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95627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docx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2014.10)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为了响应全民健身活动,甲城镇设计了一条健身线路,如图1所示。

读图,回答1~3题。

                 图1

1.这条健身线路的最大相对高度约为

A.299m        B.399m

C.499m           D.501m

【解析】:

这条健身线路最高处的海拔在450米到500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100米到150米之间,则最大相对高度在300米到400米之间。

【答案】:

B

2.M处的地形名称是________,其适合的运动是_______。

A.瀑布 低空跳伞   B.长城 攀岩

C.陡坡 低空跳伞   D.陡崖 攀岩

【解析】:

根据M处有几条等高线重合,可以判断该处是陡崖,其相对高度在100米到200米之间,适合攀岩。

【答案】:

D

3.在A、B两个休息亭休息的人能与N点通视吗?

A.两个亭都能 

B.两个亭都不能

C.A亭能,B亭不能            

D.A亭不能,B亭能                            

【解析】:

将图中的A亭和B亭分别与N点相连,可以判断出两个亭子均不能与N点通视。

【答案】:

B

  图2为某区域经纬网图,其中②位于①的正东方向。

据图回答4~6题。

                     图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⑤⑥两地间的距离等于③④两地间的距离

B.任何一日,②③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不相等

C.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南方向

D.③④两地位于西半球,②⑥两地位于东半球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经纬网地图的判读能力。

两地位于60°N,两地位于40°N,它们之间的经度差虽然均为40°,但实地距离并不相等;当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时,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据图可知,位于西半球,位于东半球,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答案】:

C

5.当晨线经过②⑤两地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时全球日出东北,影朝向西南

B.此时太阳直射110°E    

C.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D.潘帕斯草原一片枯黄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晨昏线及相关知识的分析能力。

当晨线经过两地时,北半球处于夏季,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的地方时为6:

00,太阳直射110°E;此时极昼地区,日出正北,极夜地区没有日出;位于南半球的潘帕斯草原此时一片枯黄。

【答案】:

A

6.若两架飞机分别从①⑤出发,沿纬线以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速度分别飞行到②⑥,则

A.从①飞行到②所用的时间较短

B.从⑤飞行到⑥所用的时间较短

C.两者所用时间相等

D.两者所用时间无法判断

【解析】:

根据从地(60°N)起飞的飞机与从地(赤道)起飞的飞机以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速度飞行可知,单位时间内,两飞机飞行的距离不同,即速度不同。

结合经纬网可知,从地出发的飞机速度为从地出发的飞机速度的一半,而地到地之间的距离为地到地的一半,故两飞机到达的时间相同。

【答案】:

C

   图3中大圆为晨昏圈,图示部分为昼半球,图中各点坐标分别为a(0°,0°)、b(0°,180°)、c(41°N,30°E)、d(41°N,150°E)、e点的经度为15°W。

读图回答7~8题。

                           图3

7.若有一飞机从c地飞往d地,其最短航程的航行方向应为

A.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B.沿纬线自西向东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沿纬线自东向西

【解析】飞机从c地飞往d地,是沿球面飞行,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从c到d的最短距离就是图中晨昏圈c、d间的劣弧长,c、d间相差120°,晨昏圈并不与经线圈重合,方向应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答案】C 

8.关于图中a、c、e三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a、c、e三点的日出时间相同

B.此日,c点日出时间最早

C.c点的纬度高于e点     

D.此日,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大于c、e两地

【解析】图中a、c、e三点同位于晨线上,从题目所给的经纬度,可判断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半球,三地日出时间不同,日出时间最早的应是e点,e点此日昼长为14小时,夜长为10小时,c点昼长8小时,夜长16小时,可判断c点纬度高于e点,e点纬度低于41°S,A点在赤道,此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a点正午太阳高度不一定高于e点。

【答案】C

  图4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9~10题。

                        图4            

9.气旋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考点:

气压系统与天气.

分析:

主要考查了区域的判断和气旋对天气的影响,此图是北半球俯视图,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结合经纬度位置判断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生成地及对天气的影响.

解答:

解:

A、①位于大西洋,不会影响南亚地区,故不符合题意;

B、②从西南向东北移动,故不符合题意;

C、③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D、④发源于太平洋的低纬度地区,属于太平洋热带洋面,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判断和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10.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                                 

考点:

气压系统与天气.

分析:

主要考查了影响气旋移动路径的主要因素,移动路径基本上沿副热带高压外缘,自东向西移动.但受众多因素影响,移动路径又很复杂.以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移动路径为例,其路径分为三条:

①西移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在我国海南岛或越南一带登陆.②西北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琉球群岛,在我国江浙或浙闽一带登陆.③转向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然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去,路径呈抛物线状.

解答:

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气旋④位于西北太平洋海域,移动路径基本上沿副热带高压外缘,自东向西移动.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本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气旋移动路径的主要因素.

图5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

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本题图表阅读的关键是要找到①②③④各地1月和7月的对应点,根据四点1月和7月风向和风速进行判断.

解答:

解:

图示①地纬度约为60°N,7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0m/s,1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5-10m/s;②地纬度约为20°N,7月风向为东风,风速为5m/s,1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0-15m/s;③地约为5°N,7月风向为东风,风速为10m/s,1月风速0m/s;④地约为50°N,7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5-20m/s,1月风向为西风,风速为20m/s;所以通过比较②地的风向和风速变化最大.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

1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考点: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分析:

主要考查了风向、风速纬度和洋流的分布规律,图示反映全球风速和方向随纬度的变化,选项中与风速、风向变化密切相关的洋流分布,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

解答:

解:

图示反映全球风速和方向随纬度的变化,低纬度地区主要为东风,洋流向西流;②地风向随季节发生变化,所以形成季风洋流;中纬度地区为西风,形成西风漂流.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本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风向、风速纬度和洋流的分布规律.

图6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

读图,回答11~12题。

                                 图6

13.该河谷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形,适宜修建水库

考点: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分析:

此题考查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图示岩层①位于岩层②的下面,表明形成时间较早,而图示岩层①受流水影响,侵蚀较严重,岩层②出露河谷处,岸线较平直,所以岩层①比岩层②易受侵蚀;该处是断裂形成的谷地,修建水库应该避开断层.故选A.

解答:

解:

A、图示岩层①位于岩层②的下面,表明形成时间较早,故正确;

B、岩层②出露河谷处,岸线较平直,所以岩层①比岩层②易受侵蚀,故不符合题意;

C、该处是断裂形成的谷地,故不符合题意;

D、修建水库应该避开断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

此题考查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河流在不同的河段流速不一样,对地表的影响也不同,根据图中的信息解题是依据,此题难度中等.

14.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考点: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分析:

此题考查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图示岩层①位于岩层②的下面,表明形成时间较早,而图示岩层①受流水影响,侵蚀较严重,岩层②出露河谷处,岸线较平直,所以岩层①比岩层②易受侵蚀.

水位上升的中期,沉积物较少,表明河流搬运作用较强;水位下降时,沉积物较多,表明泥沙沉积,河流含沙量减少;流量增大时,河流侵蚀作用强;而河流对河底和两岸的侵蚀,使得河床加宽加深.故选D.

解答:

解:

A、水位上升的中期,沉积物较少,表明河流搬运作用较强,故不符合题意;

B、水位下降时,沉积物较多,表明泥沙沉积,河流含沙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C、流量增大时,河流侵蚀作用强,故不符合题意;

D、河流对河底和两岸的侵蚀,使得河床加宽加深,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

此题考查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河流在不同的河段流速不一样,对地表的影响也不同,根据图中的信息解题是依据,此题难度中等.

图7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15~16题。

              图7

15.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考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分析:

根据经纬度因素即可得出该岛屿的气候类型与植被类型.

解答:

解:

由图可知,该岛屿分布于纬度范围0-10°之间,为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

故选:

A.

点评:

掌握根据经纬度因素记忆植被类型分布即可,属于基础题.

16.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

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考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分析:

根据题意要求找出植被恢复的独特条件,而材料中阐述了火山喷发后植被恢复迅速,则跟火山有关.

解答:

解:

有材料可知,改岛屿火山喷发后形成了火山灰,火山灰中含有大量矿物质,使土壤非常肥沃,故可使植被恢复迅速.而其他的选项中都不是独特条件,故只有火山灰深厚是独特条件.

故选:

C.

点评:

理解火山灰的作用,学会根据材料去理解答题,难度较小.

读我国部分地区(城市)雪线高度预测图8,回答17~18题。

     图8

17.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纬度越低,雪线越低      B.纬度越高,雪线越低

C.纬度越低,雪线越高      D.随着纬度升高,雪线高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答案】D

【解析】纬度越高,温度越低,雪线总体呈降低趋势

18.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与同纬度城市相比,雪线异常偏高,原因是这些地区

A.海拔高,气温低           B.海拔低,气温高

C.气候湿润,降水偏多       D.气候干旱,降水偏少

【答案】D

【解析】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与同纬度城市相比,气候干旱,降水偏少,雪线偏高。

通常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

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读图9,完成19~20题。

 

                                      图9

19.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A.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B.寒流 

C.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D.暖流

20.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   B.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     D.落差小

【答案】

19、AD

20、BC

【解析】试题解析:

19、从图中马尾藻海和欧洲的位置可知,马尾藻海位于大西洋西岸,欧洲位于大西洋的东岸,根据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知:

必须经过北大西洋暖流才能从北美东海岸到达欧洲西海岸,且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选项AD正确。

20、:

受海洋影响,该地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导致的河流水文特征为流量稳定、水量丰富,选项B正确;含沙量多少主要受植被覆盖率和地形坡度有关,选项A错;落差大小和流速快慢,跟地势有关,选项D错。

选项BC正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图10),完成21~22题。

                 图10

2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B.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C.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D.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2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增大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答案】

【解析】

21:

BD

22:

AC

21:

南水北调工程使华北地区的水量增加,地下水位抬升,将土壤中的盐分带到地表,会加剧土壤的盐碱化问题,排除A;丙段至戊段经过山东丘陵,在丁以南不能自流引水,排除C,这样就将A、C三项均排除;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输送到北方地区,可以增加丙地大运河段的水量,改善航运条件;并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故选BD。

22:

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调往北方,使长江的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排除B;由于河流水量减少,河口附近水位降低,会使海水侵入河道的频率增加,可增大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C对;海洋潮汐现象与日、地、月的运动有关,排除D。

南水北调东线流经经济发达的我国东部地区,水污染较严重。

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水质的优劣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故选AC。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图11),完成23~24题。

              图11

23.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A.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B.修建总成本低 

C.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D.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

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24.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下降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考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分析:

该线路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布规律,以水分为基础,从沿海向内陆降水越来越少,自然植被由森林向草原再向荒漠过度,特别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表现得最为明显.故图中咸海附近为亚欧大陆中部,植被类型为荒漠;天山受西风的影响会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锡尔河是流入到咸海的河流,随着农业的灌溉用水、蒸发量较大,使水量不断减少,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不断下降,故植被带分布高度逐渐下降.

解答:

解:

A、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荒漠向草原的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天山海拔较高,受西风吹来的大西洋的水汽与北冰洋水汽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山坡上有植被,山顶有积雪,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故正确;

C、锡尔河随着农业的灌溉用水、蒸发量较大,使到下游的水量不断减少,即为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符合题意故正确.

故选:

BD.

点评:

结合区域特征理解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掌握基本要素的变化特征,综合性较强,注意知识点的积累.

图12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25~26题。

          图12

25.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A.盛行西风         B.地形抬升 

C.暖流增湿         D.反气旋活跃

26.该国主要经济来源是

A.旅游业              B.工矿业

C.高科技产业       D.畜牧业   

【答案】25.AB、26.AD

【解析】 地图信息显示该岛纬度大部分位于南纬42°—46°,地处太平洋中,中部山脉海拔较高(超过3000米)、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河流、湖泊众多。

25、南纬42°—46°,地处西风带,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高达山脉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降水丰富。

岛屿西南部受西风漂流(寒流)影响较大,而非暖流。

反气旋(高压)控制、降水少,错误。

26、降水丰沛、气候温和(南纬42°—46°,岛屿、气候海洋性强),多山地,适合草类生长,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最合适。

如果能判断出是新西兰,新西兰主要经济来源还有旅游,则直接选AD。

【考察能力】读图能力(定位、定气压带风带、洋流、判断地形、根据河流和湖泊的数量判断降水的多少)

【地理原理】 降水的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大气环流、洋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选择题答案

                                                           姓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二、综合题

27.图甲为北京时间16时太阳直射A点时的光照图,A点的纬度是20°N。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C点的地理坐标是           ,此日的昼长时间是           小时。

(2)等值线①②③中,昼长最短的是________。

(3)估算A、E两点之间的实际最短距离大约是               千米。

(4)若此时F点的地方时为6时,在图乙中画出DE线和GBC线此日的昼长变化折线图。

【答案】:

(1)C点的地理坐标为(70°N,120°W);此日的昼长为24小时。

(2)③

(3)大约是6660千米。

(4)见下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等太阳高度线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1)题,由图中大圆的太阳高度为0°可推知大圆为晨昏圈,由于纬度相同的地点昼长相等,所以等昼长线与纬线重合。

此时晨昏线与①所在纬线相切,C点为切点,正好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其纬度和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纬度互余,因此C点的纬度为70°N;太阳直射A点,A点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6时,可以计算出A点的经度为60°E,B点为北极点,C点的经度和A点的经度相差180°,因此C点的经度为120°W。

(2)题,太阳直射北半球,等昼长线与纬线重合,北半球纬度越低,昼越短,因此选择③。

第(3)题,A点是圆心,E点的太阳高度是30°,A、E两点之间的弧度差是60°,A、E两点之间的实际最短距离是经过两点的地球大圆的劣弧,其长度和经线上纬度相差60°的距离是相等的,经度相差1°的距离约是111千米,因此A、E两点之间的距离约为6660千米。

第(4)题,F点地方时为6时,则该点位于赤道,D、E、F三点在同一纬线上,其昼长都是12小时,而G、B、C三点所在地都出现极昼现象,昼长均为24小时。

28.下图为受某次冷空气影响的全国天气预报简图。

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此次强冷空气活动会给新疆地区带来哪些危害?

(2)图中雨区主要出现在我国的哪些地区?

(3)未来几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将受________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海南岛将继续出现中到大雨天气,试分析原因。

【答案】:

(1)大风、降温、冻害、雨雪。

(2)新疆西北部,东北地区,四川盆地及陕西、甘肃南部,海南岛。

(3)冷锋冷锋过境时产生阴雨、大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4)受低压影响,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解析】:

(1)题,结合图示可知此次强冷空气带来大风、降温、冻害、雨雪天气。

(2)题,需知冷锋锋后地区也属雨区。

第(3)题,未来几天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将受冷锋影响,气压、气温、降水等发生变化。

第(4)题,由海南岛附近气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