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9498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考试时间:

50分钟试题满分:

100分2017.1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查范围:

必修I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答题纸和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涂准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纸和答题卡按对应次序排好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民间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

这种现象源于我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皇帝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等级名分制度。

题干所说的“寻根祭祖”体现的主要是一种血缘关系,这一传统的形成和宗法制有关。

故选A。

B项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一种政治隶属关系;C项是权力传承制度;D项是秦朝以后实行的政治制度。

考点:

宗法制

点评:

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

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血缘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

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2.“(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据材料可以推断出

A.周王赏赐诸侯土地和人民

B.分封制确保了周王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C.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D.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所以答案选C。

A是分封制的对象,B、D是分封制的影响。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答案】A

【解析】“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此题可以联系教材分封制的概念,西周通过把功臣、姻亲分派各地,以达到巩固西周统治的目的。

故A符合题意。

世袭制、禅让制、宗法制与本题无关,故B、C、D排除。

点睛:

在这里“封建”不是指封建制度,而是封邦建国,指西周的分封制。

4.“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灭六国

B.统一文字

C.推行郡县制

D.修筑长城

【答案】C

【解析】“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的意思是天下刚刚安定,如果又设立诸侯国,这等于是又挑起战争,想要求得安宁太平,岂不困难吗?

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为巩固统治,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A、B、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C正确。

5.孔子认为: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据此,下列时期属于“无道”的是

A.西周

B.战国

C.秦汉

D.唐朝

【答案】B

【解析】材料大意为:

世道清明,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天子。

世道混乱,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

”根据所学可知,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度遭到破坏,因此选B。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出现在西周时期,故A排除。

C、D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6.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九卿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三公九卿中,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御史大夫

7.汉代颁布某法令后,出现了“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数里”。

该法令是

A.分封同姓王

B.“诛晁错、清君侧”

C.“推恩令”

D.在地方设节度使

【答案】C

【解析】材料大意为:

(现在的)诸侯地盘比以前小一些,大诸侯封地不超过十几座城池,小诸侯封地也就十数里地。

联系所学可知这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推恩令有利于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故C正确。

A、B、D与材料无关,排除。

8.隋唐科举制革除的当时最大的弊病是

A.选官重武轻文的现象

B.豪门士族垄断国家政权

C.官员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

D.中小地主的反抗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使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了政权,打破了士族门阀对官员选拔的垄断,故B正确。

科举考试造成选官重武轻文的现象不符合史实,故A项排除。

科举制为官僚体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故C项官员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错误。

中小地主大多为庶族地主,科举制兴起的背景之一正是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阶层的兴起,故D错误。

9.公元前6世纪末,促使雅典民主制确立的执政官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故A.梭伦排除。

克利斯提尼改革使民主制最终确立。

故B正确。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达到繁荣的阶段。

故C项排除。

亚历山大是古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排除D。

10.公元前5世纪,雅典军队统帅尼西阿斯曾言:

“男人就是城邦。

”这里“城邦”的含义是指

A.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

B.少数贵族的寡头政治

C.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

D.拥有公民权的雅典男子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雅典,只有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公民资格,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因此题干中“男人就是城邦”中的“男人”指拥有公民权的雅典男子,“城邦”应指成年男性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而非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雅典实行的小国寡民下的直接民主制,而非贵族寡头政治。

故AB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C。

11.一个雅典公民,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

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述

C.他可以和他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答案】C

【解析】在雅典民主的黄金时期,被选举为执政官,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都是可以实现的,故排除A.、B、D。

雅典的公民范围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妇女和奴隶没有公民权,所以不可能出现他可以和他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的现象,故选C。

12.罗马法保留了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标志是

A.习惯法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公民法的形成

D.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故排除A、B、C,选D。

习惯法的形成是在公元前8至6世纪。

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

A项排除。

十二铜表法是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是罗马法的渊源。

基本上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利益的倾向。

故B项排除。

公民法出现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十二铜表法就属于公民法。

故C排除。

13.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

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十二铜表法》制定是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结果,是古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它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权益不受贵族的损害,D符合题意。

ABC三项表述与上述特征不符合。

选D。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14.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

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

A.地域辽阔,农业发达

B.法制健全,等级森严

C.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D.中央集权,分权制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据材料提到,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200多个城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主,故C正确。

地域辽阔,农业发达,不符合希腊的特点,故A排除。

法制健全,等级森严,也不符合希腊城邦史实,故B排除。

当时希腊没有中央集权,分权制衡,故D排除。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城邦

15.有学者指出,1689年《权利法案》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英国。

这里“现代化”指的是

A.《大宪章》的颁布

B.议会制度的出现

C.君主立宪制确立

D.责任内阁制形成

【答案】C

【解析】“现代化”指的是政治体制上由封建君主专制走向现代君主立宪制,走向政治现代化。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的主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故选C。

《大宪章》的颁布和议会制度的出现是在13世纪,排除A、B。

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排除D。

点睛:

现代化史观认为:

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16.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据材料中“英国议会”可得出英国议会的目的在于加强议会的权力,而不是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关系,故A项排除;“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荷兰执政威廉与玛丽是夫妻关系,虽然是双王,但是无法起到防止独裁的作用,故C项排除;光荣革命赶走詹姆士二世后拥立其女儿玛丽为女王,体现了光荣革命对英国君主世袭制传统的尊重,实质上是保证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显示了光荣革命的合法性,故D项正确。

考点: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议会权力的确立

17.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颁布《独立宣言》

B.建立邦联制

C.推行三权分立

D.实行总统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政体,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可知是对统治者权力进行限制的举措即三权分立,正确的选项是C项。

A项表明了美国的独立,BD项不是对统治者实行的限制措施,排除。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18.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

“……最典型的共和国,它甚至被称作‘共和国之祖国’(梁启超)……其影响之深远,已让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国望尘莫及。

”他评价的是

A.德国

B.中华民国

C.美国

D.法国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依据材料中“最典型的共和国,它甚至被称作‘共和国之祖国’”,依据所学知识,1787年美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是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A项德国1871年确立君主立宪政体;BD两项都不是最早建立。

故答案选C。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名师点睛】美国宪法确立的分权制衡原则:

(1)人民与政府的分权制约:

政府和人民分别行使或享受宪法授予或保留的权力,实现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监督。

(2)不同政府机构间的分权制衡:

不同政府部门的权力分立、相互制约进而实现权力的平衡。

(3)中央与地方间的分权制衡:

联邦制属于治理国家的二元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享国家权力。

19.下列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法律条文是

A.“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

C.“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D.“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根据所学知识,统治法国的家族是维护君主专制的政治力量,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则堵塞了法国君主派的复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共和制。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20.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

“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

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19世纪末期”此时,英国已经确立责任内阁制,国王已经成为虚位元首,排除A项;法国确立的是共和政体因此没有国王,排除B项;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的权力巨大,政府由国王指派,故答案为C项;俄国改革刚刚完成并未确立完善的代议制,排除D项。

考点: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德国君主立宪制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1.中国古代用人制度在不断发展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周)三代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与后代那种职业官吏有着很大不同。

……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材料二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都实行了军功爵制。

其中秦国的二十等爵制度较为完善。

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

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

按照爵位的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爵位高的还可以“税邑三百家”,也可以用爵抵罪或赎罪。

材料三南朝时有民谚云:

“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是指士族子弟只要能坐到车上不掉下来就可以当著作郎,只要能写两句书信中问候的话就可以当秘书郎(著作郎、秘书郎是官职名称)。

材料四《唐摭言》载:

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据材料一、二,指出战国与三代相比,选官依据发生了什么变化?

(2)汉武帝时期实行何种选官制度?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科举制的哪一方面的历史影响?

【答案】

(1)变化:

由世袭官爵(或世卿世禄)到按军功授官爵。

(2)汉武帝:

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3)变化:

由以门第为主要标准到考试选官。

(4)影响:

为国家笼络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考查学生阅读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低。

(2)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3)根据材料“士族子弟”“新科进士”可知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

(4)根据材料“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可知科举制的影响,为国家笼络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联系所学即可找到答案,如“出身的高低贵贱”“军功爵制”“士族子弟”“新科进士”等词语。

22.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欧洲)古典文化中的民主和法制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可以说,中世纪的市民和法律体系,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

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权和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

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

——哈蒙德《希腊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对民主制的批判着眼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雅典民主制还存在什么局限性。

【答案】

(1)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经验;②有利于调动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个人潜力;③有利于正确决策,减少决策失误和修正错误;④群众监督,防止以权谋私;⑤推动了哲学、史学、艺术等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世界文明中心之一

(2)直接民主制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不利国家管理,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3)民主范围仅限于男性公民。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阅读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低。

(1)根据材料“以至近现代社会的民主和法律体系,都是在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经过发展和演变而确立起来的”再结合所学可知雅典民主制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

”可知苏格拉底对民主制的批判着眼点是直接民主制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不利于国家管理,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3)根据材料“雅典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是自由民,据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为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

而自由民中,妇女也被排除于民主的殿堂”可知雅典民主的范围仅限于男性公民。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治平在《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一书中谈到:

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

……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材料二1796年9月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其中说到:

“我们政府体制的基础,乃是人民有权制定和变更他们政府的宪法。

可是宪法在经全民采取明确和正式的行动加以修改以前,任何人对之都负有神圣的义务。

(1)根据材料一及其所学知识,说明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设置“分权”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体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该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区别:

古代中国是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不同政府部门的分工。

古代雅典的“分权”是民主政治的体现。

(2)特点:

人民主权(主权在民),宪法至上。

原因:

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的政治制度及美国的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阅读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低。

(2)根据材料“我们政府体制的基础,乃是人民有权制定和变更他们政府的宪法。

可是宪法在经全民采取明确和正式的行动加以修改以前,任何人对之都负有神圣的义务。

”可知美国政体的特点是人民主权(主权在民),宪法至上。

结合所学可知该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