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96755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7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时

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知道溶液、乳浊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乳化与溶解的不同.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

【教师准备】 溶液:

氯化钠、硫酸铜、高锰酸钾、氯化铁.烧杯、玻璃棒、试管、药匙、蔗糖、食盐、碘、水、高锰酸钾、汽油、洗涤剂等.

【学生准备】 蔗糖及别的用品.

导入一:

【展示】 已经配制好了的几种溶液:

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让学生观察,并设疑: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1:

看到不同颜色的液体.

学生2:

可能是不同物质溶在水里的结果.

学生3:

可能是色素溶在水里的结果.

……

【教师引入】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溶液是怎样形成的?

导入二:

【故事引入】 有个充满梦想的年轻人,想做发明家.有了这个念头,便兴致勃勃地跑到爱迪生的工作室,希望能够在爱迪生那里工作.爱迪生不得不抽出一些时间来接待他.在爱迪生面前,年轻人滔滔不绝地讲解着他想发明的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事物的液体,他甚是得意.爱迪生听完后,哈哈一笑,说道:

“这不可能.”

年轻人诧异地反问:

“为什么?

爱迪生回答:

“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容器来装你的万能溶液呢?

随后,年轻人哑口无言.

导入三:

【讲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语出《老子》.意思是说,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

水溶万物而不争,水与千千万万种物质互溶,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茶水、药水、墨水等物质,在这些物质的排名中,水都居于第二位.然而,如果没有了水,这些茶水、药水、墨水等还会存在吗?

水的这种不争之德,启迪我们应该不争名不争利,将个人的价值体现在默默的奉献之中.

一、溶液的形成

  [过渡语] (针对导入二)生活和科技中没有万能溶液,但是生活中没有溶液是万万不能的.同学们最喜欢喝的糖水就是一种溶液,日常生活同学们注意的是品尝糖水的味道,很少观察糖水这种溶液的形成过程,同学们桌子上有蔗糖及一些仪器,我们一起根据[实验9-1]的内容来探究溶液的形成吧.

思路一

【演示】 实验9-1.

药品:

蔗糖、水.

仪器:

玻璃棒、100mL烧杯、药匙.

现象

结论

  【交流实验现象】 请一组同学上台解释他们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其他同学提出异议.

【现象】 蔗糖消失在了水中.

【结论】 蔗糖可以溶解在水中.

【提问】 如何从微观上理解蔗糖消失在水中的现象?

【学生讨论、总结】 蔗糖微粒运动到水分子中去了.(教师指出:

物质在水中以什么形态存在,将在以后的章节中学习).

【引导提问】 我们刚才得到的液体,都是混合物.拿出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溶液,让学生观察:

1.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

2.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沉淀?

【学生回答】

1.各部分完全相同.

2.没有析出沉淀.

【教师总结】 像这样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叫做溶液.

【提问】 根据刚才的实验及分析总结溶液的概念.

【学生活动】 讨论、总结,并互相交流.

【板书】 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思路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渡】 糖水是生活中最熟悉、最常用的溶液之一.蔗糖水溶液是如何形成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演示的蔗糖溶解实验的过程和现象.

【演示】 实验9-1.

药品:

蔗糖、水.

仪器:

玻璃棒、100mL烧杯、药匙.

现象

结论

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

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 蔗糖放入水中后,很快就“消失”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蔗糖放到水中消失了?

【讲解】 只要温度不改变、水分不蒸发,形成的蔗糖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即密度一样、浓度一样.

学生阅读26页后回答:

糖溶解在水中了,是因为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并均匀地分散到水分子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蔗糖溶液.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为课题3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做准备.

【追问】 物质溶于水时分散的微粒是否都是分子呢?

【展示】 溶液形成的微观现象:

学生阅读26页后理解:

氯化钠溶于水时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形式分散在水中的.

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由点带面,由一般到特殊,从而得出溶液的概念.

【归纳】 教师边引导学生观察边口述溶液、溶质、溶剂的定义并将它们书写到黑板上并补充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质量关系、强调体积不能相加.

观察现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设疑】 根据你们的观察,谁能说出溶液的特征.

学生回答:

均一、稳定.

【板书】 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设疑】 谁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溶液,并说出其中的溶质和溶剂.

学生回答:

糖水,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溶质和溶剂

  [过渡语]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观察到蔗糖溶液是蔗糖溶解到水中形成的,溶液中含有蔗糖和水两种物质,其中水是能溶解蔗糖的物质,叫溶剂;蔗糖被溶解到水中,叫溶质.

思路一

【提问】 医生给病人消毒的碘酒和注射的药水是溶液吗?

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是什么物质?

【学生】 医生给我打针时的药是溶质,蒸馏水是溶剂.

【学生】 医生用的碘酒,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教师设疑】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对溶液有了一定的认识.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当油渍滴到了你的衣服上时,你将怎么办?

【学生】 用水和洗衣粉洗.

【探究实验9—2】 同学们回答得对,但我们要知道其中的道理.下面让我们来完成【实验9—2】.

药品:

碘、高锰酸钾、水、汽油.

仪器:

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实验记录】

溶剂

溶质

现象

不溶解;液体无色

高锰酸钾

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

汽油

液体由无色变为紫色

汽油

高锰酸钾

不溶解;液体无色

结论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比较明显地得出结论.

【教师】 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

【学生】 现象:

碘不溶于水,高锰酸钾能溶于水;碘溶于汽油,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

【结论】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

【学生】 不对,我认为碘是很难溶于水,不应是“不溶”.

【教师点评】 同学们做实验很认真,观察得也很仔细.总结结论:

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设疑】 把一种溶液放入到另一种溶液中能形成溶液吗?

【演示】 实验9-3.

药品:

酒精、水、红墨水.

仪器:

试管一支、胶头滴管.

【实验记录】

溶剂

溶质

振荡前

现象

振荡后

现象

静置后

现象

结论

乙醇

  【教师】 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

【学生】 振荡前现象:

液体是分层的;

振荡后现象:

液体没有分层;

静置后现象:

液体也没有分层.

【结论】 它们在水中能形成溶液.

【教师点评并设疑】 液体与液体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那么,请问溶质除了是固体、液体外还可以是什么状态?

举例说明.

【学生】 还可以是气体,如我们夏天喝的汽水,二氧化碳是溶质,水是溶剂.

【教师小结】 很好,下面我们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

①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②溶质可以为:

固体、液体和气体;

③液体与液体互溶时:

多者为溶剂,少者为溶质,一般情况下水是溶剂.

[设计意图] 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

思路二

【引入】 (针对导入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与千千万万种物质互溶,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溶液,所以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板书】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

水.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讨论】 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溶剂是什么?

【交流讨论】 在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在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

【设问】 你还能否再举出一些溶液?

并指出溶质、溶剂.

【交流】

1.糖水中溶质是糖,溶剂是水.

2.白酒中酒精是溶质,水是溶剂.

【教师指出】 除了水可以作溶剂外,汽油、酒精等也可作溶剂.例如:

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过渡】 大家应该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当衣服上沾上油滴时,用水洗很难洗去,怎么办呢?

【学生发言】 可以用肥皂水洗或用洗衣粉洗.(教师给予鼓励)

【引导】 完成下面的【实验9-2】之后,你就会明白洗去的道理.

【演示】 实验9-2.

实验用品:

碘、高锰酸钾、水、汽油、药匙、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记录】

溶剂

溶质

现象

结论

不溶解;液体无色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性不一样,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也不一样

高锰酸钾

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

汽油

液体由无色变为紫色

汽油

高锰酸钾

不溶解;液体无色

  【互相交流】 请一组同学将他们的实验现象、结论展示给大家,其他各组提出异议.

【结论】 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而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这说明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展示板书】 溶质与溶剂的关系: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提出问题】 衣服上的植物油可用什么洗去?

为什么?

【回答】 汽油.因为植物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弱,而在汽油中溶解能力强.

【过渡】 前面我们谈到的溶质大部分是固体,那溶质还能否是别的状态呢?

下面进行【实验9-3】.

【演示】 实验9—3.

实验用品:

乙醇、红墨水、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记录】 

溶剂

溶质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论

乙醇

  【交流实验结论】 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不分层.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教师指出】 液体与液体可以互溶,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我们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

【展示板书】 液-液互溶:

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通常水是溶剂.

【讲解并板书】 溶质可以为:

固体、液体、气体.

【设问】 大家能否举出溶质是气体的例子?

【回答】 汽水.

【引导提问】 我们了解了溶剂、溶质、溶液之间的关系,你能否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

【交流】 1.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

2.医疗上的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各种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

3.现在农业上的无土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溶液代替土壤,同样能提供植物所需养料.

[知识拓展] 1.溶液并不仅局限于液态,只要是溶质高度分散(以单个分子、原子或离子状态存在)的体系均称为溶液.如锡、铅的合金焊锡,有色玻璃等称为固态溶液;气态的混合物可称为气态溶液,如空气.我们通常指的溶液是最熟悉的液态溶液,如糖水、盐水等.

2.液体是物质的形态之一.如通常状况下水是液体,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3.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1)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名称后加溶剂,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食盐水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2)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相互溶解成为溶液.一般习惯将固体或气体看作溶质,液体看作溶剂.

(3)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把量多的看作溶剂,量少的看作溶质.

(4)其他物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时.无论水量多少,水都是溶剂.

(5)一般水溶液中不指明溶剂,如硫酸铜溶液,就是硫酸铜的水溶液,蔗糖溶液就是蔗糖的水溶液,所以未指明溶剂的一般为水.

(6)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分散在溶液中的生成物.如Na2O、SO3分别溶于水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是NaOH和H2SO4,因此溶质是NaOH和H2SO4,而不是Na2O和SO3;将足量锌粒溶于稀硫酸中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锌(ZnSO4),若将蓝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是硫酸铜(CuSO4),而不是蓝矾.

溶液

                  

1.(宜昌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食盐B.蔗糖

C.酒精D.植物油

解析:

食盐、蔗糖和酒精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植物油和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答案为D.

2.(南宁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解析:

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水是常用的溶剂,但是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例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故答案为D.

3.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溶液

溶质的化学式

(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稀硫酸溶液

(B)医疗消毒用的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

(C)医疗消毒用的高锰酸钾溶液(俗称紫药水)

(D)医疗用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

(E)澄清的石灰水

(F)32℃的白酒

  解析:

掌握生活中常见溶液中的溶质.故答案为:

H2SO4;H2O2;KMnO4;NaCl;Ca(OH)2;C2H5OH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一、溶液

1.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

均一、稳定.(澄清、透明但不一定无色)

二、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1.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2.液-液互溶:

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3.通常:

水是溶剂.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教材第32页练习与应用的2、3题.

【选做题】

教材第32页练习与应用的1

(1)

(2)(3)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上海中考)生活中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草莓酱B.蒸馏水

C.蔗糖水D.玉米糊

2.(天津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B.泥土

C.蔗糖D.汽油

3.(成都中考)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

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

C.氯化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

4.对溶液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

D.当条件不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能力提升】

5.下列反应完毕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B.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碳酸钠与适量的盐酸反应

6.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混合物的是(  )

A.空气、石油、冰水

B.液化石油气、水煤气、甲烷

C.赤铁矿石、石灰石、氧化铁

D.酒精溶液、汽水、葡萄糖溶液

7.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编号

溶液

溶质的化学式

澄清的石灰水

医疗消毒用的高锰酸钾溶液(俗称紫药水)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生理盐水)

38°“稻花香”白酒

硫酸溶液

【拓展探究】

8.请你各举一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的实例:

    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的实例:

    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9.写出下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    . 

(2)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 

【答案与解析】

1.C(解析:

草莓酱和玉米糊属于混合物,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蒸馏水属于纯净物.蔗糖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答案为C.)

2.C(解析:

面粉、泥土、汽油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答案为C.)

3.B(解析:

A.溶质是蔗糖,固体;B.溶质是酒精,液体;C.溶质是NaCl,固体;D溶质是Ca(OH)2,固体.故答案为B.)

4.D(解析:

均一、稳定是溶液的基本特征,但无色不一定是溶液的特征,例如硫酸铜溶液就是蓝色的;溶解完成后,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溶液,溶液各个部分一样甜;糖水长时间放置,只要条件不变,蔗糖就不会分离出来.)

5.A(解析:

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故不能得到溶液;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易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溶于水,得到的是溶液.)

6.D(解析:

采用排除法.冰水、甲烷和氧化铁属于纯净物,酒精溶液、汽水、葡萄糖溶液都是混合物.)

7.Ca(OH)2;KMnO4;NaCl;C2H5OH;H2SO4(解析:

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高锰酸钾,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白酒中的溶质是酒精,硫酸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

8.

(1)硫酸铜 

(2)水 (3)酒精(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9.

(1)CaCl2 

(2)ZnSO4(解析:

(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aCO3+2HCl

CaCl2+H2O+CO2↑,得到的是氯化钙的溶液.

(2)锌和稀硫酸发生了如下的反应:

Zn+H2SO4

ZnSO4+H2↑.反应后生成的ZnSO4能溶于水.)

  本节课的主题是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这样的设计不但使提高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得到了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微观解释溶液的形成也是下一课时的基础,所以分析要透彻.课堂上不能忽略操作能力差的学生,要给他们及时指导,并在分组上搭配好.了解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时要注重与物理知识结合,告知m=ρV可求溶液的质量,这一公式是大多数同学在课题3时容易忽略的.

  1.溶解是化学变化吗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这是从宏观上来说的化学变化的概念.从微观上来看,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保持不变,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改变,或者说核外电子重排,使分子组成或原子、离子等的结合方式发生改变,表现为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了解了溶解的过程,便很容易判断某种物质的溶解是否为化学变化.若溶剂变化时,或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时有新的化学键生成,便是化学变化.例如前面提到的蔗糖溶液以及乙醇溶于水都不是化学变化,因为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都不是化学键.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是化学变化,这一溶解过程发生了电子的重排,实际上是路易斯酸碱反应.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溶解一般为化学变化,因为过渡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一般可生成配离子,在配离子中存在配位键,配位键也是一种共价键.

2.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无土栽培的原理是植物从营养液中吸取养料和水分.这种栽培方法突破了土壤、气候条件的限制,在沙漠、石岛、戈壁、山区、工矿区以及其他缺乏耕地而有水源的地区都可以实施.无土栽培方法省水、省肥,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无土栽培营养液是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这些化合物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为适应不同作物生长的需要,无土栽培营养液的组成有所不同(见下表).

几种作物无土栽培营养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种类/肥料

番茄/%

甜瓜/%

茄子/%

硝酸钙[Ca(NO3)2]

3.54

8.26

3.54

硝酸钾晶体(KNO3)

4.04

6.07

7.08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0.77

1.53

1.15

硫酸镁(MgSO4)

2.46

3.70

2.46

课时

1.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通过实验、讲解、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程度.

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学以致用,了解化学对身边的事实有用.

【重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比较.

【难点】

评价实验方案.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教师准备】 演示用品:

底部用石蜡粘着一个小木片的烧杯、NaOH固体、水、玻璃棒、药匙.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分组实验用品:

三只各装有水的烧杯、NaCl固体、NH4NO3固体、NaOH固体、药匙、温度计、玻璃棒.

导入一:

【趣味实验】 教师演示:

向烧杯(底部粘有一个小木块)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匙NaOH粉末并不断搅拌.

【教师提问】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 烧杯底部粘着的木块掉下来了.

【讨论与交流】 烧杯底部的小木块脱落,猜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 可能是NaOH加入水中溶解时,水溶液的温度升高,使烧杯底部的石蜡熔化,因而木块掉下来了.

【学生存疑】 是不是所有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都会升高?

NaOH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

导入二:

【展示】 厨房清洁剂.

【讲述】 厨房清洁剂顾名思义是专门用于厨房清洁的化学剂,它能去除各种厨具的油渍.大部分厨房清洁剂除了具备普通除油产品无法比拟的清洁效果,还添加了除菌因子,让厨房十分卫生!

厨房清洁剂可直接乳化油污,腐蚀性弱,去污力强.清洁剂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

三、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过渡语] (针对导入一)通过刚才的演示,我们知道溶质在溶剂中溶解时还常伴随着能量改变——吸热或放热现象,通常表现为温度的升高、降低.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和乳化现象.

思路一

【活动一】 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教材,明确活动目标、实验用品、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