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8956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6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福建省福州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检测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少许食盐投入到一杯水中,食盐逐渐溶解,水变咸了。

若将水温提高,再投入食盐,食盐能继续溶解,且溶解速率加快。

通过上述现象得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

B.溶解前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变化

C.温度升高微观粒子运动速度加快

D.温度升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增大

2.为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加强对水资源监测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园林花圃采用大水漫灌

3.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化学反应能实现下图所示的转化。

(图中“→”表示“反应生成”,其它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

左下表所列A一D四组物质中,不能完全实现图示转化的一组是

A

过氧化氢

氧气

B

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

C

甲烷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A.AB.BC.CD.D

4.下列关于S+O2

SO2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

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分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5.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至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

B.滤渣N的质量一定小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C.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

D.滤液M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6.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

有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必须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B.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C.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6%

D.不用等温度计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就可以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7.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以铁为例,仅月球表面的表层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亿吨铁,而整个月球表面平均有10米厚的沙土。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B.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排第四位

C.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8.下列图形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

复分解反应B.

地壳中元素含量

C.

金属活动性顺序D.

物质的溶解性

9.天津港化学危险品的爆炸使许多人谈化学色变,但通过学习使我们对化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化学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C.化学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应该限制其发展

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10.根据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11.下列是我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安庆黄梅戏B.

徽州石头雕刻

C.

界首彩陶烧制D.

凤阳花鼓灯

12.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1-,可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溶液

B.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可抽丝灼烧闻气味

C.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固体,可溶解、过滤、蒸发

D.除去氯化钡溶液中的氢氧化钡,可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后过滤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

(2)两个钠离子___________。

(3)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

(5)氯酸钾的化学式是KClO3,推测出氯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4.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

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_____性;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阳离子都是________;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可使用的碱是________。

(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

15.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食物

A.苹果汁

B.葡萄汁

C.牛奶

D.玉米粥

pH

2.9~3.3

3.5~4.5

6.3~6.6

6.8~8.0

请回答下列问题:

苹果汁和葡萄汁相比较,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它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________色。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之一是胃舒平[其主要成分为Al(OH)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与胃酸作用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两根点燃的火柴(如图所示),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为什么?

(填编号并回答理由)_____。

钾(K)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

在常温下能迅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KOH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通过对

(2)(3)的认识,你对灭火的新认识为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下图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后产生黑色的氧化铜。

为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根据资料分析,同学们针对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Ⅰ:

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Ⅱ:

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①:

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__(填“﹥”、“﹤”或“﹦”)7,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Ⅰ成立。

实验②:

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_____(填“酸”、“中”或“碱”)性,猜想Ⅱ不成立。

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因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请另举一列___________(写出反应物即可)。

18.依据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1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

证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_____。

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由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甲试管中收集的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_____;先从水槽中取出试管,然后_____。

图3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____,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图4是使水沸腾实验。

先关闭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压到烧瓶中,然后打开止水夹,发现烧瓶内的水沸腾起来。

胶头滴管内的液体与烧瓶中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写一个即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现有一种含氧化铝80%的铝土矿石。

请回答:

(1)氧化铝中铝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

(2)102t这种铝土矿中含铝元素的质量是____t。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详解】

A、由食盐能溶于水,则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A正确;

B、在溶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则分子没有改变,分子的性质就不变,故B正确;

C、由水温提高时投入食盐,食盐能继续溶解,且溶解速率加快,则说明升高温度,分子的运动加快,故C正确;

D、对多数物质来说,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大,而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错误;

故选:

D。

2.D

【解析】

【详解】

A、逐渐淘汰高消耗水生产工艺,能节约用水,选项正确;

B、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可以有效防止或及时处理水污染,选项正确;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能减少水体污染,选项正确;

D、园林花圃采用大水漫灌,浪费水资源,选项错误。

故选D。

3.B

【解析】

【详解】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会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生成氧气,故A正确;

B、氯酸钾加热会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化钾不能生成氧气,故B不正确;

C、甲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C正确;

D、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B。

4.A

【解析】

【详解】

A、S+O2

SO2,可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32:

32=1:

1,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前后硫原子的个数不变,但氧分子参加了反应,个数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S+O2

SO2,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

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5.B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镁、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铁>氢>铜。

所以向H2SO4、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铁粉,能发生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不能与MgSO4反应。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滤液M中一定存在硫酸亚铁和MgSO4,故滤液M中一定存在Fe2+和Mg2+,故A正确;

B、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铁置换出铜,会使固体的质量增加,铁和稀硫酸反应会使固体减少,因此滤渣N的质量和加入铁粉的质量可能大、也可能小,也可能相等,故B错误;

C、由于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铁不能将镁置换出来,故滤渣N中一定没有单质镁,故说法C正确;

D、滤液M中至少含有Fe2+和Mg2+两种金属阳离子,故D正确。

故选B。

6.D

【解析】

【详解】

A、实验前必须检査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正确;

B、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氧气不能完全反应,故选项正确;

C、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100%≈19.6%,故选项正确;

D、应该等温度计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才可以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这是因为反应放热,气体体积膨胀,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少,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铁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7.B

【解析】

【详解】

A、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故A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不能推测该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排第四位,故B不正确;

C、该元素的名称是铁,属于金属元素,故C正确;

D、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故D正确。

故选B。

8.B

【解析】

【详解】

A、酸与非金属氧化物不反应,可溶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因此,选项图形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地壳中含量居前五的元素为:

氧、硅、铝、铁、钙,非金属含量大于金属含量,因此,选项图形正确,故符合题意;

C、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l>Zn>Fe>H>Hg,因此,选项图形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NaCl、Ca(OH)2、CaCO3三种物质的溶解性顺序是逐渐减小的,因此,选项图形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9.C

【解析】

【详解】

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不仅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还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故A认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B、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化工生产也带来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利用化学知识可控的,故B认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C、化学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不应该限制其发展,故C认识错误,符合题意;

D、化学分支有生物化学学科,化学在生命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D认识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示看:

该元素是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因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是1.982,因为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比值,没有表示宏观概念的质量单位;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故选C.

考点:

原子周期律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1.C

【解析】

【详解】

A、安庆黄梅戏只是演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徽州石头雕刻只是雕刻成不同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界首彩陶烧制过程中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凤阳花鼓灯是用鼓做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12.D

【解析】

【详解】

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1-,可向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溶液,沉淀不溶解,说明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故选项A正确;

B、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可抽丝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没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合成纤维,故选项B正确;

C、要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固体,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只要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就把碳酸钙与氯化钠分离,故选项C正确;

D、除去氯化钡溶液中的氢氧化钡,加入适量的稀硫酸,稀硫酸既能与氯化钡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钡反应,所以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后过滤,不能除去氯化钡溶液中的氢氧化钡,故D不正确。

故选: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3N22Na+

AlCa(ClO3)2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式意义及化学式书写进行解答。

【详解】

(1)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三个氮气分子表示为3N2。

(2)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故两个钠离子表示为2Na+。

(3)化合价应该标于对应元素的正上方,故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Al。

(5)氯酸钾的化学式是KClO3其中K+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则ClO3-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而钙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故氯酸钙的化学式为Ca(ClO3)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式的书写及化合价的记忆,要想把化学式写好,学生一定要牢记化合价口诀。

14.HCl吸水H+氢氧化钡

【解析】

【详解】

(1)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为盐酸,化学式为HCl;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3)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阳离子都是H+;

(4)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可使用的碱是氢氧化钡,氢氧化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有明显现象;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可以鉴别。

15.A红DAl(OH)3+3HCl=AlCl3+3H2O

【解析】

(1)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苹果汁和葡萄汁相比较,酸性较强的是A--苹果汁,它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2)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弱碱性的玉米粥;(3)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氢氧化铝和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16.b;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更容易持续燃烧

水不能扑灭任意物质燃烧发生的火灾,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解析】

【详解】

(1)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

而火柴头向上时,燃烧产生的热量随热空气上升,不能给火柴梗加热,火柴梗达不到其着火点,容易熄灭。

故答案:

b;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更容易持续燃烧

(2)钾在常温下能迅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KOH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该气体是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

(3)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

(4)钾在常温下能迅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说明水不能扑灭任意物质燃烧发生的火灾;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则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等。

故答案:

水不能扑灭任意物质燃烧发生的火灾,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2NaOH+CuSO4=Na2SO4+Cu(OH)2↓﹤中甲组实验生成了Na2SO4,若它显酸性,在此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蓝白色沉淀木炭与氧气

【解析】

【详解】

[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

[实验与结论]根据结论猜想一成立,故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7,溶液呈酸性;实验②:

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说明其溶液呈中性,故猜想Ⅱ不成立;

[交流和反思]

(1)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甲组实验生成了Na2SO4,若它显酸性,在此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蓝白色沉淀;

(2)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因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的例子为木炭与氧气等。

18.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质量守恒定律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放出大量热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CO2+2NaOH═Na2CO3+H2O

【解析】

【详解】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形成密闭体系,然后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甲试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先从水槽中取出试管,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放出大量热;瓶中装入少量水或细沙,其作用是: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4)先关闭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压到试管中,然后打开止水夹,发现烧瓶内的水沸腾起来,是因为液体与烧瓶内的气体反应,使烧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使水的沸点降低,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烧瓶内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合理即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9:

843.2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氧化铝中铝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102t这种铝土矿中含铝元素的质量是

【点睛】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选项

归类

内容

A

清洁能源

风能、煤炭、太阳能

B

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

C

常见的盐

小苏打、苛性钠、纯碱

D

金属材料

玻璃钢、硬铝、黄铜

A.AB.BC.CD.D

2.氧化钙和碳酸钙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20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体的质量为84g。

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0%B.50%C.68%D.71%

3.氢元素的符号是

A.HeB.HC.H2D.2H

4.“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践行绿色生活”.下列措施不符合建设“生态漳州”的是()

A.不向水中丢垃圾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

5.高安炒粉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米粉B.青菜C.瘦猪肉D.花生油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

7.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葡萄糖——有机物B.氯酸钾——氧化物C.纯碱——碱D.液氧——混合物

8.关于物质的鉴别说法错误的是()

A.只用水可以鉴别出CuSO4、NaOH、NaCl、CaCO3四种固体

B.使用酚酞试液,采用多步实验能鉴别出NaOH溶液、稀盐酸、NaCl溶液

C.不外加任何试剂能鉴别出Ca(NO3)2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CaCl2溶液

D.只用稀盐酸可以鉴别出铁粉、木炭粉、氧化铜三种黑色固体

9.推理错误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反应物的性质

B

通常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温度

C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反应物的浓度

D

加热氯酸钾反应速率较慢,加入二氧化锰后速度加快

催化剂

A.AB.BC.CD.D

10.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汽油挥发C.蜡烛燃烧D.干冰升华

11.今年“两会”上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好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