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9181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

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题教师版

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综合测试学科练习卷

考生注意:

1.试卷第1-20题为物理部分,第21-41题为化学部分,第42题开始为跨学科案例分析部分。

2.试卷满分13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作答前,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学校、姓名。

将准考证号按顺序填写在方框内,并涂黑每一列下相应数字。

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5.选择题和作图题用2B铅笔作密,其余题型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

物理部分

一、选择题(共12分)

1.普通手电简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最接近于(  )

A.0.03安B.0.3安C.3安D.30安

【答案】B

【详解】普通手电筒中小灯泡,额定电压一般为2.5V或3.8V,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零点几安,所以最接近0.3A,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是(  )

A.托里拆利B.阿基米德C.牛顿D.欧姆

【答案】A

【详解】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托里拆利,用到的器材有水银、1米以上的长玻璃管,水槽。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铁轨铺设在枕木上是为了(  )

A.减小压力B.增大压力

C.减小压强D.增大压强

【答案】C

【详解】铁轨铺设在枕木上,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

故选C。

4.对于电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

B.电流的方向与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C.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D.通过导体电流的大小与其两端的电压、电阻有关

【答案】B

【详解】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要使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要有电压,而且电路要闭合,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理学中规定,电流的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在金属导体内,是靠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导电,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电流的定义可知,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等于电流的大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导体电流的大小与其两端的电压、电阻有关。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后,移动滑动变器R1的滑片P时,一定不变的是(  )

A.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B.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

C.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D.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

【答案】D

【详解】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量的滑动变阻器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干路电流,电压表即可以测量电源电压,也可以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还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A.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即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当移动滑动变器R1的滑片P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化了,故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当移动滑动变器R1的滑片P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化了,电流发生了变化,电流表A1发生了变化,干路电流表A的示数发生变化,电源电压不变,故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发生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为

由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阻

在变化,故

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即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故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的大小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均匀正方体甲、乙于水平地而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如图所示。

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下列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甲、乙正方体对水平地而的压强p甲、p乙大小的判斯,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p甲>p乙B.ρ甲=ρ乙,p甲

C

ρ甲>ρ乙,p甲>p乙D.ρ甲>ρ乙,p甲

【答案】C

【详解】由图可知,正方体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即h甲<h乙,则水平切去相同高度后,甲的高度仍然小于乙的高度,即h甲′<h乙′,由题意知,切去后剩余部分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则由公式p=ρgh可知

ρ甲>ρ乙

由于切去的部分高度相同,且ρ甲>ρ乙,根据p=ρgh可知,切去部分的压强

Δp甲>Δp乙

由此可得

p甲′+ΔP甲>p乙′+Δp乙

p甲>p乙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0分)

7.上海地区家庭电路中,冰箱与电饭煲等家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________伏;如图所示,“拖线板”上每个插座之间是________连接的(选填“申联”“并联”),如果这个拖线板同时给多个家用电器供电,会使_________过大造成安全隐患。

【答案】①.220②.并联③.电流

【详解】[1]我国家庭电路电压220V,冰箱与电饭煲等家用电器并联接入电路正常工作,所以电压为220伏。

[2]如图所示,每个插座之间是并列接入电路,所以每个插座之间是并联连接。

[3]如果这个拖线板同时给多个家用电器供电,会使这个拖线板过载,导致电流过大引起火灾,造成安全隐患。

8.生产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物理学知识。

汛期,大坝水位达到“戒水位”时就要泄洪降低水位,这是因为水的深度越深,压强________;高山上用高压锅煮饭,是因为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_______;锅炉液位计利用了________原理,使液位计中的水面与锅炉内水面始终相平。

(前两空选填“越大”或“越小”)

【答案】①.越大②.越小③.连通器

【详解】[1]根据

可知,当液体的密度不变,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2]高山上用高压锅煮饭,是因为海拔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导致水的沸点越低。

[3]锅炉与水位计底部联通,上端开口,组成了连通器,故利用连通器原理,使液位计中的水面与锅炉内水面始终相平。

9.重为5牛的正方体物块,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3牛,则物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牛,若物块上表面距水面的深度为0.1米,则它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帕;增大物块浸没的深度,它所受的________不变(选填“压强”或“浮力”)。

【答案】①.2②.1000③.浮力

【详解】[1]物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2]若物块上表面距水面的深度为0.1米,则它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3]增大物块浸没的深度,根据

可知,它所受的压强变大,根据

可知,浸没后,深度增加,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故浮力的大小不变。

10.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10秒内通过该导体的电荷量为3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___安;若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调整为8伏,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____安。

【答案】①.0.3②.20③.0.4

【详解】[1]根据电流定义可得,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2]当导体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则导体的电阻为

由于导体的电阻是本身的性质,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电压、电流都无关,故若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调整为8伏,则该导体的电阻仍为20Ω。

[3]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8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1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的阻值相同。

开关S闭合,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0、I0,电路正常工作。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已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或R2上。

请写出电压表V、电流表A的示数及对应的故障。

_________

【答案】见解析

【详解】由于两个电阻串联,且两电阻的阻值相同,故两电阻的电压相同,电源电压为2U0,电阻的阻值为

若电阻R2断路,电压表的示数为零,不符合题意,故舍去。

若电阻R2短路,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其读数为2U0,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若电阻R1短路,电压表的示数为零,与题意不符,故舍去。

若电阻R1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符合题意,此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为2U0,电流表的示数为零。

综上所述,若电阻R2短路,电压表的示数为2U0,电流表的示数为

;若电阻R1断路,电压表的示数为2U0,电流表的示数为0。

12.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生活中人们发现:

漂浮在水面上的不同物体,有的物体大部分露出水面,而有的物体只是一小部分露出水而。

某小组同学猎想:

这种现象可能是漂浮在水而上的物体密度大小不同造成的。

为此,他们选用若干个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实验。

图是物体A、B、C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的情景。

已知物块密度跟水密度的情况是ρ水>ρA>ρB>ρC。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

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___________,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整个物体体积的比例越大。

(2)请用阿基米德原理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___________

【答案】①.物体的密度越小②.见解析

【详解】

(1)[1]如图所示,物体都漂浮,密度越变越小,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整个体积的体积比例越大,故结论为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物体的密度越小,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整个物体体积的比例越大。

(2)[2]浮力为

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由于物体漂浮,故浮力等于重力,可得

由于需要知道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占比问题,故将等式整理为

经整理可知

故物体的密度越小,

越大,

越大,

越大。

三、作图题(共5分)

13.在图中,重力为1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地面受到的压力.

()

【答案】

【详解】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10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如图所示

1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谷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

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答案】

【详解】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则说明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了,因此应接入滑动变阻器左下接线柱,如下图所示:

四、综合题(共33分)

15.一只铜球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为2×10-3米3,求:

铜球受到的浮力F浮。

【答案】19.6N

【详解】解:

铜球受到的浮力

F浮=ρgV排=1

0×103kg/m3×9.8N/kg×2×10-3m3=19.6N

答:

铜球受到的浮力为19.6N。

16.潜水器“海斗号”创造了我国无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记录。

求当“海斗号”下潜至水下10000米深度时受到的海水压强p水。

(海水密度取1×103千克/米3)

【答案】1×108Pa

【详解】解: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

p水=ρgh=1×103kg/m3×10N/kg×10000m=1×108Pa

答:

当“海斗号”下潜至水下10000米深度时受到的海水压强p水等于1×108Pa。

17.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电阻R1为5Ω。

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2.0A,求:

(1)电流表A1的示数I1。

(2)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

【答案】

(1)1.2A;

(2)0.8A

【详解】

(1)电流表A1的示数

(2)通过电阻R2的电流

答:

(1)电流表A1的示数1.2A;

(2)通过电阻R2的电流0.8A。

18.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

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米2,装有4千克水。

(1)求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

(2)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

(3)将一金属块放入容器的水中并完全浸没(水没有溢出),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和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增加了392帕、980帕。

求金属块的密度ρ金属。

【答案】

(1)

(2)

;(3)

【详解】解:

(1)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

(2)水的深度为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

(3)当将金属块放入容器中时,增加

压力为

金属块完全浸没,故金属块的体积为

加入金属块后,水没有溢出,与没有放金属块之前,增加的压力为金属块的重力,故金属块的重力为

则金属的质量为

那么金属块的密度为

答:

(1)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为

(2)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为

(3)金属块的密度为

19.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待测也阻Rx、电流表、电压表(只有0~3伏档完好)、滑动变阻器、开关以及导线若干。

他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刚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a)、(b)所示。

他移动沿片P,发现电表的示数变化范围太小,可能会影响测量的精确程度。

于是他经过思考后重新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重新实验的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并在移动变阻器滑片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为1.8伏。

实验序号

电压表示数(伏)

电流示数(安)

1

1.5

0.20

2

0.5

0.26

(1)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

___________(需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或理由)

(2)根据相关信息,实验序号1时所测得电阻Rx的阻值为___________欧。

【答案】①.4.5V②.15

【详解】

(1)[1]他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说明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如图(a)电压表,选择0~3V,分度值为0.1V,读数为2.7V;重新连接电路,而电压表(只有0~3伏档完好),故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根据串联分压,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越大,电压表的示数最大,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0,故当滑动变阻器全接入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根据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为1.8伏,故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1.8V,而第一次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也是全部接入,那么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也为1.8V,故电源电压为

(2)[2]实验序号1时所测得电阻Rx的阻值为

20.某小组同学在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结论后继续实验,他们先按图用导线连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阻值为20欧)、开关等,然后将不同阻值的导体Rx接入电路AB间,并记录电压和电流,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Rx阻值(欧)

电压表示数(伏)

电流表示数(安)

1

5

1

8

0.36

2

10

3.0

0.30

3

16

4.0

0.25

4

25

5.0

0.20

5

30

5.4

0.18

6

40

6.0

0.15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数据中的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当一个串联电阻相同时,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数据中的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数据中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及导体Rx电阻的大小等条件,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

(4)在分析了实验中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后,他们进一步发现,当Rx的阻值越接近另一个导体的阻值时,Rx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的乘积越大。

请根据这一发现及相关数据,可以进行的猜想是:

串联电路中,当某个导体的_______,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的乘积最大;

(5)为了验证这个猜想,他们拟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AB间继续实验,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有“10Ω2A”、“20Ω2A”、“50Ω1A”三种规格。

你认为选用_______规格的变阻器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答案】①.另一个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②.在串联电路中,当一个串联电阻不变,另一个电阻越大,其两端的电压越大③.在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的阻值越大,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比值越大,且大小等于该电阻④.电阻与另一个电阻相等时⑤.50Ω1A

【详解】

(1)[1]由表中数据可看出,电源电压不变,当R阻值不变,Rx越大,电路的总电阻越大,由

得电路中的电流越小,故可得出:

在串联电路中,当一个串联电阻相同时,另一个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

(2)[2]分析表中电压表和电阻Rx的变化会发现,Rx越大,分配在它两端的电压就越大,故可得出结论:

在串联电路中,当一个串联电阻不变,另一个电阻越大,其两端分配的电压越大。

(3)[3]综合分析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及导体Rx电阻的大小等条件,可得出:

在串联电路中,当一个电阻不变,另一个电阻变大时,其两端分配的电压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始终等于该电阻阻值。

(4)[4]计算表中6次实验中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乘积

1.8V×0.36A=0.648W

3.0V×0.30A=0.9W

4.0V×0.25A=1.0W

5.0V×0.20A=1.0W

5.4V×0.18A=0.972W

6.0V×0.15A=0.9W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第三组和第四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乘积最大,这两组的电阻最接近于电路中另一个串联电阻大小,因此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中,当某个导体的电阻等于另一个电阻时,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的乘积最大。

(5)[5]该电路中的定值电阻R=20Ω,由(4)知Rx的电阻等于另一个电阻时,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的乘积最大,即

Rx=R=20Ω

时,Rx的功率最大,此时Rx的功率为

故当2Rx=R滑时,Rx的功率最大,则

R滑=2Rx=2×20Ω=40Ω

故应选“50Ω1A”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