.(2013.南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所以不带电的微粒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10.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11.(2013.乐山)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12.“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

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生成物中有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

2

13.2011年3月,地震引发了日本核电站的核泄漏,为中国核电站的快速扩张和核安全敲响了警钟,应该思考如何安全利用原子能。

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D.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在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微粒

14.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15.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______。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

16.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

(1)如图甲中x=_______,Br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

或“非金属”)元素。

(2)如图乙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

(填序号,下同),与B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

17.用“”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汞原子。

下图是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

(2)画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

参考答案

[自主复习]

1.

(1)微粒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微粒在不断地运动(3)微粒间存在一定的空隙(4)同种物质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微粒化学性质不同2.无 溶液变成红色 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溶液甲由液面向下逐渐变红 浓氨水中氨分子因为不断运动而扩散到大烧杯的空间中,再由于不断运动由液面进入溶液甲中,氨分子溶于水形成氨水,故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3.微粒 分子 原子 离子 氧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铁原子 氦原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 化学性质 相同 不相同 化学变化中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 有新物质生成 原子的重新组合5.H2O H2O H2O2H O 6.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 原子核(l)核电荷 质子 核外电子 质子中子

(2)核电荷质子电子(3)核电荷 质子电子(4)核电荷 质子电子 7.1/12相对原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8.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9.

(1)①②③

(2)④⑦(或⑤⑥⑦)(3)①②⑥(4)①(0)④⑤(6)⑤⑦ 10.

(1)< 微粒间存在空隙

(2)微粒在不断地运动(3)微粒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4)压强增大,微粒间的空隙变小(5)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6)增大 减小 11.分子 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新的微粒 前者是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后者是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变成新的分子或新的微粒 12.824413.稳定稳定 失去 次外 最外 8 得到8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4.分子原子失去得到得到失去 15.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黄绿色气体逐渐消失,放出大量的热2Na+Cl22NaCl 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相互作用构成氯化钠 钠离子 氯离子

[例题设计]

1—4CBDB

5.答案:

(1)非金属

(2)AB(3)BC

6.B

[反馈练习]

1.C2.C3.A4.B5.A6.A7.C8.D9.B10.D11.B12.D13.B14.B

15.

(1)水分子

(2)氢原子、氧原子(3)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4)水分子间的空隙遇冷变小16.

(1)7非金属

(2)CE17.

(1)(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或构成、组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或构成)金属汞

(2)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