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863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作文复习材料作文Word文档格式.docx

3.文字材料的审题方法

一是概括材料的中心,并以此作为自己文章的中心。

二是分析材料的内在关系。

i是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

四是推究事物变化的原冈。

五是思考材料的正反两方面。

六是思考材料的主次两方面。

七是领悟材料的寓意。

4.图表材料的审题方法

漫画材料的审题自有其独特性。

具体审题可分两步走:

首先细察画面,然后展开联想,尽可能挖掘出画面的寓意。

看图作文是一种变“图”为文的作文方式,主要训练和考查学生的观察思考力、想象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其写作程序是:

(1)读题目:

了解题目要求,明确所规定的体裁。

(2)析图:

要根据确定的写作文体来看图、读图。

若写

说明文,就要看图的结构,诸如画画的主体、背景、细节、层次以及文字、对话等。

若写记叙文,要着重观察每一幅图或多幅图之关系,全面了解图中的“情节”。

若写成议论文,就要着力探求画面的深层含义,依“图”论理。

并联系实际,引申联想,立意构思。

还可以从如下角度“析图”:

A看“情节的发展”:

组合图;

B.看“事物的变化”:

立体图;

C.看“人物的对比”:

人物图;

D.看背景映衬:

讽喻图;

E.看比喻手法:

讽喻图。

借助类比联想,喻义探求、比较综合、分析图文的整体意念。

三、材料作文的构思立意

1.选好角度:

一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擅长写的文体)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选择自己最易写、最好把握、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的角度人手。

从小处着手,从小处着笔,以小见大。

二要注意求异创新,因为大家写的都是同一材料,就要靠求异创新,否则的话就是千人一文,千文同意,应从那些不被人重视,又有价值的方面,进行突破,写别人没写出来的旨趣,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精心布局:

材料相同,要“新”就得靠“新”的思路,“新”的结构,根据所定的文体,可按下列方法安排作文的结构。

3.注意语体:

相同的材料可以写出不同体裁的文章。

在表达时,一定要根据所写的文体运用得体的语言加以表达,力求明晰畅达,自然得体。

四、材料作文注意事项

1不要忽视题目限定的条件。

如果不按要求,照抄材料原文,没有写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就难写出有创意的作文。

2.不能抛弃所给的材料,任意发挥,更不能与材料的旨意相悖。

3.所供图表和材料是作文的基础,把握其中所含的信息,立意表达要切合图文(材料)。

4.不要扩写后的记叙文原貌依旧,手法单调,叙事枯燥,只增加了若干文字。

5.改写后的记叙文或由于套用而与原文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或添加的细节违背生活常理。

金题精析

◆例l(2005·

安徽)中考作文。

美术鉴赏课上,老师挂出一幅画,说:

“你们认为这幅画哪些地方画得精彩,哪些地方画得不好?

先想一想,然后彼此交流一下看法。

”大家惊异地发现:

被某同学认为最美妙的地方,却被另一位同学斥为最糟糕的败笔。

老师问大家有何感想,有的同学说:

“对于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同学说:

“一件艺术品不可能各个方面都被所有人认可。

”最后,老师说:

“我想借此提醒大家:

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别人都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就像我们今天评画一样。

读上面的材料,你是否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

是否想向别人介绍或说明什么?

是否得到某种感悟,引发一些感想?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l.请大胆选择你认为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品行,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解题指津:

同样一幅画,同一部分,有人说是妙处,有人说是败笔。

故事告诉人们:

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人就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

正应了那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阐述的道理。

俗谚“众口难调”从另一角度也说明了这一点。

材料中的提示语告诉考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向大家介绍类似的故事,用事例来应证这些道理,也可以向别人介绍这些浅显却有益的道理,也可以就此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写作时,文体的选择是自由的。

文章的创新应放在事例的选择上,而不是立意上。

写作时应紧扣材料来写,不可剑走偏锋,以致跑题。

例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

考生作文

当你的勇气被寒冷、险峻的雪山快要击退时,为什么不想想山中圣洁的雪莲正等待你美好的祝愿呢?

当你的梦想快要被肆虐的暴风雨吹灭时,为什么不想想风雨后的彩虹和远方正向你招手的地平线呢?

当你苦心构想的计划快要被别人的不屑淹没时,为什么不想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名言呢?

是你的惰性怂恿你不要费脑筋,还是你不懂得如何从另一方面去剖析这些棘手的难题?

在沙漠边缘的一个监狱里,住着两个犯人,在他们给友人的信中,一个写道,黑暗潮湿的狱房了无生气,就连低头看到的都是腐朽的黑泥巴。

而一个与他同在一狱房的人写道,希望的阳光离我不再遥远,因为只要稍稍抬起头,夜空中就闪烁着光辉。

同一种情景却被不同的人演绎出不同的情境,一个充满哀怨与失望,

另一个却是满怀乐观与希望。

你愿意选择前者还是后者,想必你已有了答案吧。

其实想成为一个达观的人十分简单,只要你学会欣赏那卑微的小草,想必希望的田野也不会拒绝你质朴的恋情;

只要你学会勇往直前的追逐希望,成功也不会拒绝你那内心的呐喊;

只要你学会过滤掉那些对你无益的议论与是非,理解与坦诚也不会拒绝你由衷的渴望。

看到满天的阴霾想想黑暗已经来了。

光明还会远吗?

看到一次一次跌跌撞撞后满身的伤痕,想想失败对于强者来说只是一块垫脚石;

看到别人不理解的目光,想想伟大的尝试背后都是被许多人所攻击。

请你试着这样做,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因为希望总隐藏于绝望中。

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

得失指津:

本文最大的闪光点是大量使用排比句,“当你……时,为什么不想想………“只要你学会……”“看到……想想……”语言整齐,文采斐然。

所举同室两个囚犯写信的事例典型,很有说服力。

关注人生理想,内容厚实,且有着理性的思考。

所持观点积极向上,是对材料观点很好的延伸。

标题也很别致,巧妙地借用了苏轼的诗句,典雅而。

颇有书卷气。

◆例2(2005·

海淀)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

也许沈从文《端午日》中那赛龙舟的场面曾让你激动过,也许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中那乡土气息的年俗曾令你向往过。

是啊,我们有那么多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近年来,像圣诞节、愚人节、母亲节这些西方的节日,也开始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闪亮登场”,而且受到了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

你了解某个节日的来历、风俗吗?

回首往事,哪个节日最令你难以忘怀?

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你有哪些看法和感受?

请你从以上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

2.将自拟的题目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4.不少于600字。

是过传统节日,还是过传统节日本是生活琐事,想过啥,就过啥。

节日是个人的,节日也是民族的,节日是咆喝玩乐,节日是文化传承,节日与我们息息相关,节日就在我们身边。

传统节日喜庆,西洋节日洋气,节日敬神是假,想方设法慰问自己是真。

如今已形成了节日文化、节日经济,甚至是节日病。

年轻人青睐洋节,老年人惦记传统节、日,节日反映文化层次,呈现年龄结构。

可以介绍某个节日、风俗,也可以记叙某个难忘的节日故事,也可以就过“洋”节,还是过“土”节,发表自己的看法。

指明了写作的方向,明示了写作的文体。

无论你是介绍、是记叙还是议论,都不能不挖掘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是文章立意层次高低的标志。

例文

坚守

考生作文

朋友,当你沉浸在“情人节”的玫瑰花香里的时候。

你可想过,就要到来的“七夕”里,牛郎织女正在一路奔波,即将相会在鹊桥之上?

朋友,当你头戴红色圣诞帽,挤在小教堂里不亦乐乎的时候,你可记得,重阳那天携着双亲登高远望遍插茱萸时的一幕幕情景?

朋友,"

-3你操着满口的洋话庆祝“洋节”的时候,你可想到,其实你更应该陪伴自己的长辈倾听民族古乐的动人琴声?

朋友,在西方洋节的冲击下,你是否还记得自己的肤色就是大地的颜色,是否还记得自己的血液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7.

让我们放下手中的杯盏,关掉轰鸣的音响,坐在阳台前的月光下静静地思考吧!

"

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是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彼此渗透的社会。

闭关自守的时代自是一去不复返,只有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才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

传统的文化为何要丢弃?

仅看中国的节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尽的民乐,品不透的茶茗。

新春佳节,寄意于合家团圆;

清明节,着意缅怀故者,抚慰亡灵;

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洒遍人间,亲人故友共婵娟;

端午之晨,龙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祭奠古人之忠烈,继往开来。

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承载着动人的历史故事,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

欢度传统佳节,即是浸足于清泉,沐臂于月光,只觉古代贤德佳人在耳边吟唱;

享受民族风俗,即是置身于大海,浴心于波涛,顿感今朝人生美满幸福无比。

简言之,佳节既是感受瑰丽多彩的文化魅力的途径,又是联系血脉骨肉之情的纽带。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

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必是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的心结。

两河流域滋养了犹太人的虔诚,赋予他们圣诞之庆;

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儿女的勤劳善良以及对故乡的眷恋。

共度传统节日,就是把心结紧紧系牢,让精神久久传承。

即使漂泊异乡,身处险境,也能勇于奋起,重返故里。

春江花月

夜,二泉映月,古曲声声,曾让西方震动;

中秋赏月,七夕庙会,曾让世人感怀。

所以,我们要坚守共同的财富,担起肩上的责任:

将中国节日的神韵代代相传!

亲爱的朋友,"

-3你流连于洋节的霓虹灯里时。

可别忘了,你更应该重返故里,坚守故里,因为那里有你自己的一缕节日的阳光!

这是一篇出类拔萃的美文:

一是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令人感动。

寄托在字里行间的自豪情怀就这么从作者的心海里流出来,感染着读者。

二是奇妙的开头让人深思。

开篇一组排比句,每句都在列举现象之后提出问题来。

在探询答案的心理驱使下,读者的阅读欲望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是美好的意境叫人陶醉。

用“如同天山上奔腾的清流,如同森林间孕育的珍宝”比喻中华历史文化中的瑰宝,用“即是浸足于清泉,沐臂于月光,只觉古之贤德佳人在耳边吟唱;

享受民族风俗,即是置身于大海,浴心于波涛,顿感今朝人生美满幸福无比”抒写欢度传统佳节的美妙,意境深远,形象生动,读来神清气爽。

金题精练

1.(2006·

盐城)中考作文。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齿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

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曾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要求:

(1)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材料是一首小诗,三个例子,木与森林、花与春、水滴与江湖的关系,其体现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强调的是团队的力量。

都说独生子女自私,以自我为中心,除了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历来是家庭的重心外,还与教育有关。

读书时,成绩好的学生,其家长都希望他们能鹤立鸡群,不希望鹤立鹤群;

工作时,人们常希望自己能出类拔萃。

其实,没有了群体的氛骄可能取得好成绩的,没有团队的力量,不可能取得好业绩的。

“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所以学会与人相处,融入团队对人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程。

可以叙述生活中的故事演绎此道理,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证明此观点。

此文不宜反向立意。

误区警示:

理解为积累的力量。

2.(2006·

武汉)中考作文。

下面文字摘自一位同学的《毕业留言册》

我的自画像:

额头宽了一点——思想的野马正好在这里奔跑。

同学留言:

最难忘那次联欢会,你的新鲜点子让我们快乐无比!

(同学甲)

你知道我最欣赏你的是什么吗?

就是你总能够别出心裁。

(同学乙)

我总在想,以你非凡的创造力,十年后会成就一个怎样的你!

(同学丙)

恩师寄语:

你的那些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为我们开启另一扇窗!

老师感谢你。

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文中不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这则材料很别致,是一本毕业留言册的节选,有同学的自我评价,也有同学、老师的赠语。

从不同角度呈现了一个清晰的面孔——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人。

是你的同学?

是你的老师?

是你吗?

回到现实中来,我们会在别人的留言册上写上什么?

列举对方最大的优点、表达对方的美好祝愿。

有写其缺点的吗?

有不说真话的吗?

联系作文,大多数人都能抓住对象最明显的特点来写,能找到别人未发现的闪光点的作者鲜有其人了。

写留言册,是对人一段时期很好的一个总结与评价。

有搞形式、走过场的吗?

有不合时宜地在课堂上写的吗?

有遭受大人、老师公开反对的吗?

关于毕业留言一定会有故事,关于毕业留言一定会有情绪,关于毕业留言一定会有感慨,关于毕业留言一定有想法,你可以择其一写下来。

可不可以设计另外一种更好的毕业留言样式?

误区警示:

写作中未能涉及到留言册。

3.(2006·

烟台)中考作文。

在一个小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列徐徐而来的火车扳动道岔。

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驶近车站。

假如他不及时扳道岔,两列火车必定相撞,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时,他无意中回过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端玩耍,而那列开始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

抢救儿子或避免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

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一声:

“卧倒!

”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

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轨道。

那一边,火车也呼啸而过。

车上的旅客丝毫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曾经千钧一发,他们也丝毫不知道,一个小生命卧倒在铁轨边上——火车轰鸣着驶过,孩子毫发未伤。

那个扳道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从没迟到、早退或误工过一秒钟。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

他曾一遍又一遍地告诫儿子:

“你长大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乎乎的,但在性命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唯一能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①多角度提炼观点。

②选取其中的一个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观点:

___(只填序号)论据:

___。

③并将其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这是新颖的命题方式,但并不出人意料,试题要检测的是考生的思维过程。

思维过程每个人都会有,但成为试题,还是颇新鲜的。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认识。

从工作出发,父亲是一个尽忠职守的人;

从大局出发,父亲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

从价值判断看,父亲舍“小我”顾“大我”,做一次艰难的选择;

从儿子的角度看,父亲又与自己做一次有惊无险的“游戏”;

从教育角度看,任何人都是可以教育的,游戏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

一个人需“出色”的是什么?

听话?

尽忠职守?

面对危险的冷静?

抑或其他什么?

是不是可以由此联系到学校的所谓的“差生”教育呢?

是不是可以联系到生活中的普通人生活状态呢?

列举事例来证明:

尽忠职守的人如马班邮路铁汉——王顺友;

顾全大局的人如十五年铸倚天剑的黄伯云;

舍“小我”顾“大我”的人如中国军人的旗帜杨业功;

生死抉择的人如搏击巨浪救人的装修工魏青钢……

过论弱智儿童的天赋。

4.(2007·

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

原来,确定人选前,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

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毅然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

就是这个细节使加加林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罗廖夫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成功从脱鞋开始。

脱鞋虽然是小事,但小事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和敬业精神,而这正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

想要成功,先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的: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命运跟着改变。

所以要想成功,先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开始。

所以,从材料中,可以提炼出许多主题,如:

细节决定成功;

培养好习惯从细节入手……,细节是个“显微镜,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品质。

主题提炼出来,如何行文?

选用哪些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就要看我们平时的写作功底了。

只谈细节,却没有深入挖掘人物的品性。

5.(2007·

威海)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小羊要独穿沙漠,临行前,妈妈说,千万别把路边的草吃光。

途中小羊突然想回家,却因为自己来时耐不住饥饿,把那路两边本来稀疏的小草连根吃掉了,所以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它这时才明白了妈妈的话:

那既是留给后来者的希望,更是留给自己的后路啊。

材料二: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说的是,在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过得去;

在享受甘美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两则材料都谈到“路”,在路上,我们应该如

何做的问题。

前一材料主要谈论不要一次性用完的哲理,后一材料要为他人留出一步,二者都有着共同之处。

提炼主题时,要把握好“路”,同时要注意它的引申义,我们可以这样确定主题:

忍;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要有个度……。

写作时,可以叙述生活中的故事演绎此道理,也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论证此道理,当然也可以用书信体来谈论这些道理,形式是多样的。

陷于“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一主题。

6.(2007·

乐山)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说的是如果将要来临的是福,那你就根本用不着担心它会是祸;

而如果将要来临的是祸,那你的担心也根本就没有必要,因为既然是祸,你总是躲不过去的。

这话说的是要坦然面对将要到来的祸福。

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说的是祸里面蕴涵着将要转到福的成分,而眼前的福也藏伏着将要来临的祸。

老子的说法,教导人们冷静客观地面对当前的祸或福。

对未来的转化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以上两种说法,你觉得是不是都有道理?

请你紧扣材料(可只选择其中一种说法联系实际,阐述你的看法)。

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两则材料都在谈论有关“祸”“福”的关系,人们应该如何面对二者,一是坦然面对,二是冷静客观面对,作好转化的准备。

在确定主题时,要有面对二者的积极心态,不能因为害怕而放弃。

材料需要讨论的就是以上观点,而不是在讨论“祸”与“福”的关系,这是需要注意的。

确定了主题后,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可以通过叙述故事,发表自己对二者的看法,也可以写作散文,或用拟人的方式,把“祸”“福”拟人化,突出面对二者时的态度是应该坦然还是冷静。

只就“祸”与“福”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却没有谈出自己面对二者时的态度和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