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1113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溶液的形成》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

(2)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

(3)认识乳浊液,了解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溶液的概念及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

(2)正确判断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三、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多媒体动画、分析讲解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展示五瓶试剂:

红色(品红溶液),蓝色(硫酸铜溶液),黄色(氯化铁溶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无色(氯化钾溶液)。

这些颜色各异的液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溶液。

那么什么是溶液?

溶液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课题1.溶液的形成

观察、思考

展示不同颜色的溶液,以激起学生探究欲,及掌握更多知识的积极性

【板书】课题1溶液的形成

【探究活动一】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药品:

蔗糖、硫酸铜晶体、水、粉笔灰。

仪器:

玻璃棒、100mL小烧杯(4)、药匙。

 

蔗糖

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晶体和蔗糖

粉笔灰

现象

 

 

 

结论

 

 

 

【提问】

1、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

2、为什么这几种物质最终会消失在水中?

(观察蔗糖溶解的微观示意动画。

【小结】构成蔗糖的微粒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扩散到水分子中去,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将现象记录下来。

讨论,观看动画

 

听讲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全面观察实验能力。

培养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说明物质在溶液中是以分子或者离子的形式存在。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实验获得了三种溶液,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思考,这几种溶液有什么共同特征?

1.它们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硫酸铜溶液各部分颜色深浅是否一样?

如果从小烧杯取出部分蔗糖溶液,与原来的溶液相比,它们的甜度、浓度、密度是否一样?

3.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了固体?

【概念】像这样,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小结】

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解释均一性、稳定性)

【投影】

判断: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溶液。

3、溶液一定是液体。

4、把实验溶液倒掉一半后,原溶液变稀了。

【提问】蔗糖溶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其中哪种物质被溶解了?

【概念】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板书】

2、溶液的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物质的物质

m(溶液)=m(溶剂)+m(溶质)

V(溶液)≠V(溶剂)+V(溶质)

【练习】判断实验探究一中三种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

发现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根据实验探究一所得溶液,边讨论,边总结出溶液的基本特征。

 

P27划概念

 

思考回答

 

回答:

由蔗糖和水两部分组成,其中蔗糖被水溶解了。

P27划概念

记录

思考回答:

溶质都是固体,溶剂都是水。

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概念,学生更容易理解。

 

通过对概念的分析对比,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从实验中总结出概念,便于理解

【过渡】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水能溶解很多物质,因此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那么其它物质能不能作为溶剂呢?

下面请大家完成探究活动二。

【探究活动二】

序号

溶剂

溶质

现象

高锰酸钾

汽油

汽油

高锰酸钾

结论

【提问】

1、对比实验①和②、实验③和④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2、对比实验①和③、实验②和④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论】

1、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讲解】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知道,水中并不能溶解所有物质。

除了水以外,汽油、酒精等物质也可以做溶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

【应用】

衣服上的油滴用什么洗去?

其原理是什么?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将现象记录下来,思考学案中的问题。

 

讨论、回答

 

总结

认真听讲

 

思考、回答

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求知欲望。

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不仅激发了旺盛的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讨论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过渡】前面我们谈到的溶质大部分是固体,那溶质还能否是别的状态呢?

【探究活动三】乙醇溶于水

药品:

酒精、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

显色)

仪器:

试管。

溶剂

溶质

振荡

静置

结论

酒精

【讲解】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知道溶质不只是固体,液体也可作为溶质。

液体与液体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

那么,请问溶质除了是固体、液体外还可以是什么状态?

举例说明。

【讲解】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确定

一般: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时,量少的是溶质,量多的是溶剂,但如果有水,不管水多还是水少,水是溶剂。

(用水作溶剂的溶液,叫做水溶液,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水溶液。

【练习】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硝酸钾溶液、

碘酒、稀硫酸、稀盐酸、石灰水、75%的医用酒精、

95ml酒精和5ml水、95ml汽油和5ml植物油

 

仔细观察实验,记录现象

回答:

气体也可以做溶质,例如碳酸饮料中溶质为二氧化碳气体等。

 

做好记录

 

思考回答

在交流发言中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

 

及时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并在练习中寻找存在问题。

【小结】

1、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2、溶质可以为:

固体、液体和气体;

3、液体与液体互溶时:

多者为溶剂,少者为溶质,一般情况下水是溶剂。

4、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

认真听讲、总结

做好记录

将零散的知识内容整理归纳,便于学生的有效记忆。

【过渡】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大家仔细观看P27的三幅图片,联想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大家相互讨论谈谈溶液的用途。

【板书】3、溶液的用途

【小结】3、溶液的用途:

①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较快

②对动植物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

养料的吸收、O2和CO2在血液中的循环。

③医疗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

自学课本

总结归纳

 

联系生活发言:

从生活、医药、工业、农业等方面来叙述。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过渡】你家中餐具上的油污是如何清洗的?

【探究活动四】

药品:

植物油、洗涤剂、水。

仪器:

试管。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振荡现象

倒掉液体后的试管是否干净

静置

水和植物油

水、植物油和洗涤剂

【提问】实验

(1)所得的混合物是否稳定、均一?

是不是溶液?

【板书】二、乳浊液

定义: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提问】水、植物油和洗涤剂混合起来,振荡前分层,振荡后形成均一的泡沫,静置后泡沫仍均匀,不分层。

倒掉液体后试管较干净。

为什么呢?

【讲解】洗涤剂的分子结构中有亲水基(喜欢与水在一起的一端)和亲油基(喜欢与油在一起),当它接触油脂时,亲油基就会将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这些小油滴不会聚集起来,又能随水流走。

化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

(配合多媒体动画演示)

【板书】2、乳化现象

【提问】1、乳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

2、洗涤剂和汽油除去油污的原理有什么不同?

回答:

洗涤剂

 

观察实验,记录现象。

 

回答:

不稳定、不均一,不是溶液。

记录。

 

认真听讲

 

①用洗衣粉洗衣服。

②洗发水洗头。

③用洗洁精洗餐效果较好。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起学生继续学习掌握更多知识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掌握溶解和乳化的区别,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增强学生的知识的运用能力。

【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溶液,知道了溶液的形成和组成,并且了解了溶液在生活的实际应用,初步认识了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作业】

(1)课本33页1-3题

1.巩固练习学生对于溶液的判断,加深学生对溶质状态的理解。

2.属于开放性习题,旨在让学生通过例举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包括其组成,巩固对于溶液的基本认识。

3.检验学生对于溶液的微观理解,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家庭小实验:

使用不同方法清洗晚餐后的餐具,看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清得最干净?

六、板书设计

课题1溶液的形成

(1)

(一)溶液

1、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m(溶液)=m(溶剂)+m(溶质)

3、溶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二)乳化

1、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

七、教学反思

1、教学前反思:

在本次授课中,我首先展示了各种颜色的溶液,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设计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又可以顺利的引出新课中溶液的概念。

课堂中涉及到、难以理解的微观过程,都用播放动画的形式使学生克服难点,了解知识的本质。

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学后反思: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溶质、溶剂的判断还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碘酒、石灰水、稀盐酸这个三种溶液的溶质,容易出错;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现出对实验本身的兴趣浓厚,但是对实验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比较薄弱,应当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对这一课进行全面反思后,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